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九十八章:抄袭!?首次向朝臣展示!

第九十八章:抄袭!?首次向朝臣展示!

作者:早餐羊奶 返回目录
        

临近傍晚。


        

御书房。


        

朱元璋放下信鸽送回来的小纸条,抬头,皱眉不满道:“乡士寸社,冢产人股,错字连篇,乱七八糟,这都是些什么!”


        

“那混账东西,又搞什么幺蛾子?”


        

锦衣卫的谍子,能写几个字就不错了,信鸽传递消息,内容有限。


        

一张纸条,歪歪扭扭,就八个字,好家伙!还有四个错字!朱元璋看了好久,也没看懂什么意思。


        

毛骧苦笑,缩着脖子,弱弱提醒:“皇爷,应该是乡土村社,家产入股,这也是臣猜测,具体什么意思,臣也不清楚。”


        

“同时,也会进入村子内,打听情况。”


        

土桥村安插的谍子,本来是一颗很小的棋子,作用是监察金陵周边风吹草动,观闻民间舆论。


        

“不过按照锦衣卫紧急条例,动用信鸽就意味着,是很重要的事情。”


        

“信鸽先抵达江宁据点,江宁方面见到信鸽,如果看不懂意思,应该会马上派出谍子,装扮成卖货郎,深入村子里,想办法和咱们的谍子接头。”


        

大多数安插在乡村层面的谍子,连这个都不如。


        

当初给燕王选中土桥村,很大原因,就是因土桥村有锦衣卫的谍子。


        

根本就不是锦衣卫培养的专业谍子。


        

这个还好,虽然八个字错四个,写的歪歪扭扭,可起码还能写几个字。


        

之前燕王夫妇办学塾,事情比较简单,也是第一次试验信鸽传递消息,虽然也有错字,但能猜出是办学堂。


        

可这次……虽然也能把错字拼凑正确:乡土村社,家产入股。


        

这个谍子的等级,也是燕王去了土桥村后,才逐步提升的。


        

信鸽也是燕王去了土桥村后,才安排的。


        

“算了。”朱元璋摆了摆手,锦衣卫的困难,他也了解,吩咐道:“明日这个时候,咱必须知道,土桥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呼!


        

但他也搞不明白,燕王到底要做什么。


        

锦衣卫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就暴露了!


        

当晚。


        

小窗前。


        

暗暗松了口气,毛骧忙道:“臣会连夜出城,亲自去江宁县安排最得力的人,扮作货郎去土桥村!”


        

……


        

小泥炉上的水沸腾后,徐妙云娴熟的经过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后。


        

把茶盅内,口感最鲜美的茶汤,‘分茶’入杯。


        

朱棣伏案写规划书。


        

徐妙云在旁边煮茶。


        

朱棣含笑抬头,看着冒热气的小巧茶杯,笑道:“怎么今天喝杯茶都这么繁复。”


        

往日,他们也经常一边读书一边喝茶。


        

然后端着茶杯,把茶杯轻轻放在朱棣旁边。


        

热气带着茶香窜入鼻孔。


        

“别对我太好,对我太好,我想收拾你!”朱棣笑着端起茶杯。


        

徐妙云俏脸变红。


        

但没这么繁复。


        

徐妙云浅笑打趣:“我这不是恭喜你荣任土桥村第一任村长嘛。”


        

还别说,过程是复杂了点,可喝起来,味道真的不一样。


        

这绝不是心理作用。


        

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她很清楚。


        

朱棣小抿一口,忍不住点头。


        

朱棣看着甘冽茶汤倒入杯中,说道:“我想从咱们家,拿出五两银子,用于村社营运,这五两银子,不算入股。虽说没有这五两银子也能运转起来。”


        

“可如果有了,可以更快些,更方便些。”


        

“好喝!”朱棣赞美同时,笑着把空杯子递去。


        

徐妙云红着脸嗔目瞪了眼,给朱棣斟茶。


        

钱财身外物。


        

她不在乎。


        

徐妙云浅笑点头,“五两够吗?咱们家盖房子,也用不了那么多钱。”


        

“除了盖房子,咱们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


        

“就算不算入股,可咱们家也是村社一员,钱投入村社后,村社发展越好,咱们家获益也越多,往后这种事不用和我商量,你想做,就尽管去做。”


        

“难道,我在伱心中,就是这样一个小心眼的?”


        

现在的小家,有吃有喝,温馨充实,已经足够了。


        

村社算是四郎的一份事业,她当然要支持了。


        

噗!


        

徐妙云端着一杯茶,红着脸,笑着低头品茶。


        

朱棣端起茶杯,边笑边喝,揶揄道:“某些人心眼很大,但也很厉害!”


        

“我刚才说某些人对我太好,想收拾她,她现在抓住机会,就反将一军。”


        

他两日子过的是有滋有味。


        

毛骧却差点累了个半死。


        

‘今晚泡的茶,真香!’


        

……


        

一路直奔御书房。


        

“臣毛骧,不辱皇爷信任!”在见到朱元璋后,毛骧就噗通跪倒,把调查折子,高举呈递朱元璋面前。


        

第二天傍晚。


        

毛骧风尘仆仆入宫。


        

“咱让你坐,你就坐的像个样子,不然就继续跪着!”


        

朱元璋返回御案后,坐下,刚准备打开折子查看,看到毛骧的坐姿,十分碍眼,没好气训斥。


        

朱元璋看毛骧风尘仆仆的样子,吩咐宫女:“赐座!”


        

毛骧受宠若惊,谢恩后,起身,臀尖轻轻挨着凳子边缘坐下。


        

毛骧讪笑着,忙把臀尖,往凳子中间稍稍挪了挪。


        

朱元璋则已经开始查看折子内容。


        

他是体恤,所以才赐座。


        

要不然,就让毛骧跪着了。


        

“不要脸!”


        

突然没好气嘀咕道:“这分明就是抄袭老三的互助社!”


        

随着不断翻阅,脸色越来越凝重。


        

反复看了几遍后。


        

他感觉,这是在互助社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农村特殊环境的改造。


        

而老三之前去过土桥村。


        

朱元璋从朱棣的乡土村社内容中。


        

看到了互助社的影子。


        

因为皇爷对晋王的军户互助社很感兴趣,派他全面摸底卫所,所以,他有幸也知道军户互助社的内容。


        

他不认同皇爷的判断。


        

老四这混账,肯定是从老三口中,听了些卫所互助社的内容。


        

毛骧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所以,话到嘴边,他又忍住了。


        

“你认为,他这个合作制乡土村社如何?”


        

相反,还怀疑,军户互助社也可能是燕王的注意!


        

不过,这份功劳,燕王肯定并不希望落在自己身上。


        

“臣就说说对朝廷的好处。”


        

“一旦土桥村这种乡土村社模式,能够在天下形成规模,百姓有能力囤积粮食,就意味着,粮食不会全部集中到乡绅手中。”


        

闻声,毛骧忙收敛思绪,回答:“皇爷,臣认为很不错。”


        

“对百姓的好处,这份折子中都写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


        

是这个道理。


        

“天下粮食分散,遇到天灾人祸,这些乡绅就没办法囤积居奇,用粮食要挟朝廷了。”


        

“此为其一。”


        

“对于乡村的治权,历朝历代,都只能交给乡绅。”


        

“通过乡绅的影响力、宗族纽带,用族规乡约管理百姓。”


        

粮食越分散,粮食向市面投放,就不会被少数人控制。


        

看朱元璋点头,毛骧备受鼓舞,继续说道:“其二,一直以来,朝廷权力边界,只能触及县府。”


        

皇帝真大方?


        

真不想收拾这些人?


        

“天下九成多的人口是农民,这庞大的人口,却全都落在了乡绅、宗族手中,其实朝廷治权,真正直接管理的,只有剩下那点人口。”


        

历朝历代的皇帝,开国后,总要对天下乡绅读书人,说一句:本朝因循前朝,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合伙制乡土村社是在农村成立的。”


        

“在乡绅、宗族的权力范围内,出现一个‘国中国’,削弱的是乡绅、宗族的权力,中枢的权力虽然没有因此增加,但乡绅权力被削弱了,变相相当于中枢权威加重。”


        

不是不想,而是没办法。


        

捏着鼻子,认清现实罢了!


        

他说的这些,皇爷难道不知?


        

不可能!


        

“继续。”朱元璋笑着鼓励。


        

毛骧暗暗咽了咽口水,非但不敢骄傲放纵,脊背还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朱元璋眯眼审视着毛骧。


        

好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对国家,还有一层好处,乡土村社的成立,为朝廷提供了一种抑制土地兼并的思路。”


        

燕王,我只能帮到这里了,再说,皇爷又该怀疑我倒向你了。


        

“皇爷,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些了。”


        

“合伙制乡土村社,让咱看到了,小农打破历史规律的可能。”


        

“虽然有抄袭晋王的嫌疑,但他能在晋王军户互助社的基础上,把其内容,进行扩展,扩展到这个程度,足以证明他多么优秀了!”


        

“历史已经证明,单打独斗的小农永远无法和拥有大量土地的乡绅竞争。”


        

“历朝历代,小农到最后,一定会失去土地,沦为佃户。”


        

还是更深的猜忌!


        

朱元璋瞥了眼毛骧,吩咐道:“这件事办的很好,下去休息吧。”


        

毛骧唇角抽抽。


        

他都无法确定,皇爷这段话是褒奖。


        

……


        

翌日早朝。


        

毛骧拜辞后,心情有些忐忑离开。


        

他始终能感受到,一道目光落在后背上。


        

“今天不讨论其他事。”胡惟庸刚跨列而出,要启奏,就被朱元璋打断。


        

讨论什么事?


        

君臣礼毕后。


        

“臣……”


        

“你们先传阅。”


        

“看完后,说说你们的看法。”


        

群臣好奇看向龙庭……


        

朱元璋从御案,拿起一张折子,视线环视群臣,摆了摆折子,笑道:“这是一道密奏,记录了土桥村的一些事情。”


        

朱元璋可不管群臣心中想什么,他要看,这些人看后,有什么反应,这才是重点!


        

随手把折子交给伺候在侧的小太监。


        

朱四郎!


        

群臣瞬间瞪大眼睛,这可是皇帝,首次向大家展示有关朱四郎的密奏!


        

百官眼睛,紧盯着小太监手中折子,随着小太监移动而移动……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