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庄周梦蝶 浑浑噩噩之间,张越感觉自己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了。 “我还活着?”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来。 “咳咳……” 张越猛烈的咳嗽起来,强烈的疼痛从五脏六腑中传来。 “阿姊,他醒过来了......”这时一个少女的惊呼声响起,声音柔嫩,带着一丝喜意。 “列祖列宗保佑,阿郎终于醒过来了!” 两人的话语落在张越耳中,让他感觉有些古怪。 张越确信自己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方言,但奇怪的是,自己居然能够听懂。 “雅言!”一个莫名的词语涌上心头。 张越奋力的睁大双眼,想要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一间土木混建的房子,屋顶铺的是茅草,这样的茅草屋顶张越在小的时候见过,没想到如今居然还有人住在这样的茅屋中。 自己现在正躺在茅屋一侧的一张床榻之上,身上还盖着一床奇怪的东西。虽然很是粗陋但也还算干净。 此时两个身着布裙的女子正满脸惊喜的望着自己。 两人看年纪应该都不大,张越感觉两人看起来眼熟,但一时却想不起来两人到底是什么人。 张越看着两人,张了张嘴,正想向两人打听一下,自己所在的地方。 突然眼前一黑,他又昏迷了过去。 迷迷糊糊之中,张越感觉自己的灵魂和另外一个人的灵魂重叠在了一起,最后合二为一。 昏迷中,张越感觉自己一直在做梦,梦中自己仿佛变成了两个人,一会儿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军人,一会儿又变成了生活在一个叫做汉的国家的普通老百姓。 两个身份在不停的转换着,让张越对自己的身份也开始迷茫起来。直到他梦见自己带队巡逻时突然遇到雪崩...... 浑浑噩噩之中,张越再次从昏迷之中醒来,“头好痛!”张越捂着自己的头。 “阿郎醒了!”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 “小君!”张越很自然的对女子唤了一声。 这时张越才惊恐的发现自己和刚才的女子对话的时候居然用的是很怪异的语言,根据梦中的记忆这就是雅言。 自己居然非常自然的称呼女子为“小君”,按照梦中的记忆,这可是这个国家普通人家对自己“妻子”的称呼。而女子听到自己的称呼居然也很自然的答应了。 此时的张越,已经完全迷糊了,庄周梦蝶,到底那个才是真实的自己,他自己也迷糊了! “阿郎!感觉好些了么?”女子满脸关切的道。 张越微微点了点头,他现在整个人还处于懵懵的状态,为了不露出马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只能尽量不说话,先把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弄清楚了再说! “阿郎,饿了吧,这是你最爱喝的黍米粥,快趁热喝了吧!”张越耳畔再次响起了女子关切的声音。 张越点点头,很自然的接过了女子端过来的陶碗。 看着张越吃完食物,女子这才满意的道,“阿郎且好生将养,别的事别多想,奴明日就请父翁去县上为啊郎请托一二!” ...... 女子走后,张越开始梳理起自己的记忆。如今的张越脑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人的记忆。 在张越的记忆中,后世的自己原本是生活在蜀中,因为一场大地震导致自己成了一名孤儿,后来在邻居们的帮助下,考上了一所地处西域的大学,在校期间应征入门,阴差阳错的成为来了最后一支骑兵中的一员。 而另一个记忆则告诉张越,自己生活在关中地区,原本是留侯张良的后裔,父母因病早亡,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投靠原本父母的仆从,也就是自己如今的岳父,而刚才那名女子却是自己的新婚妻子。 因为岳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对外称自己是张三,但户籍上面的名字却也是张越。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的记忆与思想彻底混杂在了一起,让张越感觉自己好像得了精神分裂症。 又仿佛有神魔,在他的大脑之中做了一个手术,生生在他的思维记忆之中嵌入了另外一人的全部记忆和思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明悟过来:“我是张越……”“我也是张三......!” 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张越心中只感觉彷徨不安。因为他已经渐渐弄清楚了自己所在的时代。 如今,正是太初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二征大宛前昔,前些日子,皇帝诏命发天下七科適从属贰师将军远征。 张越回忆着后世的记忆,按照后世的记载,七科適是指汉朝时期地位最低贱的七种人。这七种人,包括犯罪的官吏;帝国的亡命之徒;赘婿;商人;父母是商人;祖父母是商人;虽然不是商人但户籍是商人的人。 当然这七种人之中也有高下之分,其中地位最低,最被人瞧不起的就是赘婿。 很不幸张三也就是张越如今的身份正是帝国最低贱的赘婿。 这个时代的张三正是因为采药时,突然收到被征发的消息,激动之下这才从悬崖上跌落下来,在昏迷中与本该死于雪崩的张越灵魂合二为一。 第二章 应诏戍边 张越对汉征大宛之战有一定的了解。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心中不免忐忑不安。 张越仔细回忆汉书的记载,去年李广利首征大宛,因为兵力不足而失败,所以这一次皇帝先是征发了六万恶少年补充了李广利的大军。 这一次征发七科適,又将有十八万跟自己一样的倒霉蛋被征发戍边,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最终李广利的大军击败大宛后活着回到敦煌的只剩下万余人,其余的人大部分饿死在了路上。 想到这里,张越面如死灰,他可不觉得自己能这么好运的活着回来。 不管是后世史书的记载,还是张三的记忆都清楚明白的告诉张越,这个时代,赘婿就是贱民的代名词,上了战场第一个被派上去当炮灰的就是赘婿。 虽然自己名义上的妻子说了,会请求自己的岳父为自己去疏通一二,张越却没有报任何希望。 平日里,自己的岳父就对自己呼来喝去,随意打骂,恨不得赶自己出门。好为自己的女儿重新找一位良家子。前些日子自己能与妻子成婚,也是妻子一力坚持的结果。 妻子的话语更多的不过是安慰之语罢了,更何况即使如今的岳父真的有心帮自己疏通,靠便宜岳父这样一个斗食小吏也不可能做的到,这可是皇帝和三公们联合颁发的诏命,那里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能疏通的。 况且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大多对赘婿极其厌恶,这次的兵役逃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果不其然,第二日张越就收到了三日后自备兵器去县中集结的命令。 三日后,天还未亮认命的张越就拜别了妻子,带着验、传,一把铁剑和几件衣服,在众人鄙夷又带着一点点同情的目光中,走上了去往县城的道路。 离开之时,张越分明看见便宜岳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可有验、传?”县城城门口一名手执长剑的武士拦住了张越的去路,目光扫向年轻人腰间短剑。 “有” 张越埋头在褡裢里掏了掏,将“验”,“传”小心取出,双手交给武士,同时介绍起自己来。 “我是高要乡士伍,张越!” “张越?这名字不错啊!” “喔,原来是赘婿啊!”武士一脸鄙夷的看着张越。 “去吧,这次的戍卒都在东校场集结呢!” 张越收好验、传,问明了方向往校场而去,刚刚离开不过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戏谑的笑声。 “我呸,一个吃软饭下贱赘婿,也敢自称士伍,要不是看在他马上就去戍边的份上,乃公非教训教训他不可!” 张越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虽然愤怒但也只有默默的忍受,在这个时代赘婿本就是贱民。 汉承秦制,同样使用军功爵位制,不过不如秦朝严格,而且经过几次大赏爵位,如今刚出生的男婴都有簪袅的爵位,而做为赘婿的张越却连公士都不是,也难怪被人所轻。 “看来要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必须想办法弄到个爵位才行啊!” 张越一边想着事情,一边走着,很快就到了东校场。 所谓校场,就是操练军队的场地,秦汉两朝都有规定,不教不的从征。所以每年都会组织适龄的男子进行1到2个月的军事训练。 云阳县是一个大县,校场也比较大,足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可以容纳近千人进行训练。 按照惯例,张越他们会在此地先进行一番整编,随后委派军官带领征召的士卒出征。 这次云阳县一共征召了500余人,按照汉军军制刚好可以编为一曲。 张越走到岗哨门口,递上了自己的验、传,验明了身份之后,进到了校场内。 在校场内呆了一段时间,陆续又有其它被征召的士卒到达。 等到了午时左右,校场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张越一看,却是一位军官,带着一群甲士走了进来。 等那名军官走到跟前,张越才看清他的长相,正是本县的县尉。 只见他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戴长冠,腿扎行縢,足穿浅履,一手按剑,脸上满是络腮胡子,不苟言笑。 张越识趣地向他行礼,军官却打量他一眼后淡淡地问道:“汝是前来服役的戍卒?” 张越应了声诺! 那县尉点点头带着一众兵卒往校场西边的高台走去。 随即就响起了剧烈的鼓点声。 包括张越在内的戍卒们,条件反射的往高台下集结起来。 张越站在队伍中偷偷打量着四周,他原以为这群刚刚征召起来的戍卒会乱成一团,没想到三通鼓后,队伍就已经集结好了,偌大的校场竟然鸦雀无声。 “难怪汉军可以做到一汉敌五胡!” 这支临时征召的戍卒竟然完全不逊于后世的普通军队。 “不知道真正的汉军又是什么光景呢!” 张越正想着事,“咚!”铜椎击打在钟上,发出了巨响,所有人都看向了校场前方的高台。 那里已经金、鼓俱备,县尉带来的甲士手持戈矛,小跑出来站成一排,昂首挺胸,满脸肃杀之气。 这时候,顶盔掼甲的县尉也登上了高台。 “今西域有蛮夷小国曰大宛者,抗拒大汉,杀我使节。吾等奉陛下之命,征召二三子在此集结,以讨不臣,二三子原本皆为罪人,如今正是二三子建功立业之时……” 张越在台下紧紧拽紧了拳头,县尉说的不错,在这个时代像自己这样的赘婿,唯一改变命运地位的机会就只有军功之路。 张越在县尉演讲完之后也明白了自己等人的安排。今明两日将留给众人各自准备行行囊和武器,随后将进行七天的训练和整备,之后就会出发去蓝田大营集结! 县尉演讲完后,下令让自己带来的士卒们分队带着征召的戍卒前往校场旁的居所。 “尔等的居所到了……最左边的那间便是!十人一间,不要乱跑,小心被军法处置!” 那名士卒说完之后,去往了另一边的住所。 第三章 兄弟初识 第四章 随军远征 第五章 湟中义从 第六章 首战喋血 张越紧紧握住手中的长剑,心中自是紧张万分,这时军侯韩奉的亲卫射出了一只红色的箭矢。 马贼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张越已经能够看到他们狰狞的面容。 “二三子,小心了,对面除了羌人还有匈奴人!”郭开提醒众人道 “郭开怎么会认识匈奴人?” 张越刚刚想着,这时马贼们已经冲过了红色箭矢的位置。 “风”! 韩奉一声令下,前排的弓弩手已经射出了箭矢。 在箭矢的射击下,一名名马贼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可惜张越他们这一曲汉军所携带的弓弩并不多,无法形成强大的箭阵。 三射之后,随着韩奉的一声“退”! 弓弩手退入方阵之中。 “进”! 长兵手向前一步,准备抵御马贼的冲击。 砰”的一声巨响,马贼们一头栽进了汉军的步兵大阵。 随着第一下撞击,战马不断的撞上大阵。一时之间张越眼中只剩下飞舞的血肉。 由于前方长兵的抵挡,这时马贼们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 “轻兵跳荡!” “该我们了!”张越此时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之中,被郭开一拉,条件反射一般冲了出去。 想也没想,双手举起长剑就斩了下去! 正中头颅! 马贼高声惨呼,他没有马上死去,而是摔在地上扭动着躯体。 我杀人了…… “小心!” 郭开冲过来将他扑到,与此同时两支羽箭破空而过——刚才如果不是郭开扑倒了自己,这两支羽箭已经要了自己的命! 这就是战争啊! 没有仁慈的余地,甚至没有犹豫的余地!不杀死敌人,自己就要死! 张越回过神来,正好看见一名马贼冲了过来,这一次张越没有迟疑,身体一侧一剑砍了过去,马贼的一条腿生生被他砍断。 跟着又是一声惨呼,却是郭开一剑剁下了马贼的头颅。 敌人死了,自己还没死——这就是胜利! 张越站了起来,鲜红的血液刺激着他的神经,他挥舞着长剑依靠本能与跌落马下的马贼拼死搏杀。 此时在他的眼中只剩下长剑与鲜血。 在张越和郭开的带领下,汉军轻兵们竟然直接把马贼给杀退了。 眼看马贼要跑,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已经绕到两翼的湟中义从,同时从两侧杀出。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追杀,除了跑的比较快的几名马贼之外,其余的马贼要不被杀,要么选择了投降。 张越此时终于回过了神来,他全身上下都被鲜血染红了,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 强忍着胃部的不适,他勉强驻着满是缺口的长剑站在了一个小土包上。 郭开等人在一旁望着他,眼神竟变得有些怔怔的。 深呼吸了好几下,张越把手中的长剑举的高高的,冲着众人高呼。 “大风......!” 在张越的带动下,全军上下都响起了“大风”的呼喊声。 军侯韩奉满意的看着高声大呼的张越,他感觉此人是一个可造之材,自从弓高侯国被除国之后,自己如今在朝堂内也失去了靠山。与这些戍卒一样,想要出人头地,同样只剩下军功这一条路可走。 韩奉在心中自然也有着野心,他希望能够封侯拜将振兴韩氏,这也是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优渥的生活,自请出征的原因。 要做到这些必须有一支精锐的部队,还要有一批优秀的部下才行。 在他心中眼前的张越就有这样的潜质。 韩奉的想法,张越自然无法得知,他现在心中正盘算着这一战自己能获得什么多少军功赏赐。 刚刚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张越粗略的数了数,这一战一共缴获了200多匹马,还有一百多件兵器,不过铠甲倒是不多,不过区区十几件而已。另外张越似乎还看到了一些黄金。 傍晚安营扎寨之后,军侯韩奉公开多士卒们进行了奖赏。 “二三子,今日是吾等成军首战……” 韩奉非常清楚士卒们要的是什么,所以简单的说了几句之后,就开始给立功的将士授予赏赐。 张越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第一个被叫到了台前。 “造士张越此战斩首三级,当为首功,今暂授尔闲嶼卫之爵,升什长,赏良马一匹,甲一副,三金……” 张越其他的都不太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爵位又升了一级,想来再升一级就可以摆脱贱民的身份了吧。 …… 张越一行人回到营房,众人都不断的恭喜着张越和郭开两人,今日全军被授爵的就只有他两人。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众人之中郭放也因斩首一级而获得了一匹良马的奖赏。 张越的闲嶼卫因为是第二等爵,所以由军侯直接帮他办理好了文书。 郭开因为这次被授予的是第三等的良士,所以需要抵达张掖之后才能拿到爵位文书。 “今天这群马贼跑的也忒快了,下一次乃公一定要多砍下他几个首级才行。”王五摸着张越的铠甲一脸羡慕的道。 众人一听都是哈哈一笑,因为白天的胜利大家伙的心气都非常高。再加上张越和郭开两人受爵的刺激,众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来一场大战。 “二三子,今日还有一是要与尔等分说!”等众人安静下来后,郭开召集大伙道。 “什长,不知所谓何事?”张越第一个问道 郭开道:“好叫二三子知晓,今日吾等所获战马良多,顾军侯有意编练一屯骑卒。” “骑卒!”众人都是一脸欣喜的样子。 汉军之中骑卒的地位和待遇远远比步卒要高的多,是以没有人不想成为骑卒的。 “二三子,别高兴的太早,尔等可会走马?”郭开又给众人泼了瓢冷水。 董二、王五、马汉、林喜四人一听头立马耷拉了下来。 张越这时询问道:“郭大哥,这次骑卒选拔可有什么章程?” 郭开瑶瑶头,“具体的章程某也不清楚,屯长只是让某问问那些弟兄会走马。” 张越点点头,看来这个只是一个计划,想来就算要编练骑卒也不是现在就可以进行的,至少也得等到到达张掖之后了。 想到这里,张越安慰四人道:“二三子,何必泄气,以吾观之,这骑卒一事为时尚早……” 第七章 匈奴来袭 第八章 黑云压城 第九章 蚁附攻城 第十章 残阳如血 大战进入到第四日,汉军已经伤亡过半,箭矢也早已消耗殆尽。 匈奴人伤亡虽是汉军的两倍以上,但他们原本在数量上就占有绝对优势,如今他们的数量上优势反而更大了。 好在汉军上下的士气仍然高昂,反倒是匈奴人的士气远不如前。 墙头上,韩奉面带忧郁的望着西北方向,为了把匈奴人赶出去,他已经把自己的亲卫全部送上了城头。 如今他手里能够动用的就只剩下湟中义从那60骑人马,这是他计划用来反攻的力量。 “韩江,去把张越唤来!” “诺” …… 张越接到命令时,正在给自己包扎伤口。 他满心疑惑的跟着韩江来到了韩奉面前。 “拜见军侯!” “张君不必多礼,这次某请尔来,是想问问尔的看法!” 张越沉默了片刻道,“军侯,以仆看来,如果没有后备力量的支援,匈奴人下一次进攻恐怕就要破城了……” 韩奉眼睛微闭,“张君的意思是,现在就投入湟中义从?” 张越瑶瑶头,他自然知道湟中义从是韩奉留下了作为最后反击力量的。 “军侯,咱们其实还有一支可以动用的力量!” 韩奉眼睛一亮随即又暗淡下去,“你的意思是那群马贼俘虏?” “正是!” “他们能为吾等所用?”韩奉轻轻摇了摇头。 张越道:“军侯可知匈奴人是如何对待羌人俘虏的?” 韩奉点点头 张越道:“军侯知道匈奴人如何对待羌人俘虏的,这群马贼自然也知道……” 韩奉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搓了搓手,在墙头徘徊,脑中不断的思考衡量。 良久他才停下了脚步。 韩奉转过头盯着张越道:“君有何计较?” 张越躬身一拜道,“仆只需要军侯一道命令和承诺自然可以让这群马贼为吾等所用!” “喔,汝要什么,只管道来。” 张越拜道:“仆需要释放这群马贼的命令和予他们为汉军士卒的承诺!” “这……” 韩奉犹豫了片刻,一咬牙点了点头。 “可!” 随即把自己的令牌交到了张越手中。 张越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接过令牌。 向韩奉行了一个军礼,转身向关押俘虏的屋子行去。 很快张越顺利的见到了这群俘虏。 “是尔!” 俘虏中一位看起来像是统领的人一下子就认出了张越。 “尔是来送吾等上路的吧!” 张越瑶瑶头:“某此來是给二三子一条活路的!” 马贼们眼睛一亮,随即又暗淡下来。 “二三子不必疑虑,某这里有军侯的命令,这个可是做不了假的。” 马贼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那名首领模样的人站了出来。 “不知道需要吾等做什么?” 张越道:“某也不瞒二三子,今天吾等正与匈奴大战,急需兵员……” 马贼首领道:“汝就不怕吾等临阵反戈!” 张越道:“怕,当日怕,二三子如果临阵反戈,某等自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张越不等马贼们说话继续道:“然,尔等同样没有办法活命!” 马贼首领眼睛紧紧盯着张越 “吾等助匈奴夺城,匈奴人岂会不给吾等活路。” 张越笑着瑶瑶头自问自答,“尔等可知如今这河西一带有多少汉军……整整十八万。最晚明日张掖都尉的援军即可抵达,靠着匈奴这区区人马,可能挡我大汉一击。” 马贼们本能的摇了摇头,对汉军的强大他们是毫不怀疑的。 “既然如此,二三子何不助吾汉军一臂之力……” “功名旦在马上取,此战之后尔等皆可入汉军为卒……” “此言当真?” 马贼们眼睛中再度发出了亮光。 张越知道时机成熟了,“二三子但请放心,吾可以用人头作保。” 马贼们商议一番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别的人吾等皆信不过,除非由张君做吾等屯长。” 张越犹豫道:“这个某无法答应二三子,此事还需军侯做主。”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此事某答应了……” 张越回头一看,韩奉不知道何时带着几名义从出现在身后。 有了韩奉的支持张越很快把这些前马贼们组织了起来。 七十六名马贼加上张越和蔡汀、李肆二人一共七十九人,被张越编制成了八个什,那名马贼首领则成了张越的副手,同时担任第一什的什长。 张越刚刚完成对这些前马贼的整编,匈奴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二三子,随某上城……” 张越没有迟疑,立即带领自己新获得的部下登上了墙头。 张越到来的正是时候,东城的一段城墙在经过连番的战斗后出现了坍塌,匈奴人正从这个缺口涌进来。 “狭路相逢勇者胜!” 张越没有犹豫,大吼一声,拔出佩剑,第一个冲了上去。 刚刚加入汉军的前马贼们,见自己的长官已经先冲上去,也呐喊着一拥而上。 周围的其他汉军士卒乘机反击,生力军的到来让城头上的匈奴人慌了手脚。 他们没有想到汉军居然还有反击的力量,由于后续部队没有跟上,缺口又被张越等人重新夺回了缺口。 匈奴首领一看士气以泄,只得再次鸣金收兵。 不过汉军也已是强弩之末,张越刚刚编成的这一屯新军在伤亡了近三分之一。 韩奉和张越皆明白,这一次能够打退匈奴其实只是侥幸而以,下一次匈奴人的进攻只会更猛烈,而汉军已经快要耗尽力量了,土城的城墙也已经摇摇欲坠难以为屏。 失去城墙保护的汉军,在匈奴人的骑兵面前可谓十死无生。 “二三子抓紧时间吃饭休息……” 不过半个时辰,“呜呜呜……” 匈奴人的号角声再次响起。 汉军上下默默的整理好自己的武器,漠然的望着城外的匈奴人。 “看来这就是最后一战了……” 张越抬头望了望天空那血红色的太阳,此刻他的内心竟然变的无比平静。 韩奉把所有士卒和战马都集中了起来,一直没有出动的义从骑兵,此时也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不会骑马的士卒和伤员们纷纷把自己邦在了马背上。 韩奉与张越都不在奢望能够击败匈奴人,只希望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士卒冲破匈奴人的包围圈,活下去。 韩奉环视了四周,手中宝剑向着匈奴的大营一指。 “二三子,是死是活皆在此一战!” 十一章 柳暗花明 十二章 落脚之地 十三章 计划搁浅 十四章 秣马厉兵 十五章 马贼来袭 “大头领放心,吾去年还走过这条路,最多两天咱们就能走出这片沙漠,然后在往南走一天就到了。”名叫阿达的汉子答道 阿达与鸱骨两人都是边塞一带有名的马贼,阿达原本是汉军的一名伍长。 因违反军规被判了死罪,在行刑前逃了出来,后来辗转之下加入了一支马贼队伍,前些日子原来的首领在袭击商队时意外亡故,他被众马贼推举续任为了新的头领。 而那名叫鸱狐的马贼,本属匈奴休屠部。 休屠部被霍去病击败之后。休屠王选择了向汉军投降。 鸱狐所在的部族不愿意接受汉人的统治,选择了向漠北逃亡,可惜很不幸的是,他们被乌恒骑兵堵住了。 一场血战之后,年幼的鸱骨与父母走散,从此就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他和丁零人一起偷过羊,也给乌恒人做过牧奴。 期间遭遇了种种事情,最终被一个马贼收留,跟着他一起四处劫掠。 在这过程中,鸱狐慢慢长大,当他成年后,身高足有八尺,哪怕是在以身材高大闻名的汉地,也是很少见。 体型更是壮硕如牛,而且天生神力,他曾与健牛角力,结果完胜。 更让人畏惧的是,或许是因为年少时的遭遇,鸱狐性情暴躁,生性残虐。 几乎所有落在他手里的商旅,无论男女皆会被其虐杀! 他曾经将一个乌恒的小部落,全部杀死,用那些可怜人的头颅,制成酒器。 他也是少数几个同时被汉军、匈奴、乌桓、丁零通缉的马贼。 这一次也是因为大意之下撞上了匈奴右谷蠡王的商队,被右谷蠡王的卫队打的大败,这才不得不穿过大漠寻找藏身之处。 在路上刚好遇到同样因为被汉军追杀而逃亡的阿达等人。 因为部下伤亡太多,急需补充人员恢复实力,所以这一次鸱狐才没有杀死阿达等人,而是把他们纳入了自己的马贼队伍。 鸱狐在新的马贼队伍中还是大头领,而阿达则成了二头领,两只马贼合流之后,又达到了两百余骑。 …… 虽然增派了巡逻的人数,但张越还是感觉有点心神不宁,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李肆见张越总是坐立不安,忍不住道:“都伯这几日始终心绪不宁,可是担心北边匈奴人或是马贼前来劫掠?” “还是先生了解吾,匈奴人来劫掠的可能性倒是不大,吾担心的是马贼!” 李肆点点头,“都伯所言甚是,何不把张什长唤来了解一下周边马贼的情况?” “如此也好!” 张浩此时正好在城墙上巡视,见二人唤自己,急忙下了墙头。 “都伯,今年这个天气委实怪异,吾怕会有大股马贼劫掠啊!” “张什长对这漠南一带的马贼可熟悉?”李肆询问道 张浩脸一红,“吾从贼的时间不太长,对马贼们的活动不太清楚,不过其他的马贼也就罢了,仆只担心鸱狐这支马贼南下啊!” “鸱狐?此人在马贼中很有名吗?” 见张越动问,张浩把自己对鸱狐所知的信息都讲了出来。 “这倒是一个麻烦?”张越在心中思考着。 “都伯,吾等是否向军侯禀报一声,让军侯也做做准备!” “汝说的有道理,确实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张越听从了张浩的建议,派出了信使把自己的推断向韩奉进行了说明。 …… 龙首山山口,一座全新的塞障已经基本上建好了,眼看天气越来越寒冷,韩奉开始指挥士卒们为越冬做准备。 张越的信使到来时,韩奉正带着韩江在检查新到的粮草和武器。 这一次送来的武器相当精良,不但有太仆刚刚督造完成的环手刀,还送来了四台床弩。 看完张越送来的信件,韩奉感觉他的判断不错,鉴于龙角堡处在最关键的位置。在经过再三考虑之后。韩奉让传令兵把郭开唤了来。 郭开如今已经由步转骑,现在担任一什骑卒的什长。 郭开到来后,韩奉指着一台床弩和一堆箭矢、粮草对郭开命令道, “郭什长,今有一批军械需尽快运到龙角堡,尔速速率本什士卒把这些东西运到龙角堡……” “诺!” 郭开答应一声,正准备下去召集部下。 韩奉这时又叫住了他。 “军械粮草运到后,尔等暂且留在龙角堡备寇,待开春再回返!” “诺!” 郭开大声应了一声,转头回了营房,召集好手下骑卒,护卫着军械物资,与张越派来的信使一道返回了龙角堡。 郭开与军械物资的到来让张越大喜过望,有了这一批物资和郭开等人的支援,张越相信就算是真的有马贼到来,也管叫他有来无回。 …… 距离龙角堡十七、八里远的沙漠边缘中一群人在在向龙角堡的方向行进,他们正是以鸱狐为首的马贼。 今日负责巡逻的正是李肆,他远远的看见鸱狐这一行人,就发现了不对,这群人中一辆马车都没有,显然不是商队。 为了打探清楚情况,李肆打发了一名部下先行返回堡内报信,而他则带着另一名骑卒,下马后利用灌木的遮挡悄悄的向马贼们靠拢。 他必须弄清楚马贼的数量和装备,这样才能让汉军做出相应的对策。 鸱狐等人因为刚刚穿越了大漠,正是疲倦之时,再加上阿达曾经多次来过此处,是以警惕性比平时下降了很多。 在马贼们的大意下,李肆不费吹灰之力就打探清楚了马贼们的数量和装备。 这批马贼,总人数在200人上下,拥有300多匹战马和40多头骆驼。 这样的实力可以说非常强悍了,很多小部落都没有这么多青壮。 而且从他们的行事动作来看也有相当的训练,战斗力应该不下于匈奴人的骑兵。 马贼们的行动方向,显然正是要前往龙角堡一带。 李肆两人打探清楚情况后,借着灌木林的掩护顺利的退回了马匹所在地。 原本一切顺利的,可是这时意外突然发生了,那名骑卒,激动之下竟然直接跳上了马背,战马嘶鸣声一下子惊动了马贼。 “糟糕……” 十六章 单骑逞威 十七章 死生之地 龙角丘下,鸱狐带着自己手下的马贼们,正在观察着位于丘上的墩堡。 墩堡已经升起了浓浓的狼烟,在南边十里远的一处地方也有一道狼烟升起。 鸱狐的脸色极其难看,在来到龙角堡之前,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对手会是匈奴人、乌桓人甚至也想到过丁零人、羌人、月氏人。 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将要面对的居然是汉军。这么多年来龙首山以北就没有出现过汉军的踪影。 他身旁的阿达同样面色阴沉,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此地居然出现了一座汉军大型墩堡。 “大头领,从狼烟来看,南面肯定还有别的墩堡,咱们是不是派儿郎们去打探打探。” 忐忑不安的阿达向鸱狐低声询问。 鸱狐望着南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才道: “去吧,尽快弄清楚此处有多少汉军!” 阿达答应了一声,吩咐自己的本部探马打马往南而去。 “阿达,咱们的食物和水还有多少?” 鸱狐虽然残暴但却不傻,如果傻的话也活不到现在。 他明显是想要带领人马退走了,在此地和汉军交战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阿达自然知道鸱狐询问的原因,他在内心中对汉军同样拥有着畏惧心理。 他面带苦涩的对鸱狐道:“大头领,咱们的食物还能维持半个月,但水却最多只能用两天了!” “周围可以其他水源?”鸱狐问道 阿达道,“水源没有问题,山谷内就有一条溪流,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快下雪了,咱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御寒之所。” 鸱狐用匈奴语骂了一句,大家也没有听清楚他骂的是什么。 与此同时,龙首障内的韩奉也已经命令士卒进入了战备状态。 从刚刚升起的狼烟来看,來敌应该在500人以下。 “还好昨日为龙角堡增援了一什骑卒!” 他在心中为自己昨日做的决定感到庆幸。 不过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龙角堡被马贼攻破,他的罪责也不轻。 思忖片刻,他派人唤来了韩江。 “韩江,尔立刻派出斥候,务必打探清楚敌军情况!” “诺” 韩江答应一声,立刻下去了。 战争可不是儿戏,不能想干嘛就干嘛,在出兵之前,必须先弄清楚敌人的情况。 龙角堡内,张越虽然对自己的墩堡,对自己手下的士卒有信心,但难免还是有一点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 看了看周围的士卒,此刻大多数士卒脸上也都露出了紧张的神情,张越感觉自己应该说点什么。 “哈哈哈……” 张越看着山下,故意大笑出声。 “二三子,吾等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山下马贼虽多,不过是乌合之众,在吾汉军面前皆是土鸡瓦狗……这群马贼正是吾等的机会,此战之后,吾等当可加爵一等。” 张越的话语果然起了作用。 原本紧张不已的士卒们皆是眼前一亮。 “是呢,吾等现在可是汉军,外面的贼寇虽多,却是乌合之众!” 张越见士卒们脸色放轻松了一些,继续分析道,“马贼们虽然悍勇,不过才区区二百余人,比起上次的匈奴人可差远了。而咱们的墩堡,北、东两面皆是峭壁,马贼们唯有西、南两面可以进攻。他们要是敢来,咱们的弓弩可不是吃素的。” “龙首障距离吾等不过二十里,如果吾等能拖住这群毛贼,待军侯大军一到,这群毛贼一个也别想跑掉……” 在张越的一番鼓舞下,士卒们的士气逐渐高涨了起来,其实这倒不是张越所说的话,有多么鼓舞,而是在他的提醒之下,士卒们已经明白了己方所拥有的巨大优势。 汉军武器精良,训练还算有素,又有易守难攻的墩堡,堡内粮食、水源都不缺,马贼们想要攻破墩堡比登天还难。 …… 马贼们派出去的探马已经陆续回来了,汉军在龙首山口一带的布置,鸱狐与阿达已经基本清楚。 两人苦涩的笑了笑,最终决定退走,如果被汉军拖住,等汉军骑卒到了,想走也走不了了。 马贼们垂头丧气的向西北方向走去,根据阿达的记忆,在西北边200余里的地方还有一处可以躲避风雪的山谷,那是另外一支马贼的越冬地。 马贼们自然知道前往另一处山谷同样免不了会有一场大战,不过怎么说也比与汉军交战好。 或许是长生天不愿意让马贼们退走,马贼们刚刚离开了不过两里地,天色突变,紧接着一片片的雪花就飘落了下来。 “该死!” 这一次阿达也忍不住唾骂起来。 “下雪了!” 所有人都知道走不了了,如果没有庇护所,这场大雪之下,所有人都得被冻死。 “掉头往西,去山谷!” 鸱狐果断的下达了命令,汉军虽然可怕,但长生天降下的大雪更可怕。 墩堡上的士卒们原本看见马贼开始撤退,都以为战斗打不起来了,没有想到转眼就下起了大雪。 无路可走的马贼们重新回来了,还占据了原本准备用来屯垦的山谷。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天亮时,所有的道路都被厚厚的雪给覆盖了。 按理来说这样的环境之下,战斗应该是打不起来了,可是这群马贼却偏偏在龙角堡下摆开了阵势。 “这是怎么回事,马贼们难道疯了,居然在这种情况下攻堡!” 汉军上下都是疑惑不已。 马贼们自然没有疯,不但没有反而清醒无比,正是因为清醒无比所以才有了这番动作。 马贼们也是迫不得已,他们虽然不缺食水,但在严寒之下,却奇缺御寒之物。 如果找不到御寒之物,他们迟早也会被冻死,而周围能够取得御寒之物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眼前这个汉军墩堡。 与其困在山谷中被活活冻死,不如拼死一博,只要打下了墩堡大家伙就有活命的机会。 而且大雪封冻之下,短时间之内汉军的援军也无法出动,眼前的墩堡也就成了一座孤岛。 张越也很快就想明白了这点。 “二三子,准备应战……” 十八章 雪地攻防 十九章 浴血蝶变 二十章 意外消息 张浩一听让自己等人提意见,摸了摸脑袋大大咧咧的道;“都伯,你让某骑马砍人,某倒是没有问题,这驻防安排和屯田,某真就啥都不会了,某还是听您的安排吧!” 张浩说完,王虎和董山两人对视一眼,也跟着拱手道:“仆等维屯长马首是瞻!” 张越笑着摇了摇头,把目光转向李肆三人。 三人没有让张越失望,皆提出了不错的建议。 总结了三人的意见之后,张越决定把自己手下的人员分为两块。 一块为机动作战部队,现在张越手中的战马数量极其充足,所以他直接按照匈奴骑兵的配置,一人三马,训练了30名骑兵。 另一块是屯田兵,主要由剩余的士卒加上被俘虏的战俘组成。张越计划在开春后在山谷内开垦出500-1000亩土地。争取能够满足墩堡的粮食供给。 训练骑卒的事倒是简单,交给李肆来负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真正的难题是屯垦之事。 想要屯垦就需要工具和种子,这些暂时都没有,张越只好向韩奉求助,好在韩奉对屯垦之事非常支持的,已经答应在开春前为张越提供足够的工具与种子。 在张越计划之中,山谷不但是今后的粮食基地,也是战马饲养基地,因此山谷的防御必须要加强。 经过商议之后,张越决定在山谷东西两处分别建造一座碉楼,碉楼无需太大,能够驻扎一什士卒就足够了。 平时派遣一伍士卒驻守,一来作为警戒之用,二来也负责看守战俘。 这群战俘毕竟与普通人不同,一个个好勇斗狠,桀骜不驯,现在看起来还比较顺服,但是也不得不以防万一,毕竟他们原本都是草原上最血腥残暴的马贼。 当然只靠一味的镇压,就算是保证了战俘们的顺服,工作效率也不太高,所以张越又对这群马贼战俘进行了分级管理。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三种不同的待遇。 第一级,只能保证每天基本的生存,换句话说就是不饿死就行了。 第二级,表现良好的俘虏,每天保证充足的食物,每三天还可以吃一次肉。 第三级,负责协助汉军管理俘虏,可以享受与汉军同样的居住待遇。 除这三个等级外,表现优秀的还可以加入汉军,彻底摆脱战俘的身份。 当张越把这个计划摆出来时,众人眼睛都是一亮,这样做不但可以减轻汉军的压力,而且给予了战俘们希望,只要有了希望,战俘们自然就会安稳下来。 即使还有一些不安分的人,也是极少数,如果想要闹事,汉军反手就能把他们镇压下去。 解决了这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之后,张越脸上并未露出喜色,反而色显得有些悲伤。 “都伯,可是有何不适?”张浩第一个问道。 张越摇了摇头,他此时只是想到了阵亡的士卒们。 “吾无事,只是突然想起了阵亡的兄弟们,吾等现在能在此安坐,少不了他们的牺牲啊!” 李肆安慰道,“都伯仁厚,吾等皆是战士,马革裹尸本就是吾等的宿命。” 张越道:“二三子,吾意为前日战死的六位袍泽弟兄举行葬礼,不知二三子以为可否。” 张越的话音刚落,众人皆是动容,汉军中虽然也有过举行葬礼的时候,不过都是为军官举行的,对于普通士卒来说,还没有谁被真正重视过。 张浩更是红着眼道:“想来死去的弟兄们泉下有知,也会感激不尽的。” 张越见无人反对,拍板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明日吾等就为牺牲的弟兄们举行葬礼,把他们妥善安葬了!” “都伯仁义!” 众人皆是拜服。 翌日,张越召集了所以的士卒和被俘虏的马贼齐聚在山谷中,为阵亡的将士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马贼俘虏们一面忐忑不安,一面也对阵亡的汉军士卒羡慕不已。 “吾死后如果有人为自己举行这样的葬礼,就算是现在死了这辈子也值了。” 许多被俘虏的马贼不禁在心中感慨。 葬礼结束之后,六名阵亡的士卒被统一安葬在了山谷东边的山顶上,用张越的话来说,要让阵亡的袍泽们永远和这片土地连结在一起。 做完这一些,张越乘机向战俘们宣布了新的战俘管理制度。有了希望,战俘们做事情的时候,效率果然高了很多。 只有阿达此人,隐藏在战俘之中,心中充满了苦涩,他原本计划开春之后,就鼓动战俘们闹事,然后趁机逃跑的,随着张越公布新的战俘管理计划,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完全无法实施了。 马贼的生活看似比较自由,但其实除了少数几名头领之外,过的也是非常辛苦的,这点只要看看马贼们的年龄就知道,很少有马贼能够活过二十五岁。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谁会愿意当马贼呢! 原本这两日汉军因为忙着处理战利品和过冬的事,一直没有处理马贼头目,阿达还暗自欣喜不已。 现在知道自己很难逃掉了,他也开始为自己今后的俘虏生活做打算了。 在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他最终决定为汉军效力,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待遇。 …… 张越看着眼前这名矮壮的马贼头领,心中不免有些得意,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才刚刚公布了新的管理制度,就立刻有了收获。 “尔就是马贼二首领?” 阿达伏跪在地上:“仆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马贼,原来的头领死于意外之后,仆才被推举上来的,仆等原本打算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放弃马贼生活,好好安顿下来,未曾想在半路居然遇见鸱狐,仆等不敢反抗,不得不听从他的命令……” 张越自然知道阿达所说的话不尽不实,不过他也不太在意。 “尔说有重要消息要禀报,不知所谓何事?”张越询问道 阿达道:“仆不敢有所隐瞒,小人曾闻北边距此两百里,有一个山谷,那里是贼寇们的藏身之地,拥有着不少奴隶和财物。” 张越一下子来了兴趣,“尔是说,西北边二百里地还有一支贼寇?” 阿达恭敬的道:“正是,据说他们抓捕了不少奴隶帮他们耕种,如果没有那场大雪鸱狐原计划袭击此地……” 二十一章 实力不足 “阿达,尔是汉人?” “仆不敢有所隐瞒,仆原为汉卒……” “尔之前所范之事,某可以不追究,若尔今后再有不轨之事,某必不饶尔。” 想了一想,张越继续道,“尔今后还是恢复汉名吧…且下去吧,今后你就负责协助管理俘虏,先给尔二等待遇,如做的好,某自然不会亏待你!” “多谢上吏,仆告退!” 阿达满脸欢喜了倒退着出了张越的营房。 阿达离开后,张越手指敲击着面前的矮几,他相信阿达说的应该不假。不过到底怎么处理这个事就需要仔细斟酌了。 按照阿达提供的情报那支贼寇总计有两百余可战之兵,另外还拥有数百名家属和奴仆,秘密控制着龙首山中一个肥沃的山谷。 如能把这支贼寇拿下,不但是军功一件,而且对汉军也不无补益。 二百里地的路程也不算远,汉军完全可以控制住该地,只是不知道那块谷地有多大,具体情况如何。 一时之间张越也拿不准应该如何处理这个事情,打的话,自己才刚刚收降了这么多俘虏,堡中如今可动用的不过三十余骑。 不打的话,放着这群马贼在身畔,也是一个隐患。 张越也想过直接把此事报告给韩奉,韩奉手中至少可以调动三百名汉卒。 不过按照汉军制度,到了军侯这一级的军队调动作战,就需要太守或者都尉同意才行了。 如果自己报告给了韩奉,按照制度,他就不得不上报到骑都尉李陵处,这样的话,不但自己就算是韩奉恐怕也没有喝汤的机会了。 汉朝最重军功,有军功的方才是好男儿。就连这个时代的大文豪司马相如也是因为灭国扩土之功才得以成为犍为郡太守。 虽有朱买臣这样的特例,但并未改变帝国的制度。 即使是朱买臣虽然出任过一郡太守,但因为军功不足也一向为世人所轻。 汉家传统更是没有军功不得封侯,不得为三公九卿。 没有人会嫌军功多的,一旦这个消息泄露出去,抢夺出兵机会的人一定非常多,说不定李陵自己也会动心。 在经过多番衡量之后,张越打消了向韩奉汇报的想法,不过按照堡中现在的情况暂时也无力出兵。 “哎!” 张越叹了口气,决定还是先把这件事压下,先消化如今的战果发展好自身。 如果能够成功的吸纳那一百多战俘的话,那自己手中的实力至少可以提高三倍,到那时自己虽然仍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亭长兼屯长,但实际实力当不下于一队指挥。 马贼的事情完全可以先放一放,反正它们的老巢就在哪里,也跑不了。 想清楚了这些事,张越也就释然了,接下来的时间,张越一面练兵,一面组织战俘们修筑碉楼和清理山谷为来年的屯田做准备。 大家伙紧赶慢赶终于在12月之前把碉楼修筑好了。 碉楼为方形,仍然以黄土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周长约8丈,高约两丈,墙厚2尺,分为两层,下层主要是储存物资,上层供军士居住。四周墙壁设置瞭望孔4个,射击孔8个。碉楼顶部还修建了一个棚子,以防止在顶部放哨的士卒被雨淋到。 按照计划,平时两个碉楼分别驻扎一伍士卒,战时可以增加到一什。 有了这两座雕楼,整个山谷和龙角堡就形成了一个整体。除非匈奴人出动大队人马,否则难以对汉军造成真正的威胁。 好事成双,张越刚刚带人庆祝完碉楼建成之事。韩奉有派人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上一次他剿灭马贼之事的封赏终于下来了。 因剿贼之功,他被拜爵为元戎士,军职也被提拔为佰将。不日韩奉就将亲自到龙角堡为他授爵。 “恭喜佰将!” 众人得知张越晋升为佰将的消息,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同喜同喜!”张越同样向众人恭喜着。 这一次原本龙角堡的士卒人人都有封赏,除了张越以外,郭开与李肆也被拜爵为良士,升任都伯。 张浩与蔡汀则被拜爵为闲嶼卫,被正式任命为什长。除了他们两人还有两名士卒一名叫做马克,一名叫做孙涛的也被拜为闲嶼卫。 原本无爵的士卒这一次也都被拜为造士,有了担任伍长的资格,当然龙角堡中没有这么多军职,大部份人实际还是普通士卒,不过在生活上待遇却提高了一个等级。 龙首障每月向堡中提供的补给也多了不少。 这一日堡中上下皆是一片欢腾。 新到堡中的王虎与董山两什士卒望着众人皆是一脸羡慕,秦汉两朝最重军功,最受人羡慕的就是拜爵受赏。 三日后,韩奉果然带着一屯骑兵和一屯新兵来到了堡中。 “佰将!佰将!军侯他们到了,你快回去吧。” 韩奉来到龙角堡时,张越正与郭开李肆二人带着骑卒们在北边的沙漠边缘巡逻呢。 接到斥候的信息,三人急忙赶回龙角堡。 到了堡口果然见到韩奉正穿着一身铁甲威风凛凛的骑坐在马背上。 张越赶忙迎了上去。 “拜见司马!”张越一看韩奉穿的铠甲就知道韩奉也升了一级。 “张君何须多礼,吾能升任军司马全赖张君之功啊!”韩奉笑眯眯的道,看他的样子显然心情不错。 “走走走…听说汝这些时日可是做了不少事,且让吾等一观!”韩奉一边说话一边催促着张越在前头带路。 张越也不客气,哈哈一笑,“司马请随吾来!”说完带着一行人往山谷走去。 一边走一边为韩奉等人介绍起山谷的规划,韩奉等听的都是连连点头。看样子大家对张越的表现都非常满意。 这也难怪,上一次张越全歼马贼,受到封赏的可不止韩奉和他,其他大大小小的军官也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就说尹胜如今也已经高升为军侯了,原本他也要来的,不过因为龙首障如今升级为了一个别部司马辖区,驻军将增加为两曲。 大量新兵的到来,必须要尽快进行整编训练。韩奉不在,他作为龙首障的二号人物,只得留守在塞障之内,主持新兵训练…… 二十二章 文成留侯 二十三章 心中疑惑 “张佰将尽有如此人脉……” 韩江感慨万千,“君子可把此事传回族中?” 韩奉点头道,“这个自然,想来族中很快就会有回信!” “如此说来,张越此人很快就要一飞冲天了…” “一飞冲天倒难说,不过在成为校尉之前,应该是没有什么阻碍了,说不得,再过几年,咱们反倒要依靠他!” …… 张越回到营房后,慢慢思索起韩奉的话语。 他原本对自己留侯之后的身份并没有多么在意。 毕竟大汉从建国到现在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张氏被除国也几十年了。 今天韩奉的一席话,终于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恐怕对自己的影响会很大。 躺在床上,张越仔细回忆这一世关于父亲的记忆。 记忆中的父亲要嘛是身披铁甲,身配铁剑的形象,要么是头戴牟冠,身着锦袍。 张越渐渐回忆起幼时家中也常有各种军官前来拜访,从记忆中他们的装束来看,至少也是军侯或者是六百石以上的官吏。 这个时代与后世不同,不同身份的人,他们的衣着打扮是完全不同的,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饰品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白龙可以鱼服,鱼却绝对不能龙服。 从记忆中来看自己家境应该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在自己年幼时,家中应该还没有完全没落。 此时的大汉还是一个非常讲究血统的国家,以自己的身份怎么会流落为野人呢。 张氏族人为何会让自己这么一位嫡系子孙流落在外呢! “难道是后父隐藏了什么?还是父母的死另有蹊跷?” 怀疑的种子开始在张越心中生根发芽。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想着想着,张越因为疲惫,慢慢也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张越决定有机会一定要找后父问个清楚才是。 自己幼时被虐待之事自己可以不追究,毕竟后父还是把自己养大了,但父母双亲的事一定要弄清楚。 …… 接下来的几天,张越陪着韩奉把大漠边缘一带全部巡视了一遍,他们甚至还在已经改回汉名“杨友”的阿达带领下深入大漠,抵达了一处隐藏于大漠中的绿洲。 原本韩奉有心穿越整个大漠,绘制一张行军地图,以备不时之需。 这时却突然来了一个信使,韩奉收到信之后,不得不选择返回,把绘制地图的事交给了张越。 在此期间张越也曾多次旁敲侧击向韩奉打探自己父亲的事,不过都被韩奉搪塞了过去。 张越虽然知道韩奉肯定知道一些自己双亲的事,不过他不愿意说,自己也没有办法。 自己再苦恼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他索性暂时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去。 韩奉对张越确实不错,离开的时候,不但留下了他带来的那一屯步卒,而且还给了张越征召义从和自由行动的权力。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汉朝的制度了,韩奉现在的职务为汉军别部司马兼任龙首障,障塞尉。 实际上他拥有整个龙首障地区的全权,别部司马和军司马虽然级别一样统帅的士兵也差不多,但别部司马却拥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他才能授予张越征召义从的权力。 获得授权的张越大喜过望,有了这两个权力,他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韩奉走后,张越首先对所属的士卒进行了一番大调整。 因为可用之兵大大增加,所以他先是把士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守卒,主要负责龙角堡还有两座烽燧的守备。 这一部分一共编制为30人。由郭开和蔡汀两人负责。 剩余的士卒则编为野战机动部队,这一部总计70于人,分为两个屯。 甲屯由李肆负责,乙屯由郭开负责。全部配备为一人双马,是龙角堡主要的对外作战力量。 古今战场情报工作皆是重中之重,原来是没有条件,现在既然有了充足的人手,张越自然要组建专门的斥候队。 经过一番衡量之后,张越大胆提拔杨友为斥候队队长,专门负责情报工作。 不过斥候队初创人手不多,加上杨友也不过仅仅四人而已。 斥候队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打探西北方向马贼巢穴的情报。 张越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西北方向的马贼拿下。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鼾睡,不拿下他们始终是个巨大的威胁,这会让张越寝食难安。 整编完毕之后,龙角堡上下再次进入了大练兵的状态。 经过十余天的磨合,两部兵马基本成型,并拥有了一战的能力。 到了此时,张越终于可以开始他的第二步计划了。 他的第二步计划就是针对马贼俘虏的,在张越眼中他们都是非常不错的骑兵兵员,就这样浪费掉实在是可惜的很。 这段时日之所以只把他们当做农奴来使用,不过是因为自己手中实力有限,无法保证对这些前马贼的绝对控制。其次自己也没有征召他们加入汉军的权力。 但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自己手中已经拥有了一支足足白余人的甲士,而且从韩奉获得了征召义从的授权。 张越自然不会放着这批优秀的骑兵兵员不用。 不过张越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步走,消化这些兵员也得一步步的来,所以这一次,他只打算征召二十名义从。 当张越把这个征召义从的消息传达出去的时候,整个俘虏营都快炸锅了。 汉军士卒和义从有什么样的待遇,俘虏们这些时日早就看这眼中,早就羡慕不已了。 再加上还有杨友这样一个“马骨”在前。更是时时刻刻刺激着他们。 如今终于有了加入汉军的机会,虽然只是义从,不过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事了。 这天开始,俘虏们工作时候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原来需要三个时辰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两个时辰就可以完成了。 在完成工作之后,这群俘虏还开始模仿汉军士卒训练了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正式选拔的那一天…… 二十四章 义从选拔 二十五章 骑墙战术 二十六章 骑兵初战 二十七章 暗藏危机 二十八章 新旧之争 二十九章 天地同运 三十章 拥旄西出 “3000石粮食,这也太小看代田法了!” 张越笑而不语。 在他记忆中代田法全面推广之后,关中的粮食平均产量可以足足提高了一倍的。 山谷中的这片土地可比关中更肥沃,现在虽然还只是新田,但一亩地至少应该能够达到两石半。 为了奖励众人开垦农田的功劳,张越给众人放了两天假,每人还发了半斤肉,可惜酒已经喝完了,要不他还打算给大家发些酒的,至于张越的承诺他当然也是一一履行了! 假期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新一届的义从选拔。 这一次的义从选拔的规则还是没有变,只是分成了两个组。 一个组是战俘营,从这些战俘中将选拔出20人。 另一组则是丁零人,计划从中选拔10人。 两组合计选拔30人。 这次选拔出的义从,张越计划将其中25人编入枪骑,10人编为突骑,剩下的五人则编入斥候队。 为了能够入选义从,不管是战俘营的前马贼还是丁零人中的青壮,皆是拼尽了全力。 赛场上,所有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 一匹骏马在赛场飞奔,马上的骑士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周围观众也是喝彩声不断。 恍然之间张越竟有一种回到后世赛马场的感觉。 经过整整三天的比赛,三十名健儿终于脱颖而出。 当张越宣布完入选名单后,人们纷纷祝贺这些好运儿。 哪些落榜之人,则在心中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成功。 30名义从入编后,龙角堡的军事力量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了张掖各墩堡第一。 短短8个月时间,龙角堡已经发展成为一座拥有40名突骑、70名枪骑、10名斥候、30名材官的强大要塞。 张越手中的骑兵数量更是达到了120人。 这种实力远远超过了一名佰将正常指挥的兵力。 这还只是常备兵员,如果爆发战斗,他还可以动员200余战技优异的后备兵员。 经过这次选拔新加入的丁零人渐渐开始归心,俘虏营之人更是已经把自己与汉军当做一家人。 在这种情况下,张越感觉俘虏营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在取得韩奉的同意后。 龙角堡取消了战俘营,把原来的战俘和丁零人合并在一起,改名叫归宁人。 同时还给予他们与普通汉人相等的身份和地位。 天气渐渐转暖,在张越的命令下,杨友的斥候队也开始扩大了活动范围。 汉军开始对西北方的马贼展开严密的侦测。 张越计划春耕结束后,就率军讨平此处的贼寇。 因为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次耕种,再加上实边的农户们以往也都是使用传统的方法种地,对张越的代田法也始终保持着一丝怀疑,所以春耕花费的时间比张越预计的多了8天。 好在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并没有干扰到张越的计划。 太初三年三月初十这一天。 龙角堡校场上,义从骑兵和甲屯骑兵已经列队完毕,正等待着张越的检阅。 “汉军威武……” “万胜!万胜!” 校场上接受检阅的士卒虽然不多,但因为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口号,还是给人带来了“千营共一呼”的感觉。 此刻张越终于也感受到了什么是意气风发。 他喜欢这种感觉,也为这种感觉所迷醉。 “二三子,出发!” 检阅完毕后,张越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随着张越一声令下,甲屯和义从骑兵们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出了校场往西北方向而去。 众人虽然知道贼寇的数量要远比自己这方更多,但却皆是信心十足。 他们可是汉军,“一汉敌五胡的汉军!” 就算是匈奴人没有数倍的兵力也不敢轻易与汉军正面交战。 汉军这一次并没有隐藏自己的行踪,而是大张旗鼓的向前开进。 张越这一次就是要用堂堂正正之势,正面击败马贼,让漠南地区的马贼们都知道“敢在汉军面前执兵杖者必诛之。” 张越这队人马前进到距离贼穴还有百余里的时候,就不断的有贼寇和乌桓人的探马出现在四周。 汉军的每一次出塞作战对马贼和乌桓人来说都是必要要小心注意的。 对此张越并没有太过在意,只要他们不过于靠近,也就随他们去了。 这也不是张越自大,而是方圆500里的情况早就被杨友率领的斥候队探查清楚了,哪里可以设下埋伏,那些势力可能会支援他的目标,都已经在他的计算之内。 西北方的山谷外,几位马贼的头领此时正齐聚一堂,他们正在争论着是否要与汉军决战。 “桑格头领、莫术统领,你们二位怎么说?” 一名壮实的中年汉子问道,此人正是占据山谷的这支马贼的头领,他本名叫做杨敏,原本是商队的一名护卫队长。 七年前他在护卫商队前往西域贸易时,与商队主事发生矛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商队主事,带着手下人抢夺了商队的财物,落草为寇。 与普通马贼不同,他深知没有一个固定的基地,再强大的马贼队伍也会有灭亡的一天,五年前他偶然发现了这个山谷,从此以后,他就把这个山谷做了自己的老巢。 为了保证有充足的食物,他大肆掠夺各族人口作为奴隶帮自己耕种,经过五年的时间他已经拥有了160余骑。还有了300多名奴隶和高达万亩的农田。 这一次汉军前来围剿是他落草之后遇到的最大危机。 他听说汉军前来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的,但又舍不得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 后来打探到汉军数量不多,所以又让他燃起了希望,他打算击败了这支汉军之后,再带上财物从容逃跑。 但他又担心自己不是汉军的对手,所以又联络上了桑格和莫术两人。 这两人在漠南地区的马贼中名气和实力也不小,各有一百多骑。 “杨头领,这一次要对付的可是汉军,这点东西恐怕不够啊!” “该死,这两个贪婪的家伙!”杨敏心中骂着,脸上去笑眯眯的道 “两位头领,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嘛!” 桑格和莫术两人对视一眼,“杨头领,这次对付的可是汉军,要咱们兄弟帮你也可以,不过得加钱......” 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 三十二章 所向披靡 三十三章 一夜吃饱 三十四章 简在帝心 三十五章 驸马都尉 三十六章 整軍精武 三十七章 耕战一体 三十八章 剿匪练兵 三十九章 封妻荫子 四十章 硕鼠硕鼠 四十一章 因祸得福 四十二章 万里之外 四十三章 东西碰撞 四十四章 朝堂洗牌 四十五章 营田司马 四十六章 万里远行 四十七章 初识楼兰 四十八章 初至轮台 四十九章 屯垦剿匪 五十章 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