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凭空污人清白 大盛朝。 京都应天府。 城西永宁街。 沿街摆满了小摊,小贩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来来往往的人们也都各自选购一些所需物品,一派繁华景象。 在这些沿街摊贩之中,有一处最为热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 杨轩双手袖子高高挽起,白皙的双手和雪白的袖口显得干净利落,一块面饼在他手里飞快的成型,然后顺着油锅的边缘缓缓放入。 刺啦一声,面饼在油锅里逐渐变色,数息之后,面饼已经炸至金黄,出锅控油,然后从一旁的木桶里舀出一勺椒盐,均匀的洒在面饼上。 旁边一个等待的汉子忙不迭的喊道:“多放些,再多放些。” “好好好,给你多放些。” 直到面饼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椒盐,杨轩才停手,扯出一张箬叶(就是包粽子的那种叶子),将那块椒盐胡饼裹了起来。 照这个量,这胡饼压根就没法吃了,但是那汉子却是喜笑颜开,接过胡饼之后,顾不得烫手,直接把胡饼拿起来,轻轻拍打着,尽量把上面的椒盐抖落下来。 直到胡饼上的椒盐抖落干净,才小心翼翼的用箬叶将那些椒盐包好,而那块胡饼,则是随手往怀里一揣,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后面一人立马凑上来付钱,然后眼巴巴的等着杨轩做下一块胡饼。 很明显,这些人买的不是油炸的胡饼,而是胡饼上撒的那层椒盐。 大盛朝自一统中原以来,已经传了两百多年,虽然朝堂上有党争,民间有圈地,但也算得上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但毕竟还是个落后的封建王朝。 比如这制盐之法,就只有晒海盐一种,产能落后,运输又颇费周折,所以精盐还是达官贵人才用得起的物事。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能够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用上点精盐,就算是富庶人家了。 而杨轩这椒盐里的盐,却是实实在在的精盐,甚至比官盐还要更细几分。 但是在大盛朝,盐可是受官府管制的,若无官府开具之盐引,不得私自贩售。 所以杨轩卖这椒盐胡饼,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种营销手法,对于穿越之前,身为上市公司销售总监的杨轩来说,只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此时就在人群外,七八个身材健硕的家丁簇拥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公子哥,公子哥锦衣华服,英气勃勃,手持一把纸扇,妥妥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 “永宁街这许多吃食摊子,为何唯独这里如此热闹?”公子哥看到杨轩摊前围满了人,不由得有些好奇。 眼见公子哥问话,旁边一三四十岁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躬身回道:“回公子爷,这幌子上写的是椒盐胡饼,竟然卖十文钱一份,而且还每人限购一份,着实有些蹊跷。” 按照当下的物价,十文钱可买半斗米,足足六斤有余,普通的胡饼一文钱两个,都少有人问津,此处的胡饼十文钱一个却是趋之若鹜。 “哦?”公子哥眉毛一挑,来了兴致:“我倒要看看这十文钱一个的胡饼是什么样。” 无须中年稍微做了个手势,那七八个家丁打扮的健硕大汉当即挤进了人群之中,仗着身高力大,三两下便挤出了一条通道。 公子哥当先踏入,正看到买了胡饼的人,拍打上面的椒盐,然后把胡饼随意处理,不禁有些傻眼,这看起来怎么有些买椟还珠那意思? “此乃奸商尔。”那面白无须中年却很快反应过来,悄声道:“公子爷,这掌柜名为卖胡饼,实为贩盐。” 公子哥顿时恍然,笑道:“这也算不得奸商,升斗小民生存之道尔。” “公子爷说的是。”无须中年讪笑着退到一旁。 这公子哥让人也买了一份胡饼,就站在旁边观察着杨轩,直到胡饼卖光,围着的人群才逐渐散开。 看着杨轩收摊,公子哥上前问道:“小掌柜,生意正好,怎的就收摊了?” 杨轩瞥了那公子哥一眼说道:“我一天就卖一百份胡饼,卖完了,自然就收摊了啊。” “我看还有许多人没有买到胡饼悻悻而归,小掌柜为何不多准备些胡饼呢?” “这个嘛,所谓知足常乐,卖一百份就够了。”杨轩笑着回了一句,心说我总不能给你解释啥叫饥饿营销吧。 他这话很明显是敷衍,旁边那无须中年见主子碰了个软钉子,当即说道:“小掌柜,我看你这胡饼味道实属一般,却要卖十文钱一份,客人无非是冲着你那椒盐而来,可是你那胡饼上所洒的椒盐足有一两之多,恐怕是成本都不止十文钱了吧,莫不是小掌柜所用的均是私盐?” 这年头别说卖私盐,就连买私盐可都是要被打板子的。 私盐虽然便宜,但是纯净度却比官盐要差得多了,一般老百姓买不起官盐,无奈下也只能偷偷的买些私盐,毕竟比那些带有苦味的粗盐要好得多了。 科杨轩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你这人,怎可凭空污人清白,我这盐比官盐尚且细上三分,什么样的私盐能与我这盐相比。” 公子哥一挥手斥退了无须青年,和颜悦色的说道:“的确,小掌柜这椒盐里的盐味道纯正,比咱们家里用的青盐还细,的确是好盐,只是不知这么上好的盐,小掌柜哪还有利可图。” 杨轩此时已经收拾好了摊子,看对方这排场,明显是个富家公子哥,说不定还是个勋贵,而对于这种明显想要套他话的行为,他根本不愿多说,只扔下一句:“此乃独家秘方,无可奉告。”便推着小车离开了。 无须中年一脸不忿的说道:“此子无礼,要不要把他抓回来?” 公子哥一挥手阻止了正准备动手的家丁,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一个可能:“他说那椒盐是他独门秘方,难不成他会制盐之法?” 想到这里,公子哥沉声下令:“去查一查,不可惊动对方。” “是。” 两个家丁一拱手,眉宇之中露出精悍的神色,然后转身大步追了上去。 第2章 淳王殿下吕承弘 第3章 开业大吉 第4章 承惠十文钱 第5章 钱多到拎不动了 第6章 第一个合伙人 第7章 味极鲜面馆 第8章 少是少了点 第9章 贵有贵的道理啊 第10章 小掌柜好手段 第11章 会员充值优惠活动 第12章 我姓吕,名奉先 第13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第14章 第二个合伙人 第15章 估值三万两 终于等到对方主动开口,杨轩知道这事成了一半了。 毕竟拉投资人这事,他以前也没干过。 但是没干过不表示他不了解,趁着刚才吃面的功夫,他已经在脑海中想好了套路了。 “是这样的,这间面馆的股份是我跟周掌柜共同持有的,我六他四,关小姐可以以那间铺子入股,不用房契,只需要把铺子免费给我们用就行了,如此我们可以给关小姐半成的股份。” “半成?”关小姐明显嫌少:“杨公子,你之前可是说要让我扭亏为盈的呀,半成股份,那要猴年马月才能扭亏为盈呢?” 杨轩微微一笑:“关小姐,你觉得我这间面馆,如果要转手出兑的话,能卖多少钱?” 说到这个,关小姐稍微严肃了点:“经过我刚才大致观察,这家店铺一天大概能有五六千文的收入,按照三年回本的保守估计,大概能值六千两银子吧,在商言商,超过这个价格,我可能就不会考虑了。” “非也非也。”杨轩伸出一根食指摇了摇:“关小姐,这笔账可不是这么算的。” 杨轩一转身,从旁边的架子上拿过来一个算盘,这是他每天晚上跟周掌柜算账的时候用的。 “首先,按照你说的,这间铺子的价值算六千两银子;其次,还有这间铺子的品牌价值,味极鲜面馆,我家卖的炸酱面整个应天府,甚至是整个大盛朝也是独一份,你说要是在这应天府开个三五家分店,是不是照样有生意,扩散到整个大盛朝,开个三五十家分店呢?” “更何况,光是这应天府,再加上秦淮河一带,开个十间八间分店,也完全没有问题。” “嘶……”关小姐闻言,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她家做绸缎布匹生意多年,也是在全国各地铺设分店,就她家的这个老字号还真不是能够简单的用钱来衡量的。 这面馆看起来一天也就五六两银子的收入,可真要是全国各地铺设分店…… 细思极恐啊。 “关小姐也可以拿铺子的房契入股,我们给你一成的股份。” 原本关韵蓉估价整个面馆六千两,而杨轩给出的价格是那个价值三千两的铺子换一成的股份,也就是说杨轩给面馆的估值是三万两银子。 一个面馆,估值三万两,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杨轩疯了。 可是听过刚才杨轩的分析,关韵蓉犹豫了。 其实她还是挺看好这个面馆,可是她面临的问题是,之前绸缎铺子的亏损问题。 足足两万两银子,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剩下价值两千两的货物,还有那间铺子。 要想不回去嫁人,那就要短时间内把这个亏损填上,好让家中那些族老等人无话可说。 看到关韵蓉为难的神色,杨轩也明白她担忧的是什么:“关小姐,你要知道,你入股的可是所有味极鲜面馆的股份,以后不论开多少间分店,都有你的股份。” “当然,我也明白,你迫切的想要填补之前的亏空,这样,你再加三千两,我一共给你两成股份,并且我担保,一年之内,你的分红不低于两万两。” 六千两,一年赚两万两? 关小姐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忽悠,这绝对是忽悠。 可是再看看楼下,人声鼎沸的样子,真要是像杨轩所说,在这应天府开个十间八间分店,那么一年两万两,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毕竟刚才算的一天五六两银子的收入,还是因为这间面馆太小,而秦淮河那间铺子,要是改造一下,至少能容纳比这多三四倍的客人。 而秦淮河那边的旺盛程度,比此处更是多了十倍不止。 要不然,搏一把? 反正不试一试,也只能回去嫁人,搏一把的话,要是成了一切都好说,万一不成功也还是回去嫁人,还能有更糟糕的事吗? “那便按燕公子所说,我入两成股份。” 关韵蓉的魄力,就在此时体现出来了,价值三千两的铺子,外加三千两的现银,不到十分钟,就做出了决定。 “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了。”杨轩笑呵呵的伸出了手。 然而关韵蓉却是不明所以的看着他。 “哦,哈哈。”杨轩反应过来,人家压根不知道握手是啥意思好吧,他赶紧解释道:“这是我们家乡那边的礼节,双方在协商之后,达成一致的话,那就要握个手,差不多就是成交的意思了。” 杨轩说着,讪讪的想要把手缩回来,虽然这大盛朝的男女之防没有那么讲究,但是人家毕竟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贸然提出握手,着实有些唐突了。 不过杨轩的手还没来得及缩回来,就看到关韵蓉那只细腻雪白的小手,塞到了杨轩的手心里。 “那就合作愉快。” 关韵蓉灿然一笑,仿佛春暖花开一般。 然后就是关韵蓉回去准备银子,杨轩准备契约,各自道别了。 而全程在一旁发懵的周掌柜,此刻才算是回过神来。 本来今天是想要去租铺子的,结果不但没花钱就捡了个铺子,还额外忽悠到了三千两银子? “杨兄弟,你刚才说的两成股份……” “怎么?你不愿意啊?” “不是不是,我是说,你刚才说两成股份,一年能有两万两收入?” 说实话,周掌柜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两成就有两万两,那他还有三成股份,岂不是有三万两? 还是一年就赚三万两啊? 这个数字,别说一年了,在此之前,他就是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能赚到三万两啊。 “难道周老哥信不过我?” “不是不是。”周掌柜慌忙摆手:“我的意思是说,万一没赚到两万两呢?” “周老哥啊。”杨轩拍了拍周掌柜的肩膀,一伸手指向天边:“人,要有梦想,既然咱们定下了这个目标,就要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去实现目标,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一瞬间,周掌柜的眼睛里仿佛多了点什么东西。 是啊,人生要有目标,才有意义。 按照他之前那个面馆,一年辛苦下来,能赚到多少钱,都能算得到,虽然吃穿不愁,但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而现在,他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四十多岁的周长胜,仿佛焕发了第二春,整个人都神采飞扬起来了。 一旁的杨轩只是呵呵一笑,画饼嘛,基本技能而已。 第16章 第一次股东会议 第二天一大早,杨轩跟关小姐就签了契约。 自此,秦淮河的那间铺子,就是味极鲜面馆的产业了。 同时,账上还多了三千两银子。 签完契约之后,杨轩他们三人就开了个会。 会议议程一共有三项。 第一项就是秦淮河分店的改建,按照杨轩的要求,装修风格要统一,这才有连锁店的气势。 另外一点就是,速度要快,哪怕多花点钱。 毕竟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改建装修完毕,就早一天开始赚钱。 第二项就是其他分店也要开始筹划了。 按照他们账上现在已经有三千多两银子来算,差不多能一口气开五六间分店。 不过由于人手的限制,他们不得不暂时先筹划两间分店。 两间分店的位置都被杨轩定在了城东。 原本城东的铺子不好弄,但是有了关韵蓉的加入,情况立即就变得不一样了。 毕竟是世代经商的大族,各方面的关系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关家还有人在应天府为官,虽然只有六品,但也算是在朝中有点关系了。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蕴。 有这一层身份在,铺面就好谈得多了,这些人就是这样,面子到位了,钱都不是事。 这个任务就交给关韵蓉了,除此之外还有招人的任务,也给了她。 公关部、市场部和人事部,三个部门一手抓。 周掌柜还是负责总店的经营,二楼的桌椅也到了,摆上桌椅,营业额又将迎来一波增长。 而杨轩负责秦淮河分店的装修改造,以及机动,就是那里忙他就去哪里。 第三项就叫做企业文化。 这个词关韵蓉和周掌柜都是第一次听,两人一脸的茫然。 杨轩告诉他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服务,这个服务要做到流程化,从客人进门到离开,伙计要做什么,一条条都列得清清楚楚,一张纸上写了长长的一串。 然后就是要培养伙计的归属感,要让他们以店为荣。 这一点倒是很容易办到,毕竟除了少数几个学徒工之外,其他人全都是奴籍,从官府的角度来说,这些人就是杨轩他们的私产,可以随意处置,想没有归属感都不行。 再就是杨轩提议,这些人虽然都是奴仆,但是照样给工钱,而且干满五年的,就可以脱除奴籍。 这个就叫希望,有了希望,人就能爆发出非同寻常的能力。 这个企业文化,听得两人云里雾里的,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却觉得杨轩说的很有道理。 虽然说了不少,但是会议时间并不长,还不到半个时辰,杨轩一直都在强调效率,事情说完就直接分头行动了。 关韵蓉对此感到新鲜又充实。 不像家族中的生意,不管什么事,都是不紧不慢的商议,屁大点事都要商议个一整天,好像不如此不显得事情严重一般,所有人都讲究沉稳,在他们看来,无过就是有功。 可是杨轩这里不一样,不但分配了任务,还限定了时间。 让她今天去牙行买鞋奴婢回来,明天就要让这些奴婢开始在总店开始实习,等秦淮河分店开业,就要直接上手。 而杨轩,找了工匠师父,到秦淮河分店交代一下之后,基本就没什么事了。 想了想,还是回家一趟吧,这都一个来月没回过家了。 稍微收拾了一番,再买了点东西,就往江宁县去了。 这整个京都应天府,大致上北边是上元县,南边是江宁县,而杨轩的家就在江宁县西南边,秦淮河则是在东南方向。 还没到门口,远远的就看到小侄女瑄瑄坐在院子门口哭。 杨轩赶紧跑过去,把瑄瑄抱起来:“瑄瑄你怎么哭了啊?” 话音才落,就听到里面传来哐啷一声,应该是瓦罐之类的东西破碎的声音。 杨轩抱着瑄瑄就进了院门。 哐啷,又是一声。 杨轩就看到大嫂正叉着腰,指着大哥的鼻子骂。 “你就是个窝囊废,你说,我嫁给你这么些年,里里外外都是我在操持,没享过一天的福,现在我娘家有事求我帮忙,结果你倒好,连五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你说你有什么用?” 面对大嫂的指责喝骂,大哥就坐在一旁的石墩子上一声不吭。 可是大哥越是不吭声,大嫂就越来劲,口水都快喷到大哥脸上了。 杨轩叹了口气,也没吱声,因为他很清楚,清官难断家务事,两口子吵架,谁劝都不好使,最大的可能就是好心办了坏事。 他就只能掏出从应天府带来的点心,哄着萱萱。 可是大嫂一眼瞥见杨轩,满腔的怒气仿佛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宣泄口。 “你说说你,自己没本事就算了,咱们娘俩跟着你吃苦,偏偏你家还有个拖累,十几岁的人了,不但不能帮衬家里,还要家里贴补他,你说,这日子还怎么过得下去?” 大哥原本低着头,没看到杨轩,听到大嫂的话,抬头一看,果真是自己兄弟回来了,他赶紧站起身走向了杨轩。 “兄弟,你回来了,这都一个月了,你过得可好?” 杨轩堆出一个笑容:“好,大哥,我好得很,你看我都胖了。” “那就好,那就好,你说你,这一出去就是一个月,连个信都不捎回来,今天这突然回来,是有什么事嘛?” 亲人就是亲人,他不关心你混的怎样,他只关心你过得好不好。 可是杨轩还没来得及说话,大嫂便又阴阳怪气的说道:“他回来能有什么事,你看他大包小包的,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呗。” 杨轩苦笑一下,自己大包小包的,可都是买给他们的礼物,没想到却被误会了。 不过他也懒得解释了,大搜这种人,跟他说话没的浪费口水。 可是大哥却突然发飙了:“你说什么,这是我兄弟,亲兄弟,混不下去又怎样,这个家有我兄弟一半。” 大哥本就生的牛高马大,这一声怒吼,如同半空响起一个霹雳,顿时就把大嫂下了一跳,一时间都不敢开口说话了。 不过大哥也就是这一下,吼完之后就拉着杨轩出了门。 出门后,又听到大嫂在里面叫骂开了。 “兄弟,要是外面过得不好,你就回来,你大嫂要是再这样,老子……老子就休了她。” 第17章 看看兄弟我的事业 杨轩听得出来大哥说这话是底气不足的。 “大哥,我过得很好,真的,我开的铺子,一天就能赚好几两银子呢,今天回来就是来看看你。” 说着他打开那些包袱:“你看,这是给你们买的布料,找个裁缝做两身衣服,还有这个,是应天府有名的小吃,还有点心,还有肉,还有两双鞋,你当差天天在外面跑,这个鞋是庆祥斋的,穿着可舒服了。” “好、好。”大哥看着杨轩掏出来一件一件的礼物,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哎……” 杨轩叹了口气说道:“大哥,本来你的家务事,我不该多嘴,但是这日子若是过得不开心,咱们不妨换一个活法,兄弟我现在赚钱了,你想做什么,兄弟我都支持你。” 说着,杨轩又掏出两个五两的银锭子,塞到大哥手里:“这些钱你自己放在身边花销。” 大哥当即一缩手,银子就掉在了地上,不过他马上就捡了起来:“你快收起来,自己一个人在外边,身上要多留点钱,大哥不缺吃不缺穿的,你给的这些东西就很好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其实大嫂就躲在门边听着呢,离得远听不仔细,而且大哥背对大门,也看不太清楚,她只看到大哥的手里掉下来两个银锭子,然后还塞到了杨轩的手里,当即就爆发了。 “好哇你,我娘家弟弟急用钱,问你要五两银子你都不肯给,现在你弟弟回来了,你一下就给十两,哇……这日子没法过了哇……” 大嫂说着,撒泼一样往地上一坐,哭嚎起来。 “你胡说什么,我哪有钱给他,这是我兄弟给我的。” “哼,他一个卖胡饼的,上哪去弄十两银子,肯定是你在县衙里得了赏赐,不给我们娘俩花,攒起来给你兄弟。” 大嫂说着跳起身来,就要上前抢夺银子。 可是大哥不但身高体壮,而且还学过武,力道惊人,只是下意识的往后一撤手肘,大嫂就受不住力道,直接被带得摔倒在地。 “你……你竟然打我?” “我……我没有,我不是故意的。”大哥慌忙解释。 可是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大嫂的声音再次提高了八度。 “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们娘俩跟着你吃苦受罪,你有钱也不给我们娘俩花销,就想着你这个兄弟,现在还动手打我,我……我……我要跟你和离。” 大嫂哭着起身就回屋去了。 不一会儿,大嫂就拎着个小包袱,抱着孩子气冲冲的出门去了。 看方向,是回娘家去了。 大哥在后面吼道:“你走,你走了就别回来了。” 可是大嫂压根连头都没回,只有小瑄瑄哭的成了个大花猫。 “哎,叫兄弟看笑话了。” “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杨轩说道:“大哥,别怪兄弟多嘴,这种情况,还是先冷静一下吧。” “冷?我不冷啊?” “呃,我的意思是说,先让大嫂回娘家待几天,你再去接她回来吧。” “接什么接,有本事她就别回来。” 杨轩心知大哥只是嘴硬,他也不好点破。 “大哥,要不这样,趁着大嫂回娘家这几天,你跟我到应天府去,看看兄弟我的事业。” “你在应天府真的开了铺子?你之前说的十两银子租金的那个?” 杨轩微笑不语,这事三两句说不清,带大哥去看看就清楚了。 可是大哥又说道:“不行不行,我每天还得当差,点卯不到可是会扣饷钱的。” 杨轩看得出大哥意动了,又把那两锭银子塞到了大哥手里:“你去告个假,扣多少饷钱兄弟我付了。” 大哥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便去看看我兄弟的那啥……事业。” 杨轩没有带大哥去味极鲜面馆,而是来到了杨记味极鲜,就是光福街卖胡饼的这里。 他主要是怕大哥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自己的兄弟一个来月的时间,就搞出这么大动静来,得慢慢让他接受。 此时,店门口正排着长队,小梅和小兰,一个炸胡饼,一个放椒盐,一切都井然有序。 两人看到杨轩,都福了一福,叫了声少爷,然后继续招呼客人。 大哥顿时一懵:“你这……” “牙行买的两个丫鬟。”杨轩招呼两人:“来,这是大少爷,见个礼。” 两个丫鬟又朝杨骁福了一福,喊了声大少爷。 这会儿杨轩已经不反感少爷这个称呼了,首先是这俩丫头改不过来,其次是当他见识过这大盛朝的风俗之后才发现,这个称呼比掌柜的要气派多了。 显得自己好像是什么大家族一样。 “大哥你看,我这胡饼十文钱一个,一天卖五百个,就是五两银子。”说着他凑到大哥耳边轻声说道:“成本还不到一文钱。” “吓……” 大哥吓了一跳:“你这……你这……” 一天赚的,就相当于自己两个半月的收入,怎能由得他不惊讶。 “要不然,大哥你干脆就到我这来当个掌柜的,铺子里赚的钱,分你一半。” “使不得使不得。”大哥连连摆手。 一天就当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但是这可是兄弟的生意,自己怎么好平白分去一半。 对此,杨轩也不多劝:“大哥,我带你上楼看看,楼上有房间,这几天你就在这住。” 楼上四间房,杨轩住一间,两个丫鬟住一间,空着两间,大哥来了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了。 店里面转了一圈,杨轩又领着大哥周围逛了起来。 这光福街的周围一片都是商业区,还是比较繁华的。 逛着逛着没两圈,就碰上熟人了。 确切的说,说大哥杨骁的上司。 老远就听到有人喊他。 杨骁一看,赶忙上前见礼:“见过李捕头。” 李捕头正带着一帮衙役巡街呢,问道:“今天也不是休沐的日子,你怎么跑城里来了?” 江宁县不但包括城外,还包过城里,可以说整个应天府,包括城外,西南这一大片都属于江宁县。 只不过大哥杨骁的区域在城外,家附近那一片,这个李捕头也不是他的直属上司,毕竟江宁县这么大,捕头好几个呢,每个捕头手下又有几十号衙役。 “回李捕头,舍弟在这城内谋生,旬日不见,心中记挂,小人特意告假来寻舍弟。” 说着,杨骁把杨轩拉过来:“快,见过李捕头。” 李捕头一看到杨轩,眉头微皱,忽然想起来:“哎呀,这不是味极鲜面馆的小杨掌柜嘛。” 杨轩微微一笑,施礼道:“见过李捕头,正是在下。” 第18章 大哥的人生轨迹 第19章 一世人两兄弟 谈完了工作,各人都还有事情要忙,又各自道别。 杨骁今天也算是见识了许多,脑子都有些混乱,便说道:“要不然我也回去吧,万一你大嫂回转来,不见我在家中,必定又要气恼。” “大哥,今日你也见到了,兄弟我现在有能耐,让兄长日子可以过得舒心些,就不要担心那些事了。” 杨轩知道大哥还是放不下大嫂,继续劝道:“再说了,我跟李捕头都说好了,会把你调到城里来,也就三五日的工夫就有消息了,我再给大哥在城里寻个院子,届时你再知会大嫂一声,大嫂必定欣喜,这么一来气不就消了,你再把大嫂跟孩子接到城里来住。” 杨骁被杨轩描述的情景打动了,略微犹豫了一下便应了下来:“我这个当大哥的,还要兄弟你来打点家务,为兄惭愧啊。” 杨轩一搂大哥肩膀:“大哥,咱们两兄弟之间,无须客气。” 经杨轩的劝导,杨骁暂时将心事都放下了,开怀大笑起来。 “我兄弟如今本事了,以后大哥就沾你的光了,哈哈哈哈。” 转过天来,杨轩又带着大哥去了秦淮河,那边的分店装修,虽然工匠们不会偷工减料,但还是需要盯着。 一个是进度,一个是有些杨轩的想法,没法几句话交代清楚,必须现场一边做一边讲解。 杨轩还特意了解了一下玻璃的制作,发现这大盛朝,都还没有玻璃这个词,只知道那玩意叫琉璃,价比玉石。 杨轩叹了口气,他倒是知道玻璃无非就是用石英砂烧出来的,但是具体的就不知道了,更不用说怎么制作成又平整又透亮的大块玻璃。 所以他只能暂时放弃了落地窗这个想法,不过等以后赚了钱,他还是要研究研究的,玻璃居然价格堪比玉石,这简直就是发财妙方啊。 按照朱雀大街总店的做法,只能在营业的时候尽量将四周的门扇都打开,可现在是天气好,等天凉下来,那可就不行了。 杨轩对待工匠们,还是十分客气的,一会儿买些点心,一会儿又买些茶水,到了饭点也是叫人送上好的饭菜。 士农工商,大盛朝的工匠地位也不高,虽然比商贾的身份高那么一点,可是他们不赚钱啊,商人地位低,但是兜里有钱啊。 所以当杨轩对他们如此优待,他们也有些受宠若惊,干起活来的时候十分卖力,以至于工期都缩短了不少,原本需要十天的活,三天就做完了一半,估计再有个三两天就能完工了。 天将黑的时候,杨轩和大哥回到了总店,正巧碰到了李捕头。 “哎呀呀,杨骁,我今日可是寻了你一日。”李捕头满脸的欣喜,凑过来悄声说道:“我已经打点好了,上头也同意了,只等公文下来,你就能直接来城里点卯了。” “多谢李捕头。”杨骁拱手致谢,他也就只会这个。 一边的杨轩问道:“可是在李捕头手下?” “正是,毕竟调到我这里,打点起来也方便不是。”其实李捕头一是为了省事,一是故意将杨骁调到自己手下的,毕竟有杨轩这个大方的兄弟,将来还不是好处多多。 杨轩一听如此,又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来:“那我兄长以后就劳烦李捕头多多看顾了。” “这怎么使得,使不得使不得。”李捕头双手连摆,但是却压根没有阻止杨轩将银票塞入他的怀中。 “小杨掌柜,你尽管放心,你的兄长以后就是我的兄弟。”李捕头再次把胸脯拍得砰砰作响。 杨轩给出去的这一百两银子,几乎有八十两都落入了他的口袋,他怎能不多加关照呢。 李捕头告辞后,杨骁再次提起回家的事情来:“我看我还是回去一趟,既然已经确定会调到城里来,我也要回去收拾收拾,顺便通知一下你大嫂。” 这几天杨骁跟着杨轩东奔西跑,城里也溜达了个遍,那秦淮河的风光也算是见识过了,可谓是大开眼界,但还是放不下家中妻儿。 对此,杨轩也无话可说,他总不能劝大哥把大嫂休了吧,虽然他觉得休了也无所谓,凭他的财力,再给大哥续一位嫂子也不是什么问题,可这事不能由他提起。 夫妻毕竟还是原配的好,况且还有个小瑄瑄,大嫂再不好,瑄瑄也是她亲生的。 杨轩也知道这种想法有些迂腐,毕竟主要还是以大哥的想法为主。 “大哥,既如此,那么你便明日回去,明日我跟你一起去租个院子,要是大嫂回来了,你便带着大嫂一起搬过来。” 一听又要花钱,杨骁下意识就要拒绝,可是想到都已经要到城里当差了,自然不能再住在城外,便轻叹一声说道:“又要兄弟你破费,为兄真是惭愧。” “大哥,一世人两兄弟,在这世上,我最亲近之人便是大哥你,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呢。” 第二天一早,杨轩找了个牙人,带着他们四处看房子,毕竟不是临街的铺子,很快就看中了一个小院,虽然没有家里的院子那么大,但是一家三口居住也是足够了。 这院子离县衙不远,离胡饼铺子也近,日后也方便时常走动。 然后杨骁临走的时候,杨轩又买了许多礼物,万一大哥还要去大嫂的娘家去接人,也不好空手去不是。 大哥刚走,调动的公文就送到了朱雀大街总店,杨轩又塞了几两银子感谢了一番。 虽然钱花了不少,但是一个是帮大哥调到了城里,一个是跟李捕头打好了关系,以后在不用担心这边会有什么不长眼的家伙来找事。 然后关韵蓉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之前在东城看中的一间铺子,这几天的功夫,通过转弯抹角的关系,总算说通了那户人家,愿意将铺子租给他们了。 这户人家原本也出过大官,如今也已经风光不再,但是家中还是颇有家财,那铺子就是个茶馆,但是经营不善,也没什么生意,但是人家不差钱,就这么半死不活的经营着,也算是有个事情做。 如今找了关系谈下来,价格倒也算是便宜。 位置在城东,价格却比这朱雀大街的总店还要便宜,地方虽然稍微小一点,但是月租只要三十两。 第20章 形象店 第21章 唱双簧 第22章 特许加盟店 第23章 图的是你的人 第24章 千变魔女 第25章 美食尝鲜馆 第26章 独一无二之处 第27章 离家出走?私奔? 经过三天的营业,尝鲜馆割韭菜的营销方案,大获成功。 在第三天的时候,虽然店外依然没有人排队,但是店里已经是座无虚席。 毕竟要来这里吃饭,是要预约的。 没有预约的,排队也没用,预约上了,到点来就行。 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把顾客至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杨轩又将烤鸡翅加入了套餐,二两银子变成了三两。 当然,这对于舍得花二两银子吃顿饭的人来说,压根不会在乎多花一两。 同时,杨轩还在研究奶酪的制作方法,这要是成功了,到时候就能多一大堆的花样了。 本来对于奶酪的制作,杨轩是完全不了解的,只是在一个广告里听过,十斤奶才能出一斤奶酪。 不过他又了解到,在这个时候,草原牧民已经知道如何把羊奶制作成奶酪了,只不过他们称之为乳饼。 但是这种乳饼味道很酸,那个味道,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然后杨轩又想到,食物发酸无非是里面的细菌导致,于是他就想到了巴氏灭菌法。 可是这时代又没有温度计,要保持六十度温度三十分钟,只能花时间慢慢测试了。 每天从早忙到晚,还要研究奶酪怎么做,杨轩觉得这要是有个帮手就好了。 自己身边那俩丫头,干活虽然麻利,但是脑瓜子并不是特别灵光。 让她们研究这个,估计也是不行,况且她们每天也很多事要做。 但是想要找到合适的人手,只能慢慢找了。 杨轩从尝鲜馆出来,已经是月上中天了,忽然想起来,今天好像没看到关韵蓉。 这丫头今天怎么不来连招呼都没打? 虽然身体年龄关韵蓉比杨轩要大一岁,但是从心理年龄来算的话,杨轩叫她丫头完全没有问题。 毕竟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只不过平时她都表现得十分成熟,让人容易忽略她的年纪。 但是在杨轩面前,不知道是关韵蓉不做掩饰,还是掩饰不住,反正就是十七岁小姑娘的形象。 要在后世,关韵蓉这会儿估计正在备战高考呢。 想到这里,杨轩不禁微微一笑,想起来关氏的绸缎铺离这里也不太远,便溜达着过去了。 合祥记,便是苏州关氏的绸缎庄了。 不但经营绸缎布匹,合祥记的刺绣也是一绝,还兼营量体裁衣的业务,可以说是服装行业能涉及到的都有。 毕竟是百年老字号,就连那铺子门口的门槛也是高高的。 不过这会儿,铺子已经打烊了,杨轩只好绕到侧面,这铺子占地不小,前面是铺面,后面还有制衣的工坊和仓库,再往后还有住人的院子。 关韵蓉便住在这合祥记的后院。 拍了拍门,好一会儿,才听到移开门栓的动静,一个老人家缓缓打开了侧门。 “打扰了。”杨轩拱手一礼:“敢问关小姐在家吗?” 老人家本来要说什么的,一听杨轩找关韵蓉,眼神就有些不对了,斜着眼瞅着杨轩,足足有两三息的时间。 “这位公子可是杨轩杨公子?” “正是在下。”杨轩略有些惊讶,没想到关家一个老门房竟然知道自己。 “哼。” 一声冷哼之后,老人家的脸上露出愤怒的神色:“既然是杨公子,那小老儿有几句话要说。” “老人家请说。” 杨轩有些不明所以,但毕竟是老人家,而且还是关韵蓉家里的人,他只好保持礼貌。 “我们苏州关氏,虽然不是什么勋贵世家,咱们小姐也是大家闺秀,这段日子鬼迷了心窍一般,在外面抛头露面,简直不成体统,这都是拜杨公子所赐,明日小姐便要回苏州去了,请杨公子不要再来打扰我家小姐。” 这老人家一通训,杨轩顿时就懵了,怎么说得好像我要拐带妇女一样? 可是他偏偏还无法反驳,愣怔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道:“老人家,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跟关小姐只是生意上的合伙人而已啊。” “误会?”老人家白了他一眼:“若不是跟你合伙做生意,我家小姐早就回苏州去了。” 老人家说完,直接就把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这叫什么事儿啊。他杨轩竟然成了别人眼中勾引良家的轻狂之徒。 得,还是回家去吧。 从侧门小巷转到大街,正准备回家,忽然一颗石子扔到了脚下,把杨轩吓了一跳。 虽说是京都首善之地,但毕竟是大晚上的,这可不像后世那样到处都有路灯霓虹灯什么的。 这个点可是一点灯光都没有的,完全就靠天上的月光那点亮度。 不过当他顺着小石头扔过来的方向看去的时候,却看到月光照射不到的黑暗之中探出一张脸来。 “关小姐?” “嘘……” 躲在暗处的人,正是关韵蓉,杨轩赶紧走上前去。 “你怎么在这?” 两人异口同声开口问道。 杨轩说道:“我看你今天没来铺子,所以打算来看看你的,你这是什么情况?” 关韵蓉正准备说话,一旁的小翠拎着个包袱凑过来:“小姐,别说了,咱们先离开这里再说。” “对对对,我们走。”关韵蓉一边拐进另一条小巷,一边还朝杨轩招了招手,示意他跟上。 杨轩挠了挠头,刚才还不承认自己拐带良家,现在看起来,自己这是被良家拐带了? 一直走出了三条街,关韵蓉和丫鬟小翠才放慢了脚步。 “你们这是,要离家出走吗?”看着关韵蓉和小翠手里大包小包的,杨轩发出了疑问。 丫鬟小翠歪着头,没听明白离家出走是啥意思。 “对对对,就是离家出走。”关韵蓉倒是听明白了,毕竟杨轩嘴里经常蹦出一些前所未有,但又言简意赅的词汇。 不然的话,关韵蓉还能怎么说? 总不能说私奔吧。 跟谁私奔啊? 杨轩? 关韵蓉虽然平日里沉稳大气,气场十足,但是这种话她可说不出来。 “那你们准备上哪去?” “本来我们是打算先找一家客栈住下的,但是这大晚上的去投店,又是两个女子,恐怕不太合适,既然碰上你了,你看方不方便去你那?” “唔……” 杨轩差点被自己一口口水给呛死。 她们要是自己走还好说,只能算是离家出走,要是跟自己一起,那可就成了私奔了,是要浸猪笼的,官府都管不着哇。 第28章 抓他去见官 第29章 遵从本心 第30章 豆蔻与束发 第31章 北方狼族 第32章 先聊聊入股的事 第33章 大盛朝4s店 第34章 顺风行,只做私家马车 第35章 点石成金的本事 第36章 幽州府沦陷 第37章 临机不决,非明主焉 临机不决,非明主焉 淳王府。 还是前院那个小屋。 还是窗边那个小榻。 小几上依然摆着一壶茶,小火炉已经把茶水煮得咕嘟咕嘟响了,但是淳王殿下压根就没有品茗的心情。 陆先生一边听淳王殿下说今日早朝的情况,一边泡茶。 等吕承弘说完,他还慢条斯理地喝完了一杯茶水,然后才捋着胡须说道:“殿下,其实这是一个机会。” “机会?”吕承弘皱眉。 “四皇子趁此机会再次提出带兵,可谓绝妙,陛下此时犹豫不决,殿下可进言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 “一面和谈,一面出兵。”陆先生说道:“殿下也可趁此机会掌兵。” “掌兵?”淳王殿下一惊:“我若提出掌兵,恐会招致猜忌。” “殿下,不掌兵便不会招致猜忌吗?”陆先生说道:“陛下如今圣体欠安,万一……即便殿下无心大位,但也需要自保啊。” “众人皆知我只想做个闲散王爷,并且支持太子继位,何需自保。” “万一继承大位的是其他皇子呢?” “嘶……” 淳王殿下一贯以来的表现,就是支持太子继位,可以算是太子一党,可万一继承皇位的不是太子…… 二皇子母亲的娘家则是关中豪族,近千年的世家门阀,不论谁当皇帝,都得给他们家面子,万一二皇子想要争夺大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老五老六的背景也十分深厚,母家都是一方豪强。 当然皇帝陛下可不止六个儿子,只不过其他几个皇子还年幼,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参与到这其中来的。 而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便是四皇子,不但身后有着蓟国公,他本人也是文武双全,单从能力来说,绝对是比大皇子要更适合继承皇位的。 人家有钱有权,还有兵。 而淳王殿下自己呢,在众多皇子之中,背景是最差的了,没钱也没权,兵就更没有了。 淳王殿下并非没有野心,只是没有那个实力罢了。 事关皇位,只要不是太子继位,届时不论哪个皇子继承大统,对于他这个半吊子太子党,看着都嫌膈应不是。 尤其是他一点背景都没有,对付他毫无顾虑呀。 哪怕是杀鸡骇猴,也好先拿他下手不是。 可是话说回来,一旦他提出要掌兵的话,那就相当于直截了当跳出来了,到时候除非继承大统的就是他,否则必定死路一条,再无退路可言。 “此事还需斟酌一番。” 淳王殿下一时间下不了决心。 如此大事,不得不慎重。 待淳王殿下离开后,陆先生将小火炉上的茶壶拿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轻叹一声:“临机不决,非明主焉。” 转天早朝,皇帝陛下一副没事人的样子,端坐于龙椅之上,文武百官一看皇帝没事,假心假意地问候了几句之后,继续吵架。 看着主战主和的两派争得面红耳赤,淳王殿下咬了咬牙,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言。” 皇帝陛下半睁着的眼皮子微微一抬:“讲。” “臣以为,可双管齐下,一边遣人谈和,一边出兵北上,以示我朝兵威。” 他这话一出口,朝臣们略微愣了一下。 这要是杨轩在的话,恐怕要在淳王殿下的脑袋上来一巴掌。 “你脑壳瓦特了呀,这种情况你说这个,这不等于是一举将两边都得罪了嘛。” 这主战派也好,主和派也好,无非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已,真当这些人是为国为民吗? 主战派是巴不得打仗,不打仗他们何来用武之地,这百十年来,一直被文官集团骑在脖子上,要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将兵权拿到手里,以后还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而文官集团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宁愿赔钱息事宁人,只要打不起来,他们就可以安安稳稳继续捞钱。 反正赔钱也不用他们自掏腰包。 要是按照淳王殿下所说,若是派遣将领领兵北上,那文官集团肯定不愿意,还能让这帮粗人翻身不成。 而他所说的不但派兵还要和谈,那要是赔了钱那些狼族真就退兵了呢,这帮武将没有了借口,还不得赶紧交还兵权? 所以说淳王殿下这一建议,纯粹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这不,朝臣们短暂的安静之后,顿时群情汹涌,开始喷淳王殿下了。 当然,看在他身为三皇子的面子上,话语还算婉转,但话里话外都是在说淳王殿下不懂事,就不要掺和了。 淳王殿下的脸臊得通红,散朝之后,连户部都没有去,直奔朱雀大街去了。 心中苦闷无人诉说,他只能找杨轩聊聊了,毕竟跟他聊天还算心情舒畅,他也总能有些出人意料的点子,问问他,说不定他能有好主意呢。 如今杨轩都是在朱雀大街总店坐镇,周掌柜则是在尝鲜馆,毕竟那边的菜品更需要精雕细琢,有周掌柜这个行家里手在场,也免得菜品上出问题。 如今的尝鲜馆可是颇受达官贵人欢迎的地方,装修有格调,有氛围,菜品也是别的地方吃不到的,这地方可不是想来就来,得提前预约,现在提前预约可不止三天了,基本上都要提前个十天八天才能预约得上。 杨轩见到淳王殿下的时候,露出一丝笑意来:“吕兄,你竟然有空上我这来,莫非是北方战事有好转了?” 淳王殿下摆了摆手道:“咱们不谈朝局,最近我是焦头烂额,不光是公事,还有家事。” “哦?可否说来听听。” 然后淳王殿下就把自己现在的处境说了出来,当然,他说的不是皇位争夺,而是以家族代替。 杨轩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既然你不是长子,其他几个兄弟又那么厉害,咱就不争了呗,大不了咱自己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好男儿志在四方,天下这么大,何必非要盯着老爷子那点家产,咱们自己挣一份家业出来不好吗?” 淳王殿下悚然一惊,犹如当头棒喝一般,虽然杨轩所说并不是很适合自己现在的处境,但是他的想法直接就让淳王殿下的念头跳出了这个圈子里。 为何非要将所有的事情都放在皇位的继承上呢? 大不了自请就藩,你们要夺皇位,你们自己去争好了,我找个清净地,自己挣一份家业,不跟你们玩了。 这样的话,你们谁继承了皇位,麻烦也找不到自己头上来吧。 再回头想想,当初燕亲王,说不定也是这么想的吧,你们去争皇位,我拥兵自重,谁当皇帝都好,还不是得给我面子。 淳王殿下争不到兵权,我去远点总可以吧。 杨轩这不经意的一番话,令淳王殿下念头通达起来。 第38章 茅塞顿开 第39章 大嫂的要求 第40章 请大人为小民做主 第41章 赔钱还是坐监 第42章 一劳永逸的法子 第43章 这习惯不好,得改 第44章 咱俩谁跟谁啊 第45章 公司和董事会 第46章 川味火锅 第47章 琼浆玉液和三生三世 第48章 技术的价值 第49章 琉璃是烧制而成的 第50章 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