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京都有纨绔 第一章 你不认识我?(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章 猛将兄 第三章 小侯爷的规矩 第四章 扫地大婶与猥琐大叔的战斗(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看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公府,再想想前世二十平方的出租屋,心里生出无限感慨。 “少爷回府咯……” 朱平安带着来福缓缓走进那扇朱漆的大门,大门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 安乐公被皇上召进宫里去说话,说是被留了午膳,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朱平安吩咐了来福一声,不要让人来打扰他,便一头钻进了自己的房间。乘着这个空闲,朱平安又将脑海中的信息好好梳理一遍,终于弄清了穿越后的大致情况。 大正太祖皇帝以布衣之身起家,在金陵经营十余年,经过大小百余战,终于将前朝的皇帝拉下马,建立了大正朝,年号天武。 太祖皇帝出身民间,自然知道百姓的疾苦,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又极力澄清吏治。故如今大正开国虽不过三十余年,却是一片繁荣景象。 本来太祖在金陵龙兴,便定都金陵。后来北方的代国乘中原大乱之际,屡屡骚扰边疆,直到大正建国,仍是如此。 太祖秉承天子守国门的理念,将都城北迁,更加靠近北方边疆,便是如今的京都城。北代倒也识趣,自知在太祖头上讨不了好,便通使交好,大正北疆自此宁静。 眼看大正朝越来越兴旺,不承想却出了一件极烦心的事。 太祖有子十七,其中最宠爱的便是长子朱枫,在金陵称王时便封为世子,登上大宝后又立为皇太子。太祖言传身教,希望朱枫能承续大统,将来做一个太平皇帝。太子爷不负重望,文武双全,又兼仁孝。眼看大正又要出一代千古明君,谁知道,天不假年,竟然身染重疾,英年早薨。 太祖悲痛不已,为了对太子的一丝念想,没有将储君之位交予自己那些年长的儿子们,却立年少的朱枫嫡子朱守文为皇太孙,常常带着身边亲身训教。 朱平安的父亲安乐公名朱忠,是太祖未曾发迹时的伴当。后来太祖登基,对朱忠也是恩宠有加,晋封为安乐公,时常赏赐财物。 立太孙后,又因朱平安与朱守文年纪相仿,便赐他为太孙伴读、大内二等侍卫,可以常常在太孙身边行走。这也是太祖忆起与安乐公当年一起吃苦的时候,想小辈们能延续这份情谊。 “难怪自己可以这么嚣张,有皇帝与太孙这两座最大的靠山,这天下还有什么人是自己不能惹的?”朱平安心中暗暗叹道。 ………… 申酉时分,安乐公回府,朱平安正打着呵欠从自己房中出来。 一眼瞟见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身穿绣满金钱的大红绸袍,头戴八瓣富贵帽,胸口挂着四斤重的大金链子,正捋着颌下几缕短须,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那副猥琐的样子,让朱平安脑子立马浮现前世电影中一个著名的中年大叔。 “难怪自己衣着品味如此低劣,原来是父子相承啊。” 朱平安微微摇头,不用问也知道,这位猥琐大叔便是自己现如今的爹,大正朝安乐公—朱忠。 ………… “今日你爹我进宫,皇上拉着我说了半天的话,竟忘了时辰,唉,看来皇上也是老了。”安乐公叹了口气。 晚饭后,安乐公拉着朱平安闲聊起来。 “没想到,那样一个英明神武的人,居然也会老。”安乐公有些郁闷,在他心里,太祖皇帝便是天上的真龙,哪会像今天这般,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老人。 “是人都会老的,爹。虽然都口呼万岁,哪里又真的能活那么久?”朱平安摇摇头 “对了,爹。你当年和老皇爷到底是怎么认识的,怎么咱家会如此的受宠?”朱平安在记忆里没搜到这一段,觉得有些好奇。 “想当年,你爹我是文能下笔成章,武能安邦定国。我与皇上相遇之时他还是一介草民,却从此风云际会,一发而不可……”安乐公提起自己的光辉历史,不免眉飞色舞,粗短的手指连连捋着颌下的短须。 “那爹怎么没能在朝中做个尚书侍郎,又或者当个都统将军,只在家里做个赋闲的安乐公?”安乐公往昔还没有忆完,朱平安便不识趣的打断了他的话。 “这个嘛……,你爹我视功名如粪土,怎耐烦去管那些俗事?哪有这个安乐公当的清闲自在。就算是那些将军尚书,见了你爹还不是照样要拱手请安?”安乐公的脸色如常,侃侃而谈。 “可我听很多人说,当年你是靠什么半块饼才当上这个安乐公的?” 朱平安明显不想放过他,追问道。 “咳咳……”安乐公干咳了几声,见瞒不过去,只好说道,“这个嘛,说来就有些话长了,想当年,陛下尚在龙潜之时,我便与他相识,结伴游历天下……” “爹,讨饭就讨饭,咱能不能不要说成游历天下这么清新脱俗?”没等安乐公说完,朱平安又插话道。 太祖皇帝年少时当过小乞丐,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也不是什么忌讳。 “咳咳咳咳……,”安乐公又猛地一阵咳嗽,油腻的老脸居然微微泛红。 “当年皇上年幼,在延州城的一座破庙里与我相识,我们便一起结伴游历……,好吧,是一起讨饭。” 说到经年往事,安乐公猥琐的脸上也浮起些许认真之色。 “有一年大旱,城中闹饥荒,,我们便分头到延州城外去讨饭,结果两天时间,皇上一粒米也没讨到,我却遇到一个好心的小姐,给了半块面饼。回到城中,皇上已经饿的只剩下一口气了,你爹我讲义气,便将这半块饼全给了皇上,救了他一条性命。那年头兵荒马乱,不久他就去从了军,你爹我仍旧在做乞丐这份很有前途的行当。” “后来皇上龙兴,当年的小乞丐成了九五之尊,也没忘了我这小叫花。他派人到江湖中寻到我,带回京城,许我一世富贵……” 说道这里,安乐公的眼眶也有些微湿。他当初根本没想到,像皇上这样纵横天下的人物,身居天位之后还能记得微时的一段情份。 “原来如此……”朱平安心道。 太祖皇帝手握天下大权,身边的人各色人等,各有心思。只有安乐公这样无欲无求之人,又是幼年所识,才能博得皇上几分真心,这般得宠吧。 “抬抬脚……让让……” 两人正唠的热乎,府中扫地的下人却拿着一把扫帚扫了过来。 “我说花婶,下次能不能不要在我父子谈论军国重事的时候来打岔?”正说在兴头上,却被打断了话茬,安乐公一脸的不悦。 “老爷,你能不能不要每次和少爷扯淡的时候,都坐在门槛上,耽误我扫地。”花婶也是一脸嫌弃的说道,“再这样,我可是要涨工钱了。” “我好男不和你女斗。” 战斗以猥琐大叔败北而告终,安乐公不情愿的从门槛上站起身,朱平安也跟着站起来,准备回房。 “对了,我说爹,当年你真的把那半块饼全给老皇爷了?”朱平安忽然转身问道。 “你爹我义字当头,那是自然。”安乐公一脸凛然。 “不过当年,那位好心的小姐还给了我一个鸡腿、四个白馍,嘿嘿……” “你这是欺君大罪啊……” 朱平安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 第五章 皇太孙的纨绔心思 第二天一早,朱平安便赶到了宫中。 他身为太孙伴读、大内二等侍卫,从幼时便常常出入宫禁,在朱守文身边伺候。 太孙伴读只是虚名,侍卫却是一份正经差事。朱平安急着进宫,一是这侍卫的职责总要走走过场,更主要是他想见一见那位太孙。 朱平安知道上午是早朝时间,太孙按惯例要随老皇爷上殿听政,便来到了宫中侍卫轮值的班房,和一班轮值的侍卫闲扯淡。那些人侍卫大都是皇亲国戚的子弟,平日是与朱平安相处惯了的,相谈甚欢。 眼见午时已过,估计太孙已经用过午膳,朱平安便往御书房走去。 来到书房外,那当值的太监见是朱平安,没有说话,只是谄媚的一笑,往里面指了指,示意朱平安进去。 ………… 御书房。 书案后坐在个穿黄袍的少年,身材稍瘦,俊俏的面庞十分白净,却带着一丝旁人难以觉察的疲倦,正是皇太孙朱守文在批阅奏章。 自朱守文十三岁起,太祖便将一些简单的政事交于他独自处理,以便熟悉朝政。朱守文颇得其祖其父的真传,处理事务心思缜密、手段老练,太祖很觉宽心,最近年余更是将除了涉及边防军事的一般政务,都交给了朱守文。 故此朱守文虽是储君,却干了大半个皇帝的活。 进了御书房,见太孙正在处理朝政,虽是熟人,朱平安也不敢太过放肆,站在旁边等了一刻。 朱守文将手中的这份奏章批完,微微抬头,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这才发现朱平安站在一旁。 “好你个小安子,怎么来了也不向本宫请安,是不是想吓唬本宫?”见到朱平安,朱守文的情绪似乎放松了许多,和幼时一样开起了玩笑,故意将脸一沉,“你不怕本宫治你个行为不端、意图谋刺之罪?” 听着小安子这三个字,朱平安第一念头自然是那位七个老婆的大哥,默默叹了口气,“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位爵爷的好运气?” “殿下,臣见你操劳国事,自然不敢打扰,哪敢成心吓你?”朱平安知道太孙是在调笑自己,但也不敢太过怠慢,他再如何纨绔,在这位大正将来的国君面前,也得小心一些。 “哼,谅你也不敢。过来坐下说话。”朱守文展颜一笑,指着旁边的椅子。 朱平安依言坐下。 “小安子,听说你又打人了?”朱守文往椅背上一靠,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脸上似笑非笑,整个人完全的放松下来。 说到打人,一般的人哪里值得一国储君提起,朱平安知道太孙指的是李侗那件事。江南巡抚之子被当街打断腿,自然会传到宫中。 朱平安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也没有添油加醋。他知道宫中自有耳目,肯定早有人将这件事报于太孙了。 “哈哈,打得好。” 听完朱平安的话,朱守文却笑了起来。 朱平安一怔,他没想到太孙不断没有怪罪自己打人,反而夸奖,心道:难道这太孙也有当纨绔的心思,要抢我的饭碗? “谢殿下夸奖。臣定当谨记殿下教诲,再接再厉。”朱平安心中乱想,却微微欠身,做恭敬状回道。 “你这个小安子,以后打人的事还是少做些。多读些书,以后本宫还要派你出去做官呢。”朱守文摆摆手,“不过嘛,这该打的人还是要打……” “早就听说那姓李的小子仗着李天纲的权势,在江南横行霸道,没想到进京便遇到了你。这便是小纨绔遇到大纨绔,自然是只有挨打的份了,哈哈……哈哈……” 李天纲在江南署理巡抚,培植亲信、铲除异己,朱守文自然有所觉察,对他的印象极为不好。这次本不愿意将江南巡抚实授给他。 无奈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仍由老皇爷决定,既然是祖父的旨意,朱守文虽心有不甘,也不好违抗。 朱守文虽是储君,却还年少,自然有些少年心性。这次朱平安打了李侗,间接的打了李天纲的脸,心里便觉得非常爽快。 “不过你还是要当心一点,李天纲这厮不知道使了什么坏,最近在皇爷爷面前非常得宠,小心他去皇爷爷面前告你的御状。他毕竟是一位封疆大吏,儿子被当街打了,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朱守文的笑脸上现出一丝担忧。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关心朱平安这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多谢殿下提醒,臣一定会小心的。”朱平安见太孙关心自己,心里也有些感动,表面上却做惶恐之状。 朱守文习的是帝王之术,哪里会看不出朱平安是故作姿态,其实根本不害怕,便微微有些诧异。他总觉得朱平安和往常有些不一样,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一样。 他转念一想,立刻便明白了,“李天纲再受宠,不过是个外臣,以皇爷爷的性格,又哪里会为这些小事,和自己微时的小伙伴翻脸?” 朱守文以为,朱平安就是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才会肆无忌惮的暴打李侗,“没想到几日不见,这混小子竟然有些长进,能想到这一层。” “总还是得有些准备。你去皇爷爷那里给他请安吧,也好先堵堵他的嘴。等我这些奏章处理完了,你过来陪我一起晚膳。” “谢殿下指点,臣告退。” “对了。殿下,臣还有一件事情要奏,以后能不能不叫臣小安子?”走到书房门口,朱平安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小安子这个叫法总让朱平安觉得下身有些发凉。 “本宫准了,小安子。”朱守文想都没想,随口答道。 “好吧,殿下。”朱平安心中一苦。 ………… 从御书房出来,一路上朱平安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今的局面和真实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何其相似,太孙将来肯定是要做皇帝的,至于能做多久,就难说得很。 “看来适当的时候得给他提提醒,要特别注意他那几个叔叔。就怕他和那位主一样,不肯听人言呐……”朱平安有些担心。 来到泰和殿,朱平安给老皇爷请过安,便坐下陪他说话。 太祖一生征战,自有一股肃杀之气,再加上久居大位养成的气势,一般臣子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上一下。 对着朱平安这个晚辈,太祖却像个普通的老人,和蔼异常,扯了些闲话,又勉力他要上进,将来好辅佐太孙。 其实朱平安在京都的一些所作所为,太祖都有所耳闻,不过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辈胡闹,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朱平安往日打的大都是权贵子弟,太祖本是苦出身,内心里对朱平安的作为竟然还有几分认同。 对于当街暴打李侗之事,朱平安含糊提了几句,太祖听后不咸不淡的责骂了几句,也没太在意。 眼看到了晚膳时间,朱平安便向太祖告退,赶到太孙的寝宫蕴心殿。 第六章 修仙三人组 第七章 恶心的修仙之路 第八章 京都府里的官司 第九章 黄轩的祖宗(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黄大人?” “朱,朱,朱……” 黄轩“朱”了半天,才定下心神,“大人说的那人叫朱平安?” “怎么,有什么问题?”李天纲脸色阴沉的问道。 程耀文在一旁冷眼相看。 “莫不是安乐公家中的独子?”黄轩擦了擦头上细密的汗珠,怀着一丝侥幸的问道,想听到否定的答案。 “正是此人。” 黄轩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这京都府的差事,黄轩是三年以前从前任手里接过来的。上任之初,黄大人也算励精图治,好好的整肃了一番,京都府的治安也是焕然一新。 直到遇到那位小侯爷。 开始黄轩为了博得个不畏权贵的清名,打算好好整治一下那位爷。在接到几桩首告后,也曾出票拿人,却连朱平安的面都没有见到。 黄轩大怒,进宫面见太祖,将朱平安连同安乐公告到了御前。没想到太祖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弄出人命没有”,便让他退下了。 黄轩这才认识到,这安乐公连同他的儿子是碰不得的。 再详细了解了一下前任被撤的缘由,表面上是为了一桩匪案,实际上与那位小侯爷大大的有关。 黄轩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从此,朱平安三个字在京都府里成了禁忌,没人会提。 这些以往的事黄大人不愿意想,可眼前的麻烦还是要解决。 “大人请看……”黄轩苦笑一声,指着靠墙书柜上的一排案卷,“从这里到这里,一共三十七宗案卷,都是关于那位小……朱平安的。” 看着那一排排的卷宗,黄轩心里发苦。 小侯爷人拿不到,可该了的事还是要了,该平息的民愤还是要平息,要不然自己这个京都府的位子也算是做到头了。自己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又从私囊中拿出多少银子,给那位爷擦干屁股,才勉强还能将京都府这个位置坐下去。 “黄大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那凶徒打了人,你这京都府拿不得?”李天纲也看出来蹊跷,脸色更加阴沉。 “这个嘛……”黄轩捻着颌下的几缕长须,做沉吟状。心里却道,“拿人?我把他当祖宗供着,不求保佑,只要他不找我麻烦就千恩万谢了,还敢去拿人?” “李大人,不瞒您说,不要说拿人,就是下官拿着名片去求见,只怕也见不到那位小侯爷。” “那朱平安如此恶行跋扈,安乐公也不管管?你京都府依律拿人,我想安乐公也是皇亲贵胄,总还是懂得国法森严的吧。” “安乐公听说平日家教也是极严的。不过又听说,安乐公五十头上老来得子,最是护子心切,旁人若是得罪了安乐公,他只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如若是牵扯到小侯爷的事,这个嘛……” “黄大人,你这京都府职司一城之治安。今日我与李大人前来首告,你却这般推阻,难不成是想要枉法?”程耀文冷冷一笑。 黄轩大怒,心道,那李天纲远在江南,不知道这京城的水有多深还好说,你程耀文久在京都,难道还不知道?今日这般所为,就是想要我老黄背这黑锅了。不过我这个三品官是皇上钦点的,你程耀文虽是吏部,却也管不到,那李天纲更是远在江南,就算是今日把你二位都得罪了,这个锅也是不可能背的。就是想背也背不动啊…… “程大人既然这般说,那下官斗胆问一句,当日朱平安打了李公子,可曾有人看见?”心中打定主意,黄轩的态度也有些硬朗起来。 “自然有人看见,李大人的手下,那曲馆听曲的茶客们都亲眼目睹。” “二位大人为官已久,自然知道,按大正律,李大人手下的口供是做不了数的。那些茶馆的茶客们,程大人要是有兴趣,可以差人去问问,只要有一个看见且愿意出面作证的,下官立即出拘票,亲自带队去公府拿人。”黄轩冷冷一笑。 “这……”程耀文闻言一怔。他当然清楚,要去找证人是不可能找得到的,要不然他当初也不会输了那桩田产官司。 看着脸色几乎沉出水来的李天纲,黄轩轻叹一声,“李大人,听下官一句劝,要是令公子伤势不是十分要紧的话,这件事最好就此作罢。至于汤药费嘛,下官这里愿意出几两薄银,作为令公子恢复之用。” 心想又要出血,黄轩一阵肉痛,“罢了,就当初一十五给祖宗上香了……” 李天纲心中大怒,不过他久在官场,从黄轩的态度上可以看得出,今日想要在京都府讨个说法是不可能了。 “黄大人,就伤势而言,犬子倒无大碍,就不劳大人费心了。几两银子的事,李某虽为官清廉,倒也还出得起。只是那安乐公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如此纵子行凶,兄弟我好歹也在朝为官,实在难以咽得下这口气。” “别说是一口气,说句不恭敬的话,李大人,遇到那对祖宗,就算是打落了牙齿,只怕也只好和着血吞下去。”听李天纲话里的意思是不要银子了,黄轩心头一松。 “要是大人实在不甘心的话,可以去安乐公府上寻他理论理论,说不定大人一番义正言辞,他服软认错也未可知。”黄轩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 ………… “这滑头平日一定是收了朱忠无数的好处,才会这般袒护。”出了京都府,程耀文忿忿的说道,“本官职司吏部,来日定要在皇上面前参他一本,让他这个京都府做不成。” 李天纲一直沉默,这时也没有接程耀文的话茬,开口道,“我觉得那黄轩说的也有几分实话,指望京都府去提人,只怕是提不到的。看来是我小看了这个安乐公,说不得兄弟我只好亲自去一趟公府,寻他理论一番。” “如此也好,你一个二品大员,找上门去当面质问,他只怕也不好搪塞。兄弟我部里还有些公务,就不陪大人你了。”程耀文一听李天纲要去公府,嘴里打着哈哈,连忙开溜。 “这个老滑头。” 李天纲也不去管他,对站在轿旁的亲随吩咐道,“打道回府,排起依仗,跟着我一起去安乐公府。” 第十章 实力不允许 第十一章 打人这种小事 第十二章 记得小蘋初见 第十三章 写字笔与杀猪刀 第十四章 两重心字罗衣 第十五章 害死人的小侯爷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彭姓书生反复吟诵这两句。 “只这两句,便堪称惊艳绝伦。我等之辈,只怕是一世也做不出来的。” 越品越觉得其中意味,彭姓书生忍不住叹道。 其他人也都暗自揣摩,细细品味。 只有齐林仿佛被施了定身法,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满脑子都是彭姓书生刚才吟诵的词句。 “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这两句更是应景之极。更难得将小蘋姑娘芳名嵌入之中,浑然天成,似是专门为她而作,难怪小蘋姑娘如此推崇。” 又有人叹道。 “大才啊,大才啊……,我们这些人平日自诩才子,就这词而言,跟人家提鞋都不配。”有些人钦佩之余,面露愧色。 “没想到这小侯爷是深藏不露,如今一词便可名动天下。这太孙伴读,绝非虚名。” 这里大多是读书人,遇到绝妙的词句便如酒徒遇到美酒,登徒子遇上美色,顿时陶醉于其中。至于争风吃醋这一节,暂时都抛诸脑后了。 “落花微雨……,小频初见……,明月彩云……,这般绝妙的词句,难道真的是那纨绔所作?”齐林心乱如麻。单就这阙词而言,几乎找不到瑕疵,他齐林是万万写不出来的。他心里更是有个念头,恐怕就是那以填词闻名天下的苏大家,也略有不如。 只是这般绝世美词出自朱平安之手,打死他也不愿意相信。 可事实摆在面前,又由不得他不信。 “喂,我说书呆子,如今还有什么话要说?” 傅小公爷虽浑却不傻,他从众人的表现中看出,小侯爷似乎是真的写了首什么好诗,让大家钦佩不已,便趁机向齐林讽笑道。 其实他心里很纳闷,这小侯爷自穿开裆裤起便与自己相识,一起上课时不是捉弄老夫子便是打瞌睡,哪里会做什么诗? “对了,定是预先请人做好了的。”傅小公爷豁然开朗。他哪里知道,这阙词,只怕当世无人能写出来。 也因如此,众人都没有往枪手这方面想。 齐林对傅小公爷的质问置若罔闻,整个人入魔了一般,不发一言。 “齐兄?”其他同伴也瞧见齐林有些不太对劲,出声相询。 叫了几遍,齐林才缓过神来,对同伴摇摇头,示意无碍。 过了片刻,齐林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张俊脸涨的通红。随后便撩起长袍的前襟,双膝往下一跪,咚咚咚磕了三个头。 众人都惊呆了。 齐林站起身,连同伴也顾不上招呼,转身就走。 陶姓书生等人连忙跟上。 “散了,都散了,今日没热闹可瞧了,难道你们还想看人家洞房?”傅小公爷挥手将众人驱散。 齐林未等到他发飙便即认怂,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小公爷,小昕姑娘还在房中等着,是不是过去瞧瞧?”有主事的过来谄媚道。 “也好。” 傅小公爷心道,这神丸你不用小爷我自己用,好东西总不能糟践了。 …… “公子是要饮酒还是要听曲?”小蘋又恢复了媚眼如丝的模样。 “但凭姑娘安排。”朱平安有些无所谓。反正该装的逼也装了,该打的脸也打了。 “既如此,小蘋便安排些酒菜,公子边饮,小蘋边唱小曲给公子解闷。” 不一会儿,酒菜上齐,小蘋便拿过一把琵琶,边弹边唱起来。 朱平安心中暗自感叹。前世不过一个扑街写手,那想过会有如今这美酒在手,美人当前的待遇? 那曲子朱平安是不懂的,不过小蘋的声音确实好听,朱平安也由衷的叫了几声妙。 一曲终了,小蘋便不再唱,又陪朱平安饮了几杯,说些闲话。 “公子是不是有些乏了,小蘋这就安排给公子沐浴更衣。”见朱平安似乎有些意兴阑珊,小蘋便说道。 朱平安心中一动,这就是要留我过夜了啊,前世二十几年的童子功,难道今夜就要破功了? “不对。这小频姑娘还是个清倌人,就算再欣赏我的大才,也不至于第一次见面,就留我过夜吧。要说是贪图我的美色……,嘿嘿……,本侯爷虽说玉树临风、潇洒倜傥,自度也还没到那种让人犯花痴的程度。” “只怕此事没这么简单。”美色当前,朱平安难得还保持着头脑清醒。 “这个嘛,时候不早了,就不叨扰姑娘了,下次有空再叙,再叙。”朱平安站起身,尬笑着就要告退。 “公子莫不是嫌弃小频?小频虽命苦之人,流落风尘,却也懂得洁身自好,至今仍是完璧。”小蘋见朱平安根本没有留下的意思,一张俏脸顿时煞白,泫然欲泣。 “姑娘误会了。姑娘厚爱,本侯怎会不知?只是老父家教甚严,家教甚严啦……”朱平安冷眼相瞧,见小频那副模样是有几分故意扮出,心中更加笃定。 “既如此,小频也不敢勉强。只希望公子能够常来瞧瞧小蘋。总叫公子知道,小蘋这心思,只系在公子身上。”小蘋恋恋不舍,眼中媚意不见,微微泛红瞧着朱平安,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这小婆娘要是去演戏,凭这演技,怎么也得是个奥斯卡最佳女配。”朱平安心中暗道。 “一定,一定。”朱平安忙不迭的答道。 朱平安离开不久,一个全身黑衣的年轻人出现在小蘋房中。 “这小侯爷看似纨绔,实则精明,恐怕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小蘋妩媚的脸上难得出现凝重神色。 “不管如何,小姐交代的事情总要办妥。”黑衣人的声音如同剑锋般冰冷。 ………… 回到花厅,已经空无一人。 朱平安独自来到前厅,这里四周有很多的房间,是供客人与姑娘们玩乐的地方。 差点莫名其妙的着了道,朱平安心里很不爽。虽然不知道小蘋到底要干什么,但这种被算计的感觉很不好。 想想是傅迪带自己来这里,心头便一阵无名火气。 “傅迪,你他么的,死到哪里去了?”朱平安站在厅中,冲着二楼,扯着嗓子大喊一声。这副模样,哪像刚才写出绝世好词的大家,分明是一派混世魔王的行事。 一阵嘈杂。 “小侯爷,你这样弄,是要害死人地……”傅小公爷从其中一间房冲出来,一手还提着裤子,满脸的幽怨。 朱平安正要将他拎下来,仔细的问问,却又听见一声大叫。 “不好啦,有人缩阳啦……” 朱平安心头一惊,我这一声喊,不至于这么大的威力吧? 第十六章 楼子里的老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