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君临天下的王少君 燕京,名流会所,高山流水厅的包间里,宾客满座。 天子脚下的老百姓,多对政治上的事情感兴趣,连开出租的司机师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朋友聚会的时候,小酌几杯,那更是喜欢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但今天,在这高山流水包间里的聚会,却显得有些特殊。 人们谈论的,并不是政治,而是燕京城里的一家相声园子。 “听说德云社里,又起风波了。” “你听谁说的,之前去看他们封箱,还挺好的。” 德云社,从05年火起来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短短五年,不仅火遍了整个燕京城,就算在全国,也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有这种影响力的喜剧团队,放眼神州大地,总共也不过三五家而已。至于说到相声社团,德云社更是蝎子炒辣椒,独一份的买卖。 “这个你就不知道了,他们封箱那一天,刚好是老郭的生日。” “废话,是钢丝,谁还不知道这个?” “我今天就说点你不知道,你知道那天表演结束以后,郭老板的生日会上,发生什么了吗?” 问的人,一脸神秘。 他的朋友,倒也捧场。 “发生什么了,不就是一段未央宫吗?” “那你知道,那段未央宫是怎么来的吗?” 封箱演出,郭老板一段未央宫,唱了将近十分钟。这在相声表演里,其实是非常外行的表现。 须知道过犹不及,在相声舞台上的才艺展示,有那么几句就好,要的就是一个惊艳。 很多钢丝,出于对偶像的维护,哪怕明知老郭表演有问题,也没宣传。 以至于真正知道这件事情始末的,就更没多少人了。甚至很多人,如今还不知道这事。 就在几人说话的工夫,包间厅里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满脸堆笑地拿一壶开水,给客人续水。 这小伙子长得极好,白净,五官分明,透着一股灵气,让人看了非常舒服。 他续水的时候也很讲究,壶嘴儿从来没有对着人,而且茶水倒的刚好八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小王来了!” 吃饭的客人,是这里的常客,跟进来的服务生,很熟悉。 “张叔,李叔。” 小伙子喊人也干脆,哪怕没多寒暄,也让人感觉舒服。 “别管我们,把壶搁这,你去忙吧。” 姓李的中年人,对小伙子非常照顾。 “那怎么行,您是客人又是长辈,怎么能让您亲自来?我就在门外候着,有事您只管招呼一声。” “你这孩子。” 中年人挥手,叫小王的年轻人,立刻识趣地退到门外。 姓张的中年人,感慨的摇摇头:“这孩子在这干服务员,有点屈才了。” “少瞧不起人,小王可是这里的领班,十七岁的领班!” 姓李的中年人,在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 “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没读过书,未来恐怕很难在燕京城里生活下去。” “郭老板还是小学四年级肄业呢,现在不照样名满燕京城?” “那怎么能一样,郭老板虽然没怎么上过学,可不代表没文化。他读的书,估计比你这辈子看的字儿都多。” 谈起老郭,姓李的中年人,突然冒出个想法。 他伸手一指门外:“你说这孩子,有没有可能?” “我知道你怎么想的。可现在不是以前,放在四五年前,凭我们跟郭老板的关系,把人介绍过去不是不行。现在德云社名满京城,一说招生三五千人往那儿挤,我们还是别凑热闹了。再者说,就这孩子的长相,恐怕也不适合说活。” 长得好,一般来说,干什么都占优势。就是打地铺摆摊,估计都有更多的人愿意光顾。 可唯独就不适合说相声。 “说的也是。” 姓李的中年人叹了口气,把这个念头放下。 “你之前说,德云社发生了什么事?” “这事说起来可邪乎,据说郭老板最得意的徒弟,在他生日会上赌咒发誓,再也不踏进德云社的门槛。” “背叛?” 零八年的时候,德云社曾经经历过一次出走风波。当时德云社倒二倒三的组合,跟郭老板分道扬镳,闹得风波不小。 好在那件事,并没有给德云社带来什么严重影响。 德云社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那怎么能一样,当时离开的是合作伙伴,双方都是利益的交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再加上那两位,本身的能耐一般,这才……” “现在离开的这位爷可不一样,那是老郭的亲传弟子,收进门里的儿徒。所有人都知道他得了老郭的真传,再加上跟老郭关系,跟亲爷俩一样。” 说到这里的时候,中年人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 “这儿徒要是未经师父允许,另起炉灶,可相当打郭老板的脸。” “我怎么感觉你有点幸灾乐祸呢。” “别胡说,我可是铁杆的钢丝。” “我信你个鬼!” 两个中年人,在包厢里说的热闹。 包厢里另外几个朋友,即便沦为了听众,也听得开心。 哪怕他们不喜欢相声,在燕京城也听过德云社的大名。听德云社的八卦,他们是很感兴趣的。 郭老板说的是德云社的老板郭桃儿,上世纪九六年创办了德云社,风雨飘摇近十载,才在燕京城里一鸣惊人。 如今是德云社火的第五个年头。 如今的德云社,不仅郭桃儿火了,跟他一块儿打拼的那些弟子,也陆续跟着有了一定名气。 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他的头两位徒弟。 开山大弟子何少伟。 以及跟郭桃儿时间最长,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整整三年的曹少金。 赌咒发誓要离开德云社,再也不跨进德云社门槛的那位,说的就是曹少金。 房间里,几个中年人说着话。 房间外,站在门口的少年,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 那少年的脑海中,浮现出四五年前的一幕幕画面,那些画面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少年的名字,叫王林。 这名字很普通,估计也没有什么人听过。 但说起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很多德云社的老粉,估计都还有点印象。 他叫王少君。 君临天下的少君。 同时他还是郭桃儿的三弟子,排名仅在刚刚说的那两位之下。 …… 第二章:李小娟 第三章:重回德云 第四章:平地抠饼,对面拿贼 第五章:垫话 第六章:论梦1 第七章:八只烤鸭! 第八章:上帝说,不许多吃多占! 第九章:世界和平! 第十章:技惊四座 第十一章:意犹未尽 第十二章:钱压奴备手 徐总心满意足的走了,临走的时候,他把那份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放在了公文包里,并把公文包抱到怀里。 “姐夫,用不着这样吧?” 徐总的私人助理,是他小舅子,在没人的时候,跟徐总说话相当随便。 “你懂个破衣,这可是你姐夫以后安家立命的资本。” 酷豆网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层已经做了到漂亮国上市的准备。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酷豆网就是响当当的国际大企业。作为公司的高层,手里不抓点资源怎么行? 徐总非常笃定,他手上这份协议的价值,足以让他以后在公司里稳坐钓鱼台。 另一边,园子里的气氛,也松弛了下来。 在那个徐总来之前,郭桃儿脸上虽然没有露出走投无路的样子,但园子里的那些人精,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一次,他们遇到的麻烦不小。 搞不好,就要彻底关门。 但现在看起来,关门的危机已经过去了。 虽然还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演员们的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大树底下好乘凉。 只要郭桃儿这棵大树不倒,他们这些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徐总走的时候,嘴咧的,都快能看到他的后槽牙了。很显然,他对德云社的考察,是非常满意的。 刚刚表演的王少君和少平,立了大功。 “哈哈,不愧是小蘑菇第二,三师兄牛!” 满脸雀斑的烧饼,笑着举起了大拇指。 当初烧饼跟王少君,都是郭桃儿住家的徒弟。在一起吃住了两年多,关系非同一般。 王少君自己很过瘾。 今天的演出,他也察觉出一些别扭的地方。 之前他自己闭门造车,想的挺好。但真正到了台上表演,却是另外一回事。 很多他认为应该反响不错的包袱,刚刚都没响。好在现场的氛围还不错,倒也不至于打击到他的自信心。 “行啊,爷们儿。没给你师父丢人。” 烫一头波浪卷的于果,手掐着烟卷,点头说道。 “大爷,您太抬举。” 王少君恭敬一点头,算是跟于果打过招呼。 于果旁边,一个模样清秀的小年轻,很有眼力见地帮于果点烟。 在饭店干过领班的王少君,抬眼看了那个小年轻一眼。 那小年轻,冲他笑了笑。 “孟辉!” “王林,王少君。” 对方先自我介绍了,王少君自然也不能落下。 “师父!” 跟于果打过招呼以后,王少君又跟自己认识的几个老前辈,寒暄了几句。 这些老前辈,都是很早的时候就看好郭桃儿,跟他一路打拼过来的。 等郭桃儿火了以后,他也没有忘了老前辈的恩情。这些老前辈,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不是上台演出?每个月都领两个W。 演出的话,演出费另算。 除此之外,如果老人生病住院,郭桃儿也进一份心。 如果是没儿没女的,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照顾不到的,德云社甚者会派园子里的年轻人,去照顾起居。 当然这么做,也有另外一层意思。年轻人在照顾老前辈的时候,也能跟前辈,学些能耐。 王少君从02年底,开始跟着郭桃儿学艺。一直到德云社火起来,05年的时候才离开。 园子里那些等德云社火起来以后才来的年轻人,他自然是不认识的。 但是这几位早年的老前辈,跟王少君,都很熟悉。 毕竟那个时候德云社的人少,园子里也不挣钱,大家完全是因为爱好,才聚集在一起的。 关系处的,就跟一家人差不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郭桃儿常说,相声演员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的原因。 这的确是他的亲身经历。 当年共患难的时候,留下来的回忆都是甜的。反而是火起来以后,昔日里那些朋友,那些郭桃儿拿着当儿子的宝贝徒弟。 开始陆续离开他。 跟前辈们打完招呼以后,王少君来到郭桃儿身边,忐忑地叫道:“师父。” 刚刚的表演,他自己是过瘾了。但结果怎么样?他心里其实没有底。 他更愿意相信郭桃儿的评价和判断。 “吆,这不是我们刚刚表演的相声艺术家王少君老师吗?您怎么站着,快来坐。” 相声演员,一直都讲究台上无父子,台下立规矩。 台上为了演出效果,为了能够给观众带来笑声,怎么闹都无所谓。 徒弟管师父叫宝贝,哪怕是徒孙跟师爷开玩笑,都是允许的。 但是在台下,却绝不允许这样。 正因为台上闹得太疯了,台下的时候,对规矩和身份,要求会更严格。 不然的话,很容易乱了传承。 郭桃儿在台下,管王少君叫老师,这绝不是真心实意地夸赞他。 相反,这应该是赤果果的挖苦。 园子里的演员,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郭桃儿会是这样的反应? 王少君久不上台,要说刚刚表演得有多完美,那肯定算不上。 但就现场这些演员判断,王少君跟少平的这一段表演,还是能算上中规中矩的。 别说是跟那些园子里的学徒比了,就算是园子里一些比较成熟的演员,也不敢说自己表演这一段,一定能比王少君强。 这都要挖苦的话,会不会太严格了一点? “您别闹,我也是硬着头皮上台,有什么您尽管多批评。” 王少君并没有因为忐忑,乱了方寸,他真心实意的说道。 然后他就看到,自己师父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欣慰。 “其实还不错。之前我告诉你很多遍了,优秀的演员应该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场合,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相声?” 王少君的这段话,真的没有任何瑕疵吗? 当然不是。 站在郭桃儿的角度上,尤其不是。 但是最重要的观众,徐总满意了。 王少君就等于帮德云社立了一大功,他的这一段演出,就算是成功了。 另外。 园子里的演员们,刚才也见识到了王少君的能耐。从今以后,王少君在这里,应该不会挨欺负。 钱压奴备手,艺压当行人。 只要是真有能耐,在哪儿都能吃得开。 事实虽然如此,但是郭桃儿还是准备,训斥王少君一番。 …… 第十三章:从头再来!(本卷终) 第一章:那些离开的! 第二章:商演那些事 第三章:分队 第四章:一个命运多舛的相声艺人… 第五章:三哥轶事 第六章:代理队长! 第七章:德云社第一次退票事件! 第八章:我们不想笑,除非是忍不住 第九章:不退票,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第十章:我是军事家 第十一章:一块钱六个的手榴弹! 第十二章:西征梦… 第十三章:五星上将詹姆斯下士 第十四章:金发碧眼! 第十五章:摇玻璃的直升飞机! 第十六章:偷师 第十七章:爆炸收尾 “一万多回,真敢说呀!” “哈哈……” “这人说的,好有画面。” 台下的观众,喜欢的不行,反馈自然也热烈。 他们的掌声,几乎就没停过。 台上表演的演员,表演热情也高。 “你怎么知道自己到地方了呢?” 少杰奇怪的问。 “写着呢,一帮人排着队,上面挂着横幅,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王少君先生。” “场面还很热烈。” “不过这里面有个麻烦事儿。” “奥。” “走走停停1万多回,加了1万多回油,飞机上的零件儿都老化了。尤其是那线闸,不太好使。落地上,怎么也停不下来。” “那怎么办?” 少杰一脸惊讶。 “我们也愁啊,我转头跟开飞机那司机商量,要不咱们把腿放下去用腿撑吧。” “太有想法了。” 少杰似乎已经无力吐槽了。 “司机师傅也听话,飞机一落地,他就把腿伸下去了。我多聪明啊,我没放下。终于飞机停下来了,我一点儿事没有。再看他,腿都磨到大胯了。” “您这也太坏了!” 少杰无语摇头。 “人家这算工伤,我又不是他们单位的,我磨到大胯,谁管我?” “心眼都用到这儿了。” “这是事实。” …… “我走到横幅那儿,上来一个人,问我是不是王先生?是,我就是。那人跟我说,盼您好长时间了,总算把您给盼来了,总统在等您。我能说什么呀,那就去吧!” “奥。” “到了白宫,那叫一个白,周围一点其他的颜色都没有,总统小跑几步来到我的面前。” “这总统挺客气的。” “你咋才来呀!(鲁北口音)” “总统说话怎么这个味儿?” “他找一汉语老师,山东的。” “这不巧了吗?” “等您半天了啊,也没啥准备的,请您吃龙虾吧?欧洲大龙虾!” “那行啊!” “等龙虾端上来,我一看这个大呀。一盘子里,装2000多只。” “麻小啊?” 少杰惊讶问道。 王少君就好像没听见他的问题,继续着自己的表演。 “吃到一半,那总统突然拿出一份文件,上面写了三十九号半。我当即就仍回去了,我穿四十一号的。” “买鞋呢?” “总统也解释,这是反恐的文件。就我们说话这会儿工夫,外面突突枪响。” “怎么回事?” “这是恐怖分子来了呀,这也太欺负人了,完全没有把我这军事家给放在眼里啊。我在这儿,他们都这么猖狂,这还得了吗?总统的秘书也来了,说让我指挥部队上前线作战。我把手搭在总统的肩膀上,小老弟儿啊,不要着急,不要慌张,且看你王哥……” 说半截,王少君突然一矮身。 “怎么了?” “就这么会儿功夫,炮弹飞过来了,整个白宫被炸的七零八落。” “您这军事家的体格也不怎么样啊。” “我当即推开我眼前的龙虾盘子,把总统让到一边,噔噔噔噔几步跑到楼上。” “奥。” “战场之上,硝烟弥漫。子弹炮弹齐飞。子弹落在墙面上,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眼儿,炮弹落在地面上,炸出了一个个的大坑。这可不是当年的冷兵器战争,在这样的热武器战争中,人是碰上就死,粘上就亡。” 王少君几句话就描绘出了战争的景象。他虽然没有说人血肉横飞,没有说人在战场上的惨状。 但观众很容易就脑补了出来。 在那样的战争中,血肉之躯又怎么可能扛得住? “我一看这不行啊!” “怎么了?” “我身上连点防御装备都没有,要是被子弹或者炸弹的残片给碰上了,我这100来斤也扛不住啊。” “这倒是。” “我低着头找,别说还真让我给找着好东西了。那是一个德国头盔,这头盔好啊,帽大沿小,白底儿红花。把这头盔扣我脑袋上,就算被子弹碰到也不怕。紧接着我又看到一防弹衣,这防弹衣的级别高啊,最少四个加号。” “糖尿病啊?” “这种身体健康的玩笑,不要开。” 两个人表演的节奏很快,但因为他们前面说的稳,各种铺垫都已经做好了。 台下观众的脑子转得也很快,完全跟上了两人的表演节奏。 要说跟之前唯一的差别,那就是观众们听得太认真了,以至于都忘记要鼓掌了。 这个时候,园子里只能听到王少君表演的声音,压根儿听不到其他的杂音。 “这现实的装备就是差点意思,要是能有个复活甲,就完美了。” “你以为这是打游戏呢?还复活甲。” 台下很多观众,平时并不怎么打游戏,对复活甲这件装备也没听过。 但这丝毫不影响效果。 复活甲一听就是游戏里的装备,而且装备的作用,他们也能琢磨出来。 所以台下观众,不管是不是游戏爱好者,都听得津津有味。 如果是游戏爱好者,没准还能对王少君有点亲切的感觉。 毕竟他们可以算是游戏的同好。 “战争那叫一个惨,我一手拿着机关枪,一个手里拿着钢刀,带着手下的部队,杀了个7进7出。都杀的差不多了,我脸上身上全是液体,那液体黏糊糊的。” 当王少君说到这一段的时候,少杰惊讶的挑了一下眉毛。 最后的底,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点儿太符合规矩了。 说相声是可以掺杂私货的,西征梦本身也有反战的思想。 不过这种思想,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不会真的表现在节目里。 你如果在节目中说战争多惨烈,损失有多大?战士们有多么凄惨。 那就外行了。 郭桃儿这一脉,一直看不惯电视相声,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电视相声的最后感慨发言。 直接把批判的话语说出来,就改了相声的味道。 王少君难道,也要犯这样的忌讳吗? “我拿手抹了一把,放鼻子上一闻,这个骚。” “怎么回事?” “我做梦,家里小狗尿我脸上了。” “啪啪啪啪!!!!!” 台下观众,拍的掌声,几乎要把园子的房盖儿给挑了。 …… 第十八章:开场,返场! 第十九章:演出圆满结束! 第二十章:提前买好下一场的票! 第二十一章:机会! 第二十二章:成名前的郭老板,同样不是凡人 第二十三章:国色选秀 郭桃儿在王少君心目中,一直都是伟岸的。 哪怕他当年还没成名的时候,也是如此。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郭桃儿,不管是在赚钱的能力上,还是在个人的技艺上,都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了。 做节目,他一场就有几千块的酬劳。 写的东西,一集也能卖几千。 至于说他的专业技能,也就是说相声的本事。在燕京的同行,很多同行老先生,都是十分认可的。 早在郭桃儿成名之前,就有很多老先生看出了他的潜力,帮着他收徒弟。 比如说现在很火的少鹏,以及三队的少龙,当时就这么进的园子。 介绍他们的那位老先生,跟少鹏少龙说的原话是,你们以后总不能一辈子当门童当服务员,那能有什么出息? 我给你们介绍一人,这人叫郭桃儿,虽然这人还没有成名。但你们跟着他好好学,未来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有老先生就认为,凭郭桃儿的能耐,他早晚有一天,一定会红。 少鹏他们加入园子以后,其实小园子已经有了起色,零五年之后,更是一年一个台阶。 这段时间郭桃儿和德云社有什么变化就不提了,单说少鹏。 他因为大器晚成,好几年都没有办法上台,只是在后台打杂,在园子里收入,应该算最低的。 可即便是他,每年都要搬一次家,每一次离燕京市中心都更近一步。 要知道燕京城那可是寸土寸金,他每靠近市中心一步,房租都是要翻倍的。作为一个擦桌子扫地的学徒,他都已经能够负担那种房租了。 可以想象,当时的德云社究竟红到了什么地步? 作为角的郭桃儿,究竟有没有让自己的徒弟吃饱? 当然。 在少鹏真正成名之前,相比于他成名以后的收入,那肯定是不值一提的。 还有那些学相声的学徒,郭桃儿是不给开工资的。教你学手艺,还得给你钱,天底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少鹏之所以有工资,是因为他给剧场打杂,还要帮忙照顾宠物。 客厅里的谈话还在继续,郭桃儿把找他的节目组说了一番。 “这朋友帮过我,如果时间不是太冲突,那就调一下。” 他最终还是决定要去。 现在找他的这个导演,就是当年帮他联系综艺节目的导演,对方当时对郭涛儿是有恩的。 如今对方找上门,哪怕郭桃儿现在忙得脚不沾地了,他也想去帮忙。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想要还当年的人情,还有另外一方面原因。 就是想要宣传。 燕京台的风波虽然过去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心里,这是还有不好的印象存在。郭桃儿长期主持的电视节目,如今只剩下了一个,还是他老家的电视台。 这不免让人多想。 如果能够接另外一个电视台的节目,不管是对宣传德云社,还是打破别人心里不好的印象,都是很有帮助的。 之前也有电视台来找过他,只不过郭桃儿一方面要主持他老家的访谈节目,二来也要跟他的宝贝徒弟,争夺全国范围内的商演市场。 他根本就腾不出时间。 现在找过来的这个,是以前对他有恩的朋友。郭桃儿的时间虽然依旧紧张,但他还是想要去。 当然。 郭桃儿也没想到,离开了他的那两个徒弟,竟然那么不能打。 他们也就在燕京城里有点儿票房号召力,离开燕京城以后,根本玩不转。 但燕京城的商演,是没有办法一直办的。商演的次数多了,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新节目和段子支撑,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意识到这一点,浩浩荡荡的相声新势力,不得不停下来。 郭桃儿也能稍微松口气。 “时间倒是可以调整,现在签约的商演只剩下十几场。平均每个星期一场就行。以后要签约的,也可以分散开,分散到每星期一场。不过您恐怕要辛苦一点儿,一星期除了商演以外,还要主持两档节目。” 一个星期两档节目,在不同地方,再加上商演。 虽然真正需要的工作时间,只有三天。 但如果加上在路上的时间,郭桃儿一星期都在连轴转。 燕京附近的商演,他还能休息一天。如果是路途比较远的,他连一天都休息不了。 “特殊时期嘛,辛苦一点是应该的。再说选秀节目跟长期主持的节目不一样,总共就三个月。” 郭桃儿最终还是定了下来。 定下来以后,郭桃儿就发现,围着他的那些徒弟,全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国色选秀,除了我这个主持人以外,要么是评委,要么就是参赛选手。评委是专业的表演艺术家和歌唱家,参赛的选手两点要求,一个是唱跳俱佳,另外一个是五官端正。” 说完以后,郭桃儿回看自己的那些弟子。 “师父,时间不早了,您休息,我们先回去了。” 在饼饼同志的带领下,一帮师兄弟陆续走了出去。 经历了大师兄和二师兄的出走,留下来的师兄弟,一个个跟有功之臣一样。 “哎,真要是捧起来。也不知道是帮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 自己的徒弟能不能够参加? 凭借自己主持人的身份,郭桃儿当然是可以安排的。 但郭桃儿并不打算带徒弟。 徒弟们不管是选上还是没选上,招惹是非是不可避免的。 徒弟们一旦选上了,他作为主持人,肯定会被人说暗箱操作。 徒弟们要是没选上,人家也会嘲笑他教徒无方。 当然。 如果徒弟们真有能耐,到了台上可以技压群雄,那另当别论。 郭桃儿还是能做到举贤不避亲的。 可问题是,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老大和老二,现在都离开了。剩下的徒弟,火候又不到。 他们跟那些参赛选手比起来,恐怕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这样徒弟们是不是晋级,情况就很复杂了。 “也不是完全没人。其实少君,就蛮适合这种节目的。” 于果嘬了一口烟,开口说道。 …… 第二十四章:拒绝! 第二十五章:一波三折! 于果十分的惋惜。 郭老板辛苦培养的两位亲传弟子,危难时刻选择离开,对团队和郭老板的打击非常大。 他们这个时候急需要有一两个小角,能站出来。 少鹏算一个。 这是一个让于果感到非常魔幻的人,往上推两年,如果园子里有人告诉于果说,少鹏未来会红。 于果绝对会赏对方一个白眼儿。 他干这一行多少年了,不敢说磨练了一双火眼金睛,实际上也差不了多少。 就少鹏的基本功,以及他早年对相声的理解,他上台都费劲,怎么可能红得起来? 谁能够想得到,自从被郭老板提起来以后,少鹏就跟开了挂一样,在园子里越来越火,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现在观众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喜欢看他表演的那个便宜风格。 有了少鹏的存在,那两位离开的徒弟,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基本上就消散了一大半。 但于果心里总有几分担心。 就少鹏这风格,火一阵没问题,他难不成还能一直火下去吗? 如果是以前,于果自己就能够给出答案。 但因为有了少鹏之前的事情,他现在也不敢说,少鹏未来一定不能持续下去。 但万一呢…… 站在相声演员的立场上来看,就少鹏的表演风格,以及他表演的那些东西,恐怕很难一直红火下去。 就好像离开的老大,他在离开的时候,其实就有点误入歧途了。为了迎合年轻的女观众,他刻意把自己的表演风格,调整了一些。 在他调整了以后,现在的女观众当然十分喜欢,可时间长了,这种风格很容易就会让人反感。 郭老板之前就跟于果讨论过这个问题,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去点拨一下。 时机是很重要的,在老大自己吃亏以前,其他人点拨的作用微乎其微。 只有他自己吃过亏以后,他才会长记性,点拨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只是现在老大已经离开了,郭老板再也没有机会去点拨他。 继续下去,别看老大的能耐超过老二,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但他过气的速度,恐怕要比老二快得多。 少鹏也很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他那种便宜的风格,很有可能会让观众感到讨厌。一旦那样的话,他迅速过气,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之下,王少君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他还没有出名,但是他的表演,明显是传统范,最重要的是老天还给了他一副好嗓子。 光靠那副嗓子,就够他吃的了。 把他提拔起来以后,他未来能够达到的高度不确定,但在相声界混出名气,甚至出圈儿,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相比少鹏的风格,王少君的风格,迅速过气的可能,要低的多。 再加上他跟郭桃儿和王慧的关系。 把他迅速提拔起来,也比较让人放心。毕竟老大老二刚走没多久,这个时候刚刚捧起来的人,又走了。 挺让人别扭的。 都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又哪有那么简单。 被提拔起来的弟子,一旦成了名以后,他们很快就能赚到钱。有了钱也就有了底气,而且一旦离开了小园子,人家在外边那就是老师了。 相比于园子里边,要面对师父,师叔,师大爷。 做小辈儿。 去外面当别人老师,他难道不香吗? 人性都是自私的,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观众很容易就能理解。 而且一两个离开,大家还可以说是弟子不忠。 一旦再有人离开,而且还是刚刚被捧红的人离开,那观众的说法,恐怕就要跟着改变。 “你说一两个人离开也就罢了,人家自私,为了图名图利,抛弃恩师。所有人都离开了,那还不是郭老头的问题?” “他要是没有问题的话,人家为什么要走?” 这些观众老爷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的容易,他们哪里知道,相声演员本来就自私的多。 真正能够做到像少鹏那样的,少之又少。 很多弟子没有离开,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忠心,而是因为他们离开了之后,没有在德云社混得好。 甚至到了外边,能不能有表演的机会,都不一定。 那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从园子里边儿提拔人,就不能单纯只看能耐了。 忠心也是很重要的。 郭桃儿他们必须要确信,被捧起来的那个人,一定时间之内不离开才行。 这个时间,最少要五年。 如果五年以内那个徒弟离开,对德云社的打击会很大,甚至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五年以后,等到更多的弟子成长起来,影响会小得多。 少鹏,是个重情重义的孩子,虽然身上也有点儿小毛病,但不足为道。 整体来说,捧他是没错的。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人,于果认为王少君最合适。 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重情重义。虽说他回来的时候,德云社的难关已经过了。 郭桃儿已经与人达成了战略合作。 但他的确是在团队最危难的时候回来的,这种心性,绝对值得信任。 郭桃儿跟于果相反,他挺满意王少君的想法。 对王少君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好根基。 他的天赋不错,嗓子又好,如果不在小剧场里好好磨练,将能耐真正融合到自己身上。 那未来就太可惜了。 至于说需要人的事情,郭桃儿心里也明白。 但他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将王少君给提拔起来,成名太早,未必是在帮他。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让他在大众面前露露脸,混个脸熟,那也就罢了。 真让他去外面厮杀,对他来说还是太早了。 他的火候还不到。 “那就这么定了,没有我们班子里的人,倒也不完全是坏事。” 有徒弟参赛,郭桃儿当主持人,其实是很为难的。 徒弟的成绩好与不好,都会引起非常大的争论。 德云社刚从风口浪尖里杀出来的,实在没有必要主动往枪口上撞。 原本王少君以为,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接到了节目组的邀约,郭桃儿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 第二十六章:参加节目! 王少君全心全意的准备着三队的演出。 自从那天开始,三队的演出形势,一天比一天好,虽然没有卖满,但最高已经能卖到二百张票。 这个成绩,跟少龙原先待在三队的时候,已经差不太多了。 照着这个架势继续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三队小园子里的300多张票会一张都不剩。 小园子的成绩好了,三队演员脸上也有光。 他们走出去的时候,总算也能把头抬起来了。尤其是碰到另外两支队伍的时候,也能跟人家夸夸其谈,问对方卖了多少张票? “开始卖加座了。” 二队的成绩,毫无疑问是最好的。 他们不仅能够把小园子里所有的票都给卖出去,偶尔还能卖些加座。 三队的几个演员,以前听到这些的时候,全都灰头土脸的。 现在他们也能满脸笑容地感慨一句:“少鹏师兄,真是红了。” 这是公认的事实。 自从老大和老二离开以后,郭老板就把少鹏带到了身边,手把手的教。 他的苦心没白费。 如今的少鹏不仅有模有样,在观众里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就连他那十分独特的便宜风格,如今都已经自成一派。以至于很多年轻的相声演员,开始竞相模仿。尤其以二队的演员,最为突出。 关于这个问题,德云社的一些元老曾经跟郭老板探讨过。 这种表演风格火少鹏一个,就已经很难得了,同样的风格再出来一个,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年轻演员,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他们如果想红,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风格才行。只有他们将自己打磨通透了,在郭老板提携以后,他们才能真的红起来,也能红的长久一些。 不然的话,即便他们侥幸红了那么一会,很快也会刮过去。 “没事,都还年轻嘛。有些弯路终究要自己走一遍,他们才知道那条路是弯的。” “您就不害怕……” “真心喜欢相声的,即便是在小园子里说,他也会很过瘾。只要他自己舒服,能够养家糊口,哪怕没有大红大紫,又有什么关系?至于说那些一门心思想红的,知道那条路走不通以后,他们会自己折回来的,不用担心。” 郭老板的态度,无比豁达。 也正是他这种豁达的态度,他才培养出那么多出色的弟子。 整个华夏,有两个民间艺人培养基地,一个是德云社,另外一个是东北民间艺术团。 东北民间艺术团的名气,人才以及实力。就现阶段来说,是远远超过德云社的。 也就是因为有郭桃儿和于果存在,德云社才能腆着脸混到三家民间喜剧天团之一。 实际上,就这个时候,德云社跟东北民间艺术团还有着天壤之别。两者从实力和演员的名气上来说,不是一个档次的。 就连另外一个喜剧天团,各方面也比德云社强一些。 但在十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郭桃儿精心培养的那些弟子,开始陆续出头。 他们不仅追上了跟另外两家的差距,甚至还强了一些。 这一切,都跟郭桃儿的培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人家转头问三队演员的时候,三队演员总是摆摆手:“队长不在,难了点儿,也就卖个二三百张票吧。” 这话让那些二队的演员,听了都想打人。 他们二队卖加座,那就是少鹏师兄的功劳。三队能够卖200张票,好像完全是他的功劳一样。 臭不要脸。 说得好像谁不知道,三队之所以在少龙师兄离开以后,还能维持那样的热度。 完全是因为王少君师兄的异军突起。 天才就是天才,不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相提并论的。 刚开始表演的那几天,据说王少君师兄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表演并不是很流畅。 自从跟少杰师兄搭档以后,他就好像突然开了窍一样,所有的感觉都对了,说得越来越好。 以至于很多一二队的演员,在没有演出的时候,都会到三队捧场。 虽说现在最火爆的演员是少鹏师兄,但他们依然感觉,王少君师兄的表演,更符合他们的审美。 如果王少君没红,没有观众买他的票,那没有办法。 演员们就算再怎么喜欢,也不会去模仿一个卖不出票的演员。 但王少君明显不是这样,他卖的票一场比一场多,虽然增加的速度不是很快,但这主要是因为粉丝还没有积赞起来。 照着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最多一两个月,估计三队的票也不好抢了。 原本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王少君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没想到,他这天突然就接到了自己师父的电话。 “等我回去的时候再说不行吗?” “来不及了,抓紧过来吧。” 电话里的郭桃儿,语气严肃。 师父的命令,王少君不得不听。 他匆匆赶回师父的别墅。 与此同时,即将去录制节目的郭桃儿,和这个综艺节目的导演,正犯愁。 “怎么会突然这样?” “谁知道呢,据说今天早上下楼的时候摔了一脚,现在正在医院打石膏呢,直播是肯定不行了。” 导演摸着自己的大光头,一脸苦涩的说道。 “咱们这个节目不是录播吗?再找其他合适的人,顶上不就行了?实在不行,也可以让其他选手提前。” “节目的正片当然是录播的,但是先导片也就是宣传,需要直接在网上直播。这也是我们跟酷豆网事先谈好的,突然变卦,不仅影响我们跟酷豆的合作,也会失信于观众。” “其他选手呢?” “本来谈好的十个选手,全都是燕京的,其他的选手赶过来,最少也要三四个小时,根本来不及。” 导演为了这件事情,头发都快愁白了。 郭桃儿实在于心不忍。 双方是朋友,而且对方以前还帮过他,他又怎么能见死不救? “我有个徒弟,唱歌还不错,要不让他试一试?” “太好了!” 光头导演眼睛瞪得很大,一脸惊喜的看着郭桃儿。 …… 第二十七章:国色之声 第二十八章:我就喜欢他们看我不爽,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第二十九章:有后台的VIP待遇 第三十章:这是老郭亲徒弟吗? 第三十一章:不按常理出牌的师徒 “参赛选手呀?” 蔡庆国老师看了一眼郭桃儿身后的摄像机,轻轻的皱了皱眉。 燕京是一个人情社会,甚至咱们整个国家都是一个人情社会。作为国家队的演唱家,不知道有多少人,走后门走到了蔡庆国老师这里。 大部分,他都拒绝了。 也有一些,他实在拒绝不了,只能答应。 相信不仅仅是他自己,整个燕京城包括整个国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 只要不涉及到违法乱纪,一些东西,他们也不是不能睁一只眼闭只眼。 就拿郭桃儿这个徒弟来说。 看在老郭的面子上,只要王少君在台上,表演的不是太次,他们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王少君晋级。 当然,太次是不行的。 毕竟他们也是要脸的,不能为了给老郭帮忙,把自己半辈子的名声搭进去。 而且这种照顾,最多也就是前几轮,到了后期,除非郭桃儿的徒弟真的有实力。 不然他们想帮忙也帮不上。 真以为节目组的导演和电视台是傻子呢,允许他们暗箱操作。 可这些事情,终归到底都是私底下的,摆在台面上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摄像机就在后面,让他们怎么回答? 一会儿真的上了场,郭桃儿的徒弟演出出点问题,他们又该怎么做? “你放心,咱们这关系,我还能不让大侄子过去。不过有一点,我就是好奇呀,这真是你亲徒弟?” 三人中,松松和小香玉老师跟郭桃儿的关系最好。松松是郭桃儿的粉丝,很早以前就认识老郭,并且常常看老郭演出。 时间长了,自然就熟了。 小香玉老师,都是因为之前跟郭桃儿,一块儿唱过戏,有过合作。 关系自然莫逆。 相比之下,蔡庆国老师跟郭桃儿之前,交集并不是很多。只不过上过郭桃儿主持的节目,私底下偶尔有联系而已。 蔡庆国老师不方便开口,松松却是全然没顾及,哪怕是开玩笑,也一样。 “当然是亲徒弟,没看我们师徒两个长得一样吗?” 郭桃儿特意把王少君拉过来,瞪着大眼说道。 摄像机顿时给了一个特写。 两人凑一块,一个光头圆脸,一个眉清目秀,完全不是一类。 “你别说,你们两个站到一块儿。” “真有点儿像?” 郭桃儿接道。 “完全不一样。” 小香玉笑着说道。 几个人说完以后,全都笑了起来。 然后大家又围着王少君,问了几个问题,并给了他一些鼓励。 说完以后,就让王少君先出去了。 摄像师也跟着出去了。 谁也没有留意到,就在他们的这间化妆室里,还隐藏着一个摄像头,刚好对着这几个人。 “诸位,说归说,闹归闹。刚刚都是节目组安排的效果,我们师徒两个也是被迫营业,有什么做的到不到的,三位多包涵。一会儿节目开始,您们该怎么判怎么判。但有一点,对我刚刚那徒弟,要比其他人严格一些才好。” 说完以后,郭桃儿拱拱手。 有了他这句话,三位评委的心里就有了底。 看起来,郭桃儿和他的徒弟,是真的不在意,这一次的成绩。 “跟聪明人合作,就是让人愉快。” 三人相视而笑。 郭桃儿私底下如果带着王少君来找他们,他们也会为难,但还不至于难受。 郭桃儿带着徒弟和摄像机,一块儿来找他们。 实话实说,真把三位评委老师给弄懵了。真到了比赛的时候,他们该怎么打分呀? 好在郭老板是聪明人,知道选秀的成绩,远没有口碑来的重要。 不管王少君表演得如何,观众心里都有一杆秤。 他们在这杆秤的基础上,稍微降低一点,并不会对王少君造成太大的影响。 可是对他们,对王少君本人,包括对郭桃儿和德云社。 都是极有好处的。 他们义正言辞,没有因为私底下的交情,去搞什么幕后操作。 郭桃儿和他的徒弟,只要在演出结束以后保持风度,基本上就能赢得观众的喝彩。 他们明着搞黑幕,不就是在拒绝黑幕吗? 等到王少君重新回到大化妆间的时候,周围人看那个眼神,都带上了嫉妒。 都说朝里有人好做官。 他们虽没有上过朝,但也已经能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了。 有郭桃儿那样一个师父撑腰,王少君的晋级之路,那还不是一路坦途吗? 王少君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的目光。 这种目光,相对于他从小接触的那些相声演员来说,还是太单纯了。 即便现在德云社的年轻演员,他们所见到的相声演员,也都是经过训练和筛选的。 那些人品不好的,尤其是那些带着旧习气的老演员。 要么年龄大了,要么因为理念不合,都已经离开了德云社。 所以德云社后期的年轻演员,他们所见到的相声同行,还都是一些人品相对好的。 王少君可不一样。 他在那个时候,德云社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途不知道走了多少人。 这些人里,鱼龙混杂,不仅有一些老派的演员,还有一些人品那么好的演员。 他都碰到过。 相比之下,参加国色之声选秀的这些小孩儿,他们的心思都摆在脸上。 他们不是没有经过挫折,只不过他们所经历的挫折,大多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 只需要向家人低低头,基本上就能过得去。 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王少君当年经历的那些,看到的那些…… 别看大家年龄差不多,可他们在王少君的心目中,就是一群还没有长起来的小屁孩儿。 对于这样的小屁孩儿,讲道理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拼实力。 “节目录制马上开始,不是直播,这也就意味着可以重来。但如果是因为你们的原因要是重来一次,大家就得自己掂量一下,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负责选手的副导演,拿着大喇叭,跟周围的选手喊道。 喊完以后,他也没有停留,而是一马当先的,带着选手们往上走。 “首先第一个,李明。” …… 第三十二章: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第三十三章:乾坤袋 第三十四章:天才,天才!!! 音乐一起,王少君整个的样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仿佛不再是来这里参加演唱的选手,而是那个故事里,正在向自己父皇求情的公主。 人们很自然的,也跟着他的演唱,接入到他所设定的场景中。 “并非是儿臣以小犯上。 有一辈古人,也做比方。 楚庄王有道施仁政,四境安康守封疆。 贺功臣设下了太平宴,君臣欢庆饮琼浆。 直到在黄昏星月降,秉烛辉煌照殿堂。 许娘娘~ 许娘娘敬酒渐台上,忽然间狂风吹灭烛光。 小将唐蛟饮酒过量,顺手牵袖放轻狂。 他顺手牵袖放轻狂! 许娘娘摘缨,惊小将。 她就顺步低言奏庄王,庄王命文武把冠缨摘取,先饮杯中酒,然后秉烛光。 他在摘缨会上放小将,国士之心,未损伤。 到后来,庄王伐纣带兵西上,那唐蛟舍命报恩夺荥阳。 不是君王海量,怎得小将保朝纲 前朝古今朝事,具是一样。 我的老皇父,望皇父明鉴细思量。 今朝要斩,你就将儿斩。 留下秦英,保大唐。昂……” 王少君的唱腔,婉转动听,让人赞不绝口,心潮澎湃。 那样的声音,仿佛不属于凡间,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余音绕梁这几个字,在场所有人都曾经听说过,但要说见过,那还真的是一个都没有。 听完了王少君的演唱以后,这些人突然感觉,已经好像明白余音绕梁这四个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台下一些有点年龄的观众,无不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听过这样的戏曲了。 一些年轻的观众,平时对于戏曲,那都是丝毫提不起兴趣的。很多人在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听到这种咿咿呀呀的声音,都会选择瞬间换台。 现如今听完了王少君的演唱,虽然不像那些老观众那样夸张,但也都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你别说,原来唱戏,也不是那么不能听。” 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戏曲并不比流行歌曲差。 当然你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去选择第一个唱歌的李明。 那种振聋发聩,似乎比这段戏曲,显得更加有张力,他们也更加喜欢。 王少君一鞠躬,回到了他原本的状态,双手交叉在丹田的位置上,等着接受点评。 他这个样子,颇有几分南韩流行偶像的味道。再加上他的容貌和气质,看起来就更像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在模仿那些流行偶像呢。 可实际上,王少君并不是在刻意模仿,他只是很自然的就这么做了。 南韩之所以费尽心思让他们麾下所有的明星,全都用这样的姿势来接受采访。 那是费了心思的。 相比于立正,稍息,背手…… 双手交叉,一只手盖在另一只手上,双手放在肚脐下方的位置。 无疑是看起来最让人舒服的。 他们为了手下的明星做到这一点,平时可没少花心思。 而王少君,则是因为自己的习惯,再加上他在饭店干过一段时间,也养成了这种谦逊的风格。 小香玉老师,微微皱了皱眉,但并没有说什么。 学戏的人,一般气质都特别的出类拔萃。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因为戏曲演员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的样子。 给人的感觉,特别的舒服。 相比于那些戏曲界的大角,王少君的样子,显得有点儿太恭敬了。 但这无伤大雅。 王少君刚刚的演唱,足以弥补他在这方面的缺陷。 “真是可惜!” 作为戏曲评委,小香玉老师第1个开口,结果她一开口,就把现场所有人都给听懵了。 松松评委不可思议的看着小香玉。 虽说他在戏曲这一行算不上专业,但他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对戏曲也是有所了解的。 最重要的一点,他本身还是搞音乐的。 戏曲和流行音乐,校园民谣,看起来完全不是一道菜。 但实际上,他们可以归到一类里。 就好像演电视剧的演员,演电影的演员,和演话剧的演员。 他们都是演员,只不过是不同的行当,对他们的要求不一样。 他们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演风格,以及不同的表演特点。 戏曲,流行歌曲,以及音乐剧等等。 其实也差不多。 这些全都是唱给观众听的,最终就要看观众是不是喜欢? 在这样的舞台上,去表演戏曲,没有紧跟流行的脚步,去唱一首歌。 这本身就很吃亏。 毕竟流行还是很重要的,一个不流行的东西,受众本身就有很大的限制。 王少君刚刚的表演,就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即便是一些原本不太喜欢戏曲的,也对戏曲有了改观。 这样的表演,堪称惊艳。 戏曲界的大师小香玉,怎么会说是遗憾呢? “可惜什么,表演的不好吗?” 蔡庆国老师也是一脸疑问。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就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来看,他感觉王少君刚刚的演唱,似乎已经不比他见过的那些大师差了。 当然他不是专业的,没有办法去进行专业的比较。 但只有他自己而言,他听得很舒服。 “可惜不是我徒弟,真是白瞎了。” 小香玉颇为嫉妒的看了郭桃儿一眼。 要说谁在京剧界最招恨,那毫无疑问就是郭桃儿。 五十年才出一个陶少阳。 少阳原本是京剧界最出名的少年英才,小小年纪已经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而且一连上了几年。 简直就是京剧界的神童。 不知道多少京剧界的大家,想要将少阳收到自己的名下,传他衣钵。 没想到兜兜转转,被一个说相声的给截了胡。 京剧界的同行,包括哪些京剧戏迷,他们怎么能不恨。 如今,他们恨郭桃儿的理由,恐怕还要再加上一个了。 这个叫王少君的,他刚刚演唱的那一段,所表现出来的才华,以及惊艳程度。 丝毫不逊色于陶少阳。 小香玉的一番反转,让众人谁都没想到。 等他们听明白了,脸上俱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紧接着就到了观众投票的时间。 …… 第三十五章:投票! 到了观众投票的时候,松松评委没有去看他身后的观众,反而将目光放在了王少君的身上。 王少君站在那里,就好像一棵挺拔的松树。 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紧张的情绪。仿佛正在被投票的人,根本不是他,而是其他的什么人? “这小子,未来必成大器。” 在这个舞台上,选择演唱戏曲类的节目,实际上是非常冒险的。 这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能不能演好,这就是一个问题。它跟唱歌完全吃天赋不一样,戏曲本身还要学,尤其是想要唱好,那更要好好学。 所以没有真本事,戏曲表演不会有任何优势,只会有劣势。 即便是表演好了,同样会存在问题。 就好像王少君现在这样,三位导师赞不绝口。作为专业人士,他们即便不是戏曲界的内行,也能够听得出好赖。 肯定要给高分。 而且给高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立人设。 你只要支持戏曲,那就相当于支持传统文化,相当于一种情怀…… 观众们还是很能接受的。 三位评委,刚刚对王少君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小香玉是这方面的大家,她当然能够听得出来,王少君的演唱究竟打到了什么程度? 一方面,王少君学的很扎实。 另一方面,老天爷对王少君,也确实偏爱到了一定的程度。 他给了王少君一副金嗓子。 至于说松松评委,和蔡庆国评委。 他们肯定王少君,有非常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嗓子。 唱得的确好听。 不管是唱歌,还是唱戏,有个好嗓子,绝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好像郭桃儿,他未来能够那么出名,除了他相声确实表演的好以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柳活实在是出众。 他有着一副得天独厚的高腔。 别说是相声界的同行了,即便是戏曲界的行家,也很少有人能够比他更高。 王少君跟郭桃儿擅长的方向不一样,但他们嗓子好,都是一样的。 除了这一方面,蔡庆国和松松评委,也是考虑到了戏曲的原因,才会对王少君大加赞赏。 关于郭桃儿,他们还真没多想。 如果王少君不是表演的这么好,他们是绝对不会单纯为了郭桃儿的面子,就让王少君晋级的。 那不仅会砸他们自己的招牌,对郭桃儿和王少君来说,也未见的就是什么好事。 可观众就不一样了。 评委有自己的专业做参考,王少君表演的好,不管是不是合他们的口味,他们都要给高分。 区别只在于高到什么程度? 观众就不一样了,现场上了岁数的观众并没有那么多,这也就意味着听过喜欢戏曲的观众,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很多年轻的观众,压根就对戏曲一无所知,或者知道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他们最终能够给王少君多少分? 还真不好说。 用松松的评委的话来说,好东西不一定就有人欣赏。 更不用说多数人欣赏了。 总之,松松评委认为分数高不了。 蔡庆国老师的想法也差不多。 唯有小香玉,对于王少君的分数,有着非常高的期待。 当然这也跟她的身份有关。 作为戏曲界的大家,小香玉当然希望自己这个行业的选手能够晋级,尤其还是实力出众的选手。 只不过,小香玉老师也知道,戏曲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了。 甚至有些没落了,观众缘很不好。 她也不奢望王少君能够拿下前几名,能顺利晋级就可以。 只要能够保持这样的票数,有三位老师的保驾护航,王少君应该是能够往前杀几轮的。 郭桃儿手里拿着,节目组递上来的信封。 “说实话,我还真有点忐忑。那位要问了,一个选手的表演跟你有什么关系?您别说,还真有点关系。这是咱老郭亲生的徒弟,要不是害怕观众爱屋及乌,我该找跟诸位汇报的。” 在观众已经投完了票的情况下,郭桃儿突然公布了他跟王少君的关系。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不过人们并不是为了王少君和郭桃儿,而是单纯的不相信。 “骗人的吧。” “说相声的嘴骗人的鬼,这你都不知道?就王少君那样,怎么可能是老郭的徒弟。” 观众们一百个不相信。 再者,他们之前也不止一次听老郭提起过,说相声不能要长得太漂亮的。 观众们后来仔细研究过这件事,发现好像还真是这个样子。 说相声的确没有什么太好看的。 就算是一代大师老侯先生,被称为帅卖怪坏,帅的代言人。 可老爷子也不过就是长得方正,说白了就是五冠端正,远远达不到俊美的程度。 王少君,虽然刚刚表演了一段乾坤袋,稍显老派了一些。 但这跟他的长相,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 王少君长得非常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就拿那些南韩的偶像团体来说,王少君如果在偶像团体里出道,他估计都能算得上是颜值担当。 要知道这还是他没有刻意化妆的结果。 上台之前,王少君是化了妆的,但只是淡妆。 目的是为了拍起来,让他显得更立体一些。 要说化妆对他的颜值有什么提升? 那是真的一点儿都没有。 这样一个堪比花美男的男人,怎么可能是那个老郭的徒弟? 老郭的徒弟,他们还是认识几个的。 现在大火的少鹏,人送绰号大屁股圆脸。 从小长起来的儿徒大饼,一脸雀斑,眼睛小的跟条缝一样,整个看起来倒真跟芝麻大饼差不多。 还有少伦等等。 这些徒弟里,要说长相好,顶多也就跟少龙一样,五官端正。 你不能说不帅,绝对跟英俊扯不上什么关系。 眼前的王少君,则是货真价实的英俊,跟偶像明星比起来也要更胜一筹。 之前所有参加的选手里,他也是目前为止,最帅的一个。 而且还是没化妆的那种帅。 老郭听到观众的质疑也没有辩解,而是抽出信封将上面的数字读了出来。 “得分还可以,二百七十八票。” 第三十六章:大麻烦 第三十七章:这看脸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