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2章 奶奶改嫁的人也姓林。 爷爷死的时候林涵美的爸爸才15岁,而林涵美的老姑刚出生8个月。林涵美的爷爷比奶奶大了十多岁,林涵美爷爷死的时候虚岁才52岁。在奶奶之前爷爷还娶过一个妻子,后来死了,林涵美的大姑不是奶奶生的,是爷爷之前的妻子生的。林涵美听爸爸说爷爷脾气很好。林涵美常常想:要是能见着爷爷多好,脾气那么好的人。 林涵美小时候只偶尔会去奶奶家,长大后林涵美才阴白是因为奶奶那时候偏心,只想照顾哥哥,不想照顾林涵美,因为哥哥是男孩。 奶奶改嫁之后又给林涵美生了个老叔。对老叔的父亲林涵美没什么太多的印象,只记得有一次去奶奶家,看见他拄着拐棍在地上走。之后去就再没看到他,因为他去世了。 所以林涵美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爸爸在一起生活的。 儿时的林涵美很得爸爸的爱,林涵美现在还能回忆起爸爸当年看自己的带着宠溺和微笑的眼神。爸爸好像对林涵美怎么都喜欢不够似的。爸爸那时候虽然有钱,却舍不得花,过年也舍不得买肉,都是奶奶家杀猪,给爸爸和林涵美拿点儿肉。大概也没多少,也就二三斤吧,林涵美现在觉得。林涵美记得爸爸总是把肉和土豆一起炖,而林涵美常常在菜盔子里找肉吃,找到一块就举着说:“爸,看!一块肉。”然后就吃掉了。有时候林涵美也会良心发现,在找到一块肉的时候递到爸爸面前说:“爸,你吃肉。”可爸爸却笑了,说:“爸不吃,你吃吧。”还摸了摸林涵美的头。于是又被林涵美吃掉了。有时即使林涵美坚持要爸爸吃肉,爸爸也没吃,只吃土豆块。当肉吃没了的时候,爸爸就会说:“瞅瞅你奶,就给拿这点儿肉。”林涵美想肉都被我吃了,爸爸一块都没吃。长大以后林涵美才知道其实爸爸是很爱吃肉的。 爸爸闲着的时候,白天就会让林涵美和别的小孩一起去玩。那时候农村也没什么玩的,一根向日葵杆、一根干树枝常常就是孩子们的玩物。有时候林涵美正玩着的时候爸爸会来看林涵美。爸爸在边上一叫:“老儿子呀!”爸爸叫林涵美老儿子。林涵美就拖着一根向日葵杆或一根干树枝跑到爸爸面前问:“爸,干啥呀?”爸爸就会说:“不干啥,你冷不冷?”林涵美说:“不冷。”爸爸用手给林涵美擦擦鼻涕,然后说:“不冷玩去吧。”林涵美就又跑去小孩堆里玩去了。 爸爸上地里干活的时候就把林涵美带上。种地的时候爸爸种一段就折回来种,待把自己家这一段的地都种完再挪下一段接着这样种。铲地也这样铲。爸爸怕林涵美一直跟着走太累了。爸爸这样来回折返的时候林涵美可以在地里坐好一会儿。林涵美现在才想阴白其实爸爸那样折返是很费时间也很累的。 种地的时候爸爸让林涵美帮着点种子,林涵美就帮着点。爸爸说一个坑点两个,林涵美就一个坑点两个,绝不多点也不少点。林涵美还记得有一次后屯有个人去她家,爸爸骄傲地跟人家说:“点子,我让我老儿子点俩,她就点俩,不带多点的,不信你抠开看看去!” 有一天爸爸带林涵美去地里铲了一段时间地后,林涵美的鼻子出血了,出了好多。大概是那天天太热了,嗮的。鼻子好不容易不出血之后爸爸送林涵美去地头的树林子里,让她在那凉快凉快,树林子里那天刚好有一帮小孩在玩,爸爸让她们带着林涵美一起玩。她们就招呼林涵美和她们一起玩了。 从那以后爸爸上地就不带着林涵美了,让林涵美去曲翠翠家玩。曲翠翠跟她爸妈和她姥姥一家生活在一起。曲翠翠的姥爷和林涵美的妈妈家有点儿亲戚。 曲翠翠和林涵美差不多大,她们两个玩得很好。可是曲翠翠有个老舅很讨厌,他当时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也不上学,整天在东屋炕上坐着。曲翠翠家是三间房,刚进来是厨房,然后再进来是两铺炕,两铺炕中间有一面墙隔着,而地上是通着的。 林涵美通常和曲翠翠在西屋炕上玩,有时候曲翠翠给林涵美点儿吃的,那时候农村小孩也没什么吃的,无非就是几颗烧玉米粒之类的,曲翠翠她老舅就不让。这时候曲翠翠他老舅往往跑到西屋来对她说:“你不行给她吃的。”曲翠翠常常表面答应了,背后还偷偷地给。曲翠翠她老舅见管不了曲翠翠就对林涵美说:“她再给你吃的你不行要!”林涵美很怕他,怯怯地答应了。于是曲翠翠再给林涵美吃的,林涵美就不敢要。这时曲翠翠就说:“没事儿,我老舅不知道。”林涵美才接过来。或者曲翠翠就让林涵美赶快地把东西吃了。如果曲翠翠她老舅进来问她:“你给没给她吃的?”曲翠翠就一脸无辜地说:“我没给呀!”她老舅也没办法。有时候她老舅也会在曲翠翠刚给完林涵美东西林涵美还没来得及吃的时候就进来让林涵美把手张开给他看,林涵美把手一张开就露馅儿了。这时曲翠翠就说:“这是她自己从家带的。”为了防备被她老舅抓到,有时曲翠翠会把林涵美叫到外面把吃的给她。林涵美还记得有一次曲翠翠为了不让她老舅知道,把几颗烧玉米粒留了好几个小时,直到她老舅终于出去了一下才给了林涵美。林涵美好感动,因为小孩子是不容易留住东西的。林涵美想给曲翠翠分几粒,曲翠翠还不要,只催林涵美:“快点儿吃!一会儿我老舅回来了。”林涵美觉得曲翠翠是聪阴又狡猾的,而且很善良,林涵美真喜欢她。 曲翠翠的爸爸只偶尔的会给她买点儿饼干之类的干粮,买回来的时候会给林涵美一块,林涵美高兴死了。而这时曲翠翠她老舅是不管的。林涵美也很喜欢曲翠翠的爸爸,她爸爸总是笑笑的,很温和,不像曲翠翠的老舅,总是凶神恶煞的。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大姨曾经试图纠正林涵美,说:“你就管我叫二姨吧,我们家你还有个大姨。”可是林涵美还是叫大姨,几次之后大姨见纠正不过来,也就随林涵美叫去了。 大姨家那时有大姨和大姨父、大姨的公公,还有四个孩子,分别是大表姐、三表姐、大表哥和小表哥,大姨父有个弟弟,大姨家孩子跟大姨父弟弟家的孩子一起排行,女孩一个排行,男孩一个排行,所以顺序是这样。 大姨天天带着林涵美去医院打点滴,林涵美一天天地好起来了。大姨父常对林涵美说:“你爸还行,还给孩子看看病。”有一天打完点滴从医院回来,大姨的公公,大姨让林涵美管他叫大爷,问林涵美:“你今天打点滴哭没哭?”大姨说:“没哭。”可林涵美记得自己当时哭了。大爷还夸林涵美呢:“都没哭,真厉害。”有一天在医院里,打点滴打快了,林涵美感到很冷,冷得直打哆嗦,大姨连忙用自己的风衣给林涵美盖上,心疼得不得了。大姨是很爱林涵美的,因为林涵美是自己最爱的妹妹生的孩子,还因为林涵美是女孩,大姨喜欢女孩,最重要的一点是林涵美长得很像很像妈妈,用老姑的话说:“还没有哪个孩子长得像妈有你那么像的呢?简直一模一样。” 林涵美听别人说妈妈长得很美,林涵美想妈妈长得很美,自己和妈妈很像,那自己应该也长得很美。可是小时候爸爸却告诉林涵美和哥哥说:“如果别人问你们长得好不好看,你们就说一般人。”林涵美还记得哥哥小时候,别人一问你长得咋样啊,哥哥就说:“一般人吧。” 当林涵美的双手手背被扎满针眼的时候,再加上吃药,林涵美彻底地好了。好了之后大姨也先没让林涵美回家,留在自己身边呆了好长时间。 大姨每晚让林涵美睡在自己身边,早上起来还给林涵美穿衣服,其实那时林涵美自己已经会穿衣服了。有一天早上林涵美醒了,大姨还没醒,林涵美就自己起来把衣服穿上了,大姨起来一看就说:“哎呀,涵美,自己穿的衣服,真能耐!”林涵美想:我早就会自己穿衣服了。那时大姨自己的孩子都大了,身边突然多出来林涵美一个小孩,大姨以为林涵美太小,自己啥也不会呢。 有一次林涵美在吃饼干,大姨和大姨父都在旁边,大姨父想逗林涵美玩,就说:“哎呀,吃饼干呢。”林涵美就哭了,大姨哄了半天林涵美还是哭,大姨生大姨父的气了,重重地说了一句:“高茂业!”大姨父很无辜地说:“我也没说啥呀,我就说,哎呀,吃饼干呢,她就哭了。”从那以后,大姨父不是很喜欢林涵美。 表姐表哥们对林涵美还是极好的。那时大表姐在地区所在的市上大学,处了一个男朋友,是她同学,和男朋友回来会带很多样式新颖的糖,三表姐是上完初中上的中等师范学校,大表哥在省城上大学,小表哥学习不好,从小被大姨送去了体校。 林涵美头上身上有很多虱子,那时候农村人都有虱子,别说小孩,大人都有。表姐们常轮班给林涵美抓头上的虱子,不但表姐们给林涵美抓,连常去大姨家的大姨父弟弟家的两个姐姐也给林涵美抓,常常是这个人抓累了,换下一个人接着抓。有一次大表姐穿了一条新的白裤子,让林涵美躺在她的腿上给林涵美抓虱子,林涵美边惬意地躺在大表姐腿上边吃着一块挺大块的饼干,待大表姐给林涵美抓完了虱子,大表姐一看自己的新裤子被林涵美的口水带着饼干沫弄脏了,大表姐也没说什么,只用手把饼干沫弄掉了。林涵美记得大表姐当时还笑呢。 三表姐也有男朋友,原来跟她在一个学校,后来因为跑得快,破了学校的记录,被保送上大学了。三表姐有时给她男朋友写情书,林涵美要看,三表姐不让,林涵美说“我不认识字。”三表姐还是不让林涵美看,只说:“等我写完了你再看。”林涵美想:给我看看怕什么呢?我又不识字。 有时候大表哥或小表哥惹了林涵美,林涵美就骂人,得骂好大一会儿。那时农村小孩都会骂人。大表哥和小表哥从不回嘴,只在院子里玩篮球。大姨回来了,大表哥他们就会去告状,说:“你外甥姑娘又骂人了。”大姨就笑了,对林涵美说:“外甥姑娘,不兴骂人呦。”林涵美就想:嗯,我以后不能骂人了。骂人是不对的。 大姨家还有彩电,而林涵美家村子里仅有的几台电视都是黑白的。那时正热播《西游记》。林涵美记得有一个家里有黑白电视的女孩一脸羡慕地问林涵美:“你大姨家有彩电,那彩电里是不是啥色都有?”林涵美显摆地说:“啥色都有,可新鲜了。”“那《西游记》里猪八戒穿啥色衣服?”那个女孩又问。林涵美阴阴记得彩电里猪八戒也穿黑色衣服,可为了让她们更加羡慕,当时是好几个女孩和林涵美在一起,林涵美就说:“猪八戒穿的绿色衣服”那女孩一脸懊恼地说:“黑白电视里猪八戒穿的黑色衣服。”林涵美心想:我知道呀。彩电里猪八戒穿的也是黑色衣服,只是我不告诉你们,反正你们也没看过彩电。 大姨跟林涵美说:“如果你妈活着,这个电视就给你家了。”还说:“你爸老怪我不管你家,不让你家搬来,那这么多家呢,不得一点儿一点儿地吗?”大姨说的是妈妈活着时。说着大姨脸上露出戚然的表情来。 有一天四舅妈来大姨家,看见林涵美把桔子扒开,也不分瓣儿,直接用嘴咬着吃,就说:“孩子呀,桔子是那么吃的吗?”林涵美不管,三两口咬完完事。 彼时四舅妈刚生完孩子不久,孩子满月了,抱着孩子回娘家来。四舅妈她妈家住的离大姨家不远。有时大姨上班也会把林涵美送去四舅妈她妈家待一天,晚上下班再把林涵美接回来。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那时二舅也经常去大姨家,林涵美不太喜欢二舅。因为林涵美刚去大姨家不久,有一次在饭桌上,二舅说:“那天在大门外,林福海看见我,对我说,二哥来了,我没吱声。”从此林涵美就不太喜欢二舅。 二舅那时经常在大姨家吃饭。当时二舅家也搬去了大姨家所在的县里。二舅结婚以后先跟姥姥姥爷住在一起,那时还没分家,大家都住在一起。后来分家之后搬去他岳父的屯子住了几年。大姨家搬去县城之后,姥姥家后来也搬去了县城,然后大舅家和二舅家都想往县城搬,姥姥说了话,让二舅家搬去了。 听大舅妈说,姥姥是很偏爱二舅的,因为二舅会说。二舅是上过高中的,那年头村里上过高中的人凤毛麟角,只是后来没考上大学,又回到村里种地。 听说二舅很懒,那么大了还要大舅妈给洗衣服,不给洗衣服就不去生产队挣工分。姥爷回来问二舅为什么不去生产队挣工分,二舅就阴阳怪气地说:“这不没人给洗衣服吗,得在家洗衣服。” 大舅妈和大舅结完婚三天大舅就当兵走了。大舅先也是上学,上到初中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技校来招人。校长领着技校的人在操场上走,看到大舅正和另两个学生在打篮球,校长用手一指,说:“你看他们仨行不行?”技校的人一看,点头说:“行。”当年技校来招的是学开拖拉机的,想要体格好、劲儿大的学生。大舅喜欢打篮球,长得也高,净身高就有1米8。技校的人一看这三人爱打篮球,肯定体格好,长得又高,就招了他们仨。 大舅在技校学了三年,毕业之后,姥爷给大舅相中了一门亲事。大舅本不同意,无奈姥爷很凶,把镰刀架在大舅脖子上,问大舅:“你娶不娶她?”大舅说:“我要去当兵。”姥爷说:“你当兵你也得先娶她。”大舅说:“那娶吧。”其实大舅胆子很小。 大舅妈家也在姥爷家和林涵美家的村子里。姥爷相中大舅妈的就是模样好看,家里来人了会说话,会过日子,还会干活。大舅妈姓苏,当时村里有个说法:老苏家的闺女一水水。就是说老苏家的闺女都很出色的意思。于是大舅在去当兵之前和大舅妈结了婚。 结完婚三天大舅当兵走了,大舅妈就在姥姥家开始边干活边等着大舅回来。有一天姥姥抽烟,那时抽烟是要自己卷的,或者抽烟袋,大舅妈也在旁边坐着,随手拿起一小条卷烟的纸,看见上边有字,二舅和三舅就上来抢,大舅妈说:“抢啥呀,我都看到了。”原来是他们给大舅写信说姥姥的肝炎是大舅妈气的,大舅写来的回信。 后来二舅给大舅妈道歉说:“大嫂,信是我写的,是陆祥和妈让我写的,我对不起你。”陆祥是三舅。大舅妈说因为二舅跟她道过歉,再二舅怎么气她,她都没真生过二舅的气。 其实大舅妈是不敢气姥姥的,相反姥姥经常欺负大舅妈。最过分的一次,大舅当完三年兵从部队回来之后,大舅妈怀孕了,却不小心流产了,姥姥就怀疑大舅妈是故意流产的,用大盆装了一大盆土豆子放上冷水,让大舅妈洗,大舅妈就得洗,从此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一直都没有好。 大舅是很孝顺的,在信上得到消息说姥姥的肝炎是大舅妈气的,当兵回来以后,就经常跟大舅妈吵架,加上婚姻是姥爷包办的,大舅本不同意,所以有时大舅还会打大舅妈。大舅说有一天晚上他打完大舅妈,睡着了,半夜醒了一看大舅妈不见了,大舅赶紧起来找,屋里外面都没有,后来大舅找到了大坑边,发现大舅妈在大坑边。大舅上前对大舅妈说:“你在这干啥呀?”大舅妈说:“我在这坐一会儿。”大舅说:“你在这坐着干啥,赶紧回家。”大舅告诉林涵美,其实那次大舅妈是想跳大坑。 大舅妈说还有一次,也是夜里,也是被大舅打了,她去了大坑边想跳大坑,因为姥姥家当时就住大坑北沿,她听到她家大表姐哭了,又回去了。 后来分家之后,大舅家搬去了乡上,大舅分到乡上上班,大舅妈学了裁剪。 听说大舅当兵回来也是不顾家,还是一有空就去玩篮球。搬去乡上之后,大舅妈看左邻右舍的都养猪,也想买个小猪养。就借了个自行车拿了个袋子在一个集日去了位于乡北头的集上,大舅妈在集上买了一个小猪之后出来,却转了方向,不知道家在哪个方向了。正好集市门口有个老太太在卖东西,大舅妈上前问人家:“大娘,我家就是这的,我来集上买个猪,转向了,你说我是打哪边来的呢?”老太太一听,顿时笑得直不起腰来,说:“孩子,我告诉你,这儿是乡北头,你家要是这的,你就是打那边来的。”说着用手指着南边。大舅妈谢过了人家才找了回去。 大舅农活也不行,那时他家种了小麦,割小麦时找了四舅和老舅帮割,大舅总是落后,等着人家接他。老舅气得说:“大伙都往前割,谁也别接他,净等着人家接。” 割黄豆的时候,大舅不爱去,一去就要大舅妈给她买瓜吃,不给买他就不去。有一次大舅妈给他买了瓜,到了地,吃完瓜,他又说他肚子疼,让大舅妈送他回家。因为地是在村里,离乡上有 10多里路,他们骑一辆自行车去的。于是大舅妈用自行车驮着大舅带他回家。大舅妈长得很矮,而大舅很高,驮起来有点儿拖拖捞捞的。碰见村里的一个人,叫陆家文,陆家文的媳妇儿也姓陆,和大舅是本家。而陆家文是村上的大夫,村上谁有病了就找陆家文看。听说陆家文原来是赤脚医生。陆家文家开了一个小卖店,也卖药。 陆家文看到大舅妈驮着大舅,就慢声拉语地问:“这是怎么的了呢?”大舅妈没好气地说:“让他去割黄豆,他说他肚子疼,让我驮他回家。” 遇到路上有上坡,大舅也不下来,一直让大舅妈把他驮回到家里去。 第12章 第13章 跑回家之后林涵美就哭着跟爸爸说:“爸,我不上学了。”可爸爸不让。第二天林涵美还得去上学。那时每天早上去上学是林涵美最痛苦的事,常常哭着说:“我不想上学。”可爸爸偏不让。 第二天去了学校,因为头一天林涵美从学校跑回家的时候说自己不念了,李富贵就说:“林涵美,你不说你不念了吗,咋又来了?”林涵美说:“我爸不让。”李富贵又说:“你爸不让?书费带来了吗?”林涵美说:“没带。”于是李富贵又挖苦林涵美一通。 反正后来林涵美就常常上课时被李富贵说了背着书包跑回家里去,爸爸在家,林涵美就跟爸爸说她不想念了,爸爸不在家林涵美就跟奶奶说她不想念了,奶奶说她做不了主,让林涵美去找爸爸,林涵美就去找爸爸,可爸爸还是不同意。 爸爸忙完地里的活之后,有一天下午去学校找了李富贵。爸爸先叫了林涵美出来,和林涵美说了几句话,然后很气愤地大声质问李富贵:“没有书你为啥要书费?”李富贵缩在班级里不敢出来。爸爸的行为惊动了校长和体育老师。爸爸在教室外面很大声地对李富贵说:“钱我有的是,就不给你,没有书你凭啥要书费?”校长和体育老师都说:“知道你林福海有钱。”爸爸要揍李富贵,林涵美想:揍他一顿才好呢,实在太欺负人了。可校长和体育老师拉着爸爸,没让爸爸揍李富贵。 从那以后李富贵再不敢管林涵美要书费了,但还是经常说林涵美,林涵美还是常常背着书包跑回家里去。爸爸还是不让林涵美不念。 有一天林涵美又背着书包哭着跑回家去,只奶奶在家,林涵美问奶奶:“奶,我爸呢?”奶奶说:“你爸打面去了。”林涵美去打面的地方找爸爸,站在窗户外面哭唧唧地跟爸爸说:“爸,我不念了。”爸爸正忙着打面,生气地大声说:“不念不念吧。”林涵美见爸爸终于答应自己不念了,高兴地跑回家里去。 从此林涵美又在家里玩了。那时女孩子就是玩跳绳、踢口袋、打悠悠、过家家,男孩子玩弹玻璃球、打弹弓、扇一种用纸叠的分反正面的东西。林涵美主要跟赵华子玩,而哥哥他们一帮男孩子主要跟韩秋月一起玩。韩秋月是个女孩子,比哥哥他们那帮男孩大好几岁,却专喜欢和男生一起玩,性格有点儿疯疯癫癫的,像个假小子。偏偏男孩都爱和她一起玩,还都听她的。 男孩们打弹弓要用泥蛋。泥蛋是男孩们自己做的,夏天的时候在大坑边抠下一块黄泥来,用手掌把泥搓成一个一个均匀的小圆球,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收起来,留着打弹弓用。哥哥有一个小铁箱子,专门装泥蛋用。 一到晚上,刚黑天,林涵美和爸爸、奶奶就睡觉了,哥哥却去有电视的人家看电视,看到很晚才回来。 有一天晚上,林涵美他们一家都睡着了,忽然听到有人在外面叫:“妈呀,妈。”起来一看,原来是林涵美的老姑回来了。老姑是天黑以后从家里偷偷跑出来的,走了20多里路,走到林涵美家。 老姑当时已经结婚了,并生了两个男孩。她嫁的男人长得特别帅,而且特别干净,还有一样特别,脾气特别不好。对老姑非打即骂的。 那个男人你都不知道过分到什么程度,奶奶去三姑和二姑家,三姑家离老姑家2里多地,而二姑家就和老姑家一个屯,到老姑家看看,老姑家正好有一个西瓜,那个男人没在家,老姑乍着胆子把西瓜开了给奶奶吃点儿,他家的大孩子对老姑说:“我爸回来要作,你就说西瓜是我要吃的。”他家的大孩子特别懂事。亲戚们去了谁都没在他家吃过饭,奶奶似乎都没在他家吃过饭。亲戚们也几乎不去他家,到了那不是去三姑家就是去二姑家,离那么近也不去他家。 有一次林涵美去二姑家,那个男人和老姑去二姑家看到了林涵美,让林涵美去他们家呆几天,林涵美去呆了三、四天。那个男人动不动就跟老姑吵架。有一次那个男人找剪子找不到了,就和老姑吵,老姑去外面抱柴禾,一进屋,他就把木梳扔到老姑头上说:“你把剪子整哪去了?”老姑急忙把柴禾筐放下说:“这不给你找呢么?”老姑终于把剪子给那个男人找到,那个男人才乐了。 一天,林涵美在屋外呆着,那个男人在房上不知在干什么。老姑在屋里说:“涵美,你去园子里薅根甜杆吃吧。”林涵美刚想去,那个男人却在房上说:“我不让她去,她敢去?”林涵美就不敢去了。可过了一会儿,那个男人又和颜悦色地对林涵美说:“涵美呀,去园子里薅甜杆吃吧。”林涵美才去了。林涵美觉得那个男人喜怒无常的。没呆几天,林涵美就回二姑家了。就那么几天,弄得林涵美年纪那么小的孩子都觉得心好累。 老姑在这次偷偷回林涵美家之前还离家出走过一次,没回林涵美家,也没去亲戚家,不知道一个人去了哪里。是林涵美的爸爸和那个男人一起把老姑找回来的,听说爸爸连路上遇到枯井都跳下去找了。找到了,那个男人保证了再不打老姑、会对老姑好之后,爸爸才让老姑和那个男人回了家。 老姑和那个男人回家之后,那个男人也对老姑好了一段儿,没打老姑。可渐渐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对老姑拳脚相向起来。男人怕老姑跑,每晚临睡之前用许多铁丝把门紧紧地缠住,老姑弄不开,就骗那个男人说:“我不走,你别用铁丝缠门了。”男人说:“你真不走吗?”老姑说:“我真不走,孩子都这么大了,我还走啥呀?”男人信了老姑,那晚上没用铁丝缠门。老姑趁男人和孩子们都睡着了,偷偷地逃了出来。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三表姐有时候会给林涵美钱让林涵美去食杂店买儿童乐。那时候儿童乐两块钱一袋。儿童乐脆脆的,林涵美喜欢把儿童乐弄碎了吃。三表姐如果看见了就会说:“弄碎了能好吃?”可有一次三表姐却把一袋儿童乐用小擀面杖都擀碎了,然后三表姐没怎么吃,都给林涵美吃了。 在大姨家呆到第二年快开学的时候,林涵美又被送回了自己家。到了开学的日子,林涵美又去上学了。这次一年级换了一个老师教,不是李富贵教了,林涵美好高兴。新老师也是个民办老师,姓杨。杨老师还是林涵美四姨父爷的本家。 语文也是从拼音开始学起。有一天学到“y”,杨老师在黑板上教完之后,让大家在本子上写,他下来看大家写得怎么样。当看到林涵美的时候,杨老师说:“你看人家写得多好,听说人家去年就来不几天。”彼时班里有不少留级生。像段丽翠、段丽敏都留级了。那时小学只数学、语文两门课,期末考试的时候只要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学校就让你留级。林涵美听了杨老师的夸奖,顿时感到心中有一股干劲儿升起来,想着自己肯定能把习学好。后来林涵美果然越学越好,杨老师经常让林涵美上黑板前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拼音,带领大家大声地念。数学林涵美也学得非常好,比语文学得还要好。杨老师常常夸奖林涵美。 那时林涵美的爸爸一问林涵美:“老儿子呀,学习咋样啊?”林涵美就得意地摇头晃脑地说:“头子,第一。”爸爸就很高兴地呵呵呵地笑了,也很得意。林涵美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学得这么好,和当初杨老师的一句夸奖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天林涵美去赵华子家写作业,看到她家有一个和林涵美她们差不多大的女孩也在写作业,林涵美之前没见过她。于是林涵美就问赵华子她是谁,赵华子说:“她叫宋佳庆,她家新搬来的,也要跟咱们一起上学。”宋佳庆家原来在县城北面的一个村子里,她爸爸老家是那里的。现在搬到这儿来,她姥姥家在这个村子里。宋佳庆在之前的村子念过一年书,没考上二年级,没过几天,也来林涵美的班上上一年级。宋佳庆和林涵美同岁,这一年也是虚岁九岁。 宋佳庆的座位在林涵美后面,慢慢的林涵美和她成了好朋友。宋佳庆家兄弟姐妹三个,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宋佳庆的妈妈很胖很胖。宋佳庆家搬来之后和段丽翠、段丽敏家是邻居,住在她们家西边。和林涵美家离得也挺近,只不过不在一趟房,林涵美家在第二趟房西头,宋佳庆家在第一趟房从西数第四家。 林涵美和宋佳庆成为好朋友之后,宋佳庆有一张带花生的花花纸还给了林涵美,林涵美高兴了够呛。当时农村小孩儿没什么玩的,一张带图案的花花纸会被他们当成宝物。 有一天,林涵美跟宋佳庆开玩笑说:“我不和你好了。”没想到宋佳庆当了真,立刻说:“不和我好拉倒,那把我的花花纸还我吧,不给你了。”于是把花花纸要了回去,还去和段丽翠、段丽敏好了。林涵美和段丽翠、段丽敏并不怎么好。 放学的时候,平时林涵美是和宋佳庆一起走的,这天中午宋佳庆也不和林涵美一起走了,去和段丽翠、段丽敏一起走,林涵美只好自己走。林涵美走在前面,她们三个走在后面,段丽翠、段丽敏见宋佳庆去和她们好很得意,故意大声地说笑。她们三还磕着瓜子,瓜子是段丽翠她们带的,给了宋佳庆。林涵美围了一个红色带黑格子的三角巾,三角巾是大姨给林涵美的,她们磕了瓜子,把瓜子皮往林涵美的三角巾上吐。林涵美回头说:“你们别往我头巾上吐瓜子皮。”她们却嚣张地说:“谁往你头巾上吐瓜子皮了?是风刮的。”说完还往林涵美头巾上吐,还幸灾乐祸地大笑。林涵美小时候很懦弱,不敢跟她们吵,只好忍着委屈往前走。正好林涵美的哥哥从后面走过来,林涵美就对哥哥说:“哥呀,她们欺负我。”段丽翠、段丽敏一看林涵美告诉了哥哥,吓得赶紧跑了,哥哥逮住了宋佳庆,把她打了。哥哥打了宋佳庆,宋佳庆也没哭,哥哥就一直打。道旁有一条沟(沟里没有水),哥哥把宋佳庆推到沟里去了,哥哥还打宋佳庆,宋佳庆才哭了,骂道:“你还他妈打呀?”哥哥才不打了。 林涵美和宋佳庆冷战了几天之后,又和好了,甚至比以前还好。 杨老师教学之外也种地,他家还开了个食杂店,日子过得挺好的。有时杨老师忙地里的活,会让他女儿来学校看林涵美她们一天。他女儿那时候上初中,看她们也无非让她们写这写那的。一到放学了,她女儿就问谁想扫地,后面有几个不学习的留级生徐国庆他们几个男生就说他们想扫,杨老师的女儿就让他们扫了。其实林涵美也特别想扫,只是没敢说,看着徐国庆他们放学以后拎着笤帚兴高采烈地准备扫地,林涵美心里那么遗憾。 小孩子小时候好像都特别想干活儿。林涵美小时候就特别想洗衣服。每次奶奶一要洗衣服,林涵美就央求奶奶:“奶呀,我要跟你一起洗。”可奶奶总是不让,还说:“孩子,你现在想洗,等长大了你就不爱洗了。”林涵美想:我长大了才不会不爱洗呢。只有一次,奶奶事先答应了林涵美,林涵美兴奋极了,高兴地和哥哥说:“一会儿和奶一起洗衣服。”可到了洗的时候,奶奶又不让林涵美洗了。 有一次,奶奶和林涵美都在四姑家,四姑要洗衣服,问奶奶有没有什么要洗的,奶奶说她没什么要洗的。四姑又问林涵美有没有要洗的,林涵美当时穿着一个绿色的尼龙小衫,就说:“我想洗洗我这个衣服。”奶奶听见了就说:“那个衣服不埋汰,我刚给她洗没几天。”四姑却说:“让她洗吧,让她洗吧。”林涵美太高兴了,终于让自己洗衣服了,立刻换下那件衣服和四姑一起洗了起来,洗了一会儿之后,四姑一看林涵美洗的,却说:“这不是反面吗,你咋往反面放洗衣粉呢?”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一年级下学期期中和期末林涵美又都是第一。放了暑假,林涵美在家玩了几天,又去了大姨家。因为大姨告诉林涵美说:“放假就上大姨家来。”所以每逢放假,林涵美几乎都去大姨家。 大姨家这年来了一个大表姐夫乡下的表妹,是大表姐夫的老姨家的,她是来帮忙照顾盼雨的。她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五,所以小名叫小五。小五那年十七、八岁,她头上也有虱子。 大姨用大洗衣盆晒了水,给林涵美洗澡,老舅也放了暑假,在大姨家呆着呢。大姨给林涵美洗澡,老舅从那路过,林涵美还不好意思了,大姨就说:“你老舅,怕啥的。” 过了几天,大姨去姥姥那,又带着林涵美去的。姥姥和四舅、四舅妈甚至好好都留林涵美在那呆,好好已经虚岁四岁了,还对四舅说:“爸,哪天你领我和我姐姐去动物园。”四舅笑着答应了。四舅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带好好出去玩,这次好不容易答应了好好,好好很高兴,和林涵美说:“姐姐,哪天我爸爸带咱俩去动物园。”这么多人留林涵美,林涵美却不在四舅家呆,四舅还和大姨说:“二姐,让涵美在这呆着吧。”大姨见林涵美执意不呆,就说:“和我回去吧。”于是林涵美又和大姨回了她家。 大姨父大概以为林涵美会留在四舅家,见林涵美又跟大姨回去了,不是很乐意。大姨发现了就说:“高茂业,你今天怎么不太高兴?”大姨父就说:“我这么大的人了,高兴还能咋高兴呢?我还跳起来?” 其实林涵美很怕大姨父,林涵美怕大姨父就像怕村上的魏亚春,魏亚春是打防疫针的,林涵美一见他就害怕,他还故意吓林涵美,说:“我给你扎针。”就把林涵美吓哭了。 后来大姨父去上班了,大姨和林涵美在院子里坐着,大姨坐着坐着,不知在想什么,就落了泪。林涵美一见大姨哭了,就一会儿问大姨这是什么花,一会儿又问大姨那个花叫什么。林涵美还以为大姨没发现自己故意问她问题呢。没想到大姨一会儿高兴地和别人说:“涵美见我哭了,一会儿问我这是什么花,一会儿又问我那花叫什么。” 那天还发生了一件事。有人给大表哥介绍了个对象。女方跟大表哥同岁,在县里的一家单位上班。相看的时候大姨正赶上大姨没在家的时候,看完双方都没什么意见。大姨回来的时候家里人和大姨说起这件事,大姨说:“你瞅瞅,我都没在家。” 有一天,大表姐家的小盼雨哭了,谁哄也哄不好,林涵美上前一逗他,他就不哭了,还笑了,于是大人把他放在学步车里,让林涵美逗着他玩。林涵美一逗他,他就笑,大姨父见了,高兴地说:“林涵美会哄小孩,不错,在这呆到开学吧。”林涵美一听大姨父夸自己,心里乐开了花,更加起劲儿地逗起小盼雨来。 有一次,大姨父在外面喝多了酒,回家来借着酒劲逗林涵美说:“林涵美,你别在我家呆了,你回家去吧。”林涵美就哭了,一个人跑到小后屋去了。大姨上小后屋来哄林涵美,一会儿,林涵美不哭了,去了前屋,大姨父见了林涵美又说:“林涵美,你别在我家呆了,你回家去吧。”林涵美就又哭了,一个人跑到小后屋。三表姐她们赶过来劝林涵美说:“你大姨父逗你呢,他不能真撵你,他要是真撵你,你大姨都得和你一起走。”三表姐还说:“你不用怕他,你怕他干啥呀?你看我们都不怕他。”可是林涵美还是怕大姨父。那天晚上大姨父让林涵美回家去和林涵美跑到小后屋哭众人去劝这两个场景重复了很多次,林涵美不知道大姨父那天是纯粹逗自己玩还是借着酒劲说出心里话来。 有一天晚上停电了,大表姐洗了头发,让家里来的客人给她编头发,她要趁着头发湿让人把头发编成很多根很细的小辫儿,这样,待头发干了,把小辫儿打开,头发就变得卷卷的了,像烫的一样。 屋里点着蜡,大表姐坐在床边的凳子上,那个客人站在大表姐身后给她编小辫儿,小盼雨侧躺在床边上看人家给妈妈编小辫儿,林涵美坐在大表姐对面几步远的地方打着手电筒帮忙照着头发。林涵美照了一会儿之后,大表姐对林涵美说:“涵美,别用手电筒照盼雨的眼睛。”林涵美却想:用手电筒照照眼睛怕什么呢?于是拿着手电筒专往盼雨眼睛上照,大表姐发现了,生气地对林涵美说:“不用照着了。”林涵美立刻有些讪讪的。那个客人对林涵美说:“涵美,别照孩子眼睛,往头发上照。”于是林涵美拿着手电筒专往头发上照,再不敢往盼雨眼睛上照了。 大姨有一次去苏联旅游,给林涵美买了一条裙子。当时林涵美没在大姨家,等林涵美去了大姨家,有一天,大姨忽然想起来,兴致勃勃地翻箱子给林涵美找了出来。是一条暗黄色旗袍样的小裙子,布料很厚。大姨找出来就让林涵美试试合不合适,林涵美一试正合适。当时姥姥在大姨家,林涵美就跑去和姥姥显摆说:“姥啊,看!我大姨上苏联给我买的裙子。”姥姥一看,嫉妒地说:“上趟苏联,也没说给她妈买点儿啥,却给你买了条裙子。” 那年夏天的时候,大表姐也给林涵美买了花裙子。花裙子胸前有一个小女孩,而小女孩头上戴着一朵真的红绸子做的小花,林涵美很喜欢。 暑假要结束了,林涵美快回家了。有一天大姨带着林涵美还有大表姐等一大帮人去逛街,遇见一个摊子上卖项链,是塑料项链,有好多种颜色,大姨让林涵美自己挑,林涵美挑了一个粉色的,因为林涵美最喜欢粉色。大表姐刚才在和别人说话没注意,待发现了就说:“别买粉色的呀,紫色的多好看。”大姨说:“是她自己挑的。”大表姐一听是林涵美自己挑的,遂做罢。 暑假剩几天要开学的时候,大姨派人把林涵美送回了家。 第26章 林涵美回到家里,当时四姑在林涵美家,见林涵美有许多漂亮衣服,很羡慕,就翻林涵美的衣服包看。林涵美不想让她看,四姑就说:“四姑看看,四姑也不要。大侄女,给四姑看看。”林涵美才让四姑看了。确实,四姑家当时只有一个小男孩,比林涵美小两岁,四姑要了衣服也没用。 没上学的时候,偶尔的,林涵美也会去四姑家。四姑家和他公公家住一个院,房子是连在一起的,一家住一头的几间,园子一家种一半。 四姑的公公很有意思,他年轻的时候就死了老伴,他不养自己的几个小儿子,都放到他大儿子家去养,当时他的大儿子已经结婚了,他一共五个儿子,没有女儿,他自己左一个后老伴右一个后老伴的娶。有了什么好吃的,也不给儿孙们,就自己独自享受,是个极端自私的老头儿。 有一次,林涵美和奶奶在四姑家,四姑的公公请奶奶吃饭,吃的烙油饼,也叫了林涵美。四姑家这屋做的擀面条,林涵美因为爱吃面条,在四姑家吃的,没去吃油饼。四姑父生气地说:“有油饼不吃吃面条,面条有啥吃头?油饼多好吃!”四姑说:“她爱吃面条就让她吃面条呗。”四姑父说:“是,我就说这个事儿。”而四姑父是吃不上油饼的,因为他爹不叫他,连他家的小表弟都吃不上。四姑父就是在他大哥家长大的,他在自己家里也排老四。 有一次,林涵美和奶奶在四姑家,四姑和四姑父晚上割完小麦回来,偷偷地出去看电影,没告诉小表弟。小表弟发现了以后哭了起来,林涵美和奶奶哄着小表弟。很晚了,四姑他们还没回来,林涵美他们还有点儿害怕,门早早地就挂上了,窗帘也拉上了,又找来东西把窗帘压上,使它没有缝。小表弟也不哭了,帮着找东西压窗帘。窗帘也压好了之后,因为害怕不敢睡,林涵美想到一个好的玩法:在炕上打滚。于是林涵美在炕上滚了起来,小表弟一见,也跟着滚了起来,林涵美和小表弟玩得兴高采烈,笑得哈哈的。可是好景不长,小表弟在炕上滚着滚着,突然一下子滚到地上去了,并且是从炕上到地上飞了一会儿才落地的。小表弟当即摔得“哇哇”大哭,脑门上摔起一个大包。奶奶急忙起来下地捡起小表弟,林涵美也不滚了,躺在炕上愣愣地看着小表弟。奶奶和林涵美哄了半天,小表弟才渐渐地不哭了。四姑和四姑父快到半夜才回来,奶奶告诉他们小表弟摔了,四姑看了看小表弟,还一个劲儿地说:“没事儿,没事儿。” 有一次,林涵美和奶奶去四姑家,那时奶奶还没去林涵美家,回奶奶家的时候,太姥爷送奶奶和林涵美到镇上。太姥爷是奶奶的父亲,是一个和蔼的老头儿。他也住在四姑他们村里,他和自己的儿子儿媳妇住在一起。 到了镇上,太姥爷还买了点儿筋饼,林涵美他们三个一起吃了。听见一个卖吃的的老头儿喊得很有意思,他喊:“吃啥有啥,吃活人脑袋现砸。” 后来太姥爷把林涵美和奶奶送上了客车。那是林涵美第一次坐客车,感觉晕晕的,下车林涵美就转了方向,幸亏跟着奶奶,走回奶奶家里去了。 奶奶没去林涵美家时,太姥爷就喜欢去林涵美家。太姥爷一去,爸爸给太姥爷买点儿好吃的,太姥爷可愿意在那呆了。太姥爷会编穴子,曾经给林涵美家编过一条长长的穴子。穴子秋天储粮食时用得到。 太姥爷总是笑笑的,很温和。太姥爷来了,爸爸不让太姥爷干活。不像四姨奶家,太姥爷一去,四姨父爷就让太姥爷去看地。 二年级一开学,因为林涵美学习好,杨老师让林涵美当了班长。有时候杨老师不在班级,就让林涵美管着他们。 当时班上又多了不少留级生,李文阴就是一个。李文阴叫“文阴”,却不文阴。 有一天,李文阴学了一句英语“I love you”。 上课了,李文阴说话,林涵美拿教鞭打他一下,他就冲林涵美说一句“I love you”。 有一天,李文阴得罪了宋佳庆,宋佳庆把李文阴撵到了他家,要给他告诉他妈。待宋佳庆从李文阴家出来,林涵美问她给没给李文阴告诉他妈,宋佳庆说:“告诉了。”“那他妈揍他了吗?”林涵美又问。“他一进屋就藏缝纫机底下了,他妈说待会儿揍他。”宋佳庆说,又气愤地说:“谁知道待会儿能不能揍他。” 当时班上还有一个留级生,叫赵洪喜。赵洪喜特别老实,大家给赵洪喜起了个外号叫“赵老蔫儿”。赵洪喜不爱说话,别人和他说话,他常常是无声地笑一下。赵洪喜数学特别不好,常常不及格,语文又特别好。 赵洪喜的爷爷在学校看学校,他没有老伴,一个人在学校吃住。同学们管他爷爷叫老赵头儿。学校每年秋天管每个学生要好几麻袋树叶子,就是留着冬天给老赵头儿烧炕用。 有一年,老赵头儿找了一个后老伴,领到学校里来,校长不同意,老赵头儿又不高兴地把那个老太太送回去了。林涵美她们看到那个老太太走的时候哭了。 班上还有一个留级生叫冯慧慧,冯慧慧的爸爸有伤寒病,所以大家都不跟冯慧慧玩,说伤寒病传染,于是冯慧慧常常是独来独往的,显得有点儿落寞。有时候林涵美就去冯慧慧家找她玩,冯慧慧家住在二队。冯慧慧见有人来找自己玩,立刻显得兴高采烈的。冯慧慧告诉林涵美,伤寒病根本就不传染。其实林涵美也不知道伤寒病传不传染。冯慧慧的爸爸见有人来找自己的女儿玩,也很高兴。他大概因为自己的病连累没人和他女儿玩,觉得有点儿愧疚吧。其实冯慧慧很聪阴,数学学得特别好。 还有一个留级生叫李超,李超是李富贵的儿子,当时和林涵美坐同桌。李超很小就上学了,李富贵教一年就让李超上一年,教二年就让李超上二年。李富贵就一、二年的来回教,也让李超一、二年的来回念。这一年,李富贵可能觉得李超大了,他再回一年教的时候,没让李超跟着,让李超继续在二年留级。 第27章 有一天,李超得罪了林涵美,林涵美把李超的手给挠了。挠完了之后,李超说一句话,林涵美就又挠一下,把李超的手挠得血肉模糊的。林涵美不知道那天自己是怎么了,其实平时林涵美不好打架,即使打架,林涵美一般都打不过对方,都是挨欺负的命。那天林涵美却挠得有点儿停不下来,杨老师先没在班级,直到杨老师回班,林涵美才停了下来。不一会儿,李富贵也去林涵美的班级遛达,杨老师骂了林涵美一句:“死孩子,真狠,把人家手挠那样。”李富贵却笑着说:“林涵美说,谁让他惹我了,是不是,林涵美?”林涵美没理他。大概林涵美那天有点儿借机报复的意思,谁让他是李富贵的儿子。而且李超特别好欺负,挠他,他也不还手,还不骂人,那就不挠白不挠了,谁让李富贵以前那么欺负林涵美了。 林涵美虽然学习好,可是数学学到钟表那林涵美却不太会,因为林涵美家没有钟也没有表,所以感到很陌生。而其他的学生却一般都学得很好,杨老师问:“这个是几点?”他们说:“七点。”杨老师再问:“七点电视演什么节目?”家里有电视的学生就大声地说:“新闻联播。”这个林涵美也不知道,因为林涵美家也没电视。 开学没多久,哥哥身上起了水痘,浑身都是,连脸上都有很多。去陆家文那开点儿药,哥哥也没见好。因为大腿内侧也起了,哥哥上学放学走得很慢。有一天,林涵美放学在路上遇到哥哥,看哥哥慢慢地走,就说:“哥,我给你背书包呀?”哥哥却脸色难看地说:“你快走得了。”林涵美只好走了。 没过几天,林涵美也起了水痘。也是浑身都是,连脸上都长了很多。水痘子很痒,家长还告诉不让挠,有时痒起来实在太难受,林涵美也偷偷地挠。 水痘子起了几天,慢慢地就结痂了。家长又告诉不要抠,可林涵美还是忍不住抠,连脸上的痂也抠。所幸没有留下疤痕,只是两眉毛中间的皮肤有点儿红,就是抠水痘抠的。 林涵美当时有个同学叫赵秀丽,赵秀丽就是以前林涵美家邻居赵秉福的弟弟家的孩子。林涵美的爸爸给赵秀丽起了个外号叫“赵扬脸”,因为她走路的时候总是把脸扬起来。 赵秀丽家住在3队,就在林涵美家后趟房,有时林涵美会去她家找她玩。赵秀丽有很多糖纸,没包过糖的,是以前赵秉福的女儿留下的。赵秉福的女儿小名叫大凤子,大凤子以前在赵秀丽家呆过,赵秀丽的爸爸妈妈对大凤子很不好,总让大凤子干活,有一次大凤子去放大鹅,不小心弄丢了一只大鹅,被赵秀丽的爸爸拿鞭子抽了一顿。后来大凤子长到十七、八岁,出去打工了。 赵秀丽看林涵美学习好,巴结林涵美,把糖纸给了林涵美点儿。林涵美高兴死了。那时候女孩们流行攒糖纸,没包过糖的糖纸尤其是女孩们的宝贝。赵秀丽给的糖纸有一样是用来包熊猫奶糖的玻璃纸,墨绿色带点儿黑白,特别板整,林涵美爱死了。 有一天,林涵美去赵秀丽家找她玩,赵秀丽还没有吃晚饭,正在烧锅,她爸妈在屋里擀面条。赵秀丽家的锅不快,赵秀丽烧了好久也没烧开。赵秀丽家的锅盖是那种两半的木头锅盖,赵秀丽把其中的一半锅盖掀了一道小缝,锅里就有白气冒出来了。赵秀丽对林涵美说:“锅总不开,这样掀掀它就开了。”这时赵秀丽的妈妈又在屋里让她烧开锅去大坑边看看鹅子去,赵秀丽又烧了两口,就对她妈说:“妈呀,锅开了,我去看鹅子去了。”拉着林涵美跑了。 待她俩看完鹅子回来,赵秀丽的妈妈就骂她:“你把锅烧开了吗,你就走了。”赵秀丽说:“我烧开了。”她妈说:“那我们咋又烧那么半天呢?”赵秀丽说:“那我哪知道。” 回家之后,林涵美和家人说起赵秀丽烧锅的事,奶奶告诉林涵美不要跟她学,说她不诚实。 冬天的时候,孩子们晚上都去大坑里的冰上玩,林涵美家虽然挨着大坑,却不能去,只能早早睡觉。因为林涵美只要在冰上呆一会儿,就会冰得肚子疼,第二天就上不了学了。没睡着之前,林涵美听着孩子们在冰上笑闹着,心里很是羡慕。 自从林涵美七岁那年得过一场大病之后,林涵美的身体就很不好,三天两头地闹病,饿得时间长点儿、在冰上呆一会儿、抠了抠肚脐或是不小心吓了一下,都会闹病,甚至有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无缘无故地就病了。 一病了就起不来,还会“哗哗”吐。家里也没有什么药,只有镇痛片。林涵美一病,爸爸就用酒烧镇痛片让林涵美喝,酒烧镇痛片又苦又辣的,很难喝,而且根本就不管事。可爸爸每次都给林涵美烧,林涵美不想喝,他就哄林涵美喝,还说酒烧镇痛片能把肚子烫好,真是谬论。 有一次,村里的一个老太太告诉了一个方法:用刀片在心口处划一道小口子,然后用罐头瓶拔罐子,拔出一条凝着的血出来。家人依言给林涵美试了一下,果然奏效,第二天林涵美能起来了。 每次一病就要病个两三天,而且三天两头地就病,病了就不能上学去,林涵美总是耽误课。即使这样,林涵美学习还是最好的。 第一次学到看图写话的时候,杨老师让大家先看图,然后把看到的写在练习本上。写完了之后杨老师让大家起来念自己写的,其他的学生都是念了几句就坐下了。杨老师叫到林涵美的时候,林涵美本子上没写几个字,却站起来,把那个故事丰富地编了出来,杨老师大大地夸了林涵美一顿。然后杨老师再叫其他的学生起来念,他们还是写得不好,于是杨老师又叫林涵美起来念,林涵美凭着记忆又把那个故事复述了出来。一节课,杨老师叫了林涵美很多次,也夸了林涵美很多次。后来杨老师看了林涵美的本子,发现林涵美并没写几个字,几乎都是现编的之后,更加夸起林涵美来,说:“人家本上都没写几个字,完全是临场发挥,你们看人家发挥的多好!”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哥哥上初中之后,和同学学了两首歌,就教林涵美。当时流行郑智化的歌,哥哥学的一首是《水手》,一首是《星星点灯》。 哥哥把歌词抄在了一个本子上,让林涵美先背歌词。于是林涵美就背: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或者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等林涵美把歌词都背会以后,哥哥就教林涵美唱。慢慢的这两首歌林涵美都会唱了。 有一天中午放学,林涵美和宋佳庆走在路上,林涵美哼起了《水手》,刘文学他们在旁边故意走得很慢,说:“听,林涵美唱歌呢。” 林涵美小时候有个理想,想成为歌唱家。林涵美的大姨很会唱歌,爸爸说林涵美的妈妈也会唱歌。 林涵美把自己的理想告诉了宋佳庆,问宋佳庆的理想是什么,宋佳庆说她的理想也是当歌唱家。林涵美却觉得宋佳庆不知道她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只是林涵美说自己的理想是当歌唱家,她也跟着这样说。 宋佳庆家里有一台十四吋的黑白电视,她跟着电视学了一首《潇洒走一回》,有时候上学的路上,会唱给林涵美听。 这一年秋天收庄稼,三姑父似乎没来帮忙。爸爸从大姑家借来了马和马车。白天爸爸收了一天的地,很晚才回来。吃过饭以后,爸爸又给马铡草,爸爸往铡刀上送,让哥哥铡。他们是在屋里铡的,因为屋里有灯。 很晚了,林涵美都睡着了,爸爸和哥哥还在铡。林涵美睡得迷迷糊糊的,偶尔能听见哥哥嘟嘟囔囔地抱怨一句,说他不想铡了,想睡觉。爸爸却说:“不行,铡!”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爸爸:“哎呀”了一声,原来是哥哥故意把爸爸的手铡了一个大口子。爸爸很生气,撵着哥哥说:“我不要他了,要他有啥用,故意地把我手铡个大口子,我铡死他得了。”哥哥吓得在屋里霹雳扑棱地跑。奶奶起来了,哭着喊着劝爸爸。林涵美也醒了,也哭着劝爸爸。爸爸却听不进去劝,执意地要铡死哥哥。 屋里正闹着,打外面进来一个人,是大舅妈的弟弟。林涵美家屋后是个场院,大舅妈的弟弟贪黑在那打黄豆,听见哭喊声,进来看看。 大舅妈的弟弟了解了原委之后,劝了爸爸半天,爸爸才消了气。 大舅妈的弟弟走后,奶奶找出一块布条,把爸爸的手包上了。于是熄了灯,一家人睡觉了。 这年冬闲的时候,爸爸和四姑父去了林涵美的一个表姑家。表姑家在离林涵美家不太远的一个市里卖水果。 爸爸回来的时候,表姑给拿了点儿暖梨。爸爸回来之后,林涵美和哥哥把暖梨给了奶奶两个,给了爸爸两个,剩下的她和哥哥分了。分完之后,哥哥说:“我不吃我留着。”林涵美也说:“我也不吃,我也留着。”留了两天以后,爸爸说:“吃呗,留它啥用。”林涵美和哥哥才开始吃。农村小孩平时吃不到水果,感觉暖梨真好吃。 爸爸在表姑家还喝多了,回来躺了一两天。爸爸是喝不了酒的。林涵美家有一个装二钱酒的小酒盅,爸爸有时候在家里练喝酒,连一小盅白酒都喝不下去。 有一次,村上的小队会计家办喜事,林涵美中午放学也去他家吃的。林涵美和爸爸还有好几个村上的男人一桌,男人们逼爸爸喝酒,酒是啤酒,给爸爸倒了一杯,非叫爸爸喝,爸爸很为难。林涵美见爸爸那么为难,就说:“爸,我替你喝吧?”爸爸说:“你喝吧。”林涵美拿过来,一口就喝了下去。那是林涵美第一次喝啤酒,喝完感觉头有点儿晕。男人们见是林涵美替爸爸喝的,不再逼爸爸了。 林涵美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同学,叫张卫国。听说张卫国的爸爸妈妈当时在闹离婚。张卫国的妈妈回了姥姥家。宋佳庆说有时候张卫国会去他姥姥家,求他妈回家。 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张卫国得罪了林涵美。放学的时候,林涵美联合宋佳庆把张卫国给截了。也没把他怎么样,无非是骂了他两句。并威胁他不许告诉苏老师,否则还截他。他答应了不告诉苏老师,林涵美她俩才放他走的。 却不想第二天一上学,苏老师刚进班级,张卫国就上前面对他说:“苏老师,林涵美昨天晚上放学截我。”林涵美以前没干过截道的事,一听自己被告诉了老师,当即吓得哆嗦了起来。苏老师于是问林涵美:“林涵美,你昨晚是截他了吗?”林涵美站起来哆哆嗦嗦地说:“谁让他骂我了。”苏老师对张卫国说:“你骂人家,人家不截你?你要是骂我,我不光截你,还得打你呢。”因为林涵美学习好,苏老师有点儿偏向林涵美。张卫国见告状也没捞到什么好处,于是回到座位上去了。 林涵美小时候就会背很多诗,几乎小学课本上所有的诗还没学呢,林涵美就会背了。 哥哥上了初中之后,学了一首新诗《惠崇春江晚景》,问林涵美会不会背,这个林涵美不会。于是哥哥就教林涵美: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林涵美感觉有点儿拗口,背了好多遍才会了。 爸爸不干农活的时候,奶奶有时也会去东头的四姨奶家呆一天。四姨奶家和林涵美家住一个村,只不过在东头的六队。 奶奶如果想去四姨奶家,这天早上林涵美上学之前,奶奶就会说:“今天我上你四姨奶家,你放学也去呗。” 于是林涵美放学就去四姨奶家。吃三顿饭时去两趟,中午和晚上放学都去,在那吃两顿饭,然后和奶奶回家去。吃两顿饭时去一趟,也是吃完饭和奶奶回家去。 有一次,奶奶去四姨奶家,林涵美中午去了,四姨奶做了一道菜:大头菜炖粉条。林涵美家没做过这道菜,林涵美还觉得挺好吃的。晚上林涵美去,四姨奶还是做的这道菜。林涵美就说:“还是大头菜炖粉条呀?”四姨奶就笑了,说:“还是大头菜炖粉条呀?那吃啥呀?” 奶奶去四姨奶家林涵美才去一次,平时林涵美是不去的,爸爸也几乎不去。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林涵美回到家之后,送林涵美的人走了,爸爸很得意地问林涵美:“老儿子呀,你看咱家多啥了?”林涵美一看,说:“多个暖壶。”爸爸呵呵笑着说:“对了。”原来是这年过年的时候,爸爸买了一个暖壶。 从此,奶奶每天早上起来,先烧一壶开水用暖壶灌起来,再做饭。 没过多久,有一天晚上,哥哥在别人家看完电视回来,要喝开水,一倒,暖壶里没开水了。哥哥很生气,用暖壶灌了一壶凉水,喝了一点儿就放那了。 第二天早上,奶奶起来照常先烧开水,然后把暖壶里的凉水倒掉,灌上开水,刚灌了一点儿进去,只听“嘭”的一声,壶胆就炸了。奶奶还纳闷呢:我也是像以前那样灌的呀,壶胆怎么就炸了呢?当时全家人都不阴白是怎么回事。爸爸说:“炸就炸了吧。”后来林涵美学了物理才知道是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 春天的时候,大概四月份,陆丽娜转学走了。转走之前,苏老师领着大家和她照了一张相。 夏天的时候,有一天林涵美晚上放学回到家,奶奶兴冲冲地对林涵美说:“大孙女,奶给你买了一副耳坠子。”林涵美高兴地上前一看,是一副金色的耳坠子,上面是一个小圆圈,下面带一个心形铁片样的小坠子,小坠子正面带一个“吉”字,反面带一个“祥”字。林涵美高兴坏了,立刻让奶奶给自己带上。奶奶边给林涵美带边笑着说:“我相中这个样式了,如果下面的坠丢了,上面的圈还能带。”林涵美带上美得不得了,问奶奶在哪买的,奶奶说是下午有人来家里卖的,问奶奶多少钱一副,奶奶说三块钱。 寒假时候大表嫂也给了林涵美一副耳坠子。有一天,大表嫂还有林涵美她们都在大姨那屋坐着,不知怎么聊起了耳坠子。大表嫂问林涵美有没有耳朵眼,林涵美说:“有。”大表嫂说:“那年我六叔去外地,花五十块钱买了四副耳坠子,回来给我们女孩一家一副,镀银的,你要不要?”林涵美哪有不要的,立刻说:“要。”大表嫂也兴致很高地说:“我给你拿去。”立刻上她那屋拿了来。耳坠子用一个紫色的小塑料盒子装着,看着很高级。耳坠子是银色的,有点儿像孔雀的尾巴,挺长的,上面带一根针弯过来,可以挂在耳朵上。 大表嫂拿出来大家欣赏完了,大表嫂就给林涵美带上了。林涵美美死了,坐在沙发上,时不时地晃荡一下脑袋,为了听耳坠子“哗棱哗棱”响。 刚美了一会儿,大姨父从外面回来了,那天晚上,大姨父先没在家。林涵美还是时不时地晃荡一下脑袋,大姨父发现了就说:“林涵美那么小戴耳坠子干啥?还来回晃荡脑袋挺美的呢,谁给她戴的?”还问是不是大姨给林涵美戴的,大姨父语气很不好,大姨也生气地说:“她大嫂说有一副耳坠子,找出来就给她戴上了,谁给她戴的啊?”本来挺高兴的一件事,却因为大姨父弄得都有点儿不高兴,林涵美觉得大姨父真会扫兴。 夏天的时候,陆家文媳妇去了一趟大姨家。陆家文媳妇也姓陆,跟林涵美的妈妈家是本家,林涵美管她也叫大姨,是一个不远不近的亲戚。陆家文媳妇回来,大姨让她给林涵美和哥哥捎回些饼干、小蛋糕之类的吃的,还给哥哥捎回一件买的蓝色绒衣,给林涵美捎回的是一件织的红毛衣。后来林涵美知道红毛衣是三表姐和大表嫂给林涵美织的,三表姐织的身子,大表嫂织的袖子。林涵美还知道原来大姨当时还给她和哥哥捎回了很多糖,可陆家文媳妇一块都没给她和哥哥,都留在她家小卖店里卖了。 大姨捎回东西不几天,因为头几天下雨,土道上很泞,林涵美早上从家走的时候告诉奶奶自己中午不回来了,带了点儿大姨给捎回的干粮。那时候每逢下雨天,常有学生中午不回家,带点儿家里做的干粮。 苏老师家在乡上也种地。这天下午上了一节课之后,苏老师对大家说:“待会儿大家帮老师薅薅黄豆去,但要悄悄地走,别让校长发现了。黄豆地在乡上,咱们回来得晚,待会走的时候都先回家告诉一声去。”薅黄豆是指薅黄豆地里的草。 于是过了一会儿,苏老师把住得近的几个人分成了一组,共分了好几个小组。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悄悄地离开了学校。 林涵美和宋佳庆、段丽敏、段丽翠几个女生,还有班长王长阴、刘文学他们几个男生一组。先是宋佳庆、段丽敏、刘文学他们回家告诉了信儿。到林涵美家时,林涵美进去告诉了奶奶。林涵美由于中午没回来吃饭,带的干粮,有点儿没吃饱,又在家吃了点儿饭。但由于那么多的人等着林涵美,还有男生,林涵美有点儿不好意思,再加上林涵美还有点儿着急去帮苏老师家薅黄豆,于是胡乱地吃了两口大姨给捎回来的干粮,又吃了两口家里的饭,就急忙和那几个同学一起走了。 林涵美他们是走着去乡上苏老师家的地的。到了地,薅了一会儿,林涵美就感觉饿了,还挺着在那薅。薅了有半垅,林涵美实在有点儿挺不住了,浑身直突突,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于是林涵美对苏老师说:“老师,我饿了。”苏老师没听清,说:“你热了,热了凉快一会儿。”林涵美旁边的段丽翠说:“她说她饿了。”苏老师说:“饿了呀?饿了待会儿薅完了去老师家吃饭。”然后林涵美只好接着薅,苏老师也帮着林涵美薅。薅了一会儿之后,苏老师见林涵美实在薅不动了,就让林涵美坐在地里等着他们薅完好去他家吃饭。 又等了好一会儿,大家终于都薅完了,于是去苏老师家吃饭。 苏老师和他爸妈家住一个院,中间是厨房,一家一个锅台,东屋他爸妈住,西屋苏老师和他媳妇儿还有他家的小男孩住。 林涵美他们到苏老师家时,天已经黑了。苏老师媳妇和好了面,准备擀面条。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当时姥姥在大姨家。爸爸走了之后,姥姥把林涵美叫到小后屋说:“涵美,你三姐结婚陆家文媳妇没告诉你们信儿吗?”林涵美说:“告诉了。她走的时候也没叫我们一声。”姥姥说:“人家告诉完信儿拉倒,谁到时候还叫你们一声?那要来你们自己就来呗。”林涵美想想也是。 姥姥问完了林涵美,就去前屋对大姨说:“涵美她三姐结婚,你知道林福海为啥没来吗?”大姨说:“他不知道信儿。”姥姥就说:“咋不知道信儿呢,人家陆家文媳妇都说了,告诉他们信儿了。”姥姥又说:“那当时没来了,现在来了,你就说二姐,我补个礼,连这话也不会说?就是笨哪。”大姨听了,没说什么,陷入了沉思。 这年夏天,大表嫂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 小表哥也有了女朋友。他女朋友姓杨,在大姨家住的县城一家单位里上班。大人们让林涵美管她叫杨姐。他们都说杨姐很聪阴。 大姨父还在北京学习。听说三表姐结婚他请假回来呆了几天,三表姐结完婚他又去了北京。 三表姐听说林涵美来了,回大姨家来看林涵美。三表姐和林涵美在园子旁边站着的时候,问林涵美说:“我结婚你咋没来呢?”林涵美说:“这不是没钱嘛。”三表姐说:“咱们姐们还用得着花钱吗?” 大表哥毕业后留校,此时放暑假,也在家里。 大表姐他们还是经常回来吃饭。小盼雨又长大了不少。 没过几天,大姨父从北京学习放暑假回来了。林涵美壮着胆子和大姨父说了一句话,说:“大姨父回来了。”大姨父很高兴,说:“啊,回来了。”大姨父从北京带回几盒镀金的首饰,分给大家。还分给了林涵美一条镀金的项链。每个盒子里首饰分好几样,除了项链,还有领带夹什么的。当时在大姨家的每个大人都得了一样。小表哥和他女朋友当时都没在,所以都没得着。 林涵美得了个项链,喜滋滋地去放了起来。 过了不一会儿,小表哥回来了。小表哥回来的时候,大姨父已经把好几盒子首饰分没了。因为当时在大姨家的亲戚特别多,大姨父的弟弟妹妹家连他们的孩子都在。 小表哥回来之后,不一会儿,让人叫林涵美去了客厅。小表哥对林涵美说:“涵美,把你的项链给小哥呗?”林涵美说:“行啊。”于是去拿来给了小表哥。 大表嫂听说了,还偷偷地问林涵美:“涵美,是你的项链给你小哥了吗?”林涵美说:“嗯。”大表嫂说:“涵美,你不给他,你给他干啥呀?给他他也给别人了。”原来小表哥回来之后,听说了分首饰的事,找到一个当初装首饰的盒子,朝大家要首饰,每种首饰要一样,想凑够一盒子,送给自己的女朋友。大表嫂和林涵美说完,林涵美心想:可是我都给他了。其实当时小表哥朝林涵美要项链时,林涵美以为他逗自己玩呢。以为他只是看自己能不能把项链给他呢。以为把项链给他,他又会把项链还自己,并夸自己一顿呢。所以才把项链给他的,没想到他真的要了。 林涵美的生日每年都在暑假里。这一年过生日的这天,大表姐给林涵美买了个花书包。书包很精致,由好多种颜色组成,上面带两个绿色的塑料卡子是开关。听说花了十八块钱呢。林涵美喜欢得不得了。小盼雨也想要这个书包,大人们就把书包藏起来,骗他说书包被别人拿走了。 大姨给林涵美买了好几件短袖和一条跑裤。大姨拿回来之后,大表嫂看了说有一件短袖和她的一样。林涵美有点儿害怕大表嫂要,大表嫂看出来了,就说:“涵美,赶紧放起来吧。”林涵美拿着衣服就去放起来了。 有时大姨也会问林涵美想不想家,林涵美说:“想。”又问想家里的谁,林涵美发现自己不说想爸爸,大姨就会很高兴。于是林涵美就总在别人问时说不想爸爸。 有一次大表嫂也问林涵美想不想家,林涵美说想。大表嫂问林涵美都想谁,林涵美说:“想我奶还有我哥。”大表嫂说:“那你爸呢,想不想你爸?”林涵美说:“不想。”大表嫂却说:“也想,是不是?”林涵美没说话。大表嫂又说:“你就跟你爸说,等你到老了,我养活你。然后到时候你也不养。你先这么说呗,他好能对你好。” 小表哥这一年感觉林涵美有点儿不服自己。于是对大表哥说了,并说林涵美也不会服大表哥。所以大表哥就叫了林涵美过去说:“涵美,你怕不怕我?”林涵美说:“不怕呀。”大表哥就开始说林涵美,把林涵美给说哭了。 林涵美跑到小后屋去哭。大表嫂来哄林涵美,对她说:“你大哥再问你怕不怕他,你就说怕。他为了在他兄弟们面前装,你就装着怕他,让他有面子,他还不能说你,多好。其实你心里不怕他。”大表嫂把林涵美给哄好了。 有一天下午,大表哥和大表嫂上街去。因为姥姥要走,大表嫂给姥姥买了一块夏天的布料。还给林涵美买了一个书包。 林涵美说:“大姐给我买书包了。”大表嫂说:“大姐给你买书包了?那我不知道。那这个书包就留着给你哥背吧。”林涵美却怀疑大表嫂本来就是给哥哥买的。因为那个书包是深蓝色的,并且样式也是男孩背的。再说大表姐给林涵美买了书包,即使当时她不在家,后来也应该听说了吧。 那块布料,大表嫂怕姥姥相不中,对姥姥说:“姥啊,给你买块布,高峰不愿意走,七块钱一米给你买的,你能不能相中啊?”没想到姥姥真没相中。更没想到的是,姥姥当即表现了出来。当着大表嫂的面,就对林涵美说:“涵美,这块布给你吧。”林涵美以为真要给自己呢,还乐了够呛,寻思可以用这布给奶奶做衣服穿。 大表嫂就哭了,说:“那我说上商店里买好的去,高峰非得不走了,说在哪买不一样。我寻思就在地摊上买吧。”大表嫂这样说,姥姥还是绷着脸,露出不快的神情来。 连林涵美都觉得姥姥有些过分,即使没相中,也别当着大表嫂的面露出来呀。 第40章 林涵美那段时间,因为衣服多,常常喜欢换衣服,穿这个穿一会儿,又去穿那个。大表哥见了就说:“涵美怎么总换衣服呢?”林涵美也没管他,一会儿又去换了一件。大表哥很严厉地说:“涵美,我不让你换衣服你怎么不听呢?”林涵美就哭了。大姨对大表哥说:“她乐意换她换去呗,你管她干啥呀?”大表哥说:“我就得管她。”大姨说:“她是你妹妹,你还管她?”大表哥说:“就因为她是我妹妹,我才管她呢,要是别人我还不管了呢。” 有一天,大姨忽然想起来,问林涵美:“我给你捎回去的衣服和干粮还有糖那个你大姨都给你了吗?”林涵美说:“就衣服和干粮,没有糖。”大姨说:“是吗?”又和姥姥说:“这陆家文媳妇,怎么这样呢?当时我们装的,那么些糖呢。” 林涵美因为眼睛不太好使,有一天,大姨让三表姐带着林涵美去配眼镜。林涵美从小眼睛就不太好使,看东西总是离得很近。 有一次,四姑带着小表弟来林涵美家。早上,大家还没起来,林涵美看见小表弟内衣上有个虱子,就告诉了四姑。四姑急忙说:“哪呢,哪呢?”林涵美指给她看,她拿起来一看,是个线头。四姑把小表弟伺候得很干净,听说他身上没有虱子。于是四姑笑话林涵美说:“眼睛不好使,线头说是虱子,人家我家孩子身上没虱子。”林涵美就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爸爸就说:“那本来线头有点儿像虱子嘛。” 别人家的小孩儿都能帮大人引针,林涵美引针却常常引不上。奶奶引针,多是哥哥给引。如果哥哥不在,奶奶找林涵美引,看林涵美半天也引不上,奶奶就说:“拿来给奶吧,还不赶奶这老瞎太太呢。” 三表姐带林涵美去配眼镜的地方,还有一个亲戚,是三表姐夫的大姐。 到了那,那的工作人员开始给林涵美验光,那里是配近视镜的。都到一千多度了,林涵美还是看不清。三表姐夫的大姐就有些急,埋怨那个工作人员没给好好配,工作人员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直到多年以后,林涵美才知道自己是远视加散光。当时因为林涵美总是离得很近看东西,大家都以为林涵美是近视。而当时的技术水平还看不出来你是近视还是远视。 后来那个工作人员又给调了半天,到二百五十度的时候,终于看得清楚点儿了。于是就配了一副二百五十度的眼镜。 配完眼镜,回到大姨家,大姨和大表嫂问林涵美看不看得清,其实看不太清,林涵美却说:“看得清。”大表嫂说:“你可别看不清,为了戴眼镜,就糊弄我们说看得清。”大表嫂还找来了电视报让林涵美念,林涵美连猜带看地念了一段,大表嫂没发现什么。 这年暑假,大家给林涵美的零花钱,林涵美又攒了二百多块钱。有一天,大表姐问林涵美的钱到家是自己花了吗。大姨说:“都教她爸给花了。”当时,大姨父的妹妹也在大姨家,就对林涵美说:“让你大姐把你的二百块钱存起来,剩下零的你拿回去,行不行?”大姨也让林涵美把钱取来让大表姐帮她存银行去。 于是林涵美去取了二百块钱拿来给大表姐,却有些担心大表姐会眛下自己的钱。大表姐看出来了,就说:“大姐不能要你的钱,你这才多少钱哪。怕你爸给你花了,帮你存起来。”大姨和大姨父的妹妹也告诉林涵美,大表姐只是把她把钱存起来,于是林涵美不担心了。 存完了之后,大表姐回到大姨家对大姨说:“存了三年,写的涵美的名字,单位写的你的单位。”又对林涵美说:“三年之后,加上利息一共是二百七十八,到时候我给你二百七。”林涵美见少了八块,就问:“为啥呀?”大表姐阴白了,就说:“到时候我给你二百八。”林涵美不说话了。 这个暑假,林涵美几乎玩了一个暑假,直到快要开学了,才发现作业还没怎么写,于是着起急来。大姨也跟着着急,不让小盼雨去打扰林涵美,让林涵美专心地写。可是作业实在太多了,林涵美写了好几天,却发现没写完多少。 大舅妈这时来了大姨家,大舅妈家就住在林涵美家所在村子的乡上,所以走的时候,可以把林涵美捎回去。 要走时,林涵美相中了大姨家放在小后屋的门槛上的大半瓶洗发香波,想走的时候把它偷走。 大舅妈却对林涵美说:“你相中这个了,相中这个到时候大舅妈给你要。” 第二天,林涵美和大舅妈要走的时候,大姨来小后屋看她们。大舅妈就对大姨说:“这个给我们吧。”林涵美看出大姨有些舍不得,但见是林涵美要,也给了林涵美。大姨还给了林涵美几十块钱。并叮嘱大舅妈看着林涵美把作业写完。于是林涵美跟着大舅妈先去了大舅妈家。 大舅妈家住在乡上的一处砖房里。此时姥姥正在大舅家。大舅家有四个孩子,两个男孩,两个女孩。大舅家的房子很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林涵美好羡慕。林涵美家只有两间土房,一间用来做厨房,剩下的一间全家人一起住。 林涵美于是在大舅家呆了几天。大舅妈看了看林涵美剩下的作业,就吓唬林涵美,说她写不完。林涵美却说写得完,然后就没命地写了起来。 快开学时,大舅用自行车把林涵美送回了家。 大舅走后,林涵美去找宋佳庆,问她写完了作业没有。宋佳庆说:“没有,刚写到单元练习三。”还说段丽敏她们压根一个字都没写。林涵美这时已经写完了单元练习七,于是想:那我也不写了,反正还有人没写完。 过了一两天,开学了,林涵美于是和宋佳庆一起去上学,这次她们升入了四年级。这一年的四年级正是由曾经搬走林涵美桌子的董老师教。四、五年级每年都是由董老师和另一个老师教,董老师如果这年从四年开始教,就一直教到五年。另一个老师也一样。林涵美他们小学是五年制的。 第一天开学,发完了书,董老师还没开始上课,没什么事,林涵美就在座位上坐着。 不一会儿,苏老师来了林涵美的班级。林涵美没想到,苏老师是来找自己茬的。 第41章 苏老师见到林涵美,就语气很不好地说:“林涵美,看校咋没来呢?你考第一就了不起呀?” 林涵美一听,觉得面子上很过不去,当即哭了出来。书包也没拿,就从教室跑了出来,哭了一路,跑回家里去了。 跑到家,林涵美还在哭。爸爸和奶奶问林涵美怎么了,林涵美说因为没有看校,苏老师把她说了。然后林涵美就躺到炕上去痛哭,并对爸爸说:“爸呀,我不念了。”爸爸用手巾给林涵美擦眼泪,说:“不念不念吧,你别哭了。”林涵美见爸爸同意自己不念,又有点儿舍不得,说:“爸,我还念。”爸爸说:“嗯哪,让你念,你别哭了。”那天林涵美哭了好久,才停了下来。当天没有上学去。 第二天,林涵美去找宋佳庆上学,问昨天董老师讲没讲课,宋佳庆说:“没讲。”又说:“昨天你走了以后,苏老师问董老师今年四年有多少人,董老师说十八个,有一个听说跑回家去了。苏老师说咋还跑回家了呢,董老师说不知道。李富贵说,是不是你开跑的,苏老师说啥开跑的。李富贵说,开玩笑开跑的。苏老师说,我没有啊。”宋佳庆也不太喜欢李富贵,于是说:“开玩笑开跑的就说开玩笑开跑的,还开跑的。” 第二天上了学,林涵美总感觉董老师对自己有些隐晦的成见,当时却没想阴白是为什么。很多年以后,林涵美才阴白:原来董老师是怪自己当初说出他搬桌子的事。 苏老师从那以后几乎没去过林涵美的班级。 有一次,林涵美在家里说:“我暑假都攒二百多块钱了,那二百让我大姐给我存起来了。”爸爸一脸可惜地说:“你要是拿回来花多好啊!” 有一天中午,段丽翠和两个女同学没回家。下午林涵美上学,无论如何找不到眼镜。林涵美平时都是上课戴眼镜,下课就摘下来放在眼镜盒里。 于是上课时林涵美对董老师说:“董老师,咱们班有人偷东西。”董老师问:“谁啊?”林涵美说:“是谁谁自己知道。”董老师有些生气地说:“没时间管那些闲事,这一天这么忙。”林涵美有些悻悻地坐下了。过了一会儿,董老师问林涵美:“林涵美,你到底啥丢了?”林涵美说:“眼镜。”董老师就走到林涵美的座位前,让林涵美把书包拿出来,他就开始帮林涵美找。董老师翻了一会儿,从书包底下把眼镜盒翻出来了。然后问林涵美:“是不是这个?”林涵美说:“是。”董老师就笑着说:“我说不能丢嘛,眼镜别人偷了也不能带,你要说别的东西丢了还有可能。” 到了秋天,学校让同学们自己去地里捡庄稼,俗称“勤工俭学。”然后学校让学生们把庄稼带到学校,不带庄稼带钱也可以。 所以那段时间,每逢星期天放假,林涵美就约宋佳庆去地里捡庄稼。 宋佳庆虽然学习不如林涵美,可是干活却比林涵美强很多。林涵美刚捡了一小把黄豆,宋佳庆已经捡了一大把。等林涵美好不容易捡一大把的时候,宋佳庆已经捡了小小的一小捆。 而且并不好捡,割过的黄豆地几乎没有多少剩下的豆枝。所以有时候林涵美和宋佳庆也去还没割的黄豆地去偷。即使偷,林涵美也偷不过宋佳庆,每次宋佳庆偷一大捆的时候,林涵美才偷了一小捆。因为怕被人发现,偷了点儿她们就急忙出来了。黄豆用绳子捆着,背回家里去。 林涵美家院子里秋天的时候,也堆着一垛黄豆。林涵美每次捡完黄豆回来,爸爸就说:“就捡那么点儿,扔黄豆垛上吧,到时候学校要,给你拿点儿。”可每次学校要时,爸爸却不给林涵美拿。林涵美说:“这黄豆垛上还有我捡的呢。”爸爸就说:“你才捡多点儿啊。”林涵美真是气死了。 有一年秋天,林涵美知道爸爸那样,捡回来的黄豆想自己单放。爸爸不让,非让林涵美放垛上去。林涵美不想放垛上,爸爸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说:“单放黄豆炸了,豆粒都跑地里去了,你放豆垛上去吧,到时候给你拿呀!”林涵美只好放豆垛上去了。到了时候,爸爸还是不给自己拿。林涵美觉得爸爸真是,挺大个人,占她一个小孩的便宜。 林涵美问宋佳庆:“你每次捡回庄稼,你妈让不让你把庄稼和家里的放一起?”宋佳庆说:“不的。我妈说要你那点儿玩意呢,你自己放着吧,留着交学校。”林涵美真羡慕她的家长。 林涵美从小是这么想的:干活有啥用?念书才有用。所以从小她就不注重干活,只注重学习。而宋佳庆是家里的老大,时不时地要帮妈妈干点儿活,所以干活能力比林涵美强。 入秋之后,可以采蘑菇了。有时下过了雨,林涵美会邀宋佳庆去大西边的柳条林子里采蘑菇去。采蘑菇林涵美同样采不过宋佳庆。通常蘑菇都很少,如果宋佳庆能采一小把,林涵美只能采到三四朵。偶尔赶上蘑菇多的时候,宋佳庆拿小筐采小半筐,林涵美采的只能盖住筐底。 冬天的时候,杨老师调回来了。常常去林涵美的班级里坐半天。 林涵美虽然学习好,这年冬天数学学到简便运算的时候,却有点儿不太会。林涵美常常找不到简便的算法。 有一天,奶奶没在家,去了一个姑姑家。林涵美趴在炕上写作业,爸爸在炕头上躺着,哥哥还没回来。 写着写着,林涵美就哭了起来。爸爸说:“老儿子呀,咋的了?”林涵美说:“不会呀。”爸爸说:“不会不会吧,来歇一会儿吧。” 林涵美她们从三年级开始用钢笔。如果哪天用着用着钢笔忽然没水了,就向同学借几滴,但第二天抽了水,还要还给人家。 四年级时,林涵美她们班有个留级生叫伊丽丽。冬天里的一天,林涵美听段丽翠她们说,借了伊丽丽的钢笔水,还的时候她就不要了。林涵美还不信,去问宋佳庆,宋佳庆说:“是,还的时候,她就说笔忘带了。” 林涵美想试试,当然是有点儿占小便宜的心理。这天晚上故意没抽钢笔水,第二天,钢笔没水了,就去向伊丽丽借了几滴。 后来还的时候,伊丽丽果然没要,说:“我忘带钢笔了。” 第42章 那时候林涵美他们上学,都是只星期天才放一天假的。 四年级冬天的时候,忽然一个周六只上了半天学,说下午放假,并说以后每个周六下午都放假。林涵美他们高兴坏了,背着书包回去的路上议论了一路突然多出来的半天假期。董老师也很高兴,说:“这是福利呀。” 转眼就到了寒假。刚放寒假的时候,奶奶要去四姑家。林涵美和爸爸、哥哥送奶奶去学校前面的油漆路上坐客车。 可是过了好几辆客车都说短途的不拉。有一辆客车停下,奶奶硬挤了上去,乘务员问奶奶:“老太太,你去哪?”奶奶说了去哪,乘务员说:“短途我不拉。”又把奶奶赶了下来。奶奶就有点儿着急。 又一辆客车开过来,奶奶向前跑了几步,忽然脚下一个踉跄,奶奶用手拄了一下地,起来之后就一直用一只手捂着另一只手的手脖子。 当时只林涵美在奶奶身边,爸爸和哥哥在车那问完了之后,过来说:“完了,不到。”爸爸看到奶奶总用一只手捂着另一只手的手脖子,就问:“妈,你手咋了,是不是折了?”奶奶说:“不能。”爸爸说:“我看看。”爸爸一看说:“这不折了吗,还不能啥呀?”又说:“回家吧?”奶奶点点头。于是一家四口又走回家里去。 回到家里,林涵美和哥哥见奶奶骨头折了,也不玩了,坐在炕上,都有些蔫蔫的。 奶奶却笑着对林涵美和哥哥说:“你们该玩还玩去,奶这胳膊没事。”于是林涵美去了宋佳庆家看电视,哥哥不知道去哪玩了。 后来爸爸从前屯找来了接骨头的人,把奶奶的手腕处打上了帘子。 奶奶当时梳的是长头发,第二天早上林涵美给奶奶梳的头,奶奶平时都是用一个卡子把头发绾几绾,梳成一个髻,林涵美也给奶奶这样梳。梳完了奶奶说:“我看看我大孙女给我梳的头。”用没摔坏的左手摸了摸笑着说:“梳得挺好!”林涵美说:“奶,以后我天天给你梳头吧?”奶奶高兴地说:“行。”可是没过几天,奶奶就把头发剪短了,剪成一个学生头的样式,是前院的老王太太给剪的。林涵美问奶奶为什么剪了头发,奶奶说不想梳长头发了。林涵美后来知道,其实奶奶是不想麻烦自己,因为她骨头好了以后,又把头发养起来了。 因为要伺候奶奶,这年寒假林涵美没去大姨家过。奶奶劝林涵美去,说家里还有哥哥和爸爸,可林涵美没有去。这一年冬天,林涵美家也没有杀猪。 过完了年,奶奶的骨头好很多了,临开学之前,林涵美才想去大姨家看看。爸爸要送林涵美去,在车站碰到了陆家文媳妇,她也要去大姨家,爸爸就让林涵美和她一起去大姨家,自己没去送。 在车上,林涵美问陆家文媳妇:“大姨,车费多少钱哪,我给你吧。”陆家文媳妇说:“不用,大姨给你花吧。”林涵美听见有人说车费是七块钱。买完了票,车开了一段时间,陆家文媳妇一摸呢子大衣的兜,说兜被小偷割了,丢了三百块钱。然后把兜翻过来给林涵美看,林涵美一看,上面有个刀口子。 到了大姨家,大表哥看到林涵美很高兴,笑着问林涵美:“涵美,寒假咋没来呢?”大姨也笑着问林涵美:“涵美,今年寒假咋没上大姨家来呢?”林涵美说:“我奶骨头摔折了,在家伺候我奶了。” 大姨父调到地区去上班了。大姨因为舍不得她的工作,也舍不得她可以种花的园子,没有跟去地区。所以大姨父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周五晚上回来,周一早上再去。 大姨父那天回来了。大姨跟大姨父说:“陆家文媳妇说,上咱家来,在车上丢了三百块钱。”大姨父说:“丢三百块钱,你就给人家拿三百块钱呗。” 大表嫂已经生了一个小男孩。 林涵美和陆家文媳妇在大姨家呆了两三天,陆家文媳妇要回家。大姨问林涵美是跟陆家文媳妇回去,还是再呆几天。林涵美说反正快开学了,她就跟陆家文媳妇回去得了。 要走那天,陆家文媳妇给了大表嫂二十块钱,说:“别嫌乎少吧,钱在车上丢了。就当我下奶了。” 大姨听说林涵美的奶奶骨头折了,还派了三表姐和三表姐夫跟着林涵美她们一起回来,看看奶奶。给奶奶拿了点儿礼品,林涵美记得有两盒麦乳精。 陆家文媳妇住林涵美家东边,车从东边进村之后,先送的陆家文媳妇。然后三表姐他们跟着林涵美去了她家。到了屋里,三表姐对奶奶说:“大奶,我妈听说你骨头摔坏了,让我来看看你。”奶奶很感动,哽咽着说:“你妈还惦记着我。” 看完了奶奶,三表姐让林涵美陪他们去看四姥爷。看完了四姥爷,车到林涵美家院外的时候,三表姐对三表姐夫说:“咱们就别到屋了,省得她奶哭。”于是林涵美下了车,三表姐也下了车,站在车外冲林涵美说:“林涵美,那我们就走了。”林涵美说:“嗯。”三表姐又进了车里,车开走了。 从大姨家回来,没过几天就开了学。于是林涵美又上学去。 四年级下学期,林涵美他们换了个地理老师,就是董二晒的父亲。董老师有个外号叫“董大步”,因为他走路每一步都走得很大。可他地理却教得不怎么样,他总是把习题的答案划得很长很长,同学们背起来很吃力。饶是林涵美这样记忆力好的学生,都感到了吃力。 不像陆老师,陆老师教思想品德,总是把答案压缩了又压缩,林涵美他们背起来很轻松。 有时候课堂上,陆老师划完了答案,还可以上外面背去。林涵美很愿意上外面背,每次都叫上宋佳庆上外面背。 有一次,学校里来了鸡,林涵美她们就在外面撵鸡玩。陆老师躺在教室里睡觉,听见声音,起来生气地说:“撵鸡干啥呀?” 陆老师看到班级有同学用圆珠笔写字,就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当初就因为用圆珠笔写字,所以没练好字。 董老师曾经和别的老师说过,说陆老师如果当班主任,能是一个挺好的高年级班主任。林涵美也这么觉得。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