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户清河村 第二章 噩梦 第三章 香儿是傻子? 第四章 泼辣的吕二娘 第五章 吕家人 第六章 吕洪要学武 第七章 出师不利的吕香儿 第八章 采蘑菇去了 第九章 二百文钱 傍晚,吕洪结束了第一天的学习,带着一丝疲惫地回到了家里。别说,为了吕洪进了学堂,吕二娘特意边夜给他做了一件葛白色的深衣,做为进学时穿的衣服。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绣什么花纹。可穿在吕洪的身上,还真有一些翩翩少年郎的味道。 吕香儿看到吕洪与平时不同的样子,还真有些自豪。身边能有这么一个英俊的哥哥,还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儿。而且,这哥哥对自己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吕香儿便很有眼色地,给吕洪打水,让他洗脸。 吕洪对于吕香儿的这种行为,也是很开心,就连第一天不太适应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听到吕二娘说,再有一会儿就可以吃饭,让吕洪歇一歇。吕洪便坐在了吕香儿旁边,点点她的小鼻子。 “哎呀,哥哥,你总压我的鼻子,以后一定会很难看的。”吕香儿打落吕洪的手,开始揉着自己的鼻子。说实话,吕香儿还真有些担心,自己不会像吕洪那么挺,反而趴趴的。 吕洪却是不介意吕香儿的小脾气,轻笑道:“我刚刚看你自己坐在这里傻笑,你笑什么呢。难道说,今天去采蘑菇,采了很多?” “哥哥,你猜我那些玩具卖了多少钱?”吕香儿一听吕洪询问,立刻来了兴致。 吕香儿回到家后,吕二娘已经从县里回来了。并且,她在看到吕香儿之后,便是一种很古怪的目光。在吕香儿实在受不了了之后,吕二娘才告诉她,她做的十个‘木蜻蜓’和八个‘陀螺’,全部都卖了。而且,还是以很高的价钱卖的。 从吕二娘的叙述中,吕香儿也明白了大周王朝的一些物价。像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钱。一斗米30文钱,差不多十多斤的重量,够她们三口人吃小半个月的。至于一头好牛却要四千文,也就是四两银子。而吕香儿做的那些小玩具,却是被一个商人用了二百文钱给包了。 “二百文钱,就那些烂木头?”吕洪听到这个消息,那双大眼睛立刻睁的滚圆。 二百文钱对于富裕的人家,不值得一提。可对于吕家来说,那足够一个月的日常生活用了。吕洪怎么也想不到,就凭着那点木头,弄出的那些小玩意,竟然卖了二百文钱。 吕香儿看到吕洪这副惊讶的模样,不由的笑出了声,引的吕二娘也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查看。不过,她见是吕洪与吕香儿在说笑,便又回到厨房继续炖肉。因为吕二娘也没有想到吕香儿做的那些小玩意,会卖了出去,还卖出了二百文的高价。虽然她绣的荷包与手帕也卖了八百文,可这里面还不包括面料与线的钱。 一边看着锅,吕二娘一边又开始在心里计算着,要不要继续做一些吕香儿口中的玩具到县里去卖。毕竟,那些木头山上可有的是,顶多就是再买一把锋利些的刀。在吕二娘的思量中,肉炖好了,吕家开饭了。 今天让吕家三人都是非常地高兴,吕二娘与吕香儿比平时都多吃了半碗饭,而吕洪却多吃了一碗。能吃饭的孩子在吕二娘的眼中,才会长的壮长的高。所以,看着空空的饭盆,吕二娘又是很乐呵地洗碗去了。 吕洪却是在教吕香儿一段文章,便牵着她来到厨房,小心地试探道:“阿娘,因为村里到县里的路程不是很近,学堂是上一天的课,休息一天。我想趁着明天休息,再做一些香儿做的玩具。” 吕二娘听到吕洪这么说,手上的动作立刻一顿。吕洪与吕香儿也都紧张起来,吕洪先说道:“阿娘,我一定不让香儿动手,就让她在一旁看着,教我怎么做。” 紧接着吕香儿也笑嘻嘻地保证道:“阿娘,香儿一定不动手,你就答应吧。香儿和哥哥,也想为家里挣些钱,好不让阿娘那么累。” 吕二娘已经收拾好厨房的一切,便用手巾擦擦手,转身来到吕香儿与吕洪的面前。她先摸摸吕洪的头,才弯下身子点点吕香儿的头,笑道:“香儿能挣钱了,阿娘真的很高兴。那好吧,明天阿娘到县里去买一把锋利的刀去。香儿可要记得自己说过的话,不能动手,就在一旁看着。” “阿娘,香儿一定就在一旁看着。”吕香儿见吕二娘点了头,不由的连连点头。不过,想到吕二娘要去买刀,吕香儿又将脖子上挂着的小刀扯了出来,说道:“阿娘,香儿有刀,不用买了吧。” 吕二娘摇摇头,将那把小刀塞进吕香儿的领口,认真地说道:“香儿,这刀是你阿爹留给你唯一的东西了,不能随意拿出来用,知道吗?” “哦,香儿知道了。”吕香儿被吕二娘牵着走,走进了正房,准备睡觉。 其实,吕香儿穿越之后就没有见过吕泰、封三娘,之后恢复了记忆,也只是感觉到吕泰、封三娘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亲人。那种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记忆,远远比不上吕香儿对吕二娘那么深厚的感情。 不过,吕泰与封三娘毕竟是吕香儿的亲生父母,她也不能不听吕二娘说的。因为,不听就是不孝了,吕香儿也只能点头了。而当吕香儿又想起吕泰让她背的那个酒方,吕香儿也有些怨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些穿越,感受那种亲生父母的亲情。 睡觉之前,吕洪在油灯下静静地看着书,吕二娘也在继续绣着荷包。吕香儿却躺在铺好的褥子上,想着如何以合适的借口,将自己知道的那些木制玩具说出来。那竹蜻蜓与陀螺,吕香儿是用自己闲来无事,瞎弄着玩的。吕二娘虽然有些怀疑,却将这个归功于吕香儿继承了吕泰的聪明才智。可那更多的木制玩具要是还用这个借口,就连吕香儿自己就感觉自己太逆天。 没办法,吕香儿现在的官方年纪毕竟只有五岁。要是太‘天才’了,对于现在的吕家来说,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想吕泰经营的飘香酒坊落到这个地步,也是因为吕泰太冒头了。 想着想着,第一天走了那么远路的吕香儿,便在疲惫之中,慢慢地睡了过去。而当吕二娘发现她睡着了,并给她盖上被子时,村正牛满仓的儿媳妇却来了。受村正的委派,她与牛丰收去村里各家通知,让各家出一个人到村正家集合,因为村正以宣布一件紧急的事情。 吕二娘便立刻收拾了下才出了门,而吕洪便留下来看着吕香儿,省得她突然醒来发现家没有人被吓着。熟睡之中的吕香儿是一点儿也不知道,村正所要告诉各家人的事情,就是因为邹月在回家之后,与她阿爹邹大牛说了采蘑菇时遇到的那件事。 很巧的,村正的儿子牛丰收正在与邹大牛喝酒,也跟着听邹月说旁边那座山发现的情况。听完之后,牛丰收就感觉到这件情似乎有些不妥,他便连忙回了家,告诉了牛满仓。牛满仓能当上村正,自是有几分能耐,一听这个立刻让牛丰收跟着他去了那座山看看。 这一看,牛满仓才知道发生什么事,并在回来之后,顾不得天已经黑。急忙让儿子儿媳联系各家,告知村民们旁边那座山发生的事。还很严肃地告诉各家,不允许随便到那座山去。 吕二娘从村正家回来之时,吕洪也已经睡下,她便没有叫醒他与吕香儿。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了县里的吕二娘,也没有来得及告诉吕洪与吕香儿。在旁边的那座山脚,来了一支朝庭的军队。 第十章 关于葡萄酒的幻想 第十一章 相遇 第十二章 平安回村 第十三章 木制玩具 第十四章 偷酿葡萄酒 第十五章 不用再躲下去了 第十六章 发财了 第十七章 出乎意料的反应 第十八章 葡萄好吃酒更香 第十九章 酒醉中秋节 天已大亮,吕洪练了一身的大汗,回到家中却见吕香儿还在熟睡。便又去院里拔了一根鸡毛,在吕香儿的眼毛上划来划去。直到吕香儿皱着一张小脸,睁开了眼睛,吕洪才‘嗖’的一下跑到最面里的屋里洗澡去了。 刚刚进屋的吕二娘看到吕洪的模样,就知道他又将吕香儿给弄醒了。笑骂了吕洪一句,吕二娘便快步走进屋里,将吕香儿抱在怀里。一边拍着她,一边轻声道:“香儿要是想睡,就再睡一会儿,阿娘拍香儿。” 本来已经很生气的吕香儿,一听到吕二娘这番呵护立时没有了脾气。嗅到吕二娘身上的香味,吕香儿立刻抬起了头,笑道:“阿娘,今天是中秋节了,你做了什么好吃的,香儿饿了。” “好,阿娘这就去端饭,早上咱们吃点简单的,等晚上阿娘给你做好吃的。”吕二娘点点头吕香儿额头,开始给她穿上襦裙。然后让她去洗洗漱,自己则去了厨房端饭。 等吕洪洗完了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袍衫,吕家三人才开始吃早饭。吃过早饭,吕洪按照吕香儿所说的,那昨天摘回来的葡萄一个个擦二净,装在吕二娘找出的坛子里。而吕香儿则是去厨房帮着吕二娘做胡饼,好在晚上的时候吃。 看着吕二娘和面,吕香儿就想起了前世的月饼。虽然月饼越来越没有原来的味道,可吕香儿每到八月十五都会买几块。再泡上一杯花茶,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吃着月饼,想着记忆中已经模糊的父母。 “香儿,你又在想什么呢?”吕二娘见吕香儿又发起呆来,立刻想到她可能是没有睡好,连忙说道:“香儿,你要是没有睡好,就进屋里睡,阿娘这里不用你帮忙。” “不是的,阿娘,香儿不想睡觉。香儿只是想起来,曾经吃的一种胡饼。”吕香儿看着吕二娘买来的白面,实在是有些想吃月饼了,便又将月饼的来历放在了吕泰的身上。看着吕二娘追问的神色,吕香儿便装做努力回想的模样,慢慢地说道:“阿爹从一个胡人手里买过一种奇怪的胡饼,那饼里有馅,却不是菜或者是肉。好像是松子,核桃,芝麻之类的。” “那能好吃吗?”吕二娘想想那些坚硬的果子,用锅烙出来得多硬,还不得硌牙。可看到吕香儿一脸向往的神情,吕二娘的便说道:“那好。阿娘昨天到县也买了那些果子,准备留在晚上吃呢。既然香儿想吃那种胡饭,阿娘就给香儿做。” “阿娘,你真好。”吕香儿看着吕二娘出了厨房,立刻回想月饼的做法。这古代没有烤箱,只能用锅烙,那就得让月饼软一些才行。里面的馅也不能都是干果,放什么呢。吕香儿出了厨房,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突然,吕香想起来的了,这户农家院的主人搬走之时,似乎还留下过一小袋子赤豆。把这赤豆煮烂了,再放些糖正好就是豆沙馅的月饼。想到这儿,吕香儿立刻跑进泥房,差点踩着几串葡萄,将小袋子拎了出来。 吕二娘也正好拿着一些核桃从正房走出,见吕香儿很费力地拎着小袋子,忙走过去抢着拎起,嗔道:“你这孩子,一刻也不得闲,这又是要做什么?” “阿娘,把这赤豆煮熟了,捣烂了放胡饼里吃。”见吕二娘又露出疑惑地表情,吕香儿忙说道:“阿娘,这是我阿娘问那个胡人怎么做的胡饼,那胡人说的。” “哦。”吕二娘点点头,将赤豆拎进了厨房。吕香儿却是暗自出了一口气,还好最近听说了很多封三娘的事,才知道她的亲生母亲是个爱吃的人。 拍了拍自己的前胸,吕香儿才走进厨房,告诉吕二娘怎么做那些赤豆。她先让吕二娘将那些赤豆放进锅里用水煮快烂了,再捞出来。然后,再将这些豆子捣烂,散糖拌均用大锅炒熟。虽然有些豆皮,那也没有办法了。 待吕二娘将加了猪油的面和好,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再将小块面团擀饼。吕香儿便用小手抓出一团豆馅,加点擀碎的核桃粉,放在面皮里。吕二娘再将面皮团成球,压成饼,最后入在锅里烙。不多时,一股香气便从飘满了厨房。吕二娘将第一上熟的胡饼晾凉,便从中间掰开,给了吕香儿一半,自己吃一半尝味道。 “没想到这胡饼这么做还真香。”吕二娘点点头,想着以后有时间就这么做胡饼吃。再回过头看吕香儿一脸满足的模样,吕二娘呵呵笑道:“香儿,还真是像全了你阿爹、阿娘。” 正说着吕洪却也被这香气引到了厨房,他见吕二娘与吕香儿都着这厚厚的胡饼,也拿起来一个大口咬了上去。这一口可是让吕洪一连吃了三个,要不是吕二娘阻止,都不知道他还能吃几个。 吕二娘白了吕洪一眼,拿过一个盘子装了六块胡饼,递到吕洪面前说道:“将你嘴上的油擦擦,然后把这胡饼给你师傅送去偿偿。” “知道了,阿娘。”吕洪在吕香儿的偷笑下,快速将自己嘴上的油擦了,才端过盘子。而在临走之前,他还吕香儿做了个鬼脸,逗得她呵呵直乐,才大步离去。 吕二娘将所有胡饼烙完,吕洪也回来了,他的手中还端着赵大婶做的一些吃食。正好已经是午时了,吕二娘便将早上剩下的馒头热了热,就着赵大婶送来的菜,吃了午饭。午饭之后,吕二娘继续在厨房里忙碌着,吕洪却是帮着吕香儿酿酒。吕家三口一直到了太阳下山,才算都清闲下来。 三口人休息了一会儿,待圆圆的月亮爬上了树梢,又开始忙碌起来。吕洪将屋里的桌子还有三个厚厚的垫子搬到了院子里摆好,吕二娘将之前做好的菜,端到了桌子上。而吕香儿便是拿着一个小坛子,到泥房里盛葡萄酒去了。 待吕香儿将小坛子捧出来放到桌子上,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八个冷热各一半的菜肴,外加一碟胡饼,一碟县里买来的桂花糕。菜肴虽然不少,可盘子却很小,足够三口人的食量却又剩不了多少。 看着一桌子的美味,吕家三口人笑呵呵地围做在一起。吕二娘做中间,吕香儿与吕洪分坐两旁。吕洪坐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拎着酒坛子,给三人碗里倒上了葡萄酒。而后吕香儿却是第一个举起了碗,先敬了吕二娘,后敬了吕洪。 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吕二娘也没有挡着吕香儿、吕洪喝酒。其实,在这段日子里,吕香儿先是做出了玩具赚了一百两,又酿出了葡萄酒。吕二娘越来越不当她是五岁的孩子,只认为吕香儿年龄虽然小,却因为所经历之事,成长的很快。对于吕香儿的变化,吕二娘是欣慰与心酸各占了一半,也就由着她的性子来了。 毕竟,一个人的心里藏了太多的事,却不发作出来,很容易闷出病来。这是吕二娘和离之后,深有体会的。她也是想趁着今天这个节日,让吕香儿醉一回,释放心中的苦闷。 吕洪却因实在是喜欢这葡萄酒,吕二娘也没有管他,可是过足了瘾。以至于吕香儿还没怎么样呢,吕洪再次醉倒在了院子里。吕二娘无奈,只得先将吕洪托进了屋里。 吕香儿却是看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了前世的父母,还有这一世已经不在人世的父母。两对父母对于吕香儿来说,都是亲生父母,却不在身旁。不过,吕香儿相信,两对父母都会在某一个地方,看着她,祝福她。 迷迷糊糊之中,吕香儿仿佛看到了两对身着现代与古代衣服的两对夫妻,正向着她笑。吕香儿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得眼角的泪由腮边落下,并轻轻地说道:“我不是一个人,我还有阿娘,还有哥哥。我一定会过上幸福的,快乐的生活。你们可以放心了……” 第二十章 酿果酒(上) 第二十一章 酿果酒(下) 第二十二章 水果汤 第二十三章 吕家小酒娘 第二十四章 三年 第二十五章 深夜来客(上) 第二十六章 深夜来客(下) 第二十七章 古怪的宋远 第二十八章 事发 第二十九章 对峙 第三十章 事终 第三十一章 吕二娘的决定 突如其来的闹剧,让吕家三口人都没有这个心情过节,这个中秋节便草草地渡过了。虽然回来的吕二娘、吕洪都没有说在县衙里的事,吕香儿却从前倨后恭的苗九身上看出来,张大嫂从今以后怕是不敢在来找事了。 让吕香儿没有想到的是,自张大嫂事件结束之后,她们吕家在清河村里显然成了‘异类’。除了赵家人还像往常一样与吕家来往,多数人在见到吕家三个人后,都是躲得远远的,在私下里还对指指点点的。显然,在这个时代,一个男人留在一个‘寡妇’家那么长时间,是不会让一般的人能接受的事实。 吕二娘无论如何也是这个时代的妇道人家,内心在坚强,也受不了被人论长说短。当初留下宋远在家里养伤,吕二娘是出于报恩之心,没有多想。吕洪的心思全放在了宋远的经历上,也没想到这上面。吕香儿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魂,更不用多说。所以,宋远被发现,最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的。前思后想了几天,吕二娘终于有了一个决定。可想想自己的一双儿女,她还是想先与吕洪、吕香儿商量一下,再做最后的决定。 “什么,阿娘,你想要搬到县里去住?”刚刚吃过了晚饭,吕二娘收拾好厨房回到屋子里,便对吕香儿、吕洪提出离开清河村。 听到吕二娘的这个决定,吕香儿瞬间就有了一种‘不舍之情’。这里可是她来到大周朝后,过得最温馨幸福的家。而且,这里还有她的那些没有发酵好的果酒。这一走,这些果酒可怎么办,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相对于吕香儿‘不舍’,吕洪却是明白吕二娘想离开清河村的原因。说实话,来往于学堂与清河村,吕洪自然是听了不少闲言碎语,心中也是不舒服的。就是吕二娘今天不提出这个想法,吕洪的心中也隐隐有了这个意思。 只是吕洪同吕香儿一样,都舍不得这里。在这户农家小院里,吕洪渡过了很快乐的三年时光。可为了自己的母亲,与未来还要嫁人的妹妹,放下手中书的吕洪,很是认真地点点头,说道:“阿娘,用不用我请假,帮你找房子?” “不用,也不急着搬,我慢慢找就可以了。”吕二娘见到吕洪与吕香儿的表现,心中微安。可见吕香儿心疼的表情,那里还不知道她的心思。 呵呵一笑,吕二娘便用自己略微粗糙的双手,故意揉了下吕香儿的脸,笑道:“看你小脸都挤到一齐了,阿娘知道你的那点儿小心思。阿娘答应你,一定要找个带大大院子的房子,让你酿酒。至于这里的房子,阿娘也不会卖出去。等香儿什么时候想回来了,咱们就回来看看。” “真的啊,阿娘,你真好。”吕二娘想的这么周全,让吕香儿一扫之前的郁闷,反抱着吕二娘呵呵直乐。在她的心里却涌动着一股被人放在心里的感动,这种感动让吕香儿很想大呼,有人疼的感觉真好。 离开清河村的决定,被吕家三口人一致通过,麻利的吕二娘便很快地行动起来。忙了家里的事情,吕二娘便不怕辛苦地来往于县里与清河村,寻找适合的房子。话说这三年卖果酒的时间,吕二娘在青石县也认识了不少人。虽然都是酒楼饭馆里的掌柜的,却也因为县丞暗中照顾的关系,在吕二娘的打听之下,很是热心地帮忙。 被强行留在叶枫家养伤的宋远,能过辗转知道了这个消息。为了自己给吕二娘造成的麻烦,他便不顾自己刚刚好转的伤势,也帮着吕二娘寻找新房子。当然,为了避嫌,这次的宋远身旁是有叶枫的那个跟班叶顺陪着的。叶枫无法出面,却也在暗中出着力,让细心观察的苗九再次吃了一惊,思索着宋远的背景。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没有半个月,吕二娘便在青石县的边上,相中了一处院落。正房也是三间青砖瓦房,两侧也各有一间瓦房。除去这些房子,便是一圈草棚。至于院墙,却不是篱笆的而是砖墙,还很高。在外面跟就看不到院子里,这是让吕二娘最满意的地方。 说起来还真巧,这房子还是苗九给找到的。说是为了给吕二娘赔罪,出了点小力。并明言这院落可是原来的主人要卖的,不是他做了什么手脚的。为此,苗九还让原来的主人与吕二娘面谈,吕二娘才知道这么大一个院子,是原来的主人用来专门养猪贩卖的。后来,因江南打仗,物价上涨,主人陪了钱不得要将这个院子卖了。 吕二娘看好的房子,很是高兴地告诉了吕洪与吕香儿。吕洪不是太在意住在哪里,只要吕二娘与吕香儿满意就行了。吕香儿却是眼睛闪着光亮,要提出去看一看。 吕洪见吕香儿算计的神色,很是好笑,便说道:“阿娘,明天学堂不上课,咱们就去看看新家吧。” “行,你不说,我也想带你们兄妹去看看呢。”吕二娘看好了房子,回到家里便开始收拾不是这个季节穿的衣物。吕香儿听到明天要去看房子,却要立刻睡觉。吕二娘与吕洪无奈,只得都放下手中的事,早早安歇。 第二日,在吕香儿的催促下,吕二娘架着牛车,早早地拉着吕洪与吕香儿出了清河村。或许是温暖朝阳的照射,或许是离开了清河村,吕香儿这心情反正是很不错。而当看到了新房子,吕香儿更是惊喜万分。 像吕二娘所说的,这院落的布局与清河村的家几乎一样。只不过这里的房子要比清河村的好,院子也大了四五倍。看着宽敞的院子,吕香儿的脑子里突然浮现出记忆深处的飘香酒坊。 吕香儿虽然对吕泰与封三娘的记忆模糊,可与吕二娘闲聊时,也没少听说过这对夫妻的事情。时间长了,吕泰与封三娘爱女如命的形象,也就印在了吕香儿的心里。有时,吕香儿想到吕泰的愿望,让飘香酒坊的酒香飘满大周朝,也会幻想一下。因为吕香儿在前世也是摆弄酒的,还很爱好研究酒,与吕泰还真得很像。 之前吕二娘找房子时,吕香儿就有些担心吕二娘找到的房子还是否合适她酿果酒,此刻看到了这个院子,吕香儿突然有种‘也许还可以酿发酿粮食酒、蒸馏酒’的想法。 发现吕香儿愣愣地看着院子,吕洪有些好奇,就来到她的身边,问道:“香儿,再想什么呢。” “酿酒。”吕香儿想的太入神,顺嘴就说出了心中所想,让吕洪好笑地说道:“你呀,还真是个小酒娘。除了酿酒,你就想不到别的了。” “你才不跟你说。”吕香儿不理会吕洪的调笑,跑到正在各个房子里仔细察,顺便简单打扫的吕二娘面前,很是急切地说道:“阿娘,这院子这么大,我可以继续酿酒吗?” “当然,咱们香儿酿的酒,那么多人喜欢,还能赚钱,当然要继续酿了。”吕二娘在找房子时,就想过以后以为什么为生活来源。最终,她还是决定成全吕香儿,也算是继承兄长吕泰的遗志。 吕家人本就有是商甲之家,此时生活来源都困难,还能妄想让吕香儿成为一个大家闺秀吗。吕二娘心里的打算很简单,趁着吕香儿还小,要多赚一些钱。无论以后吕香儿能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她那丰厚的嫁妆,不会让任何一家人小看于她的。 吕香儿可不知道吕二娘想的那么远,听到吕二娘的肯定,便高兴地说道:“阿娘,这院子这么大,咱们可要好好建造一番。我现在不止想酿果酒,还想酿造粮食酒。” “香儿,你真想建造一个小酒坊?”吕洪听到吕香儿话,有些吃惊。 士、农、工、商,历朝历代都是将商人排在最后,就可以说明商人在这些时代的地位。吕洪一点儿也不想吕香儿,在未来会被人笑。在他的心里,吕香儿是最好的。 吕洪的这种担忧,早在吕香儿酿果酒之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吕香儿知道吕洪担心自己,她却不在乎。为了自己的目标,吕香儿决定让吕洪明白自己的想法。 看着吕洪,吕香儿很认真地说道:“哥哥,只要我们自己过的舒服,管别人做什么。而且,我不觉得行商有什么不好。行商可以赚钱,可以吃穿不愁,还可以帮助别人。如果吃不上,穿不上,就是公主也得想办法赚钱;如果我们有了钱,就可以救济那些受了灾的人,可以救很多人,不比做大家闺秀让人更敬重?” “香儿,你……”看着侃侃而谈的吕香儿,吕二娘一脸的诧异,心中却很是自豪;她的香儿长大了。 吕洪更加想不到吕香儿能说出这么有深意的话来。他很想反驳几句,却不知为什么,找不出一句话来说。最终,他只得轻叹一声,认同了吕香儿那些在学堂先生一定会认为的‘歪理’。 第三十二章 离开 第三十三章 新的开始 第三十四章 添人进口 九月中旬,忙碌了半个月的时间,吕家的大院终于焕然一新。从外面打眼一望,还真有些高门大户的感觉。而走进了吕家的院子,一个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酒坊便落入来客的眼中。 一条青石板路将大院子分成了两部分:左面是一个酿酒的小作坊,一目了然的晾堂、炉灶,角落里的堆着很多酒坛子;右面却是农家小院的布局,一片种着青菜的园子,一个用篱笆围成的小地方里面有七八只小鸡,往里去还有一个葡萄架子,下面是一张石桌。 最后便是坐北朝南、宽敞高大的青砖正房,两侧还是厨房与放杂物的房子,角落里还有一个牛棚。在正房的后面,也多了一个小小的内院,是专门为越来越大的吕香儿准备的住所。 看着这个不同之前的院子,吕家三口人心情真是不太一样。吕香儿是绝对满意的,而且她还幻想起以后再换房子时,要建个什么样的。吕洪却是看着那个酒坊很是碍眼,因为他在怪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让母亲与妹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吕二娘却是三人中最正常的,她很是肉痛五百两多的银子就这么没了。 “咦,今天完工了。没想到这院子收拾之后,居然这么整齐。”熟悉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吕家三人的心绪。宋远面带着笑意,还着叶顺很是随意地走进了吕家的院子。 没有了干活的那么多人,吕二娘面对宋远,立刻有些局促。扔下一句去做饭,便躲进了厨房。吕洪做为家里的男人,也很喜欢与宋远相处,马上就迎了上去。而吕香儿看看厨房的方向,又看看宋远,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宋远却是看看厨房,转过身打量着院子,声音不低地对吕洪说道:“洪哥儿,你家这院子太大,还要酿酒,应该添些人口。香儿不是说,这酿酒的工艺不能外传吗,最好买丫头小厮之类的,将她们的买身契抓在手里。” 吕洪对宋远的话,深以为然。吕香儿之前就说过,要是酿粮食酒,还真不能随意雇外人。可要是买了两个人,那就不同了。有了买身契,就不怕这些人不老实。即使他以后不在家了,也能放心吕二娘或者吕香儿病了有人照顾。 想到这儿,吕洪忙跑到厨房征求了吕二娘的意见,才对宋远说道:“先生说的极是,我阿娘也同意了。就是不知道这去哪里买丫头……” “这得找相熟的牙侩。”宋远点点头,转过身便叫过叶顺:“叶顺,这事还得你找个牙侩来。你老跟着我,你家大人那里也不顺手,我也顺便找个小厮吧。” “是,宋先生。小的这就去找牙侩,带些人来给先生与洪哥儿看看。”叶顺早有些腻了整日跟着宋远来吕家。虽然他也很喜欢吕家的果酒,可他总闲着,就感觉这全身都不舒服。此时一听宋远的要求,很是开心去办事了。 走到宋远与吕洪身旁的吕香儿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却也明白只能这样去做。说实话,对于雇人酿酒,吕香儿这心里也不太踏实。如今吕家能赚钱,而她有熟悉的事儿,也只要酿酒了。万一被人窃取了蒸馏酒的秘密,她还如何赚钱呢。 想着心事,吕香儿也来到厨房帮着吕二娘做饭,母女两人也就一边忙碌着一边聊着天。直到饭菜都摆上了桌,吕香儿才发现吕二娘因做饭额头上累出的汗,便提议道:“阿娘,既然要添人口,咱们就买一个会洗衣做饭的,让阿娘也享享福。” 吕二娘听到吕香儿的话,只是点了点她的额头,这脸上却是笑的很是灿烂,顺便白了坐在桌旁的吕洪一眼。吕洪摸摸鼻子,老实地吃饭。其实,他也想到给吕二娘也找一个帮手的,却被吕香儿抢了先,没表达出自己的孝心。 虽然吕洪得了一个白眼,他却没有任何地在意。还是将吕香儿喜欢吃的菜,往她的碗里夹。而吕香儿也是像吕洪一样,给吕二娘、吕洪夹菜,还不忘记宋远这个客人。 一顿饭下来,宋远看着和睦的一家人很是羡慕,终于忍不住笑道:“常听人说,闺女要儿子好,原来如此啊。” “那宋先生也快快成家,生个闺女啊。”吕香儿听了宋远的话,立刻装做不在意的说话。可她眼中的余光,却是紧紧地盯着宋远的表情。 果然,宋远立刻有些不自然地向吕二娘飞快地看了一眼,才低下头说:“这都吃过午饭了,叶顺还没有回来,我去出去看看。”说完,宋远便起身走出屋子,吕洪点点吕香儿的头,也随后跟了出去。 “阿娘,你看哥哥又点我的头,我都快被她点傻了。”吕香儿回了吕洪的背景一个白眼,又向吕二娘委屈去了。 吕二娘却是没有像往常一样,哄吕香儿开心,而是轻叹一声:“香儿,以后别在宋先生面前说这样的话了,会惹起宋先生伤心之事的。” 伤心之事。吕香儿一听这里还有内幕,忙凑到吕二娘面前,急问道:“阿娘,宋先生有什么伤心之事?” “听你阿娘说,宋先生他……”似乎想着什么的吕二娘,顺嘴刚说到这儿,便回过神儿停止继续说下去。转为向吕香儿嗔怒道:“姑娘家,打听这些事做什么。” “是阿娘先说的,还怪我。”吕香儿嘟囔着,将桌上的碗筷收拾好,端出了屋子。不过,她的心中却是对宋远的‘伤心之事’,还有吕二娘回忆之时,脸上的神情也让吕香儿越来越感兴趣。 收拾好了厨房,吕二娘又回到屋里继续做着针线活儿,吕香儿与吕洪坐在葡萄架下,很快做完了宋远留的功课,便聊起了要继续酿果酒之事。宋远便也在此时,说出了青石县有很多人都去山上采葡萄吃。 “不出一个月,这个消息就会传到江陵府。”宋远看着葡萄架,想着葡萄酒的味道,很有信心地说道:“只只要那边百姓知道葡萄是能吃的,这葡萄酒也就不愁没有人买了。” “香儿,既然咱们已经决定要买丫头小厮了,你想酿多少果酒,就酿多少。只要你和阿娘,不累着就行。”吕洪看到吕香儿亮晶晶的眼睛,就知道她现在的脑子里,满是白花花的银子。 如今酿果酒、喝果酒已经是很平常之事了,这种情形正以青石县慢慢地向四周扩散。不过,所有喝过吕香儿酿出的果酒之人,都还是认为别的果酒没有她酿出来好喝。吕香儿的果酒也就有了一定的顾客,为了能多赚些钱,她才想要要多酿些,而将这院子的下面挖了个大大的酒窖。 正商量着如何采集大量的葡萄时,叶顺终于回来了。跟在叶顺身后的,是一个相貌普通举止却很精明干练的中年人。在两人进入院子之后,吕香儿还听到外面似乎还的声音,便猜想那便是要卖身的丫头、小厮什么的。 吕香儿也是听说,从江南逃过来不少的难民。有的生活不下去,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只能买身混口饱吃。想来,这牙侩应该带来不少的人。吕香儿虽然很想去看看,可她还是记得吕二娘所教的姑娘家的矜持。不过,这却不妨碍她快步回到屋子里找吕二娘来挑人,顺便跟在吕二娘的身边看看家里即将添什么样的人。 待吕二娘这个吕家的主人出了屋子,坐在葡萄架下。叶顺才介绍起身边的中年人,说是这青石县最好的牙侩。院外所带来的人,也是这个牙侩手底下,最好的人。 对此,吕二娘不至可否,而是让牙侩将那些人领进来。在那那牙侩出院子之前,吕香儿却是发现他的目光闪了闪似乎在思量着什么。之后却是等了一刻钟,他才将十多个男男女女领了进来,为在场的人一一介绍。另外有一些声音,远远而去。 看着排成一排的人,吕二娘先是看了半晌。才将目光放在四五个人的身上,问了几人的来历与身世。在这几个人中,吕二娘最终留下两个整洁干净,语气朴实却很壮实的小丫头。 看吕二娘挑的这几个人,宋远暗自点了点头,转过头却笑道:“二娘,我也想买一个小厮,还要麻烦二娘帮着挑一个。” 宋远无所谓的语气让吕二娘有些微窘,可她明知道有些不妥,却还是念着宋远对吕家的恩情,忍不住点头道:“既然宋先生不嫌我的眼光,那我就帮宋先生挑一个。” 再次看了一圈,吕二娘便指着一个从江南逃过来,父母先后亡故的孤儿,询问宋远的意见。这十多岁的少年看上去没有什么精神,却在吕二娘出声之后,现出感激的神色。宋远见此,便点了头就要他了。 给了银子收了几人的卖身契,满腹疑惑的牙侩带着剩下的人离去了。宋远看看天色,便也起身带着刚买来的小厮小武,与叶顺告辞了。这个时候,吕香儿才知道,买来的丫头与小厮,主人家是可以随意改名的。 见吕香儿有些意动,吕二娘便让她也给两个小丫头改个名字,吕香儿见两人小小翼翼的神情却是拒绝了。人家都已经卖身了,却还给人家改名字,让人家忘记自己的一切,吕香儿还真有些做不出这样的事。 第三十五章 雇人摘葡萄 吕家突然之间多出两个丫头来,热闹了许多,却让吕香儿感觉有些适应。没办法,她的身体里装着的是现代的灵魂,面对两个对自己卑躬屈膝的同龄人,吕香儿还真是不自在。 可发现吕二娘与吕洪平和的态度,吕香儿又感觉自己有些大惊小怪,努力地适应着这个‘万恶的旧社会’。可能也是因为两个丫头的原因,吕香儿越来越渴望有更多的钱,她可不想落到去卖身为奴的地步。随着家里的积蓄越来越少,吕香儿很快里将酿葡萄酒的计划摆上了日程。 吃过了早饭,吕洪去了学堂,吕二娘回到屋子里做着针线活儿,两个小丫头收拾厨房,吕香儿便坐在葡萄架下看着对面的小酒坊思考着。此时正是葡萄成熟季节,也是酿葡萄酒最佳的时候。如果家里的人全都上山去摘,也不知道能摘多久,才能将新建的酒窖装满。 “看来只有收购葡萄了。”吕香儿想着清河村的赵秀、邹月,决定让她们赚些小钱,雇清河村的小娘子们上山摘葡萄。经过三年多的观察,吕香儿还是感觉到清河村附近两座山上的葡萄最好,特别是靠近江边的那座山。 有了新的打算,吕香儿便起身,准备去屋里与吕二娘说说。可她刚转过身,就见两个丫头站在厨房门口扭扭捏捏,似乎像走过来,又有些害怕。吕香儿很是好奇,便笑道:“枣儿,小桃,你们俩人做什么呢?” “啊,小娘子,没,没做什么。”两人被吕香儿的声音吓的一抖,名为枣儿,有些黑的小丫头更是连连摆手。而名为桃儿,眼睛很大的小丫头,看着枣儿的举动很是着急。眼看着吕香儿要抬脚,便鼓起勇气走到吕香儿面前,低声道:“小娘子,奴婢与枣儿虽然只有十岁,却是什么活儿都能做的。也不怕累,也不怕苦,请小娘子,娘子不要再将奴婢两人卖了。” “我什么时候说要将你们再卖了?”吕香儿见两个小丫头就要哭出来的样子,忙招了招手,将两人叫到葡萄架下仔细询问。 在来吕家之前,枣儿与小桃已经被分别卖到过一户人家了。买下枣儿的那户人家是个书香世家,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便嫌弃枣儿粗手粗脚还很笨,又将她卖了。买下小桃的那户人家是个大家族,人多事非多,小桃被莫名其妙地顶了罪也被卖了。 辗转来到了吕家,两人都很喜欢这个人口简单,主人也和善的吕家。可两人自来了之后,除了洗衣做饭,就是喂喂鸡,给菜园子除除杂草。闲下来的时间很多,让两人很是不安。两人很怕吕家认为她们吃白饭,不干活,再将她们卖了。 “你们两人的意思是,因为没有活儿干,怕被我和我阿娘再次给卖了?”吕香儿见两人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哭笑不得的同时却感觉很是悲凉。这个时代就是两个极端并存,有钱有势的想更有钱更有势,最低层的人只想着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枣儿被卖到大户人家做丫头,是因为家里孩子多收成不好。小桃却是由江南逃过来的难民,因一路奔波家里仅有的亲人病故,不得以才卖身为奴,想吃口饱饭。而像枣儿、小桃的人有很多,吕香儿一个弱小的女子,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在自身不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出些小力了。 “枣儿,小桃,你不用多想。现在是没有多少活儿可做,可再过几天,你们可别累的哭鼻子就行了。现在你们两人将边的坛子都擦干净,别让里面有一点儿的水。” 吕香儿见枣儿与小桃很是高兴干活去了,便摇着头进了屋。待她抬起头时,却见吕二娘看着自己笑。吕香儿连忙跑到吕二娘的身边,道:“阿娘,你笑什么?” “阿娘是高兴,高兴咱们香儿心地善良。”吕二娘被吕香儿摇的无法继续缝制,只得放下针线,将吕香儿拉到面前坐好,才继续说道:“香儿,心好是好事。可你以后会遇到很多的事,一定不要随便发善心。有的时候,你的善心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事儿的。” 听着吕二娘的感叹,吕香儿顿时有些茫然,不明白吕二娘突然说这话的意思。而吕二娘见吕香儿的表情,误以为她听不懂,便低下头继续做忙起来。在她的心里,却想着日后要用心教吕香儿这些东西,以免在吕香儿嫁人之后吃亏。 吕二娘快速恢复到平常,吕香儿便认为她又想起什么伤心之事,也就没有往下问,转而说道:“阿娘,现在已经是葡萄成熟最佳的时候了,我想趁着这个时候多酿些葡萄酒。” “那就酿吧。”说到自家的生活来源,吕二娘再次抬起了头,有些为难地说道:“咱们都不在清河村居住了,这葡萄怕是不好摘吧。” 吕香儿知道吕二娘一点儿也不想回清河村,立刻笑道:“阿娘,今年咱们不亲自上山摘葡萄了,咱们也做回商家,雇人上山摘葡萄。” “雇人?”吕二娘有些疑惑地看向吕香儿。但见吕香儿越来越清秀的脸庞,清澈的眼睛,她很快明白了她的心意,脸上不禁露出笑意说道:“如今这果酒本就挣不了多少钱,再雇人摘葡萄,挣的更是少了。” 吕二娘没有反正,让吕香儿暗自松了一口气,马上接道:“阿娘,少赚又不是不赚,咱们多酿些,多卖些,也是一样的。而且,咱们雇清河村的人上山摘葡萄,她们一定要会念着咱们吕家的好,顺便让那些人后悔去。” “你啊,这小脑袋怎么长的呢,都快成精了。”吕二娘点点头吕香儿头,轻轻一笑,同意了她的想法。 待吕香儿跑出去之后,吕二娘才想到此时也是到了丰收的时候,农户都应该很忙,能上山摘葡萄的也就是那些像吕香儿大的小娘子,小郎君。她便有些怀疑这些半大的孩子,能不能摘回来好的葡萄。不过,再反过来想想,摘葡萄能赚钱,这些孩子应该是能用心的,吕二娘便又低下了头。 如今,吕洪成长的很快,能替吕二娘分去不少的负担。而吕香儿的心思越来越多,似乎也不用吕二娘操心什么。吕二娘感觉这日子,似乎越来越舒心,也乐得放手让两个孩子独立。 再说吕香儿得了吕二娘的同意,便跑出房间,来到枣儿与小桃的旁边,一边看着两人忙着,一边与两人闲聊。吕香儿想雇清河村的人上山摘葡萄,却不知道应该给多少钱。才想着从枣儿、小桃的身上知道。果然,从闲聊中,吕香儿不仅对两个丫头又多了些了解,也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转过身,吕香儿就在枣儿与小桃莫名其妙的眼神中跑到了屋子里。简单的算计了下,吕香儿便求着吕二娘拿着银子出去换些铜钱。吕二娘见时间还早,想着也应该去买些肉来中午做着吃,便放下了针拿着银子出门了。 吕二娘前脚刚走,宋远与他的跟班小武就进了吕家的院子。吕香儿立时收起心思,认真地与宋远学习。其实,宋远这个人还是很博学的,而且还是文武全才,要不然也不会被吕泰请求做吕香儿西席。 听着宋远很是风趣明白地讲解书中那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就连枣儿、小桃还有宋远的跟班小武,都听的津津有味。而吕香儿这个成人的灵魂学习起来,在宋远的眼中却是异常的聪慧,可惜是个女儿身的惋惜。 吕香儿刚刚写完两篇工整的字,吕二娘与吕洪回来了。宋远见吕二娘将一串铜钱给了吕香儿,很是奇怪,却没有多问。而与吕二娘一同回来的吕洪,自然也知道吕香儿的打算。看出宋远的疑惑,便主动与他聊天说起酿葡萄酒之事。 听到吕香儿要到清河村雇人摘葡萄,宋远便明白这其中的意思。想到要不是因为他,让吕二娘无法在清河村住下去,吕香儿也不致于雇人摘葡萄,宋远立时又感觉到内疚起来。有了心事的宋远,也无心留下来吃饭,找了个借口便带着小武离开了。 宋远的离开让吕二娘与吕香儿很是诧异,便将目光瞄向了吕洪。吕洪连忙摆手,急道:“我也没说什么,就是告诉宋先生,香儿要雇人摘葡萄,酿葡萄酒这件事。” 吕二娘想不通宋远离去的原因,就以为他肯定有事才走的,没当回事继续在枣儿、小桃小心翼翼地帮助下,做着午饭。因为吕洪的学堂与吕家不是很远,吕洪每天中午都回来吃饭,宋远平日也是在吕家吃午饭,吕二娘每天都是亲自下厨做这顿饭。既然枣儿、小桃来到吕家之后,吕二娘也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吃过了午饭,吕洪便准备去学堂了。发现吕香儿在数着铜钱,吕洪摇摇头,笑道:“别数了。明天我又不去学堂,我陪着你去清河村,顺便看望下师傅。” “我也是这么想的,让阿娘在家歇着,咱们兄妹去清河村。”吕香儿向吕二娘一笑,一点儿也不想吕二娘再受到别人的白眼。 第三十六章 再回清河村 清河村还是那个清河村,农户们在农田里忙碌着。一片片的金色,预示清河村又迎来的一个丰收年。而坐在牛车上的吕香儿,看着越来越近的清河村,却有种物是人非的感叹。 看着吕洪身旁坐着的叶顺,吕香儿终于明白了宋远在昨天为何没有吃午饭就离开了。他这是有些内疚,才在而在今天早上,让叶顺早早地来到了吕家,陪着吕洪兄妹去清河村。 叶顺是叶枫的跟班,与他见过很多人,清河村的村每次到县里都会拜见叶枫,自然认得叶顺。有了叶顺在身旁,相信村正牛满仓一定会帮着吕家兄妹的。而且,有了村正的提醒,村里那些爱搬弄是非的人,也得小心着不敢给吕家兄妹难堪的。 宋远的这个安排让吕香儿非常地感激,并记在了心里。想着有了适当的时机,她也一定会回报宋远的。而吕洪对宋远却是更加的佩服,现在有了向宋远拜师学习武艺的意思。 吕洪一点儿也没有怪罪宋远的意思,可他对清河村却是存了很大的怨气。他就不明白,他们从没招惹过别人,自家过自家的日子。为什么同一个村里住着,有些人非要来欺负他们家。 见牛车即将到了村口,吕洪便转过头对吕香儿说道:“香儿,等会儿到了村子里,你先去咱们的房子等着,我与叶管事去村正那里。” 叶顺见吕洪竟然叫自己管事,心情很是舒畅,连忙对这个宋远喜爱的学生点头道:“小娘子尽管去就是了,我一定不负宋先生的嘱托,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那好吧,就拜托叶管事了。”吕洪愿意出头,吕香儿乐得躲在后面。再说,除了赵家与邹家之外,吕香儿对清河村的其他人,还真没有太多的好感。此时不用去面对这些人,吕香儿自然十分高兴。 吕洪见吕香儿发自内心的笑容,便知道她同自己是一样的心情,心里很是舒畅。又反复嘱咐了几句,吕洪才将牛车停下,让吕香儿自行离去。直到看不见吕香儿背景,吕洪才架着牛车向村正牛满仓的家驶去。 叶顺从头看到尾,不由的叹道:“洪哥儿与吕小娘子的兄妹感情还真是好。不对,洪哥儿一家三口的感情,真是让人羡慕。” 对于吕香儿与吕二娘、吕洪的关系,叶顺从叶枫那里也是听说了的。他没有想到,那么可爱的吕香儿居然有那样悲惨的身世。同时,他也羡慕吕香儿没有了父母也享受到了亲情的幸福。至少,吕香儿是比他叶顺幸福的。 推开院门,吕香儿走进了院子。看着曾经的家,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吕香儿却感觉不到一丝的生气。环视了一圈与离开时相同的院子,吕香儿的脑子里,不由的浮现出在清河村三年的生活情景。 没办法,吕香儿初来这个古代的大周朝,最开始的印象,便这个清河村的农家小院。在这里,吕二娘与吕洪让她感受到了亲情,让她明白了,她还有人疼有人爱有人关心的。无论吕香儿以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她都会永远记得这个院子的。 “香儿?真的是香儿?”突然间,熟悉的声音打断了吕香儿的思绪,让她转过了头,看到了那张惊喜的脸庞。 赵秀本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鸡的,却是感觉到隔壁吕家的院子里有动静。想着别让村里人到吕家的院子捣乱,赵秀赶忙放下手中的簸箕,来到了吕家。看着院子里那熟悉的背影,赵秀立刻激动起来,快步走进了院子。 吕香儿看到赵秀,也是非常地开心,立时迎了上去,笑道:“秀儿姐,一个多月不见,你好像长高了,也漂亮了。” “你这吕家的小娘子,又来打趣我。”赵秀拉起吕香儿的手,一边四处看,一边笑道:“你不会是自己回来的吧,吕婶子可是与你一道回来的?” “我阿娘没有回来,我是与哥哥回来的,秀儿姐想我们了吗?”吕香儿说完这句话,才感觉不妥,忙看向赵秀。赵秀的脸色果然一变,却很快恢复如此,再说话时却有涩涩的:“哦,你是与洪哥儿回来看我爹爹的吧。那可是不巧,今天一大早他就进山了。” “那真不凑巧。”吕香儿轻轻一叹,看了看赵秀的脸色,便反过来拉着她的手,又说道:“秀儿姐,我与哥哥这次回来,并不只是看望赵大叔、赵大婶的。我们还有事要做……” 说着话儿,吕香儿便将今天来清河村的目地向赵秀详细地说了一遍。吕香儿知道赵秀是一个孝顺的女子,也知道她十分想赚些钱,给家里做些增加点儿进项。便想着趁这个机会,让赵秀赚些小钱儿。 “秀儿姐,我想这样的事儿与其便宜别人,不如便宜我亲近之人。不过,我就是怕秀儿姐你有什么想法,别认为我……”吕香儿怕赵秀心中有了什么芥蒂,不等赵秀表态,便将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 赵秀却是那种最朴实的农家女,连忙摆摆手:“香儿,你不知道。自从你搬到县里去后,我与月姐都不愿意上山采蘑菇、摘葡萄,在家呆的都烦了。如今你要雇人上山摘葡萄,我们可是很高兴的。” “那就好,我就怕因为这些小事伤了我们之间的情份呢。”吕香儿见赵秀不似说假话,呵呵一笑,彻底地放心了。 赵秀见吕香儿笑也跟着微笑,可在想到什么之后,却是一拍自己的额头说道:“哎呀,我都忘记了,你们都已经搬走了,这里什么也没有。走,随我到我家去坐坐。我阿娘要是知道你回来了,不知道得多高兴呢。香儿,你不知道这些日子,我阿娘总提到你……洪哥儿……” 拉着吕香儿向外走的赵秀,突然看到了走来的吕洪。虽然早就有了准备,可见到吕洪本人之时,她的心里还是有些酸酸的感觉。赵秀本以为自己已经不在意,却没有想到那只是自己在安慰自己。 吕洪见到赵秀,神色也有些不自然。说起来,赵秀也是个不错的小娘子,可他吕洪对着赵秀却是没有一点儿的心思。当初待赵秀如同亲妹,如今见到她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只不过赵秀是赵大叔的闺女,吕洪见到她还是有那么一丝丝地尴尬。 吕香儿看看赵秀,又看看吕洪,暗自叹了一口气,便对吕洪说道:“哥哥,你与叶管事便在这里做事吧,我与秀儿姐去看看赵大婶。” “那行,你们去吧。待我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好了,我再去看望赵大婶。”吕洪点点头,便转过头对着看热闹的叶顺,介绍曾经的吕家小院。赵秀也低下了头拉着吕香儿快步出了院子,向自己的家走去。 到了赵家,坐在屋子里绣荷包的赵大婶看到吕香儿,自是十分的欢喜。就连一向捧着书的赵逸听说吕洪也回来了,也放下了宝贝书出去看吕洪去了。而赵大婶听说了吕香儿兄妹来清河村的目地之后,先是感叹了一番,才决定让兄妹两人中午在赵家吃饭。而且,不等吕香儿推辞,赵大婶便放下手中的活儿,去厨房准备去了。 因为吕香儿与吕洪在搬走之后,第一次回清河村,赵秀并没有跟着那些村里的小娘子,小郎君上山摘葡萄。而是留了下来,主动地陪着吕香儿说话。其间,邹月听到了消息来到了赵家与吕香儿说了一会儿话。当要吃午饭时,她才带着羞意与赵逸擦肩而过回家去了。 午饭之后,吕洪兄妹与叶顺又回到了吕家小院,准备收购葡萄的事宜。赵秀与邹月也跟着吕香儿一起,很是新鲜地看着吕洪做事。直到太阳西垂,吕家的牛车上堆满了整筐的葡萄,吕香儿才与赵家人、邹月告别。 村正牛满仓看着吕家果真像之前说的那样,如数地给每个摘葡萄人相应的铜钱,很是开心地主动将叶顺与吕洪兄妹送出了清河村。而且,还主动与吕洪定下了下次来的时间,并包揽的之后的一切事宜。 其实村正牛满仓并不需要做的这么周到,全因为今日叶顺跟着一块来,让他再次明白了吕家与县丞的关系。牛满仓有些庆幸并没有得罪吕家的同时,又有些后悔当初在吕家被村里人议论之时,没有主动制止让吕家搬离了清河村。好在吕家看中了清河村附近两座山上的葡萄,让他与吕家又有了交集,也让他有了机会拉进与县丞的关系。 “叶管事,今天还要麻烦你跑一趟,真是太感谢了。”吕洪知道今天这么顺利全是因为叶顺的缘故,便在离开清河村后,主动地向他道谢。 叶顺知道牛满仓对自己那么恭敬,也是因为叶枫的面子,也没有太过张扬含蓄的推辞。这让吕洪对他的好感渐升,不住地与叶顺攀谈起来。吕香儿却是听着两人的闲聊,又算计起牛车上的葡萄能酿多少坛子酒来。 第三十七章 给吕洪的惊喜 葡萄有了,葡萄酒还远吗。而且除了葡萄还有几种应季比较便宜的水果,吕香儿、吕二娘再加上枣儿、小桃两个丫头,便没日没夜地忙碌起来。宋远看到这个情景,很有人情味地停了吕香儿的课,说是待果酒酿完之后再补回来。 眼看着吕家的酒窖堆满了坛子,吕洪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歇歇了。除了去学堂之外,这来往于清河村与县里,吕洪可是好些日子没有闲着了。虽然有宋远的跟班小武帮衬着,吕洪却还是感觉到了什么叫做身心疲惫。运回来最后一趟葡萄的那天晚上,吕洪早早地就躺了下来,并一觉睡到天亮都没有做梦。 吃过了早饭,枣儿与小桃捡起碗筷进厨房收拾去了。吕香儿坐在一旁在一个小册子里写着什么,吕二娘便对准备去学堂的吕洪说道:“洪哥儿,这些日子大家都累了。今天你下学的时候去请宋先生来,阿娘做些好吃的让大伙轻松下。” “还是阿娘好,不像有些人,都快忘记自己还有哥哥呢。”吕洪见吕香儿认真的模样,有些不是滋味,特意提高了声音。这让吕二娘很是好笑地也看向吕香儿,想看她有何反应。 吕香儿听到吕洪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扔下手中的笔跑到吕洪的旁边,嘿嘿直笑:“哥哥,香儿怎么会忘记哥哥这些日子的劳累呢。等将院子里那些葡萄都放到坛子里,香儿就亲自去买菜,然后亲自给哥哥做两个最喜欢吃的菜,如何?” “这还差不多。”吕洪拍拍吕香儿的头,步子很轻快地出了屋子。这几天,吕香儿除了弄那些果酒,就是坐在屋子里记录着每个被编了号的坛子,几乎都没怎么与吕洪说话。这让平日习惯了吕香儿对自己依赖的吕洪,有些怅然若失,心里有不舒服。 吕洪明白吕香儿也会长大,不会总是依赖于他。可看着这个自己小心呵护的妹妹,对他视而不见,吕洪还真有些受不了。再一想到吕香儿未来还会嫁人,依赖哪个不知名的郎君,出了吕家院子的吕洪又有些不舒服。 想到了吕香儿嫁人,就想到了能娶吕香儿的男人,吕洪这思绪就止不住了。马上就走到学堂之时,吕洪已经想到了在吕香儿准备嫁人之前,一定要替她好好看看。要不然就让那个男人知道知道他吕洪的历害,别想着成亲之后欺负他的妹妹。 然而,听着里学堂传出来的喧哗声,吕洪很是奇怪。平日里,这个时候的学生们应该在默默地读着书,等待先生的考试。今天的这个时辰的学堂,却是这么的热闹,很是不同啊。 正想着,一个平日与吕洪谈得来的少年,从窗口看到了吕洪忙跑了出来,向他笑道:“吕洪,你可来了,今天可是有两个好消息呢。” “什么好消息?”吕洪看着学堂里学生们脸上的欢喜,便向身旁少年询问。那少年似早就等着吕洪追问,一听吕洪的声音,便很是兴奋地向他说起两件值得高兴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朝庭的平叛大军历经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将江南所有的叛军铲除,不日便回返回京师。第二件事,就是江陵府最大的书院,鹿鸣书院要招收学生了。 这两件事虽说有些关联,可对于吕洪这些普通的百姓来说,还是鹿鸣书院要招收学生这件事比较重要。所以,青石县这个小小的县里学堂的学生们,主要关注的也是这件事。 就连一向严谨的先生走进学堂时,也没有向平日一样冷下脸来训斥忘了规矩的学生,而是现出了少有的笑容。这让吕洪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忍不住起了一屋鸡皮疙瘩,很快地老实了下来。先生显然是很满意自己的学生这么自律,先是语气温和地讲训斥了几句,才详细地讲起鹿鸣书院招收学生这件事。 据说,因为平叛大军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这时间也太长了,各方面的损耗也是不小。当今的皇帝陛下也有些远见的,认为这个大周朝要想强大,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皇帝陛下在收到平叛胜利之后,便下旨要大周朝所的书院都招收有才能的学生,为朝庭培养人才。 “鹿鸣书院是咱们江陵府最大的书院,也是大周朝四大书院之一。书院的院规虽然很多,却是一个让你们学到更多知识的地方。所以,你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要努力地温习功课,尽可能地通过考试,成为鹿鸣书院的学生……” 严谨的学堂先生很是仔细地讲解着鹿鸣书院的一切,吕洪听的很认真。鹿鸣书院公开招收学生,让吕洪对自己的未来又加重了一些信心。自从跟着赵大叔习武以来,吕洪想从军的愿望越来越盛。那个时候,吕洪年纪小,江南还有战事,他很清楚吕二娘是不会同意的。于是吕洪便想着朝庭开武举之后,去考武举,也一样能到军营中。 不过,大周朝也是重文轻武,文举三年一次,武举却是五年一次。吕洪本是抱着不紧不慢的心态,等着武举的到来。可如今皇帝陛下的一道旨意,却让吕洪立时提起了精神。皇帝陛下的意思,整个大周朝都明白了,那这些文武考生们可都是将目光投向的即将到来的文举、武举。有竞争,就有压力,吕洪现在的压力便有些大。 在下午下学之时,学堂先生似乎看出吕洪身上多出些紧迫感,欣慰的同时却将吕洪留了下。说起来,青石县不大不小,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学堂,附近有些家底的人家,都会将自家的孩子送到这里。在这里学生中,先生对吕洪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也盼望着他能考入鹿鸣书院。 “吕洪啊,这鹿鸣书院看起来很大,很严,规矩又多。实际上,只有你有那个才华,就不会被拒之门外。所以,你也别太紧张了。放轻松些,或许就会达成心愿呢。” 先生拍拍吕洪的肩,一脸的笑容,让他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先生的教悔,学生铭记于心。即使学生考不进书院,也不会自暴自弃的。” “这就好,这就好。回去吧,书里有什么不懂之处,尽可来问我。”先生挥挥手,转过身自行离去。吕洪得了先生的话,心情却是慢慢平静下来,向往常一样,漫步回了家。 到家之后,与吕二娘、吕香儿说起这两件事之后,两人的反应却让吕洪有些,有些无语。吕二娘不在意江南的战事,只是听到鹿鸣书院招收学生,便说道:“哎呀,这鹿鸣书院在江陵府,距青石县也不是很近。这来来回回,还真不方便。我得给你多做些衣服,省得不够穿。” “阿娘,我还不一定能考进鹿鸣书院呢,你先别忙了。”见吕二娘起身就要去缝制新衣,吕洪连忙将她拦下。 回过头再吕香儿,这小娘子却是一脸算计,默默地叨念着:“战事结束了,粮食就能降价了,就能酿蒸馏酒了。” 吕洪看着这对母女,无奈地起身道:“我还是去学堂了,阿娘,香儿你们继续酿果酒吧。” 待吕洪走了之后,吕香儿才跑到吕二娘的身边,笑嘻嘻地说道:“阿娘,我表现的好不好。哥哥都没有看出来,有些生气地走了。” “这都不是你的主意,生怕你哥哥在家呆的时间长了,知道今天是他的生辰是不是。”吕二娘点点吕香儿的额头,虽然有些不赞同吕香儿要给吕洪一个惊喜的想法,却依然按照吕香儿的想法去做了。或许在吕二娘的心里,也想给吕洪一个不一样的生辰,以拟补无法给他一个完整家的遗憾吧。 枣儿看着吕洪走远了,便跑到屋子里向吕香儿禀报。吕香儿立刻起身,去换了一身衣服,与枣儿去了集市。吕二娘与小桃将剩下来的葡萄,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全部装到了坛子里,终于将酒窖里堆满了。两人刚刚从酒窖里出来,吕香儿与枣儿也在这个时候买菜归来。 当吕洪从学堂回来之后,发现家里静悄悄的很是奇怪。此时太阳已经落了山,吕家院子里却没有向平时一样亮着油灯,吕洪的心立时咯噔一下,忙快步走进正房。嘴里还高声叫着:“阿娘,香儿,你们……” 看到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吕洪突然愣住。而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吕香儿便有里面的屋子跳了出来,拿着一个荷包跑到吕洪的面前,笑嘻嘻地说道:“哥哥,生辰快乐,这是我新手绣的荷包,送给你。” “今天是我的生辰。”吕洪木木地接过精致的荷包,才慢慢想起今天是他十三岁的生辰。回想到早上与中午发生的情景,吕洪立刻恍然大悟看向吕香儿,喜道:“我说今天都古古怪怪的,肯定是你出的主意对不对。” 吕香儿哈哈一笑,没有否认,反问道:“那哥哥你高兴不高兴?” “高兴。这是哥哥过的最高兴的生辰。走,咱们吃饭去。”吕洪一手拉着吕二娘,一手拉着吕香儿,大步走向饭桌。 第三十八章 擦肩而过 第七章 三匹布 第四十章 宋远的心思 “先生,你给香儿做西席先生,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吕香儿直视着宋远,似乎要看出他心中所想。宋远被自己的学生这么追问,很不自然地移开了视线,看向了窗外。 官道上,一辆简朴的马车慢慢行驶着。架车的人是宋远的跟班小武,马车里坐着的自然是吕香儿与宋远。按照前天说好的,吕香儿准备了下,便由宋远陪着到江陵府见那们老匠人。 吕香儿与宋远在马车里相对而坐,自出了青石县后,都很安静不怎么说话。吕香儿在想着如何对宋远开口,宋远也是微微低着头,想着自己的心事。直到小武说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到江陵府了,吕香儿才突如其来的对宋远说了开始的话。 正在出神的宋远没有想到吕香儿突然开口,问了这么一句让他不知道如何回答的话。语塞之下,宋远只能看向外面,心中开始思量着吕香儿要是再问下去,他该如何。 吕香儿见宋远的动作以为他不想说,便也没有再问下去,而想起了昨天与吕洪的谈话。自看出宋远的意思之后,吕香儿不知道吕二娘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冒冒然去询问。想着吕洪与吕二娘是亲生母子,他应该懂得吕二娘一些想法的。毕竟,吕二娘是带着吕洪一块离开之前的家。 在古代,这男丁可是传宗接代的,跟着母亲离家的可是太少见了。吕洪不紧跟着吕二娘回到了娘家唯一的哥哥身边,还将自己的儿子改成母姓。想起来,吕香儿都不知道吕二娘在夫家是受到了什么的待遇,才会如此之做的。 反正在吕香儿记忆中,吕二娘是从没有对吕泰、封三娘提起过。吕洪自己也从不提起之前的家,还有他的亲生父亲。吕香儿与吕洪生活这么长时间,也从没有表露过什么,真得很是让她奇怪。 不过,从吕二娘母子的日常表现来看,两人对这件事不是很在意。吕香儿也才敢在看出宋远的意思后,想着问问吕洪的意见。在她看来,如果宋远真的不在意吕二娘的曾经,愿意也她在一起,吕香儿是非常乐意看到这些情景的。 吕洪听到吕香儿猜测之后,虽然没有说什么,显的有些沉默,却没有反对。这在吕香儿看来,吕洪的神情与态度都表示出不是太排斥宋远,或许他也曾经为吕二娘的幸福考虑过吧。 “香儿,你在想什么?”宋远迟迟等不到吕香儿的追问,便转过头来想看看她在做什么。见吕香儿似乎在想着什么,宋远却来了些兴致。 宋远回想初次见到吕香儿时,她还只是个三岁的小女娃娃。在吕泰与封三娘的疼爱下,有些古灵精怪的,很让宋远喜欢。当时因为一些事,得了重病的宋远被外出的吕泰带了回来,在养好病之后才留了下来。虽然这其中也有些别的原因,让宋远不想回家。可在与吕香儿相处之后,宋远很是喜欢这个娇憨的小女娃,也愿意将自己所学教给她。 谁也想不到,陈王府的一场宴会,让吕泰夫妇送了性命。宋远安顿好吕香儿之后,再次回到了黔州。经过了一番查探,终于查清了陈王举办那场宴会是有预谋的,吕泰夫妇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事隔着三年,宋远再次见到了吕香儿,却让他有些遗憾自己的学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娃了。 还好,吕香儿的性格虽然有些变化,却还是那样的可爱。在宋远来看,吕香儿没有变的悲观、懦弱,都是吕二娘的关系。一想到吕二娘,宋远的心里又涌现出某种莫名的情感,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 “先生在想我阿娘?” “是……啊,没有,我是在想你在想什么。” 在吕香儿灼灼的目光下,宋远感觉自己被套出了心中的话有些尴尬,脸色竟然有些微红。吕香儿看出宋远的窘态,立时低下了头,摆弄着吕二娘给吕香儿绣的手帕。 马车里又是寂静一片,只能听到马车行驶时,车轱辘发出的吱呀声。宋远再次沉默一句话不说,吕香儿却不想再让他躲过去。为了吕二娘今后的幸福,吕香儿决定一定要弄清楚宋远的背景。 深吸了一口气,吕香儿轻轻地说道:“宋先生,我阿娘她是一个和离的……” “香儿,不要再说了。”宋远听吕香儿一开口就明白她要说什么,便立刻打断她的话。待吕香儿抬起头,现出不解的眼神时,宋远的语气立刻缓和道:“香儿,你还小,有些事你是不知道的。不过,你放心,我不会伤害,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阿娘的。” “有了先生这句话,香儿就放心了。”吕香儿点点头,便不在说什么。刚刚宋远的话,是提醒了吕香儿,她现在太小了。还是个小辈,不好去管长辈之间的事。 宋远见吕香儿终于安静了,暗自松了一口气。可见她看着自己的手帕出神,脸色似乎还有些愁绪,宋远的心又有些堵。说起来,宋远与吕二娘相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却没有发生过什么。没想到,在吕家养伤的那段日子,成为了宋远现在最为怀念的日子,吕二娘的容貌还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宋远的脑海里。 第一次,宋远有了些胆怯,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他有些怕,怕吕二娘会一口回绝他的心意。除此之外,还真没有任何的问题需要他考虑。吕香儿所担心的,在宋远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想当年,在京师的宋远是多么嚣张,何时在乎过别人的看法。就是那个整天板着脸,没有一天不训斥的人,也从没有成功改变过他的做法、想法。要不是发生了那件事,他宋远不可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别看宋远现在很是儒雅,对一切很是淡然。其实在他的骨子里,他就是一个无视礼法,肆意妄为的人。 可如今,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龄大了,或许心里有些阴影。面对吕二娘时,宋远真得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宋远真是拿不准吕二娘是个什么心思,也不知道吕二娘对他是个什么想法。不过,无论什么原因,他是决对不会放弃吕二娘。就是知道那户人家在京师,也改变不了宋远想娶吕二娘为妻决心。 “先生,看到江陵府的城门了,再有一刻钟就能到了。”正想着吕二娘时,小武的声音透过帘子传进了车箱,顿时打断的了吕香儿与宋远的思绪。 宋远掀开窗子上的帘子,看了看天色,才道:“坐了一个时辰的车,香儿你也应该很累了。咱们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然后再去拜访那位老匠人。香儿,你说如何?” 宋远不说吕香儿还真感觉不到,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让她的全身好像都要散架了。虽然匠人在古代的地位不高,可如果就这样直接去拜访那位老匠人,还是不太礼貌。吕香儿想到这儿,便点了点头,说道:“一切全听先生的主张,香儿可是第一次出门。” “你就不怕我把你卖了?”宋远见吕香儿眼中带笑,不禁说笑了一句。不得不说,吕香儿笑起来的模样还是很可爱的。 吕香儿现在已经有些习惯宋远的说话,立时接上话:“先生,那要不要香儿帮你数钱啊?” 宋远先是一愣,随后便是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而吕香儿看着宋远的这个样子,心中便有一种感觉,这才是宋远真实的样子。仔细回想记忆中的宋远,吕香儿还真从没有见过大笑的宋远。可自从宋远受伤归来,他却有些变了。 或许从张大嫂带着捕快、兵卒来到吕家之时,宋远才现出了本来的‘性子’。霸气,有担当,很像个热血的男人。而在之后,宋远却表现出来很多的细心、周道。像这样的男人,应该会是一位好相公。吕二娘与宋远在一起,应该会幸福地过完下半辈子。 想到这儿,吕香儿立时又撅着小嘴说道:“先生,如果你要是不打算把我卖了,我可以帮你在我阿娘面前说说好话。” “香儿你……”宋远没有想到吕香儿突然又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又愣住了不知道如何接话。幸好,在这个时候,小武的声音传来,说是已经进了江陵府了解了宋远的‘围’。 宋远立刻干咳一下,扬声说道:“小武,将马车驶到上次那家茶楼。” “知道了,先生。”小武回了一句,马车便慢慢地转了方向,吕香儿的重心随之向一边移去。 眼快手急的宋远立刻扶住吕香儿,可见她却用一种含有深意的眼神看着自己,宋远的神情又是一顿。再次回想吕香儿刚刚所说的话,宋远的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亮很是兴奋地看向了吕香儿。 吕香儿见宋远想什么,马上说道:“先生,香儿还小,有些事不明白。但香儿只想看到阿娘整日开心地笑,不受任何人的欺负。” “我知道了。”宋远沉默了下才点点头,在下车之时,他还轻叹道:“香儿,你真是长大了。” 第四十一章 关于未来 第四十二章 蒸馏器 第四十三章 救,还是不救 第四十四章 朝霞 第四十五章 留下来 第四十六章 小酒娘的烧酒 第四十七章 见过的陌生人 第四十八章 连锁反应 第四十九章 往事 第五十章 送酒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