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当爹 第二章 训子 第三章 送礼 第四章 不见 第五章 师兄郑伦 第六章 路 郑伦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李靖的眼中露出欣赏之色。 当初师尊用同样的问题点拨他的时候,他足足想了几个时辰才醒悟过来,而师弟李靖只用了十几息的时间,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自己这个师弟,在某些方面,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人,以前无非是他所处的位置,限制了他的眼光。 而这个时候,被郑伦或者说是远在昆仑的度厄真人间接点醒后,李靖已经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朝中那些知名的修行者的名字在他脑中一一划过,他愕然发现,除了像武成王黄飞虎这样的皇亲国戚,上至闻仲闻太师,下至各关的总兵镇守,无一例外地,或多或少地都和截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竟没有一个人,是属于昆仑一脉的。 阐截二教,虽然根出同源,但门下弟子之间,多有明争暗斗,特别是这些年来更是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在山上世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没想到如今竟然连凡俗世界都被卷入了进来。 而大殷皇朝,当初是由阐截二教共同扶持建立的,却不知在什么时候起,变成了截教修士一家独大的局面。 “可是我们……其实并非真正的玉虚宫门下。” 李靖喃喃说道,声音有些苦涩。 确实,他们师尊的洞府虽然在西昆仑,但只是一介散修,并非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门徒,他们的道统也非阐教一脉。 “不错,其实我们不是,可是谁在乎?谁叫师尊的道场就在昆仑山呢!” 郑伦冷笑一声说道: “师弟你今天特意去拜见了闻仲,可你有没有想过,你在仕途上蹉跎了这么多年,和那个闻仲闻太师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你再清高,但总归是大道士,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人愿意提拔赏识于你么?或者更大的可能是,早有人发过话要压制你!” “要知道朝堂上截教门徒一家独大的局面,可是从闻仲成为太师后才开始的,以前各地的关隘镇守大将中,倒是还有几名阐教弟子,只是自从先皇驾崩,闻仲以托孤大臣的身份总揽军政事务之后,这些阐教门人就一个个被调离或去职了。” 李靖沉默地听着。 在今天以前,大殷皇朝的朝堂上,他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闻仲闻太师,这是一个无论为人品性还是兵法韬略,都让李靖能衷心生出敬意的人,所以在他决定终于向世俗低头的时候,选择了闻仲,也只是闻仲。 只是现在师兄郑伦说的这些话,却让他的看法产生了动摇,或许在情感上他还有些难以接受,但在理智上,他知道郑伦说得应该是对的。 那位在很多人也包括他的眼中,公正无私的闻太师,可能也并不是一个那么完美的人,至少在用人这件事情上,其心难测。 否则为何连见自己一面都不肯见? 只是,连闻太师都不愿意用自己,那么满朝文武,自己还能去寄望于谁? 李靖终于彻底地失望了。 如果说刚才从太师府前转身离开时,李靖的心情是失望,沮丧,还略带一丝丝愤怒不甘,那么现在他就是真正的心如死灰了,只是他的心境倒是渐渐平静了下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着陋巷家中的妻儿,人届中年,有些事情也就渐渐看开了,再没有少年时那必须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执念,唯一感到愧疚的,就是家中的妻儿了。 自己当初对媳妇许下的诺言,让她风风光光地回归殷氏皇族看来是做不到了,也有些对不起两个儿子,自己这个没用的老爸,给不了他们更好的未来。 “过段日子,我会买掉朝歌的宅子,然后带上妻儿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寄情山水之间,以度余生。” 李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郑伦继续给他倒了一杯酒,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上次我回山的时候,还跟师傅提过一件事情……” 虬髯汉子突然顿了顿,眼中似乎有羞惭之色一闪而逝,只是很快就转为坦然。 “……我恳求师傅,如果有哪一天,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允许我投入其他人的门下,比如截教!” 李靖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无比震惊地看着郑伦。 “师弟,你也不用这么看着我,这件事情,师尊其实已经答应了,他老人家说了,虽然教了你们两个徒弟,但除了几门道法,你们下山的时候,却连一件像样的法宝都给不了,所以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什么机缘,尽可自行把握,我与你们师徒一场,只当是仙途上携手同行一程,至于以后如何,各安天命吧!” “李师弟,师尊当时说的是你们,而不仅仅是你,所以我知道,他老人家是想让我将这番话转告给你的。” 李靖怔怔立在原地。 “可我们是昆仑弟子,投身截教……” 半晌之后,李靖终于回过神来,嗫嗫喏喏地说道。 “昆仑弟子?在其他人眼中我们是昆仑弟子,可那些真正的玉虚门下,何曾把我们当他们中的一员,在朝堂上被排挤,在昆仑却又无人认同,师弟啊……我们就是一些孤魂野鬼,自己不给自己找条路,那就真的没路了。” 郑伦冷笑一声说道: “冀州城下,我三千破十万,生擒崇黑虎,以这战绩实力,就算让我郑伦执掌一州之地绝不为过,可最后呢,到现在依然只能当个小小的督粮官。” “所以这一次我来朝歌,就是给自己找一条路!” “而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这条路!” 郑伦望着李靖一字一顿地说道。 “李师弟,如果你已经打定了主意,此后要归隐林泉,那么就当我的话没说,但如果还有那么一点不甘心,那么我们师兄弟两人,不妨携手在这条路上闯一闯。” 李靖看着自己的师兄,他和郑伦的接触不多,总共加起来见过三次面,大部分关于郑伦的事情,都是从师尊口中听闻的。 在李靖的印象中,师兄郑伦似乎是一个大大咧咧,非常爽朗,很古道热肠的人,此时多年后重逢,那张粗豪丑陋的面庞依旧,但是须发掩盖下的那双眼睛中,闪烁着犀利而精明的光芒。 ……或许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是自己以前不了解,又或者是后来慢慢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吧…… 自己不也被山下的红尘俗世改变了许多吗,如果是以前,自己听到郑伦的这些话,恐怕立马扭头就走,而现在……心里虽然想走,双腿却很不争气地停在这里一动不动。 因为他还想听一听郑伦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路。 只是想起西昆仑的那个老头,李靖始终觉得自己做不出对不住他的事情。 “如果是要我背师另投,恐怕小弟难以和师兄你同行。” 犹豫挣扎了许久,李靖有些艰难地开口说道,他给自己划出了一条底线,只是他内心深处也很清楚,这只是让自己的良心稍微好过一些罢了。 他不知道这条线还能坚守多久。 郑伦静静看着李靖,眼中有莫名之色一闪而逝,然后口中蓦然爆发出一阵大笑。 “其实我也做不到,我们的师傅,那个窝囊的老好人呐,在昆仑山上被玉虚宫门下的那些金仙们欺负了一辈子,如果到了最后仅有的两个徒弟都要背他另投,老头子嘴上不会说啥,心里肯定是要难过的,真的是不忍心哪,所以我找的那条路,跟截教无关。” 跟截教无关? 如今满朝上下皆是截教门徒,除了加入截教之外,还有什么路能走? 郑伦似乎知道李靖在想什么,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到窗边和李靖并肩而立,望着窗外夜色笼罩下的朝歌灯火最辉煌的地方,那里是大殷皇宫。 “如果是在几年前,太师闻仲总揽朝政,他想压制非碧游宫一脉的修行者,让他们截教门下充塞朝堂,那我们这些人自然毫无出路可言,不过今时今日,大殷朝堂上,可就不再只他闻仲一个人说了算的了……” 李靖听到郑伦的这句话,眉头却突然皱了一下。 “明天……师弟你愿意的话,就随我去见一个人吧!” “见谁?” “中谏大夫,费仲!” 第七章 不归路 第八章 好好好 第九章 遁 第十章 另一对父子 第十一章 留字 第十二章 过日子无非吃饭睡觉 第十三章 我想再等等 第十四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 第十五章 拼娃 第十六章 道武同源? 第十七章 家里来了个妖 回家的路上,李靖经过桃花大街时买了一只鸡,两条鲫鱼,又给两个儿子一人买了一串糖葫芦,金吒觉得自己大了,没好意思要,于是木吒就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两条缝。 “哥哥你刚才真了不起!一拳就把那个黄天禄给打飞了!” 木吒举着两根大葫芦串,很识趣地开始狂拍哥哥的马屁,笑容灿烂,只是在他的眼神深处,还是能看到那种浓浓的羡慕的。 说起来,这也是在李靖心中横亘了许久的一根刺,因为正常情况下,只要父母任何一方是修行者,子女或多或少都会拥有一些修行体质,但自家老二怎么会天生就灵脉不通,完全不能修行呢? 小时候木吒对这件事情还没什么感觉,但随着这两年逐渐懂事之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李靖还是能感觉到木吒心中的失落,特别是当自己教金吒一些修行上的东西时,每次都默默走开的木吒,那种委屈的眼神,让李靖有些心疼。 其实要改变灵脉不通的情况,也还是有办法的,或者你能得到一株天材地宝级的神药,又或者有金仙级的大能为你疏通经脉,可惜这两件事情李靖都没有能力办到,他的师尊度厄真人,也不过只是真仙而已,至于天材地宝级的神药,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对二儿子木吒,李靖有着更多的愧疚。 “爹爹,刚才那黄天禄的父亲说的,哥哥是什么道武同源之体,那是什么东西啊,很厉害吗?” 木吒一边舔着糖葫芦,一边好奇地问道,虽然他不能修行,但从小对这些事情却很感兴趣。 李靖唔了一声,看向了自己的大儿子。 “爹爹……” 李金吒咬了咬牙,似乎决定了什么,正要开口时,李靖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回家说。” 父子三人晃晃悠悠地走进自家所在的小巷,只是刚走近家门时,却愕然发现柳氏正一脸惊惶地站在门外,见到他们父子三人后慌忙开口唤道: “老爷,你们终于回来了,不好了,家里来了一个怪物,夫人她正……” 话声未落,柳氏只觉身前一阵狂风掠过,却是李靖已经直接撞碎自家大门,冲了进去。 …… 门后的庭院内,殷素知紧握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紧张而警惕地盯着正对大门的堂屋。 殷素知出身皇族,自小就开始修行,不管是练气之道还是武道都有所接触,不过她的资质并不算好,至今也没能灵涌,修为实力甚至连木吒都远远不如,但比起凡夫俗子总归是要强一些的,而此时让她握着剑,一副如临大敌模样的,却是一只鸟。 确切地说,那是一只六尺来高,浑身雪白的丹顶鹤。 普通的丹顶鹤自然没什么可怕的,但如果有一只丹顶鹤,大马金刀地坐在你家堂屋的太师椅上,两只细长的鹤脚翘着二郎腿摇来晃去,一对翅膀如人手般搭在椅子扶手上,还不时敲打几下,支楞着竹竿似的脖颈,小小的脑袋好奇地东张西望着,有时候还会如人类般认真地盯着殷素知的眼睛,任谁见到这样一只丹顶鹤,恐怕都会心里瘆得慌。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妖。 殷素知已经和这只丹顶鹤对峙了两个时辰了,如果不是因为顾忌自己已经有了身孕,她早就对这鹤妖出手了。 “素知!” 身后传来木门碎裂声,然后那熟悉无比的呼唤声响了起来,声音中有着极度焦急担心的情绪。 殷素知顿时心神一松,连忙地回首道: “夫君,你终于回来了。这鹤妖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中午时分飞进了咱家里,怎么赶都赶不走,夫君你快……呃……” 一心想着李靖赶紧出手镇压鹤妖的殷素知,见到了一幅诡异的景象。 在李靖来到她身旁的那一刻,脸上的焦急之色,却瞬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错愕还有惊喜,然后只见他的夫君恭恭敬敬地对那头古怪的丹顶鹤抱拳行礼。 “李靖见过鹤师兄!” 然后那头丹顶鹤妖,像只大鹅兴奋般从堂屋中冲了出来,一人一鹤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丹顶鹤颈间发出欢快而高亢的鸣叫声,直接展开丈许长的鹤翅,将李靖搂进了怀中。 殷素知怔怔地呆立原地。 师兄? 夫君不是说过,他的师尊度厄真人除了他之外,只有一个姓郑的师兄,前几天才刚来过家里,怎么现在又跑出来一个师兄,而且还是个妖怪? 李靖奋力地从热情的巨大的鹤翅下钻出头来,跟自己的媳妇解释了一句。 “我师傅的坐骑。” 殷素知哦了一声,她发现此时的李靖笑的很开心,殷素知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李靖的脸上看到这么单纯快乐的笑容了。 于是刚才那头在她眼中无比诡异的白鹤,顿时变得有些可爱起来。 …… 和只见过三四次面的郑伦师兄不同,这头白鹤陪伴着李靖度过了那段清寂的山中修道岁月,他的童年,少年时期直至下山之时,除了师尊之外,唯有这头白鹤相伴,所以比起师兄郑伦来说,李靖对它的感情要更为深厚。 在李靖的心中,这白鹤就有如他真正的兄长一般。 只是心中再激动兴奋,李靖也很清楚,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师尊度厄真人是绝不会让座下白鹤来找他的。 所以从白鹤的怀中离开之后,李靖正了正神,接着认真地问道: “鹤兄,师尊有什么吩咐?” 白鹤已经在度厄真人座下修炼了三百年,但颈间横骨未化,依然难做人言,它用长喙轻轻啄了一下李靖的额头,红豆般剔透的双眼中,有着许多宠溺,看着李靖的眼神仿佛依然看着当年那个刚刚被度厄真人带回九顶铁刹山的内向的小男孩。 然后它扑扇了一下翅膀,一根洁白的羽毛从鹤翅间飞出,缓缓落在了李靖的手中。 一道温和的,熟悉的声音自那鹤羽间传出,直接在李靖的灵台内响起,那是师尊久违了的声音。 李靖脸上的神情急剧地变幻着,不久之后,他突然抬首欢欣大笑起来。 “夫君,怎么了?” “娘子,我要回昆仑,带金吒一起回昆仑!” 李靖大笑着说道。 第十八章 系什么系?统什么统? 第十九章 先天伴生灵宝? 第二十章 旅行前的准备 第二十一章 华山之上话仙神 第二十二章 天地入我心 第二十三章 山下的江湖 第二十四章 观日台上 第二十五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上) 第二十六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下) 第二十七章 人不中二枉少年 第二十八章 有缘再会 云海剧烈地翻涌着,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蛟龙,从云海中飞腾而过,云浪从中间处朝两边翻卷而去,留下一条笔直的通道。 然后是一声轰然巨响,对面山崖上,有一块丈许高的巨石,化为了齑粉。 金吒收回衣袖,转过身来,观日台上,除了他老爹之外,所有人都怔怔地看着他,神情相对于震惊来说,更多的是茫然。 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金吒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 接着他走回紫千山的跟前道: “我这次不会杀你,但如果之后你找我朋友报复的话,不管你以为你们紫霜家族有多么厉害,千里万里之外,我都必会来取你性命!” 最后一句话,少年按照以前看过的那些剑仙话本上的描述,说得声色俱厉。 紫千山极度恐惧地看着他,他原先以为这少年顶天了是个先天宗师,这次如果能够安然脱身回去,以他们紫霜世家的实力,对付一两个落单的宗师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在看到了这少年轻挥衣袖,卷动满天云彩的一幕之后,紫千山终于知道自己遇上什么人了。 先天宗师? 就算他父亲紫东来实力再强十倍,也休想驱动半缕天上的云彩。 这个少年,莫不是传说中的神仙? “小的发誓,若敢起半分报复之心,必遭天打雷劈。” 紫千山全身畏惧发抖着地道。 金吒点了点头,应该可以了,然后又回首看了李靖一眼。 在刚才的过程中,李靖一直没有说话,也没有插手,他想看看自己的儿子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 怎么说呢,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来说,金吒做得已经很不错了。 但正因为金吒才十二岁,所以他并不知道,对于强大力量的畏惧,是会被时间和岁月冲淡的; 誓言这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按照金吒这种处理方法,那么他和紫千山,和刘大有,甚至和彭生,林小婵都结下了很深的因果,难道以后金吒还要负责刘大有一辈子的安危? 而且若是有个万一,刘大有最后还是因这件事而死,那对金吒的道心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作为一个父亲,李靖绝不愿自己的儿子得修行之路,有太多这种无谓的牵绊。 李靖走了过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做的很好。” 他夸奖了一句道,接着拎起瘫倒在地的紫千山,一甩手扔出了观日台边的悬崖之外。 凄厉的惨叫声从云层底下传来,久久之后方才停息。 “爹!” 金吒呆了一下。 李靖眼睛眨也未眨,接着继续一挥衣袖。 观日台上又有风起,不过和刚才金吒卷起的狂风不同,此时的风要轻柔许多。 只是这股轻柔的风止之后,观日台上,除了刘大有那帮人,以及彭生和林小婵两人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不见了。 那名受伤的八品护卫,紫千山带来的仆役们,全都失去了踪影。 “爹!” 金吒再次唤了一声,语气间已经带上了一丝气愤之意。 “你杀人了。” “嗯。” 李靖平静地点了下头。 “可是这紫千山,虽有恶行,但最终并未得逞,罪不当死!” “刑罚之度,轻重有权,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况且还有那些下人,只是身不由己,爹爹你更不应该将他们也一并杀了,如此轻贱人命!” 金吒激动的说道。 “这些道理,都是商老师教你的?” “不错。” 李靖沉默了一下。 没想到会这么快! 他心中嘀咕了一句。 这趟旅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是必须要告诉金吒的,本来李靖以为要到旅程的最后才有机会讲,没想到旅程刚一开始,就碰到了这个关口。 “你觉得商老师说的对吗?” “你觉得他说的不对吗!” 金吒毫不示弱地跟李靖对视着。 “你们的商老师啊,学问很好,人也不迂腐,像这次他见机不妙马上辞官归乡就证明了这一点,不过他的道理啊,都只是凡人的道理。” “我们人族,在走过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之后,整个种族要想存继壮大,保证每个普通个体的安全,由此衍生制定了种种规矩,律法,道德,仁礼,人伦,乡俗,皆是我们人族给自己套上的框架,如果某个人的行为,超出了这个框架,就会受到惩戒。” “因为凡人太弱小,需要这些东西来维持整个族群的稳定。” “但我们修行之人,却绝不能被这些东西束缚了手脚。” “你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随意屠戮凡人喽?” 金吒不服气地说道。 “不是说让你滥杀,那样只会扭曲自己的心志,而且我们修行之人,有另一套规矩束缚着我们,否则世间凡人可能早被山上人屠戮大半了。” “但是若有必要,当杀则杀!这里的必要,杀与不杀,跟凡人的伦理道德无关。” “几个凡人都不忍杀,又如何能超凡脱俗,直指长生,逍遥天地间!” 然后李靖最后说了一句话。 “求仙之路,除了天地大道和自己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重要的。” “若你想不明白这一点,我们这次也就没有必要上昆仑了!” 金吒身躯猛然一震。 “那娘亲呢,那爹爹呢,那弟弟呢,难道这些都不重要?在爹爹你的心中,也是如此想的么?” 李靖沉默半晌,接着叹了口气道: “正因为我也堪不破这些东西,所以现在还只是个大道士啊!” “但我希望你能比爹爹强,在仙路之上能比爹爹走得更远些。” 金吒没有说话。 没有说话自然意味着他依然没有认同。 李靖也没有强求,和自幼在山上修行的人不同,金吒从小是和凡人小孩在一起念的塾学,学的都是人间的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东西,要让他一下子同尘世做割裂,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自己不也是只会说说而已么! 也就杀几个不相关的人能做到,真要绝情绝性,自己的道行还差得远呢。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这一路上你慢慢想,等到了昆仑山下,为父会再问你一次,到时候你再告诉我你的答案。” “好了,我们离开这里吧,爹爹带你去下一个地方。” 一边说着,李靖看了边上刘大有那些人一眼。 刘大有和他的兄弟们依然如泥塑木雕般呆立着,到现在为止,他们依然还不能接受,自己这几天是在和两个神仙喝酒吃肉吹牛这个事实。 见李靖朝他望来,刘大有有些心虚地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自己这两天可没少搂着人家脖子数落对方,现在人家不会是找自己算账吧! “老李啊……” 下一刻,刘大有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还叫人家老李呢! “就叫我老李吧。” 李靖笑着说道; “以后若是有缘,江湖再会,我们再好好喝一顿酒,我请你。” 接着他朝刘大有和他的兄弟们点了点头,牵着金吒的手一步踏出悬崖之外,身影消失在茫茫云海之间。 萍水相逢,有缘再会,不必深交。 第二十九章 春梦了无痕 第三十章 巨舟 第三十一章 我们去穷游吧 第三十二章 热场子 第三十三章 多管闲事(上) 第三十四章 多管闲事(下) 第三十五章 酒剑仙 第三十六章 蜀山剑仙的故事 第三十七章 你,敢出剑嘛? 第三十八章 三千剑断 第三十九章 有酒无故事 第四十章 鱼儿鱼儿水中游 第四十一章 巡海夜叉李艮 第四十二章 东海龙王 第四十三章 龙门镇内 第四十四章 玄门正宗 龙门镇,因千年之前禹皇治水之时,曾经招募了大量人族壮丁在此疏通黄河河道,后来那些人就在此地居留了下来,这就是龙门镇最早的起源,如今千年过去,龙门镇虽然名字叫镇,其实已经是一个规模颇大的城市了,城中居民近十万户。 而龙门镇的镇守也不是大殷皇朝任命的,乃是世袭制,是当年那些民夫壮丁的首领的后代,虽然只有一城之地,却也是一方小诸侯。 虽然如今天下共尊大殷皇朝,但大殷皇朝真正能直接管辖的地方,只有朝歌的周边之地,以及那十三座拱卫朝歌的雄关,其他诸侯地盘上的内政军务,都由各个诸侯自行负责治理。 李靖带着金吒在城中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客栈的名字就叫龙门客栈,李靖要了最高的五楼的一个房间,进房之后,他就推开了窗户,看着窗外的天空。 这家客栈占地破颇高,李靖选择这家客栈的原因也正是在于此,此时站在五楼之上,视野足够俯瞰全城。 刚才进城的时候没有留意,如今站在高处,全城景象尽收眼底,才发现这龙门镇中一片愁云惨淡之色,满城尽是白幡招展,风中隐隐传来悲泣之声,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李靖抬着头,在空中仔细地观望,眼中偶有神光闪烁,负在身后的双手,十指不停轻轻弹动着。 在看向城东某座庙阁模样的建筑时,李靖的视线在那建筑上空略略停了一下,微微点了下头。 然后在城中间出,某座应该是镇守府的府邸上空,他又停留了一下。 最后是城外一座丘陵的上空,李靖眯眼看了许久。 然后,若有所悟。 “爹,你在干什么?” 金吒早发觉了李靖的异常,不过他一直没有出声打扰,直到此刻才好奇地问了一句。 “为父在望气。” “望气?” “不错,天地万物,皆有自身气机,普通人难以察觉,但我们练气士有专门的望气法门,只凭望气,就可以断人之吉凶富贵,比如金黄之气,主富贵发达,红色之气,主有血光之灾,白色之气,当是有阴煞缠神,紫色之气,说明此人有王侯之命,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生灵有气,山水有气,城亦有气,刚才为父就是在看这龙门镇的气机,看看这场瘟疫到底因何而生。” “那爹爹你看出了原因了吗?” 李靖摇了摇头道: “为父的望气之术,不算精深,只能看出一些大致脉络,尚不能肯定,不过倒是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 “呵呵,这座城中,妖魔鬼怪倒是藏着不少呢……” 李靖关上了窗户笑道: “先睡觉,明日我们再去看看那个什么老神仙的蘸福大会。” …… 第二日清晨,李靖父子很早就起来,吃了早饭,走出客栈大门,很容易就打听到了那个蘸福大会在哪里举行,事实上,此时街上有许多人正匆匆结伴前往参加那场蘸福大会,李靖父子俩也随着人流往那个方向走去。 蘸福大会在龙门镇城东城隍庙前的广场上举行,李靖父子来到这里时,广场上已经人满为患,广场中心搭建了一个高台,高台周围站着许多捕快,在负责维持秩序,李靖抬目望去,为首的正是昨日见过的那个青年捕快。 人还在不断地涌来,仿佛整个龙门镇的人,今天都汇聚到了这里,这一个月来,那恐怖的瘟疫一直像块沉重的巨石般压在龙门镇每一个镇民的心头。 失去亲人的悲痛,不知道自己哪天也会染上怪病的担忧,让龙门镇镇民每天都活在恐惧中,而在今日,据说镇守大人从外地花重金请来的这位老神仙,据说道法精妙,神通广大,也不知能不能帮龙门镇化解这场灾厄,不管如何,众人心头总是多了一丝希望。 太阳开始慢慢升起,已近辰时,一名儒雅的中年男子带着一群随从首先现身了。 “杨镇守!” “镇守大人!” “镇守大人!” 周围纷纷响起欢呼声,看来这个姓杨的镇守在龙门镇民中颇得人心。 那儒雅中年男子抱拳朝周围团团行礼,接着站在了那高台的正前方。 李靖发现虽然神情气度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姓杨的镇守,和那个青年捕快模样却有六七分相似,倒不知两人是什么关系。 辰时正,随着一声长笑,远远地有一道身影从天际处缓缓飞了过来,分毫不差地落在了高台的正中处,有如蜻蜓点水,又如落叶飘零,毫无半丝烟火气。 那是一个面如满月,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老道人,穿着一袭紫色道袍,一尘不染,尽显世外高人的风范。 比起那个蜀山的酒剑仙司徒钟,同样是老道士,形象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而台上的镇民们,在失神了一刻之后,齐齐爆出一阵震天般的喝彩声。 这位老神仙居然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欸!那不是真正的神仙又是什么? 不得不说,老道士露的这一手,确有先声夺人之势。 就连李靖都微微有些讶异,本来在来这里之前,心中还有几分猜测,那什么老神仙其实可能是个江湖骗子,没想到还真是个有道行的。 而且还是个正儿八经的道士境练气士! 此时只见那紫袍老道站在高台上,朝台下的镇民们打了个揖,也不废话,大袖翻摇间,手中出现了一叠黄色符纸,剪裁成小人形状。 那紫袍老道扬手将那些符纸扔掷于地,轰地一下,炸出七八道淡青色的烟雾,烟雾袅袅散去,只见那高台上竟对了八名少年男女,四男四女,个个容貌俊美,四个少年身披武士铠甲,手持长戈,四个少女则穿这白色剑裙,背负长剑,身材婀娜多姿,眼神流转间,顾盼生香,和真人完全无异。 高台之下,再度响起一阵惊呼。 然后就见那紫袍老道的手中多了一柄桃木剑,剑尖朝天一指,空中发出一声清喝。 “起!” 八名少年男女,登时围着紫袍老道开始起舞。 少年持戈,动作阳刚凌厉,隐有杀伐之气。 少女持剑,身姿灵动潇洒,矫若游龙,翩如翔凤。 台下远处的李靖扬了扬眉,这八个符人,竟然每一个都有初境武夫的实力! 而于此同时,紫袍老道以剑指天,脚下踩着七星步,口中念念有词,念着一些晦涩难明的怪声。 只是别人听不懂,李靖却是听的懂的! 那是一篇祭文,是向上天祈求消灾解难的祭文,而且源流非常古老,在道家祭文中的品佚更是相当之高。 李靖心中得惊讶之意更浓了一些。 因为这位紫袍老道刚才展露的所有术法,不管是驱使符人的手法,还是现在口中念的这篇祷天祭文,都说明这这个老道是出身玄门正宗的练气士。 非常的正宗,甚至比李靖修习的道术,还要更加正宗一些! 第四十五章 少女刺客 第四十六章 扔石头的少女 第四十七章 城隍庙中见城隍 第四十八章 九龙岛弟子 第四十九章 谋划 第五十章 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