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天的更新要晚一点。 第一章 鲁王的大计 第二章 廖太守清剿文氏 第三章 乌云驹 第四章 预建宫卫 第五章 阳安聚 第六章 费祎之活跃 第七章 于禁回来了 第八章 计将安出(一) 第九章 计将安出(二) 第十章 计将安出(三) 第十一章 计将安出(四) 第十二章 计将安出(五) 第十三章 水路并进 第十四章 建始殿的廷议 第十五章 刘永再度回到秭归 第十六章 鲁王三计兴宜都 第十七章 实施大计(一) 第十八章 实施大计(二) 第十九章 实施大计(三) 第二十章 张绍至军中 第二十一章 张飞觐见 第二十二章 朕欲改易太子,卿以为如何? 第二十三章 实施大计(四) 第二十四章 实施大计(五) 第二十五章 实施大计(六) 第二十六章 于禁之死 第二十七章 张绍偶遇王嗣 第二十八章 张绍开始醒悟 第二十九章 建成宫卫 第三十章 校阅结束 第三十一章 足食(一) 第三十二章 足食(二) 第三十三章 冬夜遇匪廖公渊 第三十四章 孤见公渊,如鱼见水,恨迟!(一) 第三十五章 孤见公渊,如鱼见水,恨迟!(二) 第三十五章 孤见公渊,如鱼见水,恨迟!(三) 第三十六章 孤见公渊,如鱼见水,恨迟!(四) 第三十七章 王嗣回来了 第三十八章 送别廖立东行 第三十九章 大魏吴王孙仲谋 第四十章 张绍加剧转变 今天没有更新。 第四十一章 未来的鲁王妃? 第四十二章 佷山长柳隐 阳安聚 宫卫左屯,全屯一百士卒擐甲执锐,马七匹,前后簇拥着二十辆辎车、牛车,车上装载着营帐、炊具、粮食、药石诸物,整装待发。 之所以凑齐了这么多辆车乘,是因为如果军队在野外宿营的时候没有营寨的寨墙、壕沟保护,甚至连栅栏都没有的时候还可以把辎车和拉牛的车沿着宿营地摆一圈,勉强充当外围防卫的车阵。 身长八尺,长的方正实诚的柳隐这回佩戴的不是皂巾了,他头上戴冠,身穿官衣,腰间右边佩戴铜印黄绶,左边仍然挂带环首刀。 本月月初,宜都太守廖化察举柳隐为孝廉,同时来自成都的诸葛丞相任命孝廉柳隐为佷山长的除书被送达到柳隐手中,随除书一同送到的还有阴面刻着“佷山长印”四个篆字印文的铜制官印,以及将官印系在腰带上的黄色绶带和盛装官印使它不被灰尘弄脏,保持干净的真丝编织而成的印囊。 瞅着衣冠楚楚当上县长,正式成为官吏步入仕途的柳隐。 刘永很欣慰这就是他培养出来的人才,从年少郡县知名到三十而立高不成低不就以为人耕田立业,再到被自己征召为参乘车右,再到担任鲁王宫卫的私军军候,到如今察举孝廉,出任县长,柳隐的人生之路终于走上正轨,越来越好。 刘永与柳隐名为君臣,义为相差二十岁的挚友,是打心底里为柳隐高兴。 能走到眼下这一步是靠柳隐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是得益于刘永的器重和栽培留影。使柳隐一步步的成长发展上一生刻下了鲁王党的印记。 王青盖车上,刘永面对躬身向自己拜别的柳隐,面授机宜。 柳隐既然已经接到任命的除书,自然就要去完成刘永给廖化献计的“三计兴宜都”当中的第三计——收复佷山县。 廖化派出门下督罗式率领五百郡卒配合柳隐的赴任佷山,直到成功驱逐了东吴设置的佷山长、丞、尉之后,罗式将会率领五百郡卒返回。 现在罗式正在秭归等着柳隐会合后就一起往南发兵佷山。 这是刘永手下的人第一次出去为朝廷国家做事,也是柳隐第一次不在刘永身边出去独当一面,去勇敢的直面一道难题并竭尽全力去解决它。 当然这次收复佷山的行动,基本上属于空手套白狼。朝廷和益州郡府也没有既让柳隐这匹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还是给出了一些优惠丰厚的便宜从事帮助措施。比如本来应该朝廷任命的县丞、县尉,柳隐到任后可以自行决定人选,只要上报朝廷备案走一个流程即可。 万事开头难,取得开门红对于柳隐和刘永以及整个鲁王党来说至关重要。 “休然,君此去佷山,意欲何为?”车舆上,刘永认真肃然而又饱含以鼓励的拍了拍柳隐肩膀,询问他是否做好了准备。 明知刘永的心意,柳隐心头一暖,八尺高的汉子用力点了一下头,非常沉稳笃定的答道:“是!殿下,佷山现在虽然是东吴国土,吏民为东吴守卫县境,但毕竟东吴才占据佷山不过一两年时间,而我大汉自从建安十五年大汉取得临江郡后佷山一直属于汉朝治下直到建安二十四年,足足有九年将近十年之久,民心思汉。臣上任佷山当先以犀利霹雳之兵击破吴军,震慑全县各乡各亭,让屑小贼子和忠心东吴的人不敢有轻举妄动。” 本来刘永还打算给柳隐建言献策一番,现在看来柳隐对此次佷山之行也非常重视,早就做好了计划准备,用赞许和鼓励的眼神示意柳隐继续讲。 “然后除旧布新!将心怀大汉以及在东吴统治佷山期间被打压放逐的吏员士人召回县庭,量才论德授予重要官职,再打开府库将粮谷分发给穷人抚恤百姓,冬天来了,臣到时会每个乡挨个挨个的去走访视察,没有冬衣、柴火、木炭过冬的孤寡贫民由县庭给予它们过冬的物质,家徒四壁、缸中余粮的人由县庭发供养过冬并且在来年开春提供春耕的种粮。” “再聚集县民、县卒、吏人加紧操练,修缮攻守之具,派出细作侦察夷陵、夷道那边吴军的动向,严阵以待,守卫城池。” 刘永闻声而喜:“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大率县百里,休然你以你的这番论答奏对断然可以掌控百里之地,有县令长的才能,孤暂时不用对君赶走吴军、治理佷山发生忧虑了。” 和柳隐话别完了刘永又和宫卫左屯的甲、乙两个队的队率——邓猛、江虎还有邓小同,他兼任宫卫右屯的屯长,同时又是军正负责维持军纪军法,主持、记录军中升迁赏罚,邓小同此次也要随军出征,刘永一一同他们临行嘱托。 “阿猛,你体壮如牛,力大如虎,但不可只逞武勇!那是匹夫之敌,有勇力骁劲再加上兵法智谋,那才是万人之敌,你要以夏侯渊为戒,切记!” 明白此次行动是去攻拔城池,与人厮杀,以命相搏,往日憨憨的邓猛这里显得很成熟稳重:“猛记下了,谢殿下教诲。” “江虎你性格直率简单,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优点是你待人以真诚,大多数人也会以真诚回报你,缺点是在斗智斗勇方面容易露出破绽,为人所乘,你要多听休然和小同的话,不要鲁莽冲动行事。” “喏,殿下。” “嗯。”江禽江虎毕竟是从后来追随自己的,和邓猛、邓小同不同,刘永和江氏昆仲天然的亲近感没有二邓那么强,草草嘱托两句,他来到邓小同面前。 “小同,常言道:响鼓不用重锤,今天我对你用了重锤!你向来聪明伶俐、机智敏捷,但我不希望你骄傲大意,要知道骄兵必败。此次出征你多和休然、门下督罗式商议计事,多照顾一下阿猛和江虎,帮他们查缺补漏,弥补一些他们因疏忽大意可能造成的过失,好么?” “殿下对于小同和阿猛的恩遇小同、阿猛没齿难忘,殿下对于阳安聚的倾囊相助,阿翁和聚中百姓也将永远铭记,请殿下放心此战小同定不辱使命,好好辅助柳县君拿下佷山!” “如此,孤便放心了。时候不早了休然,君等出发吧。”众人逐个全部嘱托完,刘永抬头看了看天色,又对移步到一百名宫卫士卒前的柳隐说道。 “喏。”柳隐向刘永应答一声,然后喝令道:“全体都有,出发!” 柳隐带着队伍押着车乘,离开阳安聚远去了,王嗣也再度青衣竹冠以服宾客装扮,背上包袱,牵着马匹,腰里佩着剑出现在阳安聚的南门,同车舆上的刘永作别。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酉溪,沅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 但王嗣这次不是去联系联络五溪蛮夷而是反向而行……向西,向西前往巴郡去联络巴郡南蛮。 这便是鲁王殿下上次说他另有任务,要安排给他的重任。 只见鲁王殿下从王青盖车上,忽然取出一株梅,梅花顶部开放,根部还带有泥土用布袋封装裹住,显然是准备用来移栽他处的。 王嗣见那梅花、梅枝上都是茸茸的雪簇,盛开的黄色花瓣晶莹剔透,将鼻子轻轻的吸了吸,清香缭绕,使人心旷神怡。 只听鲁王说道:“前日秭归下了一场雪,我便命人采下了这株梅。都督江州的翊军将军赵云将军曾送我一匹千里马良驹,君此去联络巴郡南蛮,要经过巴郡郡治江州替我送给赵将军作为答谢之礼物,并转送一封书信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