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三十三章青州之战(二)

第三百三十三章青州之战(二)

作者:妙时尊者 返回目录
        

一边,用尽全力的进攻;一边,用尽全力的防守。


        

残酷的战争,从两军刚开始接触之时,就已经全面爆发了。


        

城上,滚木,雷石,犹如不要钱般的扔了下来;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如同下雨一样的箭矢。


        

虽然攻城的条件十分艰苦,但仍然压不倒战意满满的奋武军。


        

城下,士兵们顶着盾牌,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行着;楼车,云梯等攻城器械,犹如不要钱般的搭上了城墙。


        

虽然奋武军的攻势一日猛于一日,但仍然破不开袁谭军的防御。


        

为了这一战,城内的袁谭,军备充足。


        

因为他,够持久,坚持的起!


        

为了这一战,城外的奋武军,准备的也是相当充分。


        

不仅守城用的器械无数,光是城中的余粮,就足够五万大军食用半年之久,军俸更是数不胜数。


        

从个人的内心深处来讲,袁谭并不担心奋武军长期围城作战。


        

但从个人的内心深处来讲,奋武军主将张辽,却想很快的结束战斗。


        

迟则生变!


        

不仅拥有大量的攻城器械,而且还拥有数条完整的运粮补给线。


        

让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从大后方,源源不断的输送而来。


        

或许,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除了强攻硬取,别无他法了。


        

一天,两天,三天......双方的大战依然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只要平原郡在袁谭的手中一日,就有可能出现无法掌控的变故。


        

于是乎,张辽便采用四面围城,同时进攻的‘强硬’策略来拿下平原县。


        

此时的城上城下,血流成河,尸骨遍野。


        

幸亏天气已经从‘炎热’的夏季逐渐到了‘秋高气爽’的秋季,气味小了一些。


        

刚开始之时,双方还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扫战场,可是到了后期,战争愈演愈烈,哪里还有时间干这些杂事?


        

要么作战,要么休息!


        

曾经的袁绍,占据冀州,登高一呼,拥兵数十万,拥有粮草无数,手下能人辈出,猛将如云。可谓是‘天下间排名第一的诸侯’。


        

可惜的是,为了得到世家的支持,废长立幼,任人唯亲,导致现在整个袁氏,只靠这个‘被废’的长子苦苦支撑。


        

要不然,光这尸体散发的浓烈气息,就让城上的袁谭军‘闻之生畏’了。


        

一个月之后的某一天,城墙之上,辛评看着犹如‘铁塔’一般的男子—袁谭,心中不由地生出一丝感慨:汝南袁氏,成也袁绍,败也袁绍!


        

袁谭看着‘如同父亲’一样的辛评,哽咽地说道:“辛军师,真没想到,奋武军取平原郡之心这么坚定。幸亏我们早有准备,要不然,光断粮一条,就足够我们‘喝上一壶’的了。


        

哎!曹操这个狗贼,我的儿子都已经到达许昌县了,他的人马却还不出动。难不成,他真的想等我死了之后再出马?


        

可悲!可叹!可泣!


        

想到这里,辛评上前几步,来到袁谭身边。


        

对着袁谭柔声地说道:“主公,我们双方已经大战一个月有余了!你做的已经非常好了!没有人比你做的更好了。


        

这一战进行到现在,只剩下最后的那口气了,谁先坚持不住,谁就输了!故而,你一定要坚持住啊。


        

殊不知,面对奋武军这样的强大攻势,我都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辛评看到难过的袁谭,他的心情也是十分不好受的。


        

袁谭听了辛评的话,呵呵一笑,仿佛在嘲笑自己,又仿佛在嘲笑辛评,又仿佛在嘲笑着曹操。


        

笑声渐止,袁谭的声音响起:“奋武军的三万骑兵已经在济南郡,乐安郡,齐郡畅通无阻了。


        

曹操的做法,确实是不地道啊!但现在,我们没空管他啊!


        

青州,是我们的青州。”


        

曹操军连这点都看不到,指望上了,又能怎么样呢?青州已经不是我们的青州了。


        

凡事都要靠自己啊!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啊。”


        

身在任城郡的曹操军,都不知道往北方移上一移。哪怕不和奋武军交战,至少也别让奋武军这样猖狂下去啊!


        

这样下去,就算最后奋武军退兵了,这三郡之地的百姓,民心尽失啊!


        

看待问题,成熟了许多。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


        

袁谭的话,让辛评颇为感触。


        

曾经的袁谭,好像在这一个月的征战之间,长大了。


        

是不是该收网了?


        

主公率军在并州和冀州抵挡曹操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我们这里,能早点结束战斗,还是早点的结束战斗吧!”


        

平原县城下,奋武军的大营中。


        

一向处事不惊的张辽对着军师沮授问道:“沮军师,我们和东莱郡赵将军的计划已经实施半个月有余了吧。


        

只是,你也知道。在这样长期的大战中,拼的就是一个耐力。


        

可是,多长的时间算耐力好啊?这就要看士兵多长时间会觉得厌烦,开始抵触此战了!


        

沮授微微一笑,对着张辽说道:“张帅为何如此心急?莫不是压不住手下的士兵了?”


        

张辽说道:“这倒不至于!我张辽带出来的兵,这点坚持力还是有的。


        

没有收获的坚持,是人的意志中,最难坚持的部分。”


        

沮授呵呵一笑,对着张辽说道:“既然张帅都这么说了,那我也不能在墨迹了。我们可以实施第一步计划了!但是,第二步计划,还需要在等几日。”


        

如果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一直取胜,或者是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阶段性进展,那么,士兵们就不会有抵触之心。


        

可是,若长期的‘畏居’不前,没有进展,士兵们迟早会丧失斗志,直至最后的崩溃。


        

......


        

军令如山!


        

张辽听罢,立即对着传令兵下令道:“让东城门外的张燕将军率军回来吧!”


        

话罢,传令兵领命而去。


        

这样做,也正是张辽和沮授的第一步计划,在西,南,北三面城墙处,依旧选择攻城,而在东城墙处,留一条生路。


        

长期的攻城战中,让城中的每个袁谭军士兵都处在了精神高度集中的边缘。


        

即使平原县东城门外的张燕的心中是一百个的不愿意,但是,当从传令兵的口中听到张辽的最新命令之时,还是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服从命令,永远排在奋武军军规的第一条。


        

可是别的城门外的奋武军为啥不退呢?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个的疑问,不断地出现在负责防守东城墙的袁谭军士兵的心中。


        

东城门外的奋武军撤退了之后,让守卫东城门处的袁谭军的士兵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啥退了呢?是因为损失过重了?还是因为粮草不足了啊?


        

辛评立即对着袁谭说道:“主公,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啊!”


        

袁谭自然明白辛评的言中之意。


        

袁谭和辛评收到消息之后,闻讯赶来。


        

当看到城外的奋武军大军确实退走了之后,眼中流露出浓浓地担心之色。


        

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想的是如何逃生,而不是奋力守城。


        

故而,待辛评说完之后,袁谭立即出声道:“兄弟们,这是奋武军的阴谋啊!


        

若奋武军大军四面围城,城中的士兵们看不到希望,出于人性的求生本能,自然会奋力守城。


        

可是,留出了一面城墙之后,也就是留出了一条生路,人性的求生本能就会相对减弱一些。


        

他们拥有并州和幽州,拥有数不清的战马。我们跑的再快,能跑得过战马吗?


        

我们和他们已经大战了一个月有余,难不成,我们还渴望他们发善心,放我们一条生路?


        

你们想想,为何只留这一面城门?这不是摆明了让我们出城吗?


        

出了城之后,我们就没有了城墙的优势,岂不是任他们的骑兵宰割?


        

时间,就是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其余三个城门的攻城战,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在东城门这里,却没有一丝动静。


        

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将希望交给敌人。那样,除了死的更快之外,绝对没有第二条路。”


        

士兵们听了袁谭这‘贴切’的话,一个个的若有所思。好像觉得对,但好像哪里又不对。


        

我觉得,奋武军就是想放我们一条生路,而主帅怕我们跑了,所以才故意那么说的。”


        

另有一名士兵对着这个士兵迎合道:“谁说不是呢。照我说,我们早就应该投降了!无论是北面的奋武军,还是南面的曹操军,我们那个能打过?


        

负责防守东城墙的士兵下了岗之后,相互抱怨道:“你们说,主帅说的对吗?


        

若奋武军有埋伏,这都过去将近十天了,奋武军们还能忍得住?若我们不出去,他们就一直埋伏下去吗?


        

“我觉得吧......”


        

“就是,就是......”


        

明知道打不过人家,还非要打,真不知道主帅怎么想的?”


        

一个个的士兵,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抱怨这种东西,一旦被释放出来,那就是不到最后不罢休的场面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