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疼,太严重了,今天休一天 01穿越到重生的贾琏身上 京城,荣国府一个雅致的小院子里,一个打扮俏丽的小丫鬟正围着一个公子哥在献殷勤。 “二爷,又在读书啊。”丫鬟边为公子哥把凉了的茶水换了边笑道:“以前大老爷用棍子也没能让二爷好好读书,如今娶了二奶奶,二爷到越发上进起来,连陪宝玉玩闹的时间都没有了。” 公子哥就是荣国府的长房嫡孙,贾琏。 丫鬟就是贾琏的贴身丫鬟丰儿。 贾琏听到噪杂的女声后,颇觉得厌烦,但也没说什么,毕竟这荣国府的丫鬟没大没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主子身边莫说是人,就是猫啊狗啊都有几分体面的,一个个的一幅副小姐的做派。琏二爷现在还真没心情和她们计较。 陪宝玉玩?玩什么?上吊踢凳子吗? 贾琏蹙眉闭眼,放下手中的史书,一双凤目上扬,自然而然地流出一股清冷的疏离气息。 丰儿见琏二爷态度有变,赶紧停手离了书房。搁在以前,她这样叫二爷,二爷一准儿拉着她的手叨咕玩笑两句。可不知是何时起,二爷不太对劲了,不再和丫鬟们打打闹闹的玩笑了。甚至都不太和丫鬟们亲近了。 难道这男人成了亲之后变化就这么大? 当然了,绝对不是因为成亲啊!成亲从来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让一个正常人性情大变只有两种状况,穿越了或者重生了。 而这位爷是个二者皆具的,穿越到了重生的贾琏身上的。 就是一个经历了一场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结局的贾琏,刚重生了没多久,还没等奋发图强,改变命运,就被人穿了。 所以这个贾琏既有着现代人的思维教育,又有着重生者的先知先觉,简直是完美的开挂人生啊。 可这样的开局却还是让穿越者无限的头疼,因为原本重生的贾琏一生无大恶,却落得个妻离子散发配充军的下场,正是一身的戾气。这偌大的怨念给穿越来的贾琏留了一个世纪难题,就是贾家要崛起! 不要说贾家崛起有多难啊?各种关于红楼梦的同人小说里有八百多万种办法能让贾家崛起。照着学不会吗? 可有了贾琏的真实经历的记忆后,你就会发现,意淫误国啊! 比如,各种同人小说,描写贾琏的祖父贾代善的时候,基本都是一副有手段,有能力,皇帝亲信的样子。这么想的原因是贾代善能做的国公之位,当然的是个牛逼人物了。 而作为一个有贾琏真实记忆的穿越者才明白,这个认知有多不靠谱。 贾代善能当上国公,那只能说明他老子贾源牛逼,所以他才能不降等袭爵国公之位,而他传下来的爵位,却是个降了三等的一等将军爵位。 这就说明贾代善不只不是什么皇帝亲信,还是个被皇帝所厌弃了的。 让一个被皇帝厌弃了的贾家崛起,这和让卢姥爷复播有什么区别? 来,请各位大手子在线指点,坐等抄书评! 哎~ 可是不做真不行啊,难道要被遗留的怨念折磨疯吗? ...... 不管怎么样,总的做点什么。第一步,混个官当当。 “庆儿,备车。”贾琏停止了自己的胡思乱想,放下了手中的书,起身喊人。 这庆儿是贾琏新提上来的小厮,也是个家生子,父母是贾琏父亲贾赦庄子上的庄头,也算知根知底。长得是五大三粗,为人看上去憨憨傻傻的,是个主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没有自己的主意的货,本分老实的很。 贾琏就是看重的他这些。 原本跟在贾琏身边的小厮是个叫兴儿的,能说会道,颇是讨人喜欢,被贾琏打发到了王熙凤那里,在二门外伺候了。 兴儿也没什么怨言,毕竟这王熙凤是管家的新奶奶,主子让自己过去伺候也是看重。 哦,对了,贾琏穿来的时候,就是已婚的,与王家的女儿王熙凤成亲一年有不到。宝玉如今也五岁多了,距离红楼的开篇还有了两三年的光景。 出了门,上了车,贾琏坐车,庆儿赶车。直到出了那宁荣街,贾琏才道:“去吏部验封司主事张大人家。”庆儿才变道驾车前往。 这张大人,是吏部验封司的主事,正六品的官,主管捐封事宜,说白了就是管买官卖官的,是贾琏成亲前捐官的时候通过贾赦认识的。 贾琏不是白身,成亲前家里为了好看,给捐了个五品同知的官职,有官无职无禄的虚衔。虽是虚职,却也入了文官的序列,使使力在清水衙门谋个实缺也不难。 想到这,贾琏不由得有点佩服老子贾赦了,都说贾赦是个贪淫暴虐的不肖子,可就是这么一个满身恶名的人物,却能给学无所成的儿子谋了一个文官的出身。 宁国府的子孙贾蓉死了老婆,才谋得个龙禁尉的虚职,你要知道宁国府可是贾家族长之家啊。 两相一对比,贾赦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吗? 真要一无是处,怎会能给贾琏在结婚的时候捐个文官出来的? 品~细品! ...... 贾琏早早的就给张大人下过拜帖了,今日沐休登门拜访。 这张大人,姓张,命湖,字二河。为人做事都没甚本事,也不会个逢迎,在贾家女眷眼中就是不识时务的芝麻绿豆的小官。 可通过重生的贾琏的记忆知道,这位是当今皇帝潜邸的旧臣。一路顺风顺水,直到前世贾琏被发配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混成了正四品的光禄寺少卿。 哪怕是如今,人家也是吏部里管买官卖官这等肥差的六品主事啊,不是一般人能攀上交情的。 也就贾家那些眼皮子浅的觉得六品官不是什么大官,总觉得宰相门前七品官,贾家这等国公府第的奴才不敢说七品,八品总的有吧。 可宰相门前七品官指的不是宰相家门口把大门的奴才秧子是七品官,指的是中书省门下中书舍人这个官职为正七品。放在后世那就是领导的秘书兼办公室主任,正科级干部。 不过贾家门前也不是一无是处,还真有个官职,将军府教授,从九品的小官,礼部派遣的负责教导将军府规矩的。不过贾家不招皇帝待见,所以礼部也没派人过来。此职务暂时空缺。 而贾琏这次上张大人家的门,求得就是去礼部当官。 02要当官就别要脸 03王熙凤 04儿子偷爹不算贼 也没管王熙凤的叫嚣声,贾琏只身往贾赦院子去了。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两口子也是如此的,思想不在一条线上,真的是鸡同鸭讲。王熙凤啊,王熙凤,你若是如此作死,将来都不好洗白啊。 要不是体验过你两条白腿肩上扛的销魂,老子才不愿意搭理你哪。 女人,在权利面前一文不值。 澳门铁塔下,一千四的爱情,那个不漂亮了。 哼╭(╯^╰)╮ 贾琏边想边走,不多时,就到了贾赦的院子。 门口的丫鬟见贾琏来了,连声通报,贾琏也没等贾赦让,自己就进去了。 贾赦一听贾琏来了,有点头疼。 对于这个孩子吧,贾赦心里还是喜欢的,毕竟是自己唯一的嫡子,只是以前吧,这孩子见了他如同老鼠见了猫是的,也不和他亲,反而和自己的弟弟贾政亲。这叫贾赦十分的不喜。 可最近这儿子变化的有点大啊。 不再和贾政亲近了,但是也不怕他这个老子了。 以前贾琏见贾赦,有什么喜欢的东西了,会求他问,贾赦高兴了才会赏了他,不高兴了就一顿臭骂。 如今的贾琏来贾赦屋和进自己屋是的。一点也不避讳,弄得贾赦都不好意思在屋里调戏丫鬟了。 见到什么好东西也不和贾赦求了,得是贾琏开心了才会告诉贾赦一声,这东西我喜欢,我拿走了啊,不开心了连说都不说,抄起就走。 你贾赦让不让无所谓,反正最后都会被贾琏拿走。 这点吧,倒是不怎么叫贾赦恼火,那个老子希望儿子和自己见外,就是有点肉疼。 要不说儿子偷爹不算贼哪,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 所以啊,贾赦一听贾琏来了,是又是开心,又是肉疼。 一进屋,贾琏见贾赦在床上盘着,贾琏的后母邢夫人在地上站着,自己也没客气。顺手抄起椅子坐下了,也没叫丫鬟来动手,自己就给自己斟上茶了。 一边喝一边打发邢夫人道:“夫人,我和父亲有话说,你打发丫鬟下去,顺便帮我们父子看看门。” 邢夫人不是贾琏的母亲,是贾琏的继母,贾赦的续弦。贾琏的亲生母亲早就亡故了,就连留下了贾琏这么一个嫡子。 贾琏上面还有个嫡出的哥哥,叫贾瑚的。长到了六岁夭折了,后花园中掉水里淹死的。那一年正是贾琏要出生的一年。 这也就是贾琏为什么是琏二爷的原因。 并不是排在了贾家二房的贾珠后面。被叫做了二爷,而是上面有亲哥哥的。 贾琏还有个庶出的弟弟叫贾琮,如今还小,不到两岁。 看贾赦给儿子起名字,就能体会这么多年的心境变化。 瑚是指古宗庙盛黍稷的礼器,说的是将来你们都得指着我儿子贾瑚吃饭。 琏是说别管你们怎么作妖,这个孩子才是正经的继承人,连王吗,连续的主子啊! 琮是说我们这一脉才是正宗。 呵呵,这诉求,真是一天不如一天啊。 ...... 贾琏对邢夫人的态度哪,也说不上好,甚至都不算客气。别问贾琏怎么对邢夫人这么不客气,说好的古人都讲究孝道哪,邢夫人怎么也是贾琏的继母啊? 一是因为邢夫人自己的身份相对于贾家来讲太低了,二是,贾琏真的不怕邢夫人用孝道压自己,因为她不配。 来自现实世界的贾琏,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就是纵观历史。人,越强调什么,就证明当时越缺少什么。 古人越强调孝道,就说明,古人也多拿孝道不当回事。如果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那还需要强调吗? 如果真的都讲孝顺,孝砖这种事情又是怎么来的。 所以都说史老太太拿孝道压贾赦,贾琏却不以为然,这孝啊,能压的了奔着进取的贾政,绝对拿不了一个老纨绔贾赦。 能拿捏贾赦的,绝对不是孝这个事,一定是别的。 老纨绔名声都这么臭了,难道还会害怕人说不孝吗?这只能说明贾赦在自污。 至于贾赦为什么自污,贾琏目前还不知道,也许以后该知道的时候会知道,不过如今该不知道,还是不知道吧。 因为贾琏还是相信贾赦的,至少在贾琏的心目中,贾赦比他传说中有能耐的爷爷贾代善强多了。 因为贾赦字恩侯,这字可不是一般人能取得。就凭借这个字,就说明贾赦行冠礼的时候不简单。 就问你,什么样的人才敢给你起名叫贾主席或者贾泽东啊! 你品,你细品。 邢夫人听贾琏叫她出去把门,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能是习以为常了吧。起身就出去了,心态很好的出去把门去了。 见邢夫人出去了,贾琏直接开口道:“父亲,我在礼部谋了个缺。” 贾赦也没觉得这事有多大,问道:“找谁办的。” 贾琏回答:“礼部的张大人。” 贾赦一听是他,就道:“那就是个认钱不认人的主,钱给够了问题不大,怎么了,还有别的事。” 贾琏道:“那个,如今我舅舅家如何了。” 贾赦一听,眼睛眯了起来,贾琏口中的舅舅自然不是邢夫人家,而是贾赦的原配,贾琏的亲生母亲张家。 “你外祖父犯了事,成了犯官,如今人虽健在,但是也在老家圈禁着,不得自由。 你外家是犯官之家,三代不得为官,你外祖那一辈,你舅舅那一辈,和你这一辈都没什么出路了。不过你外甥这一辈倒是还有奔头,如今张家全族都往这一辈努力哪,张家也是大族,虽是你外甥,不过也有不少年纪不比你小的了。 怎么?你有用的上的地方。” 贾琏道:“儿子想找几个听话的外甥,给他们补个贡生。” 贾赦一听急了道:“胡闹,张家把希望都寄托在这辈人身上,你给他们补了个贡生,不就是断了人家的前程吗?清流世家,贡生当了官也是被瞧不起的,看看宁府的敬老爷,你就知道了。” 贾琏忙道:“哎,父亲,我怎么会害我自己的外家啊!都说了张家也是大族,怎么地我那外甥们还都能科举考上进士了啊,总有资质有限的吧?补贡生也是条出路啊,这事正好归礼部管,儿子如今在礼部任职,办起来也方便。” 贾赦一听,也对。道:“你小子到底要做什么?” 贾琏回答道:“事,成于密而失于疏。父亲别管,交给儿子去办就好了。对了父亲,您外家如今可还有用得上的人。” 贾赦的外家,就是贾赦的祖母家。如今贾琏觉得,自己本家没啥人,妻族不着调,只好指望自己的外家和自己父亲的外家了。 贾赦听贾琏问自己的外家,有些意外,但是还是如实道:“何家也是大族,不过也已经落寞好多年了,早就回乡去了,如今在京的也就小猫两三只。” 贾琏道:“行吧,这样,父亲明天叫人都帮我给张家何家通知到,有科举无望还想谋个前程的,后天来找我。能识文断字的就好。” 贾赦嗯了一声,也没多言。 贾琏紧接着道:“父亲再给我点银子,钱都用来捐官,儿子没钱了。” 这给贾赦气的,说了一堆话还以为这个儿子长进了,结果还是变着法的骗银子,但是还是拿出了一张1000两的银票,拍在了桌子上。 贾琏笑眯眯的收了起来,转身就奔贾赦的书架去了,什么名画,孤本划拉一堆。往怀里一踹就要跑。一个老纨绔,文玩字画这么风雅的事玩的这么精,这和常威说自己不会武功有什么区别。 贾赦见贾琏拿了银子还偷东西,气的抓起软枕砸他,边砸边道:“滚滚滚,给老子滚出去。” 贾琏边躲边撤,护着自己的字画孤本揣着银票就往外走。 走到门外,见邢夫人敬业的守在门口,就对邢夫人道:“家里可还有用得上的子侄。” 邢夫人对贾琏居高临下的语气也不以为然,习惯成自然,这家里是个主子就敢这么和她说话,她也有自知之明:“有那么一两个。” 贾琏道:“要是能识个文断个字,后个就叫他们来找我。”说完也不管邢夫人什么反应直接就离去了。 邢夫人有点蒙,但是还是知道这是贾琏在抬举她,看贾琏走远了,就进去对贾赦道:“老爷,琏二爷让我叫家里子侄后个去找他。不知何事啊?” 贾赦不耐烦的道:“让你去,你就去。问那么多干嘛?” 邢夫人在贾赦这里没打听到什么,心里烦嘀咕,但是还是照做了。 贾琏哪,不管老爹屋里怎么了,自己也没回屋里,去书房对付了一宿。 第二日就去礼部报道了。 05对付书呆子的办法 06底蕴和传承 第二天,贾琏先去了荣宁街转了转,感受了一下当爷的热情。这贾家族人一个个的都围着贾琏转,虽然一开始贾琏还觉得虚荣心挺满足的,可是越转越不是滋味。 这贾家,真就是泥腿子出身,都三代过去了,贾家的家主们一个个就算再没本事,也都挺努力的了,可是这贾家的族人却一点长进没有,一个个围着贾琏转都是想让贾琏赏口饭吃,能去宁荣二府管个事。 不能说在贾家连个识文断字的人都没有,年轻一辈还都识文断字,可也仅限识文断字了,连个完整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和张家,何家一对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贾家人每天想的是有钱荣华富贵,哪怕能读书也没人上心,读书有什么用,都不如进府里当个管事,这就是贾家族人的普遍思想,各个想的是怎么进族里当奴才。 而张家,何家这两个贾家的姻亲家,就算再落魄了,家族的族人想的也是读书科举,光耀门庭。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底蕴和传承吧。 真的是一族的猪队友啊。 我贾琏要的是满门朱紫贵,我不想和一群奴才秧子玩耍啊。 找了贾家满族,也就找出一个贾菌来。可惜年龄太小了,如今贾宝玉才五岁,贾兰才三岁,这贾菌才7岁。 可贾琏也没放过,实在是这贾家太完蛋了,但凡这贾家还能再找出一个能打的,老子绝不抓你一个娃娃兵上战场。 那熬人的科举你贾菌受的住得受,受不住也得受,怪只能怪你太优秀了。 这一刻,贾琏突然理解为什么贾宝玉那么招贾母稀罕了,面对这么一家子的完蛋玩应,贾宝玉这么一个能吟诗作对的,招人稀罕也不见怪了。 贾菌少孤,父亲早亡,家里与母亲娄氏相依为命。 贾琏强收了贾菌为弟子,确定了师徒关系,虽然娄氏也不知道贾琏一个小纨绔能教自己儿子什么,但是也应下来了。 娄氏深知自己家虽是贾家近亲,但是夫君早丧,自己带个儿子过活也不容易。贾琏是荣府的嫡亲孙子,怎么说也是妥妥的靠山啊。 贾琏见整个贾家是矬子里面扒矮子都扒不出来个武大郎了,就带着贾菌意兴阑珊的走了。 庆儿赶车,往郊外庄子去了。 ..... 约莫两个时辰,也就到了郊外的庄子,一个普通的农庄,倒也收拾的干净利索,不是很打眼。 庄子里都是贾赦以前用过的老人,也叫人放心。 张家,何家人在长辈带领下也早来了。 邢家的人也到了。却是没有长辈的。 张家来了6个小辈,和一个带队的长辈,长辈是留在京城管事的四房,却也是贾琏嫡亲的舅舅,名晋字之维。 原本张家,贾家已经好久不来往了。一个是犯官人家,一个是名声臭大街的勋贵。互相之间躲着还来不及哪,怎么会还来往。 可是突然贾赦来消息,张家也不能不慎重对待。毕竟这贾琏也是张家嫡亲的外甥,张家如今也太需要外力帮助了。 于是贾琏这个嫡亲的舅舅张晋张之维,就带着留在京里的六个小辈来了,这六个虽然不是家里最争气的,却也没真敢把那不成才的带来,只能说平庸之资吧。 贾琏这个舅舅哪,原也是个同进士出身的,也曾在行人司当过司副,只因父亲犯了事,被革了职,也连累他被革职了,就连功名也被革了,如今闲置在家,被族里安排留在了京城,没有随大家回乡。 何家带队的是一个何家的老儒生,身上也有举人的功名,但是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官了,辈分比贾琏都高一辈,贾琏应该叫舅爷的,带来的家里的四个小辈,也是如此情况。 贾琏和二人一见面,先是一顿寒暄,然后直接入了主题,先是邀请二人留在庄子,教导这十多个孩子几个月。 等二人应了,打发仆人回家报信后,直接挑明了怎么教导,就是要张家舅舅按照科举的方式出题,何家舅爷辅助,让这十多个孩子不停的做题。 什么微言大义的啊,无所谓,只要让这几个孩子快速的适应了科举的模式就好。 说白了就是题海战术。 二人都是老学究,对贾琏糟蹋圣人大义甚是不喜,也不知道贾琏折腾什么,这些都是贡生学科举那一套干嘛啊,但是之前也答应了就照做了。 贾琏也没多解释,主要是也不好解释。 这就好像你告诉别人,蓝翔技校也能考清华了,录取率50%以上,你敢说,你看有人敢信不啊。 紧接着就是安排桌椅教室,庄子上本就有个快要废弃的小学堂,收拾收拾就能用。 然后又找到庄头,让他带人看好了,尤其是这几个月,让人伺候精细了,别让外人打扰了,也别去打扰外人。 庄头表示明白。 闲聊之间发现,这庄头也不是外人,是贾琏姑父家的亲弟弟,当然了不是当巡盐御史的那个姑父,是贾赦的庶出的妹妹家的。 贾赦不止有一个嫡亲的妹妹贾敏,还有三个庶出的妹妹,都被贾母远嫁了。 这个就是贾赦一个庶出妹妹嫁过去的人家,姓赵。 家里也有一个读书的孩子,贾琏也要了过来塞在小学堂里。 虽然不知道贾琏要干嘛,但是这赵庄头也因自己的儿子也在小学堂里,伺候的越发精心了。 贾琏也顺势在庄子上住了下来。 谁知,不到下午,庄子上又被送来了一个人,王熙凤的一个侄儿王忠。当初在王家的时候,受过王熙凤的恩惠,是个眼里只认王熙凤的小辈。 贾琏也收了下来。 07高深莫测的贾琏 08科举大丰收 09贾琏大丰收 买官卖官这事吧,日进只是在权贵间进行。老百姓们还真不知道,就是有知道的,也没这个路子。 而贾琏就即是知道,且有路子的。 众人散了,贾琏也直奔张二河家里,也不墨迹直接道了来意要7个从七品外放的县令,一个从七品承宣布政司都事,一个从七品的盐课提举司副提举,一个正七品的大理寺平事,一个正七品提刑按察使司经历,一个正七品上林苑嘉蔬典署。 都是正从七品的小官,但是也都是实缺。如今这官职上也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基本都是几个萝卜一个坑。 尤其是京官的小官,更是如此。 张二河也爽款的给了个打包价50万两。贾琏道没问题,但是要你先把行文给我下了,过几天我来拿,到时候给你钱。 张二河这面也没问题。 ... 又过了几日,庶吉士也考完了,不出贾琏所料,三人都考上了庶吉士。可是整个恩科考中庶吉士的也就不到百人,其他的进士,同进士也没个下文了。 整个京城滞留了700-800个无所事事的进士老爷。 所有的进士同进士老爷都开始忙着投帖子,想路子了,而贾琏的十二个不急不忙的同进士弟子,就在同科中显得很打眼了,众人纷纷向这十二人打听。 其结果就是等到贾琏再见到大家的时候,各个都是身怀巨款啊。 每人都给贾琏收上来了50-60万两银子,贾琏让他们卖官的价格,买的人太多了,他们一人又提了一倍的价格,这都供不应求。 十二个人整整给贾琏拿回来700万两银子。 贾琏算了算,抛出成本,贾琏纯赚400多万两啊。 见到这么多钱的时候,贾琏都想直接卷钱跑路了。 接着贾琏给弟子们一人10万两银子谁也没落下,学习的人就安心的在翰林院学习,为官在京的,就用这个钱安家,外放的在任上也手脚干净点,将来也好升迁。 自己带着300多万两银子,还有弟子整理的买官名册去了张二河府上,这300万两砸在了张二河面前,也给张二河砸蒙了,虽然张二河是奉旨卖官,但是这么一大笔钱还是第一次见。 贾琏也彻底的享受了一次座上宾的待遇。 走的时候也带了一沓子的行文。有买实缺的,有买虚职的。这感觉,和拿了一口袋房产证一样。 给弟子们安排好,贾琏算了算自己剩下的收入。270万两纯利。 整个贾府都不值这个钱。 贾琏算是彻底抖了起来。 但是让贾琏不知道的是,这次举动不仅仅是给贾琏带来了270万的横财,还有潜在的好处,贾琏以后才会一点点体会道。 比如,因为这事贾琏入了新皇的眼。 比如,这一批无门无路的受传统进士排挤的新科进士都自发的向贾琏靠拢了。 比如,在弟子的心中,自己的老师越发高深莫测了。 贾琏也形成了自己的小班底。成了一个各个衙门都有人的角色。 贾菌,进士出身,皇帝祥瑞,翰林院庶吉士。 张忍,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 张祥,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 张和,同进士出身,承宣布政司都事,从七品。 张招,同进士出身,从七品知县,贾琏庶出大姑姑赵贾氏婆家之地的知县。 张谷,同进士出身,从七品知县,贾琏庶出二姑姑钱贾氏婆家之地知县。 张校,同进士出身,从七品知县,贾琏庶出二姑姑孙贾氏婆家之地知县。 何吉,同进士出身,盐课提举司副提举。从七品 何祥,同进士出身,金陵府下县知县,从七品 何如,同进士出身,金陵府下县知县,从七品 何意,同进士出身,金陵府下县知县,从七品 王忠,同进士出身,提刑按察使司经历,正七品,王熙凤的侄子 邢岫羽,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平事。正七品,邢夫人的侄子 邢岫翼,同进士出身,遥远县县令,从七品,与张家女结亲,邢夫人的侄子,与张家结亲 赵习,同进士出身,上林苑嘉蔬典署,正七品,赵贾氏的侄子。 10三年的过渡 11红楼梦开局了 12林妹妹来了 13怼人要怼在明面上,请叫我巧怼怼 14人都到齐了 次日,凤姐去东府寻秦可卿,却见秦可卿一脸愁苦。 这秦可卿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嫁入贾府后,获得了合族上下的同声赞扬。尤氏护着她,贾母怜惜她。凤姐与她感情尤深,贾宝玉也屁颠屁颠跟着。却是这两府第一得意的人,怎会一脸愁苦。 凤姐拉着秦可卿道:“好端端的,怎么一脸不自在。” 秦氏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只是想到一旦乐极生悲,真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 凤姐冷笑道:“你就是个痴儿!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是我们这些内宅妇人所能操心的的?” 秦氏接道:“如今何不趁着荣时打算衰时的世业,在祖莹附近多置些田地房舍,以备祭祀、供给之费,日后即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不过也是瞬息的繁华,万不可忘了那盛宴必散的俗语。” 凤姐一听,就知道这就是贾琏所说之事,就道:“什么繁华不繁华的都是爷们该操心之事,你我妇人拉吧好家业,伺候好孩子就好,外面的事少掺和,我今来就是替我家二爷给你带个话。你的命二爷保了,二爷叫你活着,好好活着,干干净净的活着。你要不好好活着,二爷可让你死的都不自在。”说完也不管秦可卿什么反应,转身就走了。 秦可卿吓出一身冷汗,出了一下神,忙穿上衣服去追凤姐,可走到门口又停下了脚步,嘴里念叨着“活着,好好活着。” ...... 这一天,薛家也来到了京城,住进了贾家。 黛玉给贾母请过安后,去王夫人那里,正碰上王夫人和王熙凤在看一封金陵来信。 原来金陵薛姨妈的儿子仗势欺人,竟然打死了人,现在案子正在应天府审理。 应天府的知府姓贾名雨村,当年他得罪上司被革了职,做了黛玉的家庭教师。后朝廷重新起用被革职的官员,贾雨村求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帮忙,终于复职。 贾雨村一上任就碰上这件人命官司,按常规要发签捉拿凶犯,被门子使眼色阻止。 门子递给贾雨村一张手抄的“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门子说:“这上面说的是贾、史、王、薛家,他们亲上加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现在那打死人的凶犯姓薛名蟠,人称薛公子。” 薛公子是大皇商之后,幼年丧父,寡母溺爱纵容,骄奢淫逸,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仗着家中有钱有势,为非作歹。其妹名叫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他父亲在世时,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因皇上崇诗尚礼,薛母欲送宝钗进京备选才人。 薛蟠如今打死了人,他借送母亲和妹妹进京之名,一走了之。 薛姨妈一家人到京城,住在贾府。 且说林黛玉自到荣府后,贾母万般怜爱,饮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倒且靠后。宝玉和黛玉二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 如今来了一个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不像黛玉那么孤高自许,下人都十分喜欢宝钗。 宝玉去看望宝钗。 他先到薛姨妈屋里请了安,然后到里间,看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儿,身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 宝钗见宝玉脖子上挂着的那块宝玉,笑道:“成日价说你这玉,只是没有细细地欣赏过,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挪近来看。 宝玉也凑了上去,把玉从脖子上摘下来,递到宝钗手上。宝钗把玉托在掌中,只见那块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 宝钗把那玉正面篆字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吕”几个字念了两遍,在旁的丫头莺儿乐得嘻嘻笑:“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那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欣赏欣赏。” 宝钗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项圈掏了出来。宝玉托了细看,果然见一面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利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莺儿说:“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刻在金器上……” 宝钗不等她说完,忙怪她为何不去倒茶,一面把话岔开问宝玉从哪里来。 宝玉此时与宝钗离得很近,只闻见一阵阵幽香,不知是何香气,就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过这味儿。” 宝钗笑答:“这是我早起吃的丸药的香气。” 宝玉问:“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 宝钗笑道:“又胡闹了,药哪能随便乱吃?” 忽听外面有人说:“林姑娘来了。” 黛玉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得不巧了。”宝钗道:“这话怎么说?” 黛玉说:“今儿他来,明儿我来,如此错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不至于太冷清,也不至于太热闹。姐姐不明白这意思?” 此时薛姨妈已经摆了几样精细茶果、自家糟的鹅掌鸭舌和上等的酒。 宝玉要喝冷酒,宝钗说:“宝兄弟,亏你每日还看那么多书,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的吃下去,发散得就快,如果冷的吃下去,便凝结在身体内,以五脏去暖它,岂不因此受苦?” 宝玉听这话有道理,便命人烫了酒再喝。 黛玉在一旁嗑着瓜子儿.只是抿着嘴笑。碰巧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含笑对她说:“谁叫你送来的?” 雪雁回答:“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一定让我赶快送来。” 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一面说:“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管用!” 宝玉听了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只嘻嘻地笑。 说话间,宝玉已喝了三杯酒,李嬷嬷上来阻拦他。宝玉不听,李嬷嬷对着黛玉说:“你倒劝劝,他还听些。” 林黛玉冷笑道:“我犯不着劝他。往常老太太也给他酒喝,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喝一口,料想也不碍事。难道姨妈是外人,不应该在这里喝酒吗?” 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 宝钗也忍不住笑,在黛玉腮上拧了一下,道:“林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15人生而不同 日子一天一天过着,贾琏有过上了上朝下朝,上班下班的日子。当然了也顺利升迁到了朝议大夫。 荣国府依旧繁花似锦,贾琏的到来似乎也只不过是个锦上添花。 整个贾府依旧是一群小姑娘的欢乐场。其中一个小姑娘除外。 这个人就是迎春。 贾迎春,贾琏的庶妹。 对于这个女孩,贾琏没有多少喜爱,但是却有几分疼惜。 就是那种成年人对命苦早慧且懂事的女孩子的疼惜。 对于这个二姑娘迎春,大多人的印象就是性子好,好的过分,先是在府里被奴才拿捏,然后惨死中山狼之手。 可谁又好好关心过,这是个围棋高手啊,走一步看十六步的围棋高手啊,这么说吧,赢光你的欢乐豆只是时间问题。 就这么一个玩满是算计的游戏都十分精通的人,怎么会心机那么差啊。 反正贾琏是不信的,就好像大学的时候,那些玩杀人游戏十分精通的人无论说什么,说的多么真诚,贾琏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再有了这一世的记忆后,就更加确信了,迎春才是哪个看着傻,实在聪明的,比那些看着聪明精干傻事的强多了。 你们就不奇怪吗,荣国府这样能教养出贾敏,贾元春这样的姑娘的人家,怎么就好像放任三春不管了。 难道这三个姑娘就不嫁人了吗。 这就好像,你有一堆料子,打磨好两个有用处的,剩下的不打磨了。什么时候有用,什么时候打磨,这个料子叫备料吧。 谁的备料,就不言而喻了吧。 而三春的表现哪,宁国府的丫头惜春,表现的就是,我知道你们的龌龊勾当,但是我不配合,大不了一拍两散,剪了头伏当姑子去。 探春,就是个看着聪明,实在什么也不懂的,时时刻刻要强,总想证明自己点什么。 而迎春却表现的是,我这性子,在府里一个奴才都能拿捏,要是到了哪皇宫大内,还不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的,一点用没用,别考虑我。 一个家族,落魄到了卖女度日的地步了,怎么就还能那么高高在上啊。这是以前贾琏一直想不通的。可能这就是倒驴不倒架吧。 如今贾琏到来,迎春却变得大不一样了,别人家娇惯着女孩子,是别人家的事,在贾琏这,还就是的好好教养着。 如今的迎春,是一脚迈八脚抬,大小丫鬟不说,光教养嬷嬷就四个,分别教授四礼,四艺,宗亲,管家。 而迎春也似乎确定了,自己不再是元春的备选,不再会被送入宫内做备胎了。也放开了性子,那个聪明劲,别说是奴才拿捏了,就是王熙凤都被迎春拿捏的死死的。 因为迎春知道,自己如今是要在荣国府出嫁,嫁出去了也是要做嫡妻的,是要给别的人家做宗妇的,是不能给贾琏这个靠山丢一点脸的。 (别拿迎春死在中山狼手里和我说事,说就是秀才遇到兵。) 这一日,贾琏不在家,巧姐又恢复了山大王的性子。 整个荣国府,也就迎春能陪巧姐玩闹,这也是迎春除了学习以外,唯一的乐趣。 好多事情就是这样,被逼无奈的就满是委屈,但是满心愿意的,就乐此不疲。 迎春陪巧姐玩,是满意愿意的,当然也是希望,有一天出嫁了,这府里还有个想念自己的,哪怕这个想念自己的也出嫁了,这府里想着这个的时候能顺便想想自己。 古人的女子,娘家就是底气啊。 而这府里,能陪巧姐玩的,也就迎春一个了,因为别人,巧姐看不上。 什么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宝姐姐,在巧姐眼里,就是一帮打秋风的落魄亲戚。 探春,是个自以为是的傻子。 惜春是个动不动就玉石俱焚的虎比。 至于史家的史湘云,那就是个不分好赖的白眼狼。 也就迎春,可坎一用。如今好生教养着,记在邢夫人的名下,再找个用得上的好人家嫁了,又是一个助力。 于是这迎春就成了巧姐的跟班。随着巧姐在荣国府横行霸道。 看的外人是一脸羡慕,这就是爹爹有能耐的嫡女过得日子啊。 不知何时,二人带着众丫鬟,就出了贾琏的院子,来到了荣庆堂。 也不知哪里来的两个作死的丫头,挺大声的在哪讨论着“听说了吗,薛家来京的宝姑娘,是来参选的,是要进宫当妃子的。不亏是宝姑娘,性情,容貌都是上上的。一看就是富贵命,就是那天生就该进富贵窝的人,旺夫旺子的。” “就是就是,宝姑娘是薛家嫡女,薛家那是富贵的皇商,祖上还是紫薇舍人。这是何等的出身啊。” “就是,天生的贵女啊。” 听得巧姐只发笑,呵声道:“来呀,把这两个不知死活的拉下去发卖了,卖到哪穷乡僻壤去。”话音刚落就有两个粗实的婆子上来拽人,巧姐也不管哪两个丫头哭天喊地的求饶声,反而饶有性质的对迎春说。“姑姑,你说这妖风邪气是哪里刮起来的啊。” 迎春看了看巧姐道:“想来是那薛家刚进了这府里,心里没底,给了奴才们好处吧,你也知道,这府里的奴才可不是咱们身边的奴才,惯是个会捧高踩低的。得了谁的好处,就四处说谁好话。” 巧姐眯了迎春一眼道:“姑姑如此这般拿我当小孩糊弄,我以后可不带姑姑玩了。” 迎春闻言心里暗想可你就是个三岁的孩子啊,叹了口气道:“你啊,这府里大大小小就是有算计,那个还敢往坏了算计你,无非就是想在你身上得了好处罢了。你若是喜欢,就随了他们的意,若是不喜欢,或不搭理,或给了厉害,还不是都随你,何苦把事想的那么明白啊。小小年纪性子这么大,让哥哥知道怕是要心疼的!” 一提到贾琏,巧姐神情缓和了很多,哼了一声道:“通过人家女儿,算计人家爹爹,手段也太下作了。” 迎春看巧姐缓和了,道:“商家之女,能有几个见识,犯不上和她生气。许是人家也没甚恶意,只是想通过你嘴里卖个好罢了。” 巧姐盘了盘手指道:“在这荣国府住着,就得守我贾巧儿的规矩,今儿要是不让她明白明白,明个再犯浑恶心到我了可怎么办。走,找她妈,她姨娘去。小姑奶奶我今就给这王家母女好好立立规矩。”说着便向王夫人院子走去。 迎春看着巧姐心道:“我的小姑奶奶啊,您是不是把你的辈分搞错了啊,那是你堂奶,和姨奶啊。”不过转念一想,“这个世道,终究还是要向权势低了头的。谁叫这家里,贾琏最有权势哪。” 16上不了台面 17巧姐不同 19打人要打脸骂人要揭短 20贾琏讲故事 21娶妻改变命运 时间已经到了晚膳时间,说真的,这个点了主人家如不留客用膳,这不自觉非要自己留下的客人可就算恶客了。 贾琏贾赦一点要留客的意思都没有,贾政倒是很想留客,可是张了好几次嘴,都没敢开口。 天色已经有点暗淡了,前堂上冰凉的茶水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话题从祖上的功绩聊到父辈的荣耀,从父辈的荣耀聊到十一家的情谊,从十一家的情谊再聊到如今这世道,再从这如今的世道又开始追忆祖上的风光。话题转着圈的来,似乎就是聊不完了。 听到最后,贾琏还是忍不住了,好好能休息一天的日子,都被这帮家伙给搅浑了。 就眼前这帮货,能给老子什么委屈,当官是靠人多的吗,又不是出来混的。 茶杯往桌上一丢道:“各位不饿吗?我家没备你们的饭,没事都各回各家,各哄各娃去吧。” 一句话,本来热闹的气氛,如同滚油里滴进了一滴水。 炸锅了。 本来如同一个透明人的北静王水溶,第一个怒了。厉声道:“贾二,你别给脸不要脸。本王的面子,岂是你想落就落得,不知尊卑的东西。” 贾琏这么多年抱大腿,舔皇帝,是为了在外人面前忍气吞声的吗? 当然不是,肯定更加不会惯水溶的脾气的。 起身几步就走到的水溶的面前,伸出右手的食指顶在了水溶的脑门上,说一句话戳一下水门的脑袋。 “落你面子怎么滴了。” “一个光杆异性王还敢出来嘚瑟。” “你见哪朝哪代不夹着尾巴做人的异姓王九族还在的。” “你他妈还跟老子讲尊卑。” “这么有骨气,你怎么不造反啊,也好方便我把你母亲都卖到教司坊去。” 这把水溶气得,结结巴巴的道“贾二,你你你你你。你不要嚣张,不要以为你今日高官的做,你想没想过有一天你落败了。我等可能拉你一把。” 贾琏嘿嘿一笑道:“怎么滴,你还要和我来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嘛。” “哦不对,你这岁数应该是莫欺中年穷。” “哦,也不对,你这智商,应该是莫欺老年穷。” “行了,今我也不欺负你了,你走吧,毕竟死者为大吗?但是你要是再不识时务,我就让你明白明白,什么是盗墓笔记之盗墓者骂骂咧咧的走了,还在你棺材板上吐了口痰” 气得水溶好悬没过去了,都要和贾琏琏拼命了,却被老奸巨猾的缮国公一把拉住,道:“链二兄弟别生气,今儿是我们当了恶客了,这也不是许久没和链兄弟亲近了吗!难免叨扰了。今我们先走了,改日再来登门拜访。” 说着向贾琏施礼,带着众人就要离开了。 贾琏看着这个岁数都能给他当爷爷的男人还如此陪着小心,难免有些唏嘘。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享受几天富贵日子,何苦这么低三下四,还不是被儿女所累。 多少给点忠告吧:“诸位,到我贾琏这,别和我扯什么情谊,四王八公说的是祖上,指的也是他们。代表的也是整个外姓勋贵。别说和我贾琏有毛关系,就是当初的祖上之间是个什么交情,大家心里没数吗? 你有你的西南五姓,我有我的金陵四家。弄出个四王八公不过也就是怕被皇亲国戚,文官武勋这些政治集团欺压了。内部不还是你有你的派系,我有我的门人吗? 面上过得去的交情,怎么就能让你们觉得能在我贾琏这卖出情谊千金了。 谎话说多了,连自己都骗了吗? 今儿这天看上去要下雨,各位小心地上滑,下次来做客,就得酒换酒来茶换茶了。 慢走,不送。” 说着转身离去,回家哄孩子去了。 听说巧姐近儿说了个故事。回去陪巧姐开故事会去,不开心吗? 留下了一屋子的客人,是想留不知道怎么留,想走不甘心走啊, ... 前堂热闹,后堂也欢喜。 多少年了,史老太君也没像今儿这可快活过。 多少年了,四王八公都是四王在前八公在后,就是祖上也没今儿的日子,四王八公齐聚荣国府商议事宜啊。 一般能让四王八公都到荣国府的日子,必定的是唢呐响起的日子。不是有人升天就是有人拜堂。 可今儿是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四王六公却求上门来。 贾家,是真的崛起了啊。 对着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絮絮叨叨的道:“我这宝贝孙儿贾琏,小时候如何让如何,大了如何如何,如今如何如何。” 听的王熙凤只反酸。真真的如琏二爷所说。别看老太太平日里偏爱二房,厌恶大房,偏爱宝玉,不喜贾琏。其实这老货谁都不爱,她只爱她自己。 嗯,爱得深沉,爱的真。 别的人都是家族为重,这老货,什么贾家史家,都不过是用来给她自己增加荣耀的。 犹记得老人说起当年事,史家为侯,她就是侯门大小姐,史家的当家侯爷死了,她也就远着了史家了。 史家的兄弟争气,战场上立下了功。一门出了两侯,她就又变成了史家两侯的姑母了。 史家两位侯爷不亲近她,他就把先侯爷的遗孤丫头窝在了自己手里。养成了白眼狼的性子,随时准备用承爵人不善待兄长遗孤的事拿捏史家。 只要那史湘云说史家不好,这贾母就会很开心,就能变得很疼爱史湘云。 她就没想过,她也是史家的姑娘啊。 贾母嫁到贾家来也是如此,先国公能给她带来荣耀,她恨不得爱惨了先国公,宗族大妇的样子堪称楷模。嫡子庶女也教导的有模有样,只要是国公的孩子她都爱。可等先国公一去,打发庶女都不如打发个丫鬟婆子。 看到贾赦不行了,不能给她带来荣光,就偏着二房,压着大房,无非就是玩个平衡。 大儿子在荣国府有名无实,二儿子在荣国府有实无名,两人都得依靠她这个母亲。 这哪是母亲的作风,这事皇帝的手腕啊,把儿子当臣子了。 平衡之术,玩到家里来了。 这样的家族,怎可能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啊。 勋贵之家,如逆水之舟,不进则退。 放在史老太君眼中,什么进退,船不翻就行。一切哪有老娘舒服来的实在。 真的怪不得二爷老说,什么科举改变命运,瞎说。 娶妻才改变命运,取个好老婆,三代不用努力了,娶个贾母这样的,三代白努力了。 22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23林妹妹哪里好了 24家雀变孔雀了 25人要知道承担后果 26没想到你不是个好人 27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28王熙凤心中的贾琏 29人之初 30你要走,我帮你打包行李 31人无外财不富 32查抄荣国府 33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34人要分得清里外 35贾宝玉一见秦可卿 36别把狼,当狗养 37四大权臣 38王熙凤依旧弄权铁槛寺 39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王夫人集资大观园 40清除的异己都得是贪官 41贾琏准备嫁妆 42贾赦过寿 这一天,荣国府甚是热闹,不只是有热闹的喜事,更给了大家一个看热闹的好机会。 这天贾赦过寿,当然了,朝廷也不会为了贾赦过寿特意放一天假,随意贾赦依旧在吏部忙着。而荣国府却也忙的热火朝天。 在忙着给寿星老贾赦办喜宴。 贾府众人,贾代儒、代修、代领,贾敕、贾效、贾敦、、贾政、贾扁(原字为左玉右扁)、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 就连常年不见的贾家先族长丙辰科进士贾敬都下了山。 接着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带着侄女史湘云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正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寿礼也摆在了前面; 少时,三人下轿,贾珍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计数。宁荣街上一条红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那时官客送寿礼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德,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得来,——这六家与荣宁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 馀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鲲,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裘良。馀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 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也共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连家下大小轿子车辆,不下百十余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接连一带摆了有三四里远。 反正就一句话,这满京城里,有爵位无官职的人来了一个遍。都来给这个有名无实的吏部侍郎贾赦,过寿。 而贾赦此刻,却在吏部的衙门里,显得无聊的在算自己今天到底喝了几杯茶了,真的好无聊的,一点事都没有。 这都不是事,毕竟这大白天的没事聚在荣国府的都是这满京城里没事做的富贵闲人们,贾赦这个寿星老不在,也正常,谁让贾赦如今是大家眼里炙手可热的吏部侍郎哪? 大家白天聚在一起一边互相联络着感情,一边等贾赦这个大忙人也好。 于是就闹了个天大的玩笑。 原来大家等了一起,等到了贾赦都下衙了,也没见到贾赦的到来。因为贾赦这么多年了,也没好好的给自己办过寿宴,早就忘记了过寿这回事,一下班就跑回了买在贾琏隔壁的那个自己的小院子里,倒弄自己的那些扇子,字画去了。 而给贾赦过寿的贾母这面更是搞笑,都不知道贾赦多久没回过荣国府了,理算当然的觉得,等等贾赦下衙了就会回家。 于是荣国府就干了一场没有寿星的寿宴。 大家盼的星星都出来了,也没见到贾赦到了,派去找的人,好半天才打听到贾赦的私宅,可去请的时候,贾赦早就睡下了。 此事一时传给笑谈。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笑谁。 笑漫步尽心的贾赦,还是笑故作母慈的贾母,还是笑那些拍马屁都没找到马的富贵闲人们。 贾母自然是给贾赦一顿埋怨,加斥责,当然了见不到贾赦,说也是给家里的下人说的。 贾政也自然觉得贾赦,真的不懂事。 但是这件事却让贾敬心慌了,贾家能不能好,就看贾赦父子,可如今这事却让贾敬明白了,贾琏嫌弃贾家脏。 就连贾赦貌似也对贾家不在意了。 这不是好事。 家里的顶梁柱不顶梁,这房子可就要塌了啊! 这一刻,贾敬道士都不想做了。 当年当道士,是为了贾家,如今不当道士还是为了贾家。这可能就是一个族长的责任吧。可惜这满贾府,谁能了解啊。 贾敬为了贾家付出良多啊。换来的是一群付不起的阿斗。 想到这里,贾敬有点理解贾赦了。贾敬一个前提似锦的勋贵进士,为贾家付出的有多少,贾赦这个弱冠能被赐字恩侯的人就付出的更多。 当初老皇帝有多喜欢贾赦,那件事之后就有多恨贾赦。毕竟自己家的孩子都是好的,要是不好,也是别人家孩子带坏的,贾赦就是哪个别人家孩子。 贾赦这个靠着自己的恩宠给贾家带来荣耀的孩子,最后在贾家一系列的瞎折腾后也就失去了荣耀。 贾赦凭借着最后一点情谊,和贾代化贾代善的死,换来了保全贾家。 可贾家人之后是怎么对他,贾家人的贬低,作践,鸠占鹊巢。能不叫人心寒吗? 就是如此,贾家还依旧不忘记折腾。 折腾王家,像立起王子腾这么一个傀儡,结果傀儡立起来了,不带贾家玩了。 然后折腾自己家女儿入宫,男人靠不住,就靠女人嘛? 结果女人也靠不住。 之后各种折腾,很成功的把贾家这个勉强还有二流架子的家族,彻底折腾的无权了。只能靠往昔情分混日子。 想到这里,贾敬特别理解贾琏了,有这样的家人,不如没有,干啥啥不行,拖后腿第一名。 贾敬叹了口气,心道:“贾琏为啥不说道做到,把贾母这个婶娘给送老家去啊。我出车资都行啊、” 算了不管了,贾赦贾琏能立起来,我贾敬也能立起来。别的不说,先回家,先把儿子腿打折,在把孙子送去当兵。 以后谁折腾,就打折谁腿,残了几个就都老实了。 这家啊,就是每个正经的家长,才糟蹋道如此的。 不把这家弄的板板整整的,我就不信收不回贾赦的心。等贾赦回心转意了。贾家有这吏部的资源,还能不发达。 想着,贾敬就抄起拐杖满府找贾珍去了。 此事贾珍正不知死活的在儿媳妇秦氏的院子外张望。 43贾敬打儿子 第44章Wubalubadubdub 45大奸大恶多孝子,薄情寡义是书生 46彩礼和嫁妆 47生活和天堂 48大观园建好前的最后一段对话 49贾赦教儿子 50谦谦君子,杀人不用刀 贾赦面对荣宁两府的人,谁都可以不在意,唯独这个和自己一起患过难的大哥哥不行。忙叫人请了进来。也不是外人,没进正堂,直接把人接到了贾赦的院子。 贾敬一见贾赦,飞的一样就扑了上来,拉着贾赦的手,半天没开的了口,这就看出文人的矫情来了,临老入花丛这事,要是放在贾赦身上,那就是个笑谈,吹牛逼比的资本,可却把贾敬臊的不行。 文人吗?事想来是说的,做不得的! 贾赦也不知道贾敬是怎么了,忙把贾敬请到了屋里坐好,又叫人去请贾琏。兄弟二人可能有什么私密话要说,贾琮清散了下人,自己充当起了小厮,一顿端茶倒水。 贾敬安坐好后,半天才想出开口的理由:“赦兄弟,如今家里,儿子被我打发道庄子上去了,儿媳妇陪着,孙子也在教坊司忙的不找家,如今这宁国府就剩下,我和我女儿惜春还有孙媳妇三个主子了,原本这内宅事都是孙媳妇打理的,可因着她那个身份,如今也不好叫出来见人。惜春还小,是个不顶事的。 只是这府里就我一个男主子了。瓜田李下的好说不好听啊。 如今府里,内宅也没个帮衬。特地想来请赦兄弟家的人来帮衬帮衬。” 贾敬知道,如今这贾赦父子管理内宅的是贾琏的媳妇王熙凤,那端是个贪权的,让她回去管着宁国府,想来是愿意的。王熙凤回家了,我记不信你们父子二人不回府,等你们回府了,我就不信一个小小的尤大娘还能翻了天。 贾敬真说这话,贾琏到了。 贾琮忙端茶让座,贾琏自顾自的坐下,然后指着一个座位对贾琮道:“别瞎忙活了,找个地方坐着,好好听。” 贾琮乖巧的嗯了声,随后在末尾坐了下来。 贾琏看贾琮坐下来,和贾赦问了安后,开口道:“敬大伯如今家里麻烦的无非就是个没个管事的人吗?如今我们贾家,想和我们结亲的人多了去了,再娶上一方管家太太就好了。” 贾敬定眼看着贾琏,这么多年了,少有见到贾琏的时候,如今因为这个侄子,重回官场,才明白,这文人的嘴骗人的鬼啊。没接触过牛绅牛大人,就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大贪官是个多么才华横溢之人,没接触过佟科多,就不知道这个大酷吏佟三爷是个多么慷慨义气之辈。 要是有人见了眼前的贾琏,谁不叹一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啊。哪能想到这就是大家嘴里的皇帝宠臣,谄媚小人啊。 贾敬忙道:“贤侄此话,羞煞老夫了,我都这么年纪了,还娶亲,我可是个道士啊。” 贾琏笑了笑道:“伯父玩笑了,您是个管道士的官,谁还真能把你当道士啊。如今我们家,需要巩固的姻亲朋友多了,我连女儿都不够用,还想着和我家那口子再要一个那,如今还欠着佟家一个儿媳妇哪。” 贾敬想了想道:“我家惜春,年岁也合适。我再娶上一房也不是不行,只是这婚姻大事也不是一蹴而成的。家里终究还是需要个做主的人啊!” 贾琏喝了口茶,没给贾敬接着说话的时间,就道:“就这定了,回头我们就回家去,让我媳妇先帮着帮衬着,只是说好了,咱们关上门是一家人,打开门可就得是三家人了。” 贾敬一听能回去,就乐了,可是一听,打开门是三家人,就不解了,道:“何来三家人?” 贾琏说:“我二叔贾政家不是盖了大观园吗。怎么?自己家盖房子了,还要赖在我们家住吗?” 贾敬想了想,这事也就得他办,也不是不能办。道:“理当如此。”随不言语。 贾琏道:“好,过几天就是省亲的日子了,我也不为难大伯,让贾政搬家的事,会从慎贵人嘴里说出来,您只要安排好让二房痛快搬走就好,顺便让二房把老太太一起接过去孝顺吧。” 贾敬点了点头。 贾赦却明白了更多,贾赦知道,贾家对于贾琏来说,就是呼在脚面上的癞蛤蟆,不咬人,但是膈应人。 原本贾琏能忍着贾政盖大观园,贾赦还以为贾琏是要等大观园建好了,就贪了他们家的大观园哪。这事,贾琏干的出来。 别看贾琏一副君子模样,心恨着哪。 这次只是用大观园把贾政一家打包丢出去罢了。真的是开恩了。想来贾琏最近的日子过得应该不错,别看外面吵吵闹闹的,只看贾琏做事的风格都怀柔了很多。就知道,贾琏如今心情应该不错。 贾琮上前给大家填了茶,贾琏摸了摸贾琮的脑袋,贾琮笑了笑。贾琏想了想又道:“今个敬大伯来了,咱么就把话说开了,我弟弟贾琮,也道年纪了,名字也有了,是不是该上族谱了。” 这本就不是个大事,贾敬道:“正当如此。” 贾琏继续说:“可是这里有个好玩的事,这满大庆国都知道,坏了事的老义忠亲王有个孩子流落在外,只是都不知道这孩子是男是女,多大个年纪。敬大伯可以当这孩子是您圈在贾府中的女娃娃。 可您别忘了,咱们家还有个这么大年纪了连个名字都没有,还是口中含玉出生的天命小子哪!” 此话一出,贾敬冷汗都下来了,贾敬和贾赦当年可都是先太子,坏了事的老义忠亲王的忠臣,忠臣要是抚养了先主的女性血脉,还能道一声忠义,不叫先主血脉断绝。可这要是让大家误以为养了是个儿子。贾家这一家还活不活了。 贾敬忙道:“这事,我速速的办了。” 贾琏道:“抓紧啊,也是办不好,我瑚大哥哥是怎么没的,您要清楚的。” 贾琏说的事云淡风轻,贾敬,贾赦听得却极其慎重啊。 就连贾琮这个挺闲话的,手都跟着颤抖了。 贾琏看着贾琮的样子笑骂道:“没出息的样子,事啊,藏着掖着可怕,但要是挑破了,也就不是个事了?明白了吗?”话是对这贾琮说的,可是却是说给贾赦,贾敬听得。 听贾琏这么一说,贾敬反而安心了。有什么大不了,要是真有人拿着个事说事,大不了死了孩子罢了。贾家这些年,孩子少死了是怎么滴。 死在内宅阴私妇人之间的龌龊中,不如为这个家族的未来死一死。 反正谁的孩子谁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