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鸡还没打鸣的时候,林织云就被她大伯母王氏给叫了起来,要她赶制堂姐林绣月的嫁衣。林织云才睡了两个多时辰,这会儿眼睛还睁不开,半梦半醒间就在嫁衣上绣了闲云野鹤,等她醒来想拆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王氏已经看到了。 “好你个林织云,在月儿的嫁衣上绣这个是什么意思?翅膀硬了想飞了?也不想想这么多年来都是谁养着你的?”王氏手指用力地戳着林织云的额头气道,“整日不干活白吃饭的,连你娘都不要你了,你还不懂得感恩,真是头养不熟的白眼狼。” 林织云没什么反应,自从她爹过世后她娘就被娘家逼着改嫁了,之后她就被大伯父一家“好心”地收养了,然后每日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一开始还会反抗一下,可当连着三天没有饭之后,林织云以往的娇气便全被打碎了,她想活下去就只能忍气吞声。 如今已经快五年了,再过半个月她也要出嫁了,到时候就可以摆脱这一家子了吧? 因为离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林织云的心情也越来越好,所以对王氏的话一点也不在意。她此刻只意外自己居然闭着眼睛也能刺绣了,而且绣得也不比平时差。 王氏见她一脸的无所谓,心里更是来气,刚拿出藤条准备打人的时候,哭肿了眼睛的林绣月就出来了。 “那嫁衣反正我是不会穿的,她爱绣什么就让她绣吧。”林绣月赌气道,“那姓沈的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阿娘真的要我嫁给这种人吗?他最近还跟人打架瘸了腿,我宁愿一头撞死也不要嫁过去!” “哎呦我的好女儿,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王氏连忙扔掉藤条搂着林绣月往屋里去了,“这亲事既然已经定下来了,那就必须嫁过去,你从前不是挺喜欢他的吗?” 林绣月哭道:“他从前家里有钱,模样也还不错,我自然是乐意的。可他如今就是个破落户,腿也瘸了,哪里还配得上我?” 王氏将门窗全部都关严实以后,才拉着她坐在床沿道:“谁说你要嫁过沈家那个小混混了?我女儿自然是要当秀才夫人的,说不定过两年还能成为举人夫人呢。” 林绣月一愣:“娘什么时候也给我找了一个秀才?” 她记得这十里八村就一个徐秀才,还是林织云的未婚夫婿。从前她看不上徐家穷困,哪知道后来沈家败落了,她那未婚夫沈君川都没钱去书院了,徐家那个穷酸书生倒是考上了秀才。 “可不就是徐秀才?你不是一向挺喜欢他的?”王氏笑道,“从前林织云那死丫头能跟徐秀才定亲,全都是因为你二叔花钱供他读书。可你二叔都死了快五年了,人家如今也考上了秀才,哪里还看得上那个无依无靠的死丫头?” 林绣月有些不好意思,她是挺喜欢徐秀才的,不过那也是人成了秀才她才开始喜欢的,还送了不少东西过去,那徐秀才也都收下了。林绣月就想着,既然人家肯收,那说不定对她也有意思。 她听了王氏的话心里乐得不行,但还是佯装惊讶道:“徐秀才是想悔婚吗?” “徐秀才倒是不想毁约,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只要他娘涂氏想换个媳妇就够了。”王氏拉着林绣月的手乐道,“好月儿,你和我们星儿那可是村里最出众的两个姑娘,纺纱织布绣花样样都会,他娘是最满意你的。我已经跟未来的亲家母说好了,七日后我们想办法将林织云塞进去沈家的轿子,然后把你嫁给徐秀才。说起来,这个主意还是涂氏想出来的呢,那徐秀才也默认了。” 林绣月有些心虚:“我只会绣些简单的花样罢了,平日里送去徐家的那些,都是那野丫头做的,以后露陷了怎么办?” “这有什么打紧?我女儿以后是要做官夫人的,又不是做裁缝的,哪里用得着自己亲自动手?”王氏想了想又道,“对了,那涂氏说,她儿子对林织云也没多少情谊,只是你知道,你二叔死之前留了不少书和一台织布机给她当嫁妆,徐秀才真正想要的其实是那些书。” 林绣月连忙道:“那我们就把那些书带过去呗,反正那野丫头势单力薄,也只能乖乖任我们摆布。” 林织云天生耳朵灵敏,虽然没有刻意偷听,却也将王氏母女的对话听了个大概,只觉得浑身发凉。想当初徐博闻的父亲病死之后,是她爹为了同窗之谊给她跟徐博闻定了亲,好名正言顺地贴钱供徐博闻读书。虽说她爹也是个短命的,但好歹也供了徐博闻五年,那涂氏不仅一点都不感激,还出了这样一条毒计对付自己?这样的人家,她就算嫁过去了,只怕也得吃一辈子的苦。 不行,她不能让这些人的主意得逞,婚事上她大约是没多少自由了,但无论如何她得把那些书都保住。想到这里,林织云从织布机里头摸出了一个布袋,匆匆离开了林家。 只是跑出林家没多久之后她就茫然了,她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被王氏锁在家里刺绣织布,在外头根本就不认识什么人,她又该去找谁相助呢?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关于分家这事,沈君川确实期待了许久,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奇怪为什么他爹每天辛辛苦苦忙得脚不沾地,赚来的钱却都是给他那两个游手好闲的叔叔花的。三叔还好一些,二叔却是拿着他爹辛苦赚来的钱吃喝嫖赌肆意挥霍。 他爹并不是会一再纵容弟弟的人,可每当他要管教,总有爷爷奶奶拦着,说他是当哥哥的就该让着弟弟。一直到他二叔欠下千两赌债,他奶奶害怕讨债的人会真的剁了二叔的手,就要求他爹为了他二叔倾家荡产。在他爹砸锅卖铁一夜苍老之后,二房的人也不曾有一丝感激,还怪他爹从前赚的太少,才要害他们一家人继续过苦日子。 他爹直接给气病了,之后不到一个月就过世了,他娘更是一病不起。钱氏嫌他们晦气,当时就想分家,只是这个时候林绣月那边忽然传来了贤名,这才作罢。如今钱氏心里的摇钱树没能娶进门,她自然要旧事重提。 况且如今的处境只怕比当初还要不如呢,沈君川瘸了腿,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做好几份工。林织云不仅名声不好,现在还伤了手。更有一个何氏一直病怏怏的,每月都要花费不少药钱。且沈君瑶也十四了,再过两年就要出嫁了,再不分家的话嫁妆还得公中里头呢! 沈君川答应得爽快,又十分配合,因此这个家分得很顺利。林织云还正懵着呢,他们这一房的人已经被沈家人扫地出门了。 林织云恍恍惚惚:“我今天好像还没给娘敬茶,家里人也还没认全。” 沈君川无所谓道:“敬茶可以留到今天晚上,至于其他人,反正都已经分家了,还认来干嘛?” 林织云茫然:“可我们今晚住哪儿?” “村口那儿有个破屋子,暂且先住着吧。”沈君川无所谓道,“反正我们沈家那屋子比起村口的破房子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倒是一句大实话,沈家房子再破也不至于破成村口废屋那样。只是沈家人口太多了,大家挤来挤去的,每个人都分不到多少地,住着难受。沈君川住的那屋子已经算沈家最大的一个屋了,因为他脾气不好又是沈家唯一能有是固定收入的,大家也不敢跟他争。就连方才分家的时候钱氏想要霸占他新做的那个梳妆台,被沈君川瞪一眼都只好作罢。 村口那个废弃的破屋也不算大,但如今他们家只有四口人,可就空旷了不少,林织云的织布机也有地方放了。何氏跟沈君瑶虽然还红着眼睛,但已经开始在屋里麻利地收拾了,林织云想要帮忙,还被何氏挡了回去,说她如今手受伤了,还是不要乱动的好。 其实何氏是听过林织云好吃懒做的名声的,她很怕林织云会越帮越忙,可林织云不知道她的想法,还挺感动的,连忙出去找村里那个卖猪肉的,切了一小块肉,又要了一根大骨棒和猪下水就兴高采烈地回去了。想到家里现在什么都没有,她路过村长家的时候,又进去跟人买了些柴米油盐,借了些锅碗瓢盆回来。 沈家这回分家挺狠,除了衣服被褥还有沈君川新做的那个梳妆台他们什么也没分到,唯一庆幸的大概是沈家二老也没分给他们。虽然分家后父母一般都跟着长房的,然而沈家老大早死,二老又想跟着二房过,那就这样呗。 何氏看见林织云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吓了一跳,心想这新媳妇平时果然是不做家务的吧?怎么能一次性买这么多东西呢?那些猪下水虽然便宜,可是多难洗啊,还做不好吃。再看林织云笑眯眯地往沈君川刚收拾好的厨房里跑,何氏立马紧张地跟了上去,结果看见林织云动作娴熟,明显是做惯了的。 “从前在林家的时候常做饭的吧?”何氏不由问了一句。 林织云也知道自己的名声,好笑道:“之前一日三餐都是我做的,娘就放心吧。” 何氏站厨房门口看了一会儿,终于渐渐放下心来。她看着林织云的动作就知道这是个手脚麻利的姑娘,绝对不像传言那样好吃懒做。然而如今传出这样的名声,多半是林家人在作祟吧?要是林家人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又怎么会做出换亲这种事呢? 晚上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挺开心,大约是他们连着好几年来吃到的最好的一顿饭了。在沈家,自从能赚钱的沈尚死后,大房在沈家就毫无地位了,再加上沈家日子又苦,何氏跟沈君瑶都好几年没见荤腥了。林织云更不必说,林家虽然不缺肉吃,但绝不会给她肉吃。 不过吃完之后何氏又开始愁了,如今他们这一屋子都是老弱病残,日子可怎么过哟?哪怕对自己新媳妇还算满意,何氏都觉得那杯媳妇茶苦得不行。不过她还是摸了个镯子出来套在了林织云手上。 那镯子成色不错,与何氏手上的另一只是一对的,这还是当初沈尚送她的。这些年来不管日子多艰难她都把这对镯子藏得好好的不曾当了,只因她想给自己的一双儿女留下一点体面。 林织云虽然不清楚这镯子的来历,却也能感受到何氏一副慈母心肠,更是下定决心要跟沈君川互相扶持把日子过好,也好让何氏不用再每日忧心忡忡的。人若开心些,病也会好得快些。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然而林绣月真的做不来,当年林织云刚到他们家的时候,在王氏的压迫下,确实教过她和林络星织布绣花打络子,可是她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至今也只会打个平安扣。可林织云居然在伤了手的情况下编出了这样复杂的络子,让她连个拒绝的借口都没有。 在徐博闻期待的目光下,林绣月只能硬着头皮挑了些丝线回去,连成衣都忘了买。等到了杜夫子家,林绣月就更恨了,因为杜家的两个姑娘都在夸赞林织云心灵手巧。她想林织云那算什么本事?哪个官夫人需要自己织布绣花了?那死丫头天生的奴才命而已! 他们俩到杜夫子家的时候,沈君川和林织云已经离开了,桌上还摆着沈家夫妻俩送来的两条新鲜鲤鱼和一些瓜果酒水,杜夫子的妻子连氏和杜家两个姑娘也都收到了适合她们且又十分漂亮的绢花。对比之下,徐博闻切来的那二两肉就显得十分寒酸了。 徐博闻自己也觉得尴尬,还有些愤恨。 原本沈君川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买这些东西的,可他先利用那箱书的事情从他这儿骗走了一笔银子,最后也没真给他书。现在他们徐家还拮据着呢,沈家却大鱼大肉地买了起来,他沈君川不觉得自己很过分吗? 然而沈君川还真的不觉得自己过分,在他看来,那些钱原本就是徐家欠林家的。甚至二次上门他还送那么重的礼,也是故意气徐博闻的。 “博闻来了,快坐吧。”杜夫子见到徐博闻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热情了,但该有的客气还是有的,“正好方才静流才送了他抄的书过来,你拿回去吧。” 徐博闻皱眉:“静流是夫子为沈兄起的字?” 杜夫子在镇上甚至在县里都有一个好名声,若能得他赐字,也能被其他学子高看一眼。然而徐博闻好几次请杜夫子为他取字,杜夫子都婉拒了,以致于徐博闻的字到现在都没定下来。 “哪里是我取的?这是他岳父当年取的呢!” 杜夫子笑着将当年的事情说了一遍,接着又道:“林夫子就是个爱取字的,当年也给你想过一个,叫行远。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既博闻,也当行远。我一直都觉得这字不错,只是你不喜欢?” 这也就是杜夫子一直没答应为徐博闻取字的原因了,因为他对林青山取的那两个字很满意。可徐博闻想借他的名头,如今娶了林绣月之后更想与林青山完全脱开,自然就不愿意用林青山取的字了。 徐博闻干笑道:“也不是不喜欢,可我未曾行远,日后也未必会有那个机会,叫这名字总觉得心虚。” 杜夫子脸上的笑意淡了下来,心想徐博闻这话说得委婉,可不还是不喜欢吗?然而他真的觉得这字不错,想来徐博闻真正要求的不是一个寓意好的字,而是想借他的名头吧? 杜夫子有些失望,这是他们镇上唯一一个考上秀才的。原本他对徐博闻十分看好,可依照徐博闻这心性,日后大约走不长远。 徐博闻见他脸色不好,原本要说的话也不敢说了。他只觉得如今杜夫子一颗心都偏向了沈君川,根本不能公平对待他。 回去之后徐博闻就对林绣月道:“我听说你在女红方面样样都比你堂妹强,既然如此,你堂妹给杜家两个姑娘做的绢花你也会做吧?我看杜夫子最疼爱他两个女儿,你若能讨得两位杜家姑娘的芳心,对我也有助益。” 林绣月当然也是想帮徐博闻的,毕竟只有他好了自己才能当官夫人啊!可她在这方面一窍不通啊!从前在林家的时候她也见过林织云用碎布头做绢花,可那个时候林织云做出来的绢花十分普通,一朵也就能卖两文钱。她娘嫌绢花不赚钱,就不再让林织云做了。可看今天杜家姑娘手里拿的那两朵绢花比万锦楼里二十文的还好看呢!那居然是林织云做出来的? 林绣月越想越气,她没想到林织云居然是个内里藏奸的。她的刺绣功夫比他们想象得好,就连做绢花打络子也比她之前表现出来的要强。她既然有这样的本事,当初怎么就不帮他们林家多赚点钱呢?居然便宜了沈家那些外人! 不行,这件事她必须告诉爹娘,让爹娘帮她解决了! 林绣月口头上答应了徐博闻,第二天就偷偷跑回娘家找自己父母帮忙了。 王氏一听这话也气极了:“好啊那个贱丫头,果然是个吃里扒外的!她吃我们家的用我们家的,居然还敢留一手?” 林青河不满地瞥了她一眼:“还不是怪你们母女几个太沉不住气了?倘若她刚来我们家的时候,你们对她好点,她或许就不会有所隐瞒了。可是你们都做了什么?” 王氏一时语塞,缩了缩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林青山死之前确实将林织云托付给自己唯一的兄长照顾了,当时林青河也答应得好好的,林青山虽然不放心,但他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托付了。而林青河愿意养着林织云,自然也是因为林织云织布绣花的本事。 他是知道林织云的母亲从前是在府城锦绣坊那儿学过的,而林织云也跟着她娘颜氏也学了不少,如果把这侄女带回自己家的话,多少能帮自己补贴点家用。因此林青河刚把人领回来的时候对林织云十分和善。 那个时候林织云还小,也不懂得人心险恶,见大伯似乎对她不错,所以在大伯提出要她教堂姐妹刺绣的时候她也答应了,甚至还主动绣了几个荷包让王氏拿去卖。就连那个林家求着要跟沈家定亲,给沈家送过去的绣品也都是林织云绣完以林绣月的名义送过去的。 可王氏沉不住气啊,她看见林织云绣的一个荷包就能卖二十文,织的两匹布居然能卖五百文,再也不肯伪装那副慈善模样了,板着脸就让林织云没日没夜地织布刺绣给她赚钱。 林织云见大伯母和堂姐妹忽然变脸,自然也长了个心眼,再也不会在人前显露自己真正的本事,还很庆幸她没教过林绣月和林络星特别的绣法。 林绣月想起从前的事也有些后悔,王氏虽然刻薄,但她很听林青河的话,当初是她见不得林织云好过,才撺掇王氏提前跟林织云撕破脸的。 “可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爹快帮我想想办法吧!倘若徐家知道我对他们毫无用处的话,那徐家还能善待我吗?”林绣月急道。 王氏无奈道:“我们现在还能有什么办法?我们跟那死丫头都断亲了,还能找她做什么事?” 才十四岁的林络星在一旁笑道:“爹娘怎么糊涂了?之前你们不是还计划着要破坏二姐姐的名声吗?我看现在就很是时候。当初那断亲可不是你们提的,而是二姐姐那边主动提出来的。她到底在我们家里过了这么多年,忽然断亲本来就说不过去。爹娘再去沈家跟她闹一闹,说说这些年她是如何好吃懒做的,我们林家养她又养得多辛苦,她若是顾忌面子的话,还不得继续听爹娘的。” 王氏眼睛一亮:“星儿说得对!我看这事就得这么办。” 林绣月也点头道:“既然她好吃懒做的名声都背了这么多年,那继续背着又有何妨?想要翻身,可没这么容易。” 于是第二天林织云还手把手教沈君瑶做绢花的时候,王氏跑来沈家找林织云了。 对于王氏,林织云自然是不欢迎的,她根本就不想招待。可是没办法,来者是客,又是她长辈,她总不能真的将人拒之门外,只好捏着鼻子将人迎了进来。 王氏倒是不怎么想进去,这屋子又破又旧,还有股奇怪的味道,也不知道林织云是怎么住下去的。大概这就是天生丫鬟命吧?不仅手艺好只能帮别人做工,就连住的地方也如此寒酸。 “算了算了,我就不进去了,这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住人。”王氏又得意又嫌弃。 何氏听了这话脸都白了,只是想到这人是林织云的大伯母,她也不好说什么。 “既然林大婶子不想进来,那便请回吧。这里脏乱,一会儿我还要生火做饭,不适合招待林大婶子。”林织云冷淡道。 王氏连忙道:“云丫头如今果然不将我这个伯母放在眼里了?一口一个林大婶子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毫无关系呢?” 林织云好笑道:“可不就毫无关系吗?当初我们可是当着不少人的面断亲的,这事里正那儿还有记录,林大婶子莫不是想反悔?” “我就是反悔又如何?这事原本就是你不对!我们林家辛辛苦苦养了你那么多年,结果你不仅不知感恩,还要断亲,这是什么道理?”王氏恨恨道,“你一向好吃懒做,如今还忘恩负义,若是被乡亲们知道,你还用做人吗?” 林织云好笑道:“我是否好吃懒做,林大婶子难道不清楚。您若想用这种事情要挟我,我劝您还是省省吧。我们只需要将乡亲们都拢到一处,我当众给大家做顿饭或者是绣几朵花,到时候什么谣言都不攻自破了。” 王氏没想到林织云还能想到这样的主意,当即不管不顾道:“你就不怕我出去说你早就不是清白之身,所以徐家才愿意换亲不要你了?”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林织云觉得自己是个败家的,每次领了钱之后就会花去不少,这回更是如此。她不仅又买了很多布匹和丝线,还买了不少零嘴回去。想着何氏喜欢吃鸡蛋,她还买了一只公鸡两只母鸡和一窝小鸡仔。反正何氏闲不下来,给她找点事做也好。 沈君川见状又道:“反正我们已经买了菜地,不如再买些种子回去?我看娘挺想念她在沈家料理的那块菜地。” 林织云于是又买了不少菜种回去,看到狗崽的时候也顺便买了一对回去,打算养来看家。毕竟沈君川也不可能一直都待家里,一窝子女人还是得养条狗才能安心些。 由于买的东西太多,林织云还专门雇了一辆牛车,停在了杜家附近。 沈君川无奈道:“反正杜家你也来过许多次了,你把那几本书还有给杜先生的东西都拿进去,我在这儿看着。” 原本是林织云想看着牛车的,但沈君川觉得她一个弱女子不方便,何况她生得又招人,还是自己看着安全些。 “可是杜夫子校对会不会很久?让你一个人等那么久是不是不太好?”林织云犹豫道。 “这有什么?正好我今日多带了一本书出来,我坐这看书就是,你快进去吧。” 林织云见他真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来,这才背着大包小包地进杜家了。因为这回她得的钱多,给杜家买的东西也比从前多了三成,抱进去的时候还把杜夫人吓了一跳。 “怎么又买了这么多东西?再这样,以后我都不敢让你们夫妻登门了。”杜夫人无奈道,“今天静流怎么没来?往日你们夫妻二人不都是形影不离的吗?” “夫人又打趣我,我与相公只是来县城的时候时常结伴罢了,哪就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林织云抱着东西进门后才道,“相公在外面等着呢,今儿我们添置了不少东西,拿不下只好雇了辆牛车。相公不放心那车夫,便在外头看着。” “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你们小两口这是发财了?”杜夫人惊讶道,“快进来吧,我让老杜快点校对,免得让静流多等。” 杜夫人年轻时也算他们县里小有名气的才女,嫁给杜夫子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十分相得,对杜夫子喜爱的学生也十分慈爱。因此每回林织云夫妇二人过来的时候,杜夫人都是这般热情又温柔,叫人心里慰贴。 杜夫子见了那大包小包的东西也觉得日后不好再让他们夫妇二人上门了,不然他都觉得自己是个贪婪爱收礼的无良夫子了。 林织云笑道:“日后也不会这样频繁地过来了,相公说这是最后两本了。” 杜夫子点头道:“不错,静流之前就与我说过这事。那些书原本就是林夫子留给自己女儿女婿的,静流的做法并不算错,我也同意了的。” “这些日子也多谢杜夫子照顾了,日后逢年过节我们夫妻二人只怕还要上门叨扰,还望夫子与夫人不要嫌弃。”林织云又笑道。 一旁的杜念画连忙道:“爹爹怎么会嫌弃沈大哥和沈嫂子呢?每回你们过来以后,爹爹都能乐一天呢!” 杜念诗则拉着林织云的手不舍道:“日后只有逢年过节才过来吗?我和妹妹都舍不得嫂子呢。” 杜家两个姑娘是真的很喜欢林织云,她们自从摸清林织云夫妇二人上门的规律后,每到这一天她们俩都不出门,专门在家等着呢。她们听说当年林夫子留下了整整一大箱书呢,还以为这样的日子可以再过一年,谁想到这才过来不到两个月呢? 林织云笑道:“日后若是做出了新的绢花,我会再送过来的。你们俩若是真的想我了,去乡下看我也行。” 林织云就是随口一说,绢花她是会送的,但她不觉得这两位娇小姐真能去乡下找她。杜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杜家两位姑娘自打出生起在住镇上,哪里受得了乡下的环境? 念着沈君川还站在门口等着,杜夫子这一回确实校对得飞快。他信得过沈君川的人品,因此只是大略地翻一本,就将原本还给林织云。 “回去吧,静流的人品我信得过。日后他还要复学吧?量他也不敢糊弄骗我。”杜夫子半开玩笑道,毕竟沈君川还有一份书是抄给他的,肯定不至于乱来。 杜夫子这样信任沈君川,令林织云十分感激,走之前还跟杜夫子夫妇二人行了个礼。她出去得这样快,沈君川也惊讶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露出了一抹笑意。 “看来杜夫子还挺信任我。”沈君川笑道。 林织云也笑道:“你这样好,杜夫子自然信你。” “我很好吗?怕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沈君川笑道,“大多数人提起我想到的都是混不吝的,也就你觉得我好。” 他小时候也是个人人夸的,可自从他爹死后,就再也没有人夸过他了。因为他忽然倾家荡产又没了爹,从前羡慕或是嫉妒他的人都开始嘲笑他,讽刺他。他受不了他们落井下石的面孔,慢慢就成了今天的模样,任谁见了都要骂一句混不吝的,唯有她看他时的目光始终与别人不同。 不过那时候她也不知道救了她的人叫沈君川,与别人不同很正常。 林织云笑道:“我一直都觉得你很好啊,我记得小时候你和徐秀才经常会来我家请教我爹问题。徐博闻每回都是空手而来,而你则每次都会给我爹带点东西,还会给我带零嘴,给我娘带布头。” 沈君川笑道:“那个时候沈家有钱徐家困难,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林织云摇头:“并不只是如此,你还会关心我爹的身体,会说出他是否哪里不舒服,会催他去看大夫。徐秀才每回都是问一句林叔近来可好,林叔保重身体,话说得客气,并听不出多少关怀。” 沈君川倒是没注意这些,他只记得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徐博闻,也说不出为什么。 林织云又道:“我被人调戏欺负的时候,哪怕对方人多相公也要为我出头,后来被打伤了腿也毫无怨怼。我当时不知道相公身份,只觉得这人真好。” “我那是认出你了,林先生从前对我不错,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独女出事。” 林织云笑道:“倘若当时路过的是徐秀才,哪怕认出我了,恐怕也不敢出手。我爹对你,只是一个夫子对学生的关怀,这样的学生他有几十个,未曾有过特殊对待。可我爹对徐秀才,那是当成自己儿子在照顾的。然而你处处记着我爹的好,徐秀才却不管不顾了。所以相公真的很好,只是相公习惯了用这副态度对人,竟然听不得别人夸你好了?” 沈君川忍不住掐了一把林织云的脸道:“什么好不好的,也不知羞。” 林织云笑得更欢,心想她相公一定是知羞了才不好意思的。在她看来,沈君川虽然时常表现得凶狠,可那也是为了活下去。他本是个仁义正直之人,就算日子艰难,也依然保持着心里最初的那点柔软,所以他才会对自己好。 回去以后何氏看到那么多东西也吓了一跳,听到林织云还要给自己做衣服连忙摆手拒绝。 “不用了不用了,你也看到了,我那儿还有两箱衣服呢,怎么都够穿的,不用再做了。” 林织云笑道:“娘曾经有多少衣服那是公爹的心意,如今我要做的是我的心意,娘可不能拦着我孝敬您啊!” 何氏摇头道:“你还是先给自己做一身吧,你来的时候除了嫁衣身上什么都没有。我那些衣服终究不适合你们小姑娘穿。” “娘放心吧,我漏了谁的都不可能漏了自己的呀。你看这匹海棠红的棉布就是我给自己买的,够鲜亮了吧?”林织云拿出那匹布笑道,“这匹布长,我打算给自己做一身衣服以后,再用剩下的给瑶儿做条裙子。瑶儿喜欢什么样的裙子,褶裙、马面裙还是留仙裙?” 沈君瑶连忙道:“我自己也是能做衣裳的,嫂子愿意送我新布我就很满足了,哪能让嫂子给我做衣服呢?” 嫂子这双手是用来赚钱的呀!沈君瑶真觉得自己的衣服不能劳烦嫂子,不然得占用嫂子多少时间? 林织云笑道:“我上次绣的那身嫁衣卖了不少银子,够我们家盖个新房并花用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我先紧着自己家的事吧,钱等没了再赚就是。” 给自己家里人做衣裳其实用不到太复杂的刺绣,毕竟在乡下不宜太招摇。林织云觉得自己的安排十分合理,接下去的两个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盖新房,除此之外就是给他们家里每人都先做一身衣裳,沈君川衣裳少,得做两身才成。 不过这两个月里家里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进项,沈君瑶还可以继续编手绳做绢花呀!她要是做完衣裳以后时间还宽裕的话,就可以继续绣嫁衣。不过这一回的嫁衣不用那么费工夫,之前那身是为了县里的有钱人特意准备的,普通人买不起那样贵的,但是与其相似却略差些的未必不会买。 第二十二章 林织云裁剪很快,不到三天就给沈君川做好了一身衣服。她原本还想在上头绣花的,可沈君川说在乡下不能穿得太招摇了,这才作罢。那身衣服做好之后,沈君川就直接穿着出门了。 沈君川这回出门是去买地的,林织云也拎着个篮子跟着去了,篮子里装了些鸡蛋猪肉还有新鲜采来的蘑菇跟几根绢花头绳。一般求人办事都要送礼,这似乎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礼重不重不打紧,但总要让人看出你是一片诚心才好。 刘村长看到沈君川来了倒也不意外,乐呵呵笑道:“我就知道你们小两口会来,那破屋一般人都住不了多久,你们居然住了一个多月。” 林织云笑道:“也是没办法,之前正想办法攒钱了,如今攒到了一些就过来买地了。不知道这槐花村里还有哪里有空地?” 刘村长笑道:“村里无主的地不少,你们沈家边上就有一大片,张三叔家那边也有一块,靠近后山那边也有一块。李二麻子、王铁锤家附近都有,我建议你们看看沈家边上的和花家边上的。沈家边上的不用说,离本家近,走动方便。这张三叔家边上的空地很大,且张三叔一家人都不错,有这样的邻居在家,平时也能安心些。” 只听刘村长的描述林织云会选择张家边上,可这刘村长说的是真是假她就无从判断了,因此她转头看向了自己身边的男人。 沈君川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买张家边上那块地吧。张三叔为人确实不错,当年教过我不少手艺。” 林织云好奇道:“什么手艺?” “木匠的手艺啊,张三叔是我们村里的木匠,专门帮人做点桌子椅子之类的,家里那梳妆台也是他教我做的。” 林织云想起沈君川跟她说过,村里的张木匠对他一向照顾,心里就更乐意了几分。 “张家边上的空地不小,你们是要都买下来,还是就买一部分。都买下来的话我算你们便宜些,十二两银子就够了。” 听到十二两的时候林织云还觉得贵,不过看到刘村长用手划出来的地方就发现确实不小了,这都够他们该两座房子了吧?只是他们家里人丁单薄,也用不着那么大一块地吧? 林织云想了想又觉得地方大点不错,可以专门开垦一片菜地出来,这样日后何氏闲不住时种菜摘菜都在她眼皮子底下,倒是能令人安心不少。 “那就都买下来吧。”林织云道。 刘村长惊讶地看了林织云一眼,又问:“那要不要再买些田地?我看川子的腿也好得差不多了,四处找活终究不够安稳,不如踏踏实实种地?” 林织云连忙道:“田地就不用了,我们家就没有能下地的,如今先把房子盖起来才是正经,多余的钱我们也拿不出来。” 刘村长更奇怪了,看着沈君川问道:“你平时在家都听你媳妇的?” 沈君川笑道:“大部分事情都是商量着来的,不过这买地盖房花的都是云娘的钱,我自然都听云娘的。” 刘村长媳妇刘婶子好奇道:“川子媳妇哪来那么多银子?都是娘家给的陪嫁吗?” 沈君川笑道:“我媳妇的娘家陪嫁都是她的旧被子破衣服,除了林先生留下来的织布机和那箱书,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这些银子还是从徐家讨来的呢。” 刘婶子更好奇了:“徐家为什么会给你们钱?” “我跟徐家说了,当年因为两家定了亲,所以林夫子一直用自己的钱去贴补徐家母子,可现在徐家既然不愿意成亲了,当然得把钱还回来。我那岳母是个爱记账的,那些年一共给了徐家二十几两银子,一笔一笔的都记得很清楚,徐家想赖也赖不掉。” 刘婶子义愤填膺道:“该!就该狠狠地宰他们一笔!依我看二十几两银子哪里够呢?林夫子还教导过徐秀才读书写字呢,得把束脩加上。徐家还欠了林家不少人情呢,难道人情就不用算钱了?” 沈君川眼睛一亮:“可惜了那天刘婶子不在,不然我还真能宰他们一笔。如今不过是欠债还钱罢了,我们没赚,徐家也没亏。” 沈君川是开玩笑的,那天他如果真要宰徐博闻一笔的话,他提的那些条件就不会完成得那么顺利。 但刘婶子是真的遗憾,如果她那天在场就好了,多么大的一出戏啊!她之前还感慨过林织云好命来着,想着怎么不是自己的女儿嫁给徐秀才。可现在看来徐秀才也不是良配,他们对外虽然说只是送错了新娘,可是从两边的聘礼来看,怎么可能是送错了,林青河他们一家分明就是故意的呀。 还有那徐家,好像是被迫娶错了人,可他们不是全程一副将错就错的样子吗?不少人都觉得徐家那是故意的呢,他们肯定早就跟林青河家里说好了。刘婶子也是这样认为的。 刘婶子从前听了村里的流言,以为林织云跟沈君川都是不堪的,然而今日见了真人,却觉得这事或许有什么误会。起码这对年轻的小夫妻很知礼啊,送的礼物很让人喜欢。乡下人哪家不爱吃鸡蛋和肉啊?而且他们家还有个没出嫁的女儿,林氏送了好几根漂亮的红头绳哩!上头的绢花她以前从没见过的。 村长与刘婶子都是不错的人,但刘婶子有些爱说嘴,于是林织云夫妻二人从村长家回来的第二天,整个槐花村都知道她从徐家那里讨了一笔钱回来。没两天,小河村的人也都知道了。 沈家人知道的时候后悔极了,早知道林氏能从徐家那里要回钱来,他们怎么都得先把钱骗来再分家啊!都怪沈君川那个混不吝的太狡猾! 小河村那边林绣月也觉得林织云狡猾,心想林织云明明自己能赚的钱更多,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把之前的事情公布出去,就是为了让人以为她的钱都是从徐家那儿得来的。若是以前林绣月会觉得高兴,因为这样徐家人也不会知道林织云手巧的。可现在徐家人已经知道她是冒名顶替了,林织云再这样做她只会觉得厌烦。 不过知道就知道了吧,徐家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把她怎么样。虽然她的确不会刺绣,但徐家现在吃的用的花的哪一样不是她的钱?她在钱这方面供着徐家,徐家当然要在其他方面供着她,以前真是她想岔了。 林绣月现在手上的绷带也拆了,毕竟她的伤早就好了,她以后再也不用装自己手伤了,多好?果然混账人就有混账方法,也不知道林织云嫁了那样一个虚有其表的混账,往后日子会不会好过。 林绣月一点也不希望林织云好过。 沈家那边则矛盾一些,他们既希望沈君川好过,又希望沈君川不好过。如果沈君川不好过的话,他们就只能继续过从前的日子了,总要沈君川有钱了他们才能沾到光啊!可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凭什么每次要发达的都是大房呢? 知道了林织云有钱以后,钱氏立马就闹上门来了。 钱氏刚来的时候态度十分和善,一点也看不出来这是要闹事的。她进来之后也是直接找的何氏,并没有找林织云与沈君川。 林织云见人没提到自己也就没放在心上,只安心地给沈君川做衣裳。她想着沈君川很快就要复学了,如果去县城读书的话衣服倒是不用那么朴素,起码可以绣点竹子啊。 钱氏进门以后先跟何氏哭穷:“嫂子你不知道,我们这日子可真难熬,每日忙前忙后的不算,钱也拿不到多少。这几天娘又病了,我们都没钱给娘请大夫抓药,也不知道娘她……呜呜呜……” 钱氏本想说也不知道娘她能不能熬过去,只是一想到沈老太如今根本没病就不敢说了,免得传出去后人家说她诅咒自己的婆婆。 何氏着急道:“娘病了?怎么病的?得了什么病?严重吗?怎么不请大夫呢?” 她一连问了好些个问题,钱氏听了十分厌烦,不过听到最后一句就眼睛亮了亮。当然了,她眼里的这抹亮光是不能让何氏看见的,因此钱氏低头装作抹眼泪。 “我们也想请大夫,这不是没银子吗?嫂子你看能不能借点?” 何氏立马就想逃出两百文给她,毕竟她现在也攒了快一两银子了,平时又没有什么用得到钱的地方,给自己婆婆两百文也是应该的。 可她耳根子软,沈君川却不会纵着钱氏。 沈君川当即就道:“奶奶真的病了?正好我要一会儿要去白大夫那儿,待会儿就把白大夫带去老宅给奶奶看看。” 钱氏顿时脸色僵硬,沈老太根本没病,她过来的主要目的是钱啊!她大嫂多好骗啊,她都决定要满载而归了,结果沈君川出来捣什么乱! 她是知道沈君川跟白大夫关系不错的,如果情况不严重不需要白大夫送药的话,白大夫给沈家人看病甚至可以不收钱。 还真是狡猾!这沈君川简直就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比他亲爹差远了! 沈君川要是听到钱氏的心声大概会为自己拍手叫好,毕竟他可一点儿也不希望自己像他亲爹。他虽然很爱自己的亲爹,可他也知道,他爹就是因为太过大方才被二房那群不争气的活活害死了。 第二十三章 因为有沈君川盯着,钱氏最后还是空手而归了。她倒是想闹,想骂何氏跟林织云不孝,可看着沈君川那阴恻恻的目光她不敢啊!如果沈老太真的有病,那沈君川就算再恨沈家的人,最后也得掏出钱来。偏偏沈老太正健壮着呢,要是沈君川真拉着白大夫过去了,最后丢脸的还是他们沈家。 也不知道沈君川什么时候才能不在家,只有沈君川不在家的时候他们才能占到便宜啊!毕竟何氏耳根子软,不管沈君川怎么嘱咐,只要他不在身前盯着,何氏就是会心软,到时候林氏那个做媳妇的也没有拦着婆婆的道理。 钱氏回去以后就把这事说了,沈二叔却很不满意,觉得侄子是应该孝敬叔婶,孙子就该孝敬爷奶,既然长辈都开口要钱了,晚辈又怎么能不给呢? “娘,川哥儿太不像话了,你得好好教训他!” 沈二叔虽然喊得凶,但是不敢真的跟沈君川叫板。面对沈君川他还是心虚的,虽然他也觉得沈君川他爹没用不能赚更多的钱给他挥霍,但到底是他气死他哥的,这点他有自知之明,因此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叫沈老爷子跟沈老太太做主就行。 沈老太太对那笔钱也很眼馋,只是转念一想就拒绝了:“那银子是徐家欠林夫子的,如今讨回来便算是林氏的嫁妆,婆家贪图媳妇嫁妆是要被人诟病的,你当年嫁过来的时候我也没贪你嫁妆啊。” 钱氏不满道:“那怎么能一样呢?我当时的嫁妆连一两银子都没有呢,谁家乡下丫头陪嫁二十几两的?要我说,那是川子帮忙讨回来的,也该归我们沈家才对。” “够了,这事别再说了!”沈老爷子也是一声暴喝,“如今都已经分家了,他们家的银子自然归他们家!当年要不是你滥赌败光了家业,如今我们也不会这样。如今你不想着弥补还要继续扒着大房的子孙,你是想你大哥绝户吗!” 沈老爷子这话说得就太严重了,沈二叔听了都支撑不住。 “儿子不过是想要点钱来孝敬您老人家而已,怎么就说到绝户上头去了?” “你别忘了你大哥当年是怎么死的,你已经逼死你大哥了,还要逼死川哥儿吗?”沈老爷子冷冷道,“如今已经分家,你们二房不许再上门打扰他们!除了分家契书上写的每月两百文孝敬钱,其他的你们都不许多要。别忘了,当初川哥儿可是身无分文被分出去的。” 沈二叔现在可算知道为什么当初沈老爷子一向疼爱沈君川,上回却那么痛快就答应分家的原因了。敢情沈老爷子不是为了他好,而是为了沈君川那臭小子着想。就连沈老太太也是被沈老爷子敲打过的,否则她方才不会说出那样一番话来。 他还以为老爷子是为了不让大房的孤儿寡母拖累他们把人赶走的,原来是怕他们拖累大房吗? 沈君川被分出去的时候确实一分钱也没有,可那又怎么样?他们沈家本来就没什么钱能分。 想明白以后,沈二叔难受极了,明明以前他才是他爹最宠爱的儿子啊,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钱氏不服气道:“那可是二十几两银子啊!我们家现在要是有那二十几两银子……” “二十几两听起来是多,可川哥儿现在还要买地盖房子,最后又能剩下多少?”沈老爷子瞪了她一眼。 钱氏被沈老爷子的眼神吓到,不敢再说话。可她心里还是不服气的,觉得沈君川他们继续住在村口的破房子就好了,干嘛要盖房子浪费钱?有那钱去盖新房,还不如给她儿子娶媳妇呢!再说了,她还有两个女儿等着出嫁呢!总不能一点嫁妆也没有吧? 钱氏有三个儿子,沈君福沈君禄都沈君川大,娶的媳妇都跟他们沈家的一样穷,他们不用给彩礼,对方也不用给嫁妆。小儿子沈君寿比沈君川小一岁,如今沈君川也娶妻了,接下来就该给她小儿子操心了。可她小儿子看中了柳树村的孙巧尔,孙家跟他们要十两礼金呢! 沈家如今哪里拿得出十两礼金?一听就知道是孙家为了拒绝的推脱之词。可沈君寿觉得就算是推脱之词也不打紧,只要他到时候能把钱拿出来就行了。沈君寿一直都是钱氏的命、根子,钱氏怎么舍得让沈君寿失望呢? 眼看着沈家二老不肯配合,钱氏只好自己想办法。 于是林织云在家里才刚闲了两天,便迎来了四个客人,全都是二房的。有二房的大儿媳傅氏,二儿媳卢氏,还有二房的两个女儿沈玉珍和沈玉琼。沈家这辈男子都是君字排行,女子排行未定,二房自己选了玉字。后来沈君瑶出生,沈老大觉得自己的女儿比起儿子也不差什么,就继续用了君字。 沈家兄妹跟二房的同辈都相处不来,因此看见二房四个女眷上门的时候,林织云还没什么反应,沈君瑶就直接拉下了脸。 “大堂嫂二堂嫂大堂姐三堂妹,你们来啦。”沈君瑶的语气也很冷漠。 沈玉琼闻言也拉下了脸:“怎么?越来越没规矩了?看见我们来了也不请我们进去坐坐?我是没关系,可大嫂还怀着孩子呢,要是有什么闪失,你赔得起吗?” “玉琼,不要胡说。”沈玉珍拉着沈玉琼柔声道,“娘是叫我们过来看看大伯母这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起来大伯母和三哥搬来以后我们还没串过门,是我们失礼了。” “大堂妹千万别这样说,大家都是亲戚,哪有那么多礼?”林织云迎上去笑道,“听说大堂嫂有身孕了?这有了身孕的人虽然需要适当走动,但从沈家走到村口也太远了,大堂嫂没有哪里不适吧?” 傅氏确实不太舒服,但想到林织云手里握着那么多钱,感觉就舒服多了。 “没事没事,说起来我还没跟三弟妹好好聊过呢,正好今日有空就过来了。”傅氏笑道,“自从我怀孕以后,娘也不怎么叫我干活了,我在家也闷得慌。要是三弟妹不嫌弃,以后我天天来找三弟妹聊天。” 林织云心想就算她不嫌弃,沈君瑶也是嫌弃的,她可不想将这些不坏好意的人留下。 卢氏眼尖,还没等林织云想好措辞,她就看到了屋里的一筐丝线,连忙问道:“三弟妹那个小竹筐里装的都是什么?” 林织云笑道:“不过是先打络子的丝线罢了。二堂嫂会打络子吗?” “倒是没做过那个,三弟妹是做那个来赚钱的吗?”卢氏问道。 林织云点了点头:“不错,虽然也赚不了几个钱,但如今刚买了地又要盖房子,手头紧得厉害,只好做些小东西贴补贴补。” “不知道三嫂打的是什么络子,我能看看吗?”沈玉珍笑着问。 “原本就没什么不能看的,大家进屋来看就是了。”林织云思忖一番还是将人都请进来了。 那个小竹筐里放的都是沈君瑶刚编好的手绳,沈君瑶是不乐意给二房那些人看的,可是林织云都开了口,她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些都是嫂子教她的,她总不能当众拂了嫂子的面子吧? 沈玉琼看到那些手绳惊讶极了:“这不是前段时间县里卖得很好的桃花手绳吗?” 林织云笑道:“可不是?我前段时间去县里买丝线,发现这桃花手绳卖得不错,就买了一条回来琢磨编法,就散卖了一些出去。” 卢氏眼睛都亮了:“没想到嫂子还有这等手艺,既然嫂子会了,不如教教我们?” “这桃花结的编法有些繁琐……” “没关系,多繁琐都不要紧,我们愿意学!”卢氏说得斩钉截铁。 傅氏也连忙道:“有什么需要的,三弟妹尽管跟我们开口就是了。” “倒也没什么需要的,嫂子们自己准备好丝线就是了。”林织云笑道,“不过有一个条件嫂子们可必须答应我。” “什么条件?” “嫂子们对外可不能说这是我教的,否则人人都来找我,大家都学会了,那我们可就赚不到钱了。” 这个条件二房的人自然都肯答应,他们不介意让别人一起赚钱,但前提是别人不能影响到他们赚钱。 “那行,嫂子堂妹们先回去吧,等准备好了丝线再来找我。不过这事可千万不能声张,在没学会之前,最好连二婶他们都不要说。” 卢氏连连点头:“三弟妹放心,我这人嘴最严了。” 沈玉琼则道:“我看三嫂家还有不少丝线,就先拿三嫂家的丝线练手好了,三嫂不会介意吧?” 林织云脸上的笑意顿时没了:“三堂妹请回吧,我最近身体不大舒服,想来教不了你们编手绳了,你不会介意吧?” “哼!要真不舒服的话刚才怎么不说?为了那么一点丝线你至于吗?小气鬼!谁稀罕学呢?”沈玉琼直接生气地走了。 “嫂子,三妹今天心情不好,冲撞了三嫂是她不对,我代她跟三嫂道歉。”沈玉珍说完就追了上去。 傅氏自然也想直接用林织云买的丝线,不过此刻看到了林织云的态度也不敢打这个主意了。能多占点便宜当然好,可这位新入门的三弟妹似乎跟三弟一样是个不愿意吃亏的主。很多时候他们都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可是如果你想跟他们求取更多的话,他们就什么都不愿意给了。 卢氏则无所谓,她觉得这年头大部分手艺都是不外传的,林织云愿意白教给她们,已经是她们占了便宜,哪里还敢要求更多?也不知道她那小姑子脑子是怎么长的,就算林织云没脾气,那沈君川还能让他媳妇吃亏吗?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