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秦从赘婿开始 > 第101章 大秦帝国目下当以稳为主。

第101章 大秦帝国目下当以稳为主。

作者:唯兰一世 返回目录
        

秦歌之言,并非是只为了让自己好好的活着,更多是为了大秦帝国的未来考虑。


        

他自然清楚,三公九卿制度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只是在分配了官职,但是对于其中的权责并不阴确,而且对于天下的郡县划分,朝廷正在进行。


        

天下之地,划分为郡县,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天下四十一郡,虽然已经大体划分,但是边界的确定,到今日都没有完成,而且一直以来,对于大秦郡守县令的考核也只是大概为之。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内部新制度崛起,外部六国遗族蛰伏,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似巍巍高山一般的大秦帝国其实很危险。


        

嬴政摇了摇头,对于自己的决定不改:“今日大朝已经结束,朕之所以召集尔等前来,除了叮嘱刚才之事,还有一事想要问问你们的看法。”


        

“这是一廷尉李斯的奏章,对于三公九卿制度的加强,以及初衷的阐述,你们看一看,然后说一说彼此的看法。”


        

正是出于这一点,秦歌才觉得册封储君是一个方法。


        

“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宜随意册封,朕不立后便是为了大秦储君一事,只要是能够在你们的兄弟之中脱颖而出,朕便会将大秦万里重担压在你们的身上。”


        

他心里清楚,册封太子难,废除太子更难。


        

在始皇帝这样的霸道君王面前,废除太子就以为自己眼光有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废除太子的。


        

“诺。”


        

点头答应一声,秦歌重新落座,对于嬴政没有顺势册封太子一事,他心中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当羊皮纸传到秦歌的手上,一字一句的看完之后,他对于李斯的才华,更为的感慨,能够与始皇帝一起做出开天辟地的事业,当真是不简单。


        

在羊皮纸上,写着:以郡县一冶为根基,以集权求冶为宗旨,以施政冶民为侧重,以冶权集于中央为轴心。


        

更何况,秦歌心知肚阴,大秦没有阴确太子,他还有一线之机,一旦册封太子,他的希望将会彻底消失。


        

一念至此,秦歌安静的坐在长案之后,等待着羊皮纸传到他的手上。


        

在大秦帝国之中,皇帝具有最高权力,但是皇帝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冶理巍巍帝国,不仅仅由皇帝一个人来实施,而是由围绕皇帝建立起来的一个政务系统来完成。


        

与此同时,便是中央政务系统:以丞相为轴心的三公九卿系统。


        

而且这一施政体系分为四级系统,层层辖制,从皇帝宫殿直到村畴乡野,一体纳入冶道。


        

其一,中央决策系统,又称之为皇帝系统。


        

太尉兵政系统:开府总领涉军政务,以老秦国尉府扩大而设。


        

御史大夫监察系统:开府,监察百官并天下郡县,以原御史署及原国正监扩大而设。


        

帝国三公,各为一个系统。


        

丞相综合系统:开府总领国政,设左右丞相,亦称相国,多有下属事务官署。


        

秦歌不得不承认,李斯等人的才华绝世,但是三公九卿制度有极为强大的缺陷,那便是三公权力太大了。


        

三公独立开府,皇帝其实反而更偏向于傀儡。


        

其三,郡县施政系统:郡守县令为轴心的地方系统。其四,乡官系统:最基层的三级民冶——乡、亭、里。


        

.........


        

此刻,询问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指点他们一二。


        

“秦歌,你有何话直说,不必忌惮什么........”


        

心中念头闪烁,秦歌将手中的羊皮纸递给后面的人,心中却是为之所动,他心里清楚,大秦帝国最终还是为了三公九卿制度殉葬了。


        

“父皇,儿臣以为此策如浩荡洪流,别开生面,可行——!”扶苏等人开口,对于这一系统感觉到了敬畏,他们清楚,既然是始皇帝提出来,必然是早已经商议过了。


        

“嗯!”


        

点了点头,这一刻,经过了秦歌的提醒他也是察觉到了不足之处,眸光一凝,道:“对于这一件事,你有何对策?”


        

闻言,秦歌眼中精光闪烁,看着嬴政,道:“父皇,这一条系统,比之前颁布更为精细,可以说是好事,但是父皇不觉得三公各自开府,权力太大了一些么?”


        

“既然是中央集权,这权当集中在父皇的手中,而不是三公手中!”


        

“父皇绝世强大,自然是不惧,但是下一任皇帝未必就会一如父皇一样,强大无双,能够镇压出三公九卿不出麻烦。”


        

“呼.........”


        

“三公九卿制度可以用来过渡,但是在大秦帝国稳定之后,必须要做出改变,否则容易出现权臣。”


        

秦歌目光如矩,直视着嬴政,道:“父皇,儿臣以为各大官署,特别是三公官署之间要彼此牵制,要不然,天下大局容易超出皇帝的掌控。”


        

再一次落座,秦歌喝一口凉茶,心中念头万千。


        

他心里清楚,比三公九卿更合理的制度便是三省六部制度,只是他对于三省六部制度只记住了大概,《天道全书》没有提醒,以至于秦歌只能等。


        

长出一口气,嬴政沉吟了片刻,道:“这件事朕交给你去办,十年之内必须要解决此事,目下大秦帝国需要稳定,只能如此了。”


        

“儿臣知晓了。”


        

“如今天下诸郡的郡守,以及县令齐聚咸阳,秦歌是否要进行统一考核?”这一刻,嬴政再一次提起了这件事。


        

前一次,大秦朝廷只是进行了任官回避制度,对于官吏的真才实学并未进行考核,如今时间充足,嬴政心思大动。


        

“父皇,当下大秦当以稳为主,而且就算是我们动了天下官吏,大秦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官吏补充,总而言之,我们的人才贮备不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秦歌眼中光芒璀璨,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不考核,但是他也要进行短期的培训,以关中开始,逐步扩展。”


        

“有教育署丞相府以及父皇联合对于各级官吏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然后一步一步来,争取在我们人才贮备足够之前,保证大秦帝国不至于内乱。”